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以2009~2022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基于资源依赖理论和信号传递理论,考察了企业ESG履责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异质性特征,并对企业技术创新资源投入、资源约束、市场关注在其中的中介传导机制以及数字化转型的调节机制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1)企业ESG履责对企业技术创新质量和创新效率均有着显著正向影响,对企业创新有着“提质增效”的重要作用;(2)企业ESG履责能够显著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资源投入,缓解资源约束,提升市场关注,进而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质量与创新效率的显著提升,资源投入、资源约束、市场关注在ESG履责对企业创新“提质增效”作用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3)数字化转型能够调节ESG履责与企业技术创新间的“提质增效”作用,即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越高,企业ESG履责越能促进创新质量与创新效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创新效率研究是国家创新体系的一大主题, 本文从 “瑞典悖论” 出发, 探究 “金砖国家” 是否存在 “瑞典悖论” 现象, 并试图从开放经济视角对部分国家存在的产出与投入不相匹配的现象进行解答。 本文根据 36 个国家 2013~2017 年的数据, 构造了创新效率评价的投入产出体系, 用超效率 DEA 方法, 分别计算出这些国家5 年内的技术创新效率、 经济创新效率和综合创新效率, 并比较中国与发达国家和其它 “金砖国家” 的差异。 将计算出来的效率值与相关影响因素进行 Tobit 回归分析, 找出了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 并通过构建交叉项的方法, 区分了发达大国、 发达小国和 “金砖国家” 的不同影响因素和影响机制。 研究结果表明, 中国的经济创新效率连续几年表现良好, 在2017 年居于首位, 而技术创新效率稍有不足, 原因在于科技论文产出成果还不能与快速发展的GDP 水平相匹配。 研究通过创新效率计算和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发现部分国家存在着高投入和相对低产出的问题, 印证了 “瑞典悖论”的存在, 并根据研究经济开放性与创新活动的相关性, 对创新效率测量及创新模式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3.
在以理性和效率为第一原则的企业组织内部寻求创新,本身就是一种悖论,如何破解这种悖论,在发挥创造力的同时,充分利用组织的力量?请看“创新悖论长”戈登·麦肯齐的经验之谈。  相似文献   

4.
企业创新是企业实现集约化经营的关键。但是,目前在理论研究、领导行为和企业实践中存在这样一些误区:一是“企业创新”和“技术创新”不加区分,或者将“技术创新”简单地等同于“企业创新”;二是片面地强调制度创新,认为企业改革就是制度创新,而制度创新就是搞股份...  相似文献   

5.
“绿色”作为未来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全新契机,已然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探索合理的政府干预手段和适当的调控强度,环境规制对于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引领能源企业项目低碳转型和资源利用有效提升成为重要议题。因此,选取2012—2021年172家能源行业A股上市企业面板数据,采用三阶段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对绿色投资效率进行测度,实证分析了环境规制、技术创新对能源企业绿色投资效率的动态影响,完成了区域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1)环境规制直接改善企业绿色投资效率不受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分解结果的影响;(2)推动企业技术创新水平提升是环境规制间接促进企业绿色投资效率的主要途径;(3)区域经济发展匹配度受地理因素限制,对企业绿色投资效率的作用具有显著差异。由此,应实施差别化环境规制策略、丰富环境规制工具;培育绿色低碳领域创新主体、引导技术资源联通优配;融合发展区域绿色生产、调整污染治理技术高效转型,以期提升能源企业绿色投资率长效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湖南省机械行业技术创新会上,湖南省主管工业的副省长郑茂清发表讲话,对机械工业技术创新需要正确处理的五大关系作了深入浅出的论述,与会代表广泛赞同。一、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关系制度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前提和保障。现实的生产力不是自然奔流的“水”,而是一定的制度框架的管道里流动的“水”。制度框架是制约技术创新这一现实生产力“水流”大小的“管道”和“阀门”。在机械制造等传统产业领域,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例证:同一个地区的两三家企业,生产着同一类型的产品,但由于他们的企业制度、营运机制不同,技术创新的能量和企…  相似文献   

7.
