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现行成本会计认为,企业所有产品都根据其产量均衡地消耗企业所有的资源,制造费用根据产品对某些变动直接成本需求量分摊于各种产品,常见的变动成本有直接材料、直接人工、机器工时和直接人工工时等。在传统制造环境下,由于企业生产品种不多,且为大量、大批生产,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是产品成本的主要因素。此时,制造费用按变动成本  相似文献   

2.
煤炭企业的生产成本是指企业在采煤过程中所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以及其他费用。生产成本管理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经济效益高低。企业采煤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必须要得到有效的控制使其不超出范围,现就煤炭企业生产成本管理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3.
胡发英  张金 《辽宁财税》2003,(12):45-46
在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中,产品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全部制造费用,我们称之为“完全成本法”。而管理会计中的“变动成本法”只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性制造费用,将固定性制造费用连同所有的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都作为期间成本,列作当期损益表的减项。由于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对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处理方法不同,本通过对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比较分析人手,阐述变动成本法的作用与局限。  相似文献   

4.
一、成本按经济职能的分类在财务会计中,产品成本的结构通常是按经济职能进行分类的。例如在西方国家一般分为生产成本、推销成本和管理成本三类;其中,生产成本又可按其具体的用途分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三大项目。在我国则分为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和动力、生产工人工资及附加费、车间经费、企业管理费、废品损失,停工损失等成本项目。成  相似文献   

5.
方轶强 《上海会计》2002,(12):59-60
一、传统制造费用分配方法的缺陷传统制造费用通常采用直接人工小时、直接人工成本、机器工时、直接材料费用等与产量成正比的因素作为分配基础,其中以直接人工小时、直接人工成本作为分配基础的频率较高。早先采用直接人工小时、直接人工成本作为制造费用分配基础,有其合理性的一面。因为,那时的生产过程主要是劳动密集型的,直接人工在制造费用中所占的比率很高。随着科技的进步,直接人工在产品成本中所占的比率越来越低,人们对采用直接人工小时、直接人工成本作为分配基础的合理性提出了怀疑:制造费用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并不随着产…  相似文献   

6.
出口商品成本要素及其特性 一、生产成本和流通成本 出口商品成本按其组成要素分析,总的说来,一般包括生产过程的成本和流通过程的成本。生产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流通成本包括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销售费用主要如运费、保险费、佣金、广告费、样品费、出国旅差费等。管理费用主要如保管费、折旧费、借款利息、职工工资、企业管理费等。  相似文献   

7.
按照我国现行有关会计制度规定 ,企业单位在对成本进行核算的时候 ,只能采用全部成本法 ,并据以编制各种公认的会计报表。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企业在成本核算操作方式上的选择范围。因此 ,在国家宏观会计政策的规范之下 ,有必要探讨一下企业在全部成本法核算的基础之上 ,综合运用变动成本法的必要性。全部成本法是把会计年度之内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性制造费用和固定性制造费用全部记入到产品的生产成本之中 ,按照产品的生产量进行平均分摊。而变动成本法是指将企业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性制造费…  相似文献   

8.
一、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概念及其区别 变动成本法是指在产品成本计算过程中只将变动生产成本作为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而将固定生产成本及非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的一种成本计算模式。完全成本法是将全部生产成本均作为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只将非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将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所描述的产品成本可图示为: 两种成本构成的共同之处是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都列为期间成本。不同的是完全成本法将固定制造费用计入产品成本,而变动成本法则把固定制造费用列为期间成本。 由于完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中包含了固定制造费用,…  相似文献   

9.
一、企业成本结构对实施作业成本法的影响传统成本计算是将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直接计入产品生产成本,将所发生的制造费用先汇集到"制造费用"账户,再将汇集的金额按一定标准分配到有关产品计入产品生产成本。随着技术的进步,全面质量管理、制造系统和适时制等管理观念的创新,现代企业的成本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产品的生产不再主要依靠人工,而是主要依据先进的制造设备,这意味着成本结构中的直接人工成本趋小,间接费用增大。据有关资料显示,以往企业的直接人工成本占产品成本的40~50%,而目前不到10%,甚至在成本结构仅占3~5%左右。基于这一理由,间接费用不能再按统一的人工工时等标准进行分配,而应该将间接费用发生的  相似文献   

