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四川省新都县在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办事,从现有的条件出发,改革农业结构,克服“小而全”,推行生产分工专业化;积极发展农、林、牧、副、渔等各业,提高商品率,实行产供销社会化;加强经济核算,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果,实行经营管理企业化。这“三化”,经过两年多来由点到面逐步推广,已收到显著效果。 这个县在生产分工专业化方面,主要有四种:一是按农、林、牧、副、渔、工、商  相似文献   

2.
第一,各级领导于部,要切实加强对农业的领导和扶持,把农业放在重要位置上,贯彻以农业为基础的方针,建立农、林、牧、副、渔五业并举的农业生产结构。在大力发展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加速经济作物的发展,在稳定发展种植业的基础上,积极发展林、牧、副、渔各业,使农、林、牧、副、渔获得稳定协调发展。第二,要形成多层次向农业投入体系和有效的投入管理和协调机制。近几年国家对农业基本建设投资比重虽然有所增加,但与农业发展需要还有差距。加大对农业投资和补贴支持农业发展,是世界各国普遍性的做法。根据各国经验和实践比较,我国对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应占总投资的10%以上。同时,要严防投入农业基本建设资金挪作他用,要设立农用资金管理机构和监督机构。另外,还可以采取股份制形式、联合形式等,动员和吸收地方、集体和个人资金加大对农业的投入。  相似文献   

3.
一、一个新提法 复旦大学一位教授兼中国《资本论》研究会副会长张熏华在所著《生产力与经济规律》一书中提出一个新的论点,认为农、林、牧、副、渔这种排列次序不够科学,应改为林、农、牧、渔、副。他的理由是:“由于农业应是生态农业才有发展前途,森林是生态系统的支柱,没有‘林’,生态系统就会崩溃,就没有农、牧、渔的发展。‘林’是人类生存问题,‘农’是人们吃饭问题。农业搞不好会饿死一些人,森林砍光了会  相似文献   

4.
“农民”这个称呼,在落后的农业国,它的概念是很清楚的,就是指家住农村,从事农业(包括农、林、牧、渔、副)生产,主要生活来源靠农业收入的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有许多“农民”离开了土地,去从事  相似文献   

5.
双柏县是一个多民族、山区、贫困“三位一体”的农业穷县,改革开放以来,农、林、牧、副、渔各业都有了较快发展,粮食基本实现自给,大多数农民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2000年全县现价农业总产值25448万元。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1988年实施黄淮海平原农业开发以后,我们把农业开发作为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生产的一项战略措施来抓,从综合治理改造农业生产条件入手,依靠先进科学技术,以治水改土为重点,实行土、水、田、林、路综合治理;以增产粮棉为主要目标,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效。到91  相似文献   

7.
<正> 我国有发展渔业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但渔业一直是“农、林、牧、副、渔”五业中最弱的环节,造成我国居民改变范围比较狭窄的主要原因之一;面食占绝大部分,食水产品较少,耕地压力非常大,因此,要调整食物结构,大力发展渔业,那么怎样才能更好、更快地发展呢?第一,要辩证地处理好“生产与消  相似文献   

8.
作为国家商品粮和优质米生产基地的曲江县,近年来围绕发展“三高”农业,调整种植业结构,加速发展养殖业,促进了农、林、牧、副、渔五业的全面发展。1994年全县完成农业总产值达8.76亿元,比1993年增长52.6%,农民人均纯收入亦由1993年的1226元增加到1551元,增长26.5%。 这个县的“三高”农业为什么能在大灾之年稳步发展? 一是切实加强了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领导,始终把农业和农村工作摆在全县经济工作的首位,县委第一把手亲自抓,县五套班子成员亦分工到各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江西省宜春县农村实行了以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生产责任制,极大地解放了农业的生产力,农、林、牧、副、渔得到全面发展,自给知半自给的自然经济开始向商品经济转化。1982年,全县多种经营产值达8,613.91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0.2%,比1978年增长2.72倍;农副产品收购总额达2,979.73万元,比1978年增长1.6倍,  相似文献   

10.
一、我国山区建设面临的新形势现在我国山区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一个有计划、规模较大的建设活动已经开始,其标志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理论界、学术界提出了一些新论点。一是林、农、牧、渔、副新排列次序论。复旦大学教授兼中国《资本论》研究会副会长张薰华在所著《生产力与经济规律》一书中提出一个新的论点:认为农、林、牧、副、渔这种排列次序不够科学,应改为林、农、牧、渔、副。理由是:“由于农业应是生态农业才有  相似文献   