丁巨涛 《工业技术经济》2003,22(5):21-22,29
在知识经济时代,实施技术创新战略是促进西部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欠发达地区技术创新跨越式发展得到了理论上的支持。西部跨越式技术创新战略实施要点主要包括: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并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树立正确的模仿(二次)创新意识,积极推进西部企业模仿技术创新,并逐步走向自主创新;高度重视西部技术创新过程中的复杂性,以制度创新促进技术创新,构建西部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加强技术创新人才管理。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区域创新网络的结构层次,研究了区域创新网络结点的交互作用和联结所引致的区域创新网络创新机制,构建了区域创新网络结构、企业技术创新行为与创新绩效之间交互作用的概念模型,揭示了区域创新网络结构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影响的微观机理.并以广东省为研究对象,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广东省区域创新网络的创新效率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国务院各有关部门、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建委、建设厅(局)及建筑业(建设、施工企业)协会、各会员企业: 为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企业改革、改组、改造同加强管理相结合”和“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并举”方针,引导企业进行管理创新,推动企业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为实现“十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明如何有效配置创新资源以提升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以高技术产业原始创新和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为分析对象,依据我国高技术产业1995~2008年的区域面板数据,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法(SFA)分别测度了创新投入在两种创新方式下的效率值。结果表明:原始创新投入的技术创新产出弹性最高,但经济效益产出弹性最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投入对技术创新产出有正向的影响,但对经济效益产出却产生负向的影响。此外,政府资助、金融支持、产学研合作、市场结构等因素在不同创新产出指标下对创新效率影响有着显著差异。加大原始创新投入扶持力度、调整引进与吸收消化再创新投入结构、调整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可以提升我国高技术产业整体创新效率。  相似文献   

11.
江浙基于FDI提高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江浙1995-2006年的数据实证分析了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FDI)对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FDI对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有促进作用但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笔者认为FDI对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程度至少与两个方面相关,一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及利用外资的模式;二是技术本身的原创程度、技术含量、研制难度及其对企业的重要性等。微观经济主体的控制权状况与内部化约束形态是影响区域技术创新绩效的关键。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2.
区域技术创新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手段,成为驱动区域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省域层面技术创新建设,本研究从创新研发投入、专利申请、创新平台和新产品及产值4个技术创新关键方面,选取我国沿海发达地区长三角的江苏、上海和浙江为对象开展比较研究,基于创新主体政府视角,总结其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共同之处,为我国其他省份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3.
吴中伦 《工业技术经济》2016,35(10):102-108
