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4 毫秒
1.
高质量审计能够降低信息不对称、约束管理层的机会主义行为,而权益融资和债务融资对信息不对称的敏感性是不同的,这两类资财提供者对外部审计的依赖程度也不同,因此,审计质量可能会对公司融资方式的选择产生影响。本文利用我国2008-2012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及其审计师数据,分别以行业专长和事务所规模作为审计师质量的替代变量,并用控制函数方法解决审计师的自选择问题,考察了审计师质量对上市公司融资方式选择的影响。结果发现,选择高质量审计师的公司,更倾向于进行权益融资。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信息不对称问题更为严重的小规模公司中,审计师质量对权益融资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2.
一、引言随着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产权制度安排对资源配置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目前处于转轨经济时期,公有产权和私有产权共存,尤其是公有产权的产权制度边界十分模糊,从根本上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2001至2006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银行信用借款决策的视角,研究了审计师声誉对银行信贷资源配置的影响。研究发现,聘请高声誉审计师的上市公司更可能获得银行信用借款(即存在门槛效应)且信用借款的比例更高(即存在约束效应);在区分产权性质后发现,国有控股公司中审计师声誉机制主要体现为约束效应,其原因在于政治关系是一种更可靠的替代机制;非国有控股公司中仅存在审计师声誉机制的门槛效应,主要归因于我国司法体系不健全,银行将寻求其他更可靠的替代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审计师声誉是一种有效的资源配置机制,但其有效性受制度环境的制约。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房地产上市公司为切入点分析借款费用会计准则对企业融资和经营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从企业融资活动看,由于新准则拓宽了可资本化借款费用和符合资本化条件资产的范围,因而其实施与房地产企业的长期融资增长显著正相关,但无法决定长期融资实际水平。第二,从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看,由于新规定在一般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决定方面给予企业选择空间,从而给企业提供了新的盈余管理途径;新准则实施前后房地产企业的应计项目盈余管理和真实项目盈余管理行为有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Heckman(1978)的二阶段回归方法,以2002-2006年我国证券市场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在研究审计师选择的同时控制了设立审计委员会的自选择问题,并将公司设立审计委员会的实际情况与假设的相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它们不同的审计师选择倾向,从而间接检验了审计委员会的治理效率。研究发现:自选择问题对审计师选择存在显著的影响。因此,拒绝了公司随机设立审计委员会的原假设;在控制自选择之后,回归方程中变量的斜率系数整体上存在显著差异;并且没有设立审计委员会的公司比设立审计委员会的公司更可能聘请四大会计师事务所。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我国民营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终极控制人控制权和现金流权的分离度对资本结构选择的影响以及如何受市场化程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终极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程度越大,终极控制人的掠夺和掏空动机越强烈,他们会选择较低的资本结构,但市场化进程的提高将抑制终极控制人对负债水平的过低选择,从而使负债的利益转移限制效应和破产威胁效应得以有效发挥。  相似文献   

7.
资金侵占是控股股东利用控制权获取私人利益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其解决资金缺乏的重要途径,普遍存在于信息不对称严重的公司。而有效的信息披露制度则会提高公司透明度,减轻信息不对称程度,保护中小投资者免受控股股东的掠夺。作为外部治理机制的审计是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重要保证,也能够缓解代理问题,对中小投资者起到保护作用。因此,本文选取深圳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研究信息披露质量、控股股东资金占用以及审计师选择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发现,信息披露质量越高的公司会减少控股股东的资金占用并且倾向于选择高质量的审计师,高质量审计师也能够起到降低控股股东的资金占用的效果。这一研究结果对加强信息披露监管以及审计的治理效应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9.
以2009~2013年中国沪深两市 A 股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审计师声誉、公司声誉与权益资本成本的关系。研究发现:限制其他条件,审计师声誉、公司声誉分别与公司权益资本成本呈显著负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随着公司自身声誉的逐步建立,审计师声誉对于公司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将会逐渐减弱,公司声誉对于审计师声誉具有替代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利率市场化改革在我国已推行20多年,其目的是使利率的定价由市场上资金的供需双方自主决定,让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在资源配置中发挥更好的作用,以解决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本文以2002—2018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利率市场化改革是否在优化资源配置、解决企业"融资约束"上发挥了一定的效应,及其在不同规模、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中是否存在差异。研究结果显示:真实存在于我国企业中的融资约束现象,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动下,切实得到了改善和缓解。但这种缓解作用存在异质性: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小规模企业的融资约束问题相比大企业得到了更高程度的缓解;与国有企业相比,非国有企业的融资约束问题改善得更为明显。本文的研究为利率市场化的运行效果提供了经验证据,为国家制定经济政策和金融政策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也给银行和企业提供了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1.
We provide an empirical support for theories of lender specialization using the recently developed market for Debtor-in-Possession (DIP) financing. The legal environment in which DIP financing operates represents a natural laboratory for testing determinants of lending specialization (e.g. lender choice). We find that the choice of lender is not driven by credit risk, but by information considerations and that this lending specialization has loan pricing effects. In short, banks (non-bank lenders) lend to more (less) transparent firms and at lower (higher) loan spreads. Our result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interpretation that banks provide important and useful services.
Gabriel G. Ramirez (Corresponding author)Email:
  相似文献   

