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风筝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最早见于战国时期。据《墨子·鲁问》篇记载:“公输般竹木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稍后的《韩非子.外储说》也有记载:“斫木为鹞,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这只木鸢(鹞),应该就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文献记载的风筝。中国的风筝和后来发明的火箭,并列成为世界历  相似文献   

2.
提起古城邯郸,人们常常想起中国的一句古老成语:“邯郸学步”。这是说燕赵之地不仅多慷慨悲歌之士,而且他们走路的姿态很美,引得天下的士子纷纷来此学习;但更引人注目的是这里曾发生过中国历史最早实行的一场改革,那就是“胡服骑射”,在那场自上而下的变法运动中,...  相似文献   

3.
聊城是一座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城。最早关于聊城的文献记载见于《左传·昭公二十年》(公元前522年),晏子谈到齐国的疆域为:西至“聊、摄”,东至“姑、尤”,“聊”即今天的聊城。战国时期,聊城为齐燕争战之地,《史记》记载的“鲁仲连射书喻燕将”的典故就发生  相似文献   

4.
白云风筝节     
《中国西部》2006,(10):44-45
风筝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最早见于战国时期。据《墨子&;#183;鲁问》篇记载:“公输般竹木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稍后的《孛韦非子&;#183;外储说》也有记载:“斫木为鹞,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这只木鸢(鹞),应该就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文献记载的风筝。中国的风筝和后来发明的火箭,并列成为世界历史上最早的飞行器。明代万户则把火箭和风筝结合到了一起,他两手各持一个风筝,坐在装有火箭的椅子上,渴望实现一个人类飞天的梦想。  相似文献   

5.
亚拉雪山,藏语全称为“夏学雅拉嘎波”(意为东方白牦牛山),为格萨尔王史诗记载的藏地四大神山之一。主峰海拔5820米,系大雪山脉第二高峰,与蜀山之王贡嘎山遥遥相望。峰顶终年积雪,常处于云雾缭绕之中,晴空无云时,百里之外,亦能观其犹如莲花宝座般的壮丽雄姿。亚拉雪山旅游区地跨康定、道孚、丹巴三县,其主体景观  相似文献   

6.
芦山花灯,是一种被称为“中国戏曲活化石”、从远古傩戏中脱胎出来的民间戏种。她独具魅力的乡俗特征,为“汉代文物之乡”的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所独有。芦山县有2300年历史,是雅安所建县最早的县,是秦汉时期的汉嘉郡治所。芦山花灯最早的文字记载是清朝乾隆年间的《芦山县志》,说是芦山花灯在北宋时期已是“沿门讴俚曲”,很是兴盛。芦山花灯主要演员是一“丑”一“旦”。丑角被称为“三花脸”或叫“花鼻子”,旦角被称为“幺妹子”。“花鼻子”的奇特扮相让人吃惊,他不但反穿皮袄,而且还斜挎半边膀子,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反穿皮袄是羌族人的习…  相似文献   

7.
地处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的河南省,是华夏六千年光辉历史业绩的荟萃之地。大量的民间传说和史书记载,记述着东方人类始祖伏羲,女娲,华夏祖先轩辕黄帝、帝窖等远古帝王在此开创人类文明先河的丰功伟绩,大量的历史文献及多年的考古发掘证明,被称为“九州之中”的河南省,在中国历史  相似文献   

8.
自古天津即与港口航运结下不解之缘。清康熙年间修的《天津卫志》记载:“明文皇入靖内难,驻兵于兹……文皇渡此赐名曰‘天津’。”“天津”正是由“天子渡过的津渡”而得名。天津具有悠久的港航历史。“地当九河要冲,路通七省舟车”(《畿辅通志》),一部早期的天津史,甚至可以说就是这个地区的港口航运史。古代航运一般都是先以内河航运为开端,然后是近海航运,再后是远洋航运。海河流域是我国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海河被称为天津的母亲河,而海河的港口航运则是天津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源头。海河水系及古代天津航运网的形成海河是我国北方一条著…  相似文献   

9.
正来自远古,带着神秘关于佤族,在史书中记载得并不是很多。大多数时候,佤族是和南方的其他少数民族记载在一起的,所以,对于佤族的久远历史,到现在为止我们知道的东西并不是很多。有记载说,在周秦时期,佤族先民是"百濮"的一支,被称为"濮子蛮""古喇""哈佤"等。不过,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知道,在历史的河流里,佤族  相似文献   

10.
冉红媛 《魅力中国》2013,(31):163-163
教育离不开美育。王国维说:“美育者,一面使人之感情发达,以迭完美之域;一面又为德育与智育之手段。此又教育者不可不留意也。”蔡元培也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历史教育中的美有着丰富的内容,它涵盖了自然美、社会蔓、科学荧和艺术美。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社会实践法、直观教学法、衬托比较法,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地开展教学活动,才能做到寓教于乐。我结合自己的历史教学中渗透蔓育谈谈。  相似文献   

11.
千年传承世袭尊贵在齐鲁这片神圣的沃土上,绽放着中华酒苑一朵奇葩——山东兰陵集团。集团坐落在临沂市兰陵古镇,这里自古以酿酒著称。据考,兰陵美酒始酿于商代,古卜辞中“鬯其酒”的记载,便是兰陵美酒的最早见证,迄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战国时期,一代圣哲荀子两任兰陵令,为兰陵酒业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12.
吉春先生藏锁30多年,大大小小的近4000把各式古锁无声地讲述着从春秋战国、汉唐宋元到明清的历史。它们既是当时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品,也是那些过往时代的见证,更承载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于小小的锁能有这样的评价,一点也不夸张,因为吉春的锁就有这样的魅力和价值。他自豪地说:“从藏锁的数量来讲我不是全国最多的,但我收藏的锁的价值绝对是全国第一”。走进“西部藏锁第一人”吉春的家,先生一句“锁一切能锁之物,锁  相似文献   