本文采用DEA-SBM方法对我国工业企业产品创新效率进行了测评。研究表明,由于纯技术效率水平低下,目前我国各省市工业企业产品创新效率普遍较低。总体而言,东部地区工业企业产品创新呈现规模收益递减趋势,产品创新投入相对过剩;西部地区呈现规模收益递增趋势。技术效率和规模效应的区域差异并不明显,纯技术效率在不同地区间的差异显著。研究结论为我国区域工业企业产品创新提供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泛长三角城市职能指标指数将各城市划分为3个等级中心城市,发现城市等级分布不均匀,高等级中心城市主要分布在中东部地区,为泛长三角的核心地区,并且随着经济发展,中心等级差异在不断减弱。通过修正的引力模型计算城市之间的经济关联量,发现经济关联量区域差异十分明显,浙北与苏南城市经济关联量明显,安徽、苏北、浙南地区经济关联量较弱,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分析各个城市在区域经济中的中心地位,通过点入度与点出度分析经济扩散效应,利用Concor法将泛长三角划分为8个凝聚子群,分析各个子群发展因素,为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沿海地区海洋经济效率及驱动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基于DEA-GRA-MLRM研究框架,全面分析了2006~2013年中国沿海11个省(区,市)海洋经济效率的总体特征和时空格局,将沿海地区海洋经济效率划分为Ⅰ、Ⅱ、Ⅲ、Ⅳ 4个等级,探究了地区经济发展效率、海洋产业结构、海洋资源禀赋、对外开放程度4个主要因子驱动力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①位于长三角地区的江苏、上海和珠三角地区的广东,DEA效率值始终处于生产前沿面上(DEA有效),海洋经济效率级别为Ⅰ级;②处于环渤海湾的天津和山东DEA效率值紧随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历年来波动幅度不大,发展较为稳定,海洋经济效率级别为Ⅱ级;③环渤海湾周边的河北和坐拥东部海域的浙江和福建的海洋经济效率有轻微波动,但总体上效率值却较低,处于第Ⅲ级;④位于我国北部地区的辽宁和西南地区的广西和海南的海洋经济效率最低,效率值为第Ⅳ级,并且历年来海洋经济效率呈下降趋势;⑤沿海地区海洋经济效率差异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地区经济发展效率、海洋产业结构和对外开放程度对海洋经济效率产生正向促进作用,海洋资源禀赋对海洋经济效率产生负向影响。其中,海洋产业结构是造成沿海地区海洋经济效率时空格局的关键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将碳排放作为非期望产出,采用非径向、非角度的SBM模型测度了1997~2014年长三角地区的碳排放效率水平,比较了碳排放效率的动态变化,并计算了碳排放效率的改进空间。研究发现:从效率值来看,上海、江苏、浙江的碳排放效率值存在显著差异,上海的碳排放效率均值接近于DEA有效值,且显著高于江苏与浙江。从投入与产出冗余率来看,长三角地区各省市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冗余,上海的要素投入冗余率最小,能源配置与劳动力配置冗余是造成江苏与浙江碳排放效率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当今工业进入了后工业经济时代,工业产品集聚大量的高新技术,技术的创新周期越来越短。工业企业如要长期在全球竞争中生存与发展,必须要高度重视产品的技术创新,使之产品包含的技术始终处于世界一流水平之上。本文从江苏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现状出发,分析影响其技术创新的主要因素,如技术创新人员、机构、技术市场,从政府、企业和产学研多视角,给出提升江苏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区域品牌建设探讨--温州案例研究   总被引:75,自引:0,他引:75  
全球化条件下品牌竞争力日趋突出,本文在对比企业品牌、区域品牌、国家品牌的基础上,结合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经济理论分析了区域品牌的特性,提出了发展区域品牌的必要性。“温州模式”下高速发展的温州民营经济带来了较强的区域品牌效应,这里以温州制鞋产业集群为例,对温州区域品牌建设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就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侯锐 《工业技术经济》2016,35(1):122-129
技术创新效率提升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本文以2002~2012年中国28个省市技术创新效率的提升驱动力为研究对象,应用DEA-Malmquist指数方法获得了各省市技术创新效率的提升规律,揭示了全国及6大区域技术创新效率提升的驱动力及其差异演化规律。研究发现:全国技术创新效率提升呈现三阶段特征,28个省市可以分为4种类型,技术进步是驱动各省市技术创新效率提升的核心力量,其对各区域技术创新效率提升驱动作用并不相同。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综合关于区域创新绩效的研究文献,构建了知识视角下的区域创新绩效指标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首次运用PCA-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分析方法对我国30个省域创新绩效进行了动态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区域创新绩效整体呈上升趋势,但是近年遇到瓶颈,区域创新效率的主要限制因素是PECH(纯技术效率)值较低。东部区域创新绩效高于西部地区,而中部区域创新绩效最低。西部地区创新技术效率已经赶超东部,呈持续领先态势。北京、内蒙、福建、河南、贵州、云南、宁夏、新疆等8个省市是创新活动生产可能性前沿外移的主要推动者。基于实证分析的结果,为提高我国区域创新绩效提供相应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