12.
以2001~2010年我国上市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从盈余管理的角度,以异常贷款损失拨备作为审计独立性的代理变量,以未预期费用作为经济依赖的代理变量,验证了审计师在银行业的经济依赖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未预期审计费用、总费用和非审计费用率对异常贷款损失拨备没有显著影响,而未预期非审计费用则对异常贷款损失拨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总体而言,审计师在为上市商业银行提供业务过程中,过高的经济依赖,促使其接受了客户的盈余管理偏好,审计独立性受到损害.  相似文献   

13.
将重大融资行为的影响纳入考虑,重新对经营性营运资金管理效率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加以探讨,选取沪深两市2004~2012年数据为样本,研究发现:在正常经营状况下,中国上市公司经营性营运资金管理效率与企业绩效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重大融资行为下,二者关系则并不显著。此外,检验结果还显示:重大融资行为本身与企业绩效呈负相关关系;重大融资行为可能会促使经营性营运资金管理效率显著下降。这些可能是导致重大融资行为下经营性营运资金管理效率与企业绩效之间不相关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中美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市场化程度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经济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深化的今天,中国的银行系统却还未完全走向市场化,尤其是目前各商业银行贷款定价能力较弱,多数按照央行规定的基准利率定价,导致商业银行等机构不能与国外同行在同等水平上竞争.针对这种现实,本文通过分析比较中美商业银行贷款利率的现状,旨在强调国内商业银行还有很大潜力与动力来加快贷款利率走向完全市场化的步伐.  相似文献   

15.
We examine the impact of audit firm versus partner rotation on non-professional investors’ independence-related perceptions, extending prior research on auditor rotation and independence in fact. Arguments for mandatory audit firm rotation continue to be made by regulators and investor groups based, in part, on the idea that firm rotation will incrementally strengthen independence in appearance relative to audit partner rotation. We report the results of two experiments. The first examines 5-year audit firm versus partner rotation under relatively weak or strong audit committees. We fin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beliefs about how much of an income reducing audit difference management will record, or in beliefs about auditor independence, between the two auditor rotation conditions. On the other hand, we find that non-professional investors do believe more of the audit difference will be recorded, and the auditors will be more independent, under a strong audit committee than a relatively weak audit committee. The second experiment provides further evidence on audit firm versus partner rotation by examining a setting involving a 26-year audit firm–client relationship. Again,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auditor rotation conditions were found.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compared to audit partner rotation, audit firm rotation does not strengthen independence in appearance among non-professional investors and that non-professional investors recognize the value of strong audit committees.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2-2006年的数据为样本,采用Basu模型研究了债务(尤其是不同期限的银行借款)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银行要求短期借款比例高和长期借款比例低的公司采取更加稳健的会计政策,考虑到两类产权性质时,银行对终极控制人为私有产权控股的公司有更加稳健的要求,且对短期借款比例高的私有产权控股公司会计政策要求更加稳健,而对长期借款比例高的国有产权控股公司会计稳健性的要求相对更低。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2002—2008年我国上市公司数据研究了审计师变更的经济后果。以公司市场价值与其财务盈利的相关系数(简称为盈利可信度)作为审计师变更的经济后果的替代变量,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审计师变更总体上降低了上市公司的盈利可信度;变更前一年度财务报告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或者处于财务困境的公司,发生审计师变更使其盈利可信度下降的程度更大;出于对审计服务级差需求的审计师变更,无论是升级变更还是降级变更公司的盈利可信度均显著高于同级变更的公司,而升级变更为声誉较好的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带来的盈利可信度的提高程度最大;审计委员会的设立与否以及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对于审计师变更的经济后果没有显著影响,这可能是由于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不强以及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识别不足造成的。研究结论同时还说明审计意见分歧、上市公司财务困境以及对审计服务的级差需求是我国上市公司变更审计师的主要原因。本文的研究发现有助于包括上市公司、会计师事务所、投资者以及证券市场监管部门在内的信息使用者更好地理解和评价我国证券市场中的审计师变更现象,并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运用新的分析思路与实证研究方法,对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企业融资偏好基本吻合融资啄食理论的内源融资—债务融资—股权融资顺序;运用Logit模型对企业融资行为影响因素进行了检验,实证结果进一步确认了融资啄食理论。但也发现部分结果支持融资权衡理论。最后,根据结论进行了相应分析。  相似文献   

19.
创新和企业债务融资:来自中国上市企业的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借助中国上市企业的面板数据,考察和实证检验了企业创新与企业债务融资之间的联系。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控制公司个体效应和其他影响因素、使用替代变量、划分子样本进行考察,并在考虑可能的内生性问题之后,企业的创新能力与其债务融资能力呈正相关,企业的创新每增加1个标准差,其债务融资能力增加7倍标准差。这表明企业创新不仅促进其生产和盈利能力的提高,而且对企业的财务运转具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20.
同市场成熟的发达国家企业盛行债务融资不同,我国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 造成这种差异的关键是我国特定的融资环境.本文以融资环境为背景,通过分析我国上市公司所处的特定的融资环境,得出结论:我国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是在既定的融资环境下,做出的"合理"选择.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善上市公司融资环境的综合治理措施,以使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朝着理性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