13.
《宁波通讯》2007,(3):I0008-I0008
“植树节”是一些国家为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感情,促进国土绿化,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通过立法确定的节日。目前,全世界已有50多个国家设立了植树节。我国历来重视植树造林。《礼记》记载:“孟春之月,盛德在木”。早在公元前五帝时代,舜帝便设立了九官之一的“虞官”,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林业部长。”  相似文献   

14.
淘粥记     
《中国西部》2005,3(6):71-74
粥又称为糜,是我国饮食文化的精粹之一,是我国独有历史地理人文环境中的特定产物。早在六七千年前,祖先就开始以粥充饥,《周书》上记载:“黄帝始烹谷为粥。”原来从古人开化之初,粥已经有了自己最原初的文化形态。粥是中国饮食的开篇之作,有了陶罐,便有了粥。被人誉为“天下第一补人之物”。食粥在我国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礼记.檀弓》、《谷梁传》上都有关于粥的记载。宋代诗人陆游《食粥诗》留有“只将食粥致神仙”的绝句。苏东坡对粥更达到痴迷的程度:“身心颠倒不自知,更知人间有真味”。清代养生学家黄云鹄在《粥谱》中说粥:“一省费…  相似文献   

15.
乱世藏金,盛世藏玉。 一块重达25.6吨的和田碧玉,被浙江谛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谛都集团”)董事长林作敏整体买下,当作旗下文化产业园的“镇园之宝”。因这块玉体量巨大。获封“和田碧玉王”,舆论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6.
朱建文 《中国高新区》2009,(11):114-115
我相信这样的观点,创业的成功七分由天定,三分靠努力。实际上,这里的“七分”是指启动资金的来源,靠玩空手道创业不是一般人所能具备的能力;而“三分”则是多数人可以把握的。说白了就是不断地准备条件,等待着“七分”的来临。  相似文献   

17.
溪水一 《走向世界》2014,(32):123-124
只知道“酒”醉人、“情”醉人、“幸福”醉人,从未想到——“蓝天”也会醉人! 6月27日,山东摄影俱乐部的一行七人自驾采风,奔赴期待已久的承德丰宁草原. 清晨,我们即开车走上京福高速.一路上,天色都是灰蒙蒙的令人压抑.路过天津“大觉禅寺”,往“京北第一草原”进发,开始惊喜地发现天空逐渐改变了颜色,悄悄然从灰蓝到天蓝,再到湛蓝!最后,落入眼帘的竟然是一幅绝美的天然画卷:如洗一般纯净“蓝如碧玉的天与洁白似雪的云”!禁不住惊呼:天——好美啊!  相似文献   

18.
《宋史·食货志》说;治平中垦田“四百四十万余顷”(按:指登录在国家版籍上的纳税田亩)。这一巨大数字,尽管在南宋时就有人表示怀疑,但是,没有作充分的论证,也没有指出它应该是多少顷,因而仍被人们不断地引用,在现今有关的历史论著和经济史专著中还可看到,甚至有人据此推算说:治平年间“全国垦田估计达1470万顷”(见朱瑞熙:《宋代社会研究》第2页)。笔者认为,“440万顷”的数字不可为据。因为它有将近一半是虚假的,其真实可信的部分只有254万顷左右。理由如下: 第一,嘉祐年间,版籍上的垦田数字不可能大幅度地增加,它一直在228万附近上下升降。之所以如此,是由于嘉祐中各方面的积弊和皇祐相同。表现在:①隐田漏税问题极为严重。据《长编》卷199和蔡襄《端明集》卷22的记载,嘉祐八年全国夏秋两税所纳粮食为1928万石,同皇祐年间的1807万石比较,只增加了6.7%。表明嘉祐年间隐田漏税的程度和皇祐差不多。②农民大批流亡的现象特别突出。如嘉祐七年时,“天下之民,农者不过二三,而浮食者常七八。”(见陈均:《九朝编年备要》卷16,嘉祐七年纪事)。③自耕农  相似文献   

19.
8·31是一个“警钟”一样的日子,这一天,渭河2号洪峰从中游经过时,如脱缰野马,破堤而出,北岸支流沿河许多村镇十几万居民被仓惶赶出家门,四十年不遇的渭河洪灾如此突然和措手不及地降临…… 灾难,让人们想起并深深怀念一个人:一个在中国现代史上,最早提出“治黄必先导渭”的水利先哲;一个毕生致力于治水利民的渭北赤子;一个开近代以来无数水利先河的水利大师——  相似文献   

20.
黄金 ,是人类发现、开采和利用最早的金属之一。由于黄金具有耀眼的金黄色光泽 ,又不易腐蚀 ,在自然界中常以游离颗粒砂金状态存在 ,易于被人们识别或发现 ,因此 ,自然成为人类最先利用的金属。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开采和冶炼黄金的记载。古埃及人早在公元前三千年左右 ,就已掌握了金银饰品的制作技术。我国在公元前两千多年 ,就已熟知金、银、铜三种金属 ,如《史记·平淮书》中就有“虞夏之际 ,金为三品 ,或黄 ,或白 ,或赤”的说法。在《唐六典》中对金的加工方法就达 14种之多。可见 ,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开采、冶炼和加工制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