11.
湖北省黄冈县回龙山公社,1979年开始推行联产计酬责任制。经过三年来的实践,逐步地完善了各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他们把发展农、林、牧、副、渔各业当做一个整体来考虑,把专业分工作为中心环节来抓,把完善责任制的工作不断地同促进农业的全面发展一致起来,既发挥了集体经济的优越性,使自然资源和劳力资源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利用,又调动了社员个人的积极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一、我国农业经济结构的状况和问题农业经济结构的内容比较广泛,这里研究的主要是农业的生产结构,即农(种植业)林牧副渔工业(以下简称“五业”)和种植业内部粮、棉、油、麻、丝、茶、糖、菜、烟、果、药、杂(以下简称“十二个字”)的关系,探讨如何建立合理的农业生态系统,促进农林牧副渔的全面发展。我国农业经济结构的状况是,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偏重种植业偏重粮食的状况基本没有改变。建国以来,林牧副渔各业的发展速度比农业快,但仍然偏重农业即种植业。1978年和1949年比较,“五业”产值的增长及其分别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的变化见下表(按1970年  相似文献   

13.
一、广东农业利用外资的概况 广东农业利用外资,是在改革开放中逐步发展的。 1979年,潮州市与香港泰东物产有限公司签订了“人工养殖鳗鱼补偿贸易合约”,这是广东农业利用外资最早的项目之一。当年,全省农业实际利用外资514万美元(包括农、林、牧、渔和水利业,下同)。1979年至1994年累计,全省农业实际利用外资62663万美元。利用外资的项目,已从初时以种菜为主逐步发展至水产养殖、禽畜饲养、种果造林以及农产品加工等。  相似文献   

14.
土地在农业生产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在农业中,土地既是劳动对象,又是不可替代的劳动手段。因此,合理开发利用好一亿亩耕地和五亿亩非耕地是四川农业发展战略的一个重大问题。四川省耕地和非耕地利用都很差。1982年,每亩耕地平均种植产值153.32元(按1980年不变价计算),在全国各省市中居第七位;每亩非耕地的林、牧、副、渔业产值10.76元(按1980年不变价计算),在各省市中第十七位。今后,我省农业的发展,应进一步利用好耕地和加强对非耕地的开发利用。二者应统筹兼顾,才能实现农、林、牧、副、渔业全面发展,使省内丰富的土地资源得以充分利用,过剩的劳力能找到出路,也  相似文献   

15.
渔业结构的演变及其调整河南省水产局陈世钊渔业在农村产业序列结构中属第一产业,在农业基础产业结构中,是“农、林、牧、副,渔”五业的组成部分。因此,探讨渔业产业结构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研究的内容之一。本文在分析总结本省渔业产业结构演变的基础上,提出调整结构...  相似文献   

16.
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要面向大农业农业是农村经济的主体,但农业不能局限为种植业,应该是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农业;又是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的有机结合的农业;还应是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经营的农业。90年代以来,上饶地区农业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逐步朝着合理的方向迈进,取得了良好的效益。1998年,全区农业总产值中种植业产值占49.2%,林业产值占11.1%,牧业产值占21.9%,渔业产值占17.8%,农业产业结构日趋合理。较典型的如玉山县四股桥乡,他们面向大农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逐步形…  相似文献   

17.
以国营农场为基础的农工商联合企业自1979年创办以来,大多数是办得很好的。它初步打破了原来单一的农业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实行农、林、牧、副、渔、工、商、建、运、服等十业并举;改变农村过去仅靠出卖原料的状况,为农产品多次增值开辟了新路;打破了主要农产品由国家统购、包销,大部分农副产品实行自产自销;打破地区、部门、行业封锁  相似文献   

18.
农村劳动力外流的基本状况 农业生产责任制大大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生产率,在市场经济的诱导下,农村劳动力逐渐由种植业向林、牧、渔和二、三产业转移,近几年来,又发展到跨地区流动。外出经营和劳力输出已成为部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方向。从14个观察村看,1994年有  相似文献   

19.
发展农业生产要有一个合理的结构,做到农、林、牧、副、渔各生产部门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条件相适应,与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状相适应,与人民生活需要和扩大再生产相适应.农业生产是以人的社会需要为经营目的.人们不仅需要淀粉,还需要更多的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今后,随着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农业如何为市场提供更加丰富多彩、价廉物美的食品,成为我们当前优化  相似文献   

20.
根据地区自然、经济特点和国民经济需要来调整农业结构,是充分合理利用资源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也是制定农业区划和农业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而农业结构最优化方案的论证,又是其中的一个核心问题。 农业包括农、林、牧、副、渔等五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