10.
王寅东 《新理财》2003,(4):30-34
成本会计的意义 成本会计是产业革命的产物.最早的成本会计主要是对生产过程中消耗的材料、发生的工资和制造费用进行系统的汇集和计算,用来确定产品的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  相似文献   

11.
浅谈作业成本会计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作业成本会计的主要特征 作业成本会计是建立在“作业”这一基本概念基础上的,按照詹姆斯。A.布林逊在其《作业会计》一书中的解释,所谓作业是企业为提供一定量的产品或劳务所消耗的人力、技术、原材料、方法和环境等的集合体。作业成本会计计算产品成本时,先将成本按各个作业进行归集,除了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可直接归集于产品外,制造费用则按作业产生的原因归集到不同的成本库中,然后按作业产生的原因采用不同的分配标准,将成本库中的制造费用向各种产品进行分配。成本计算体系不再按各个生产部门进行,  相似文献   

12.
一、计量产品资本成本的必要性 成本信息报告范围是否恰当,成本资料能否准确、及时生成和获得,直接制约企业管理的效率、效果,影响生产决策正确性,因此,外部经济环境变化、行业内竞争加强剧等往往使决策者对成本信息要求更高,从而敦促实务界对原方法进行改造或催生先进的成本计算方法。作业成本法迅速兴起与发展的经济背景是制造环境发生变化,成本内容由直接人工、直接材料转向制造费用,它相对准确地将制造费用分摊到各作业、各产品,有利于进行产品定价决策、生产决策,也有利于从作业角度剖析成本挖潜空间。  相似文献   

13.
成本会计的ABC法与DABC法天津财经学院高万青进入八十年代,伴随着计算机的普及,整个西方社会的制造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产品成本中直接成本所占的比重大幅度降低,制造费用所占的比重却大幅度上升;固定制造费用和半变动制造费用又往往与随产量变动的直接成本...  相似文献   

14.
李岩 《中国外资》2012,(6):143-144
本文通过分析现代建材制造的生产经营特点,指出传统成本核算方法在现代建材制造业应用中的缺限,逐一分析了直接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适用的成本核算方法,着重分析了以作业成本法取代传统的制造费用核算方法的必要性与可能行。最后在建议中提出"剩余作业成本法"的概念,以区分企业管理者的决策行为和经营行为对产品成本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成本是指为特定目的而发生的资金耗费。在会计中主要是为便于进行成本计算和账务处理,企业进行产品生产需要消耗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这些消耗在成本中用货币计量,就表现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费用和制造费用等。直接材料是指生产中与产品形成直接相关的各种材料、燃料的消耗;直接人工是指支付给生产工人的各种薪酬;制造  相似文献   

16.
财政部 《上海会计》2001,(11):64-79
上海会计2001.114101生产成本一、本科目核算企业进行工业性生产,包括生产各种产品包括产成品、自制半成品、提供劳务等、自制材料、自制工具、自制设备等所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二、本科目应当设置以下明细科目:一基本生产成本;二辅助生产成本。三、企业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应按成本核算对象和成本项目分别归集,属于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直接费用,直接计入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属于企业辅助生产车间为生产产品提供的动力等直接费用,应当在本科目“辅助生产成本”明细科目核算后,再转入本科目“基本…  相似文献   

17.
锡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也是现代工业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稀有元素。本文以锡元素的物质流转路线为基础,根据资源流转平衡原理,首先界定了资源价值流理论的核算模型,然后在锡还原熔炼过程中应用了资源价值流理论进行成本核算。本文认为,锡还原熔炼的生产成本应是在物质流路线中所产生的材料消耗、人员工资、制造费用与废弃物对环境损害价值之和。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构建一般寡头垄断均衡模型,分析贸易壁垒对企业对外投资的影响。模型结果显示,只有当贸易壁垒超过两国生产成本之比时,才会诱发企业对外投资,而且诱发效应在不同生产成本的国家之间存在差异。基于中国的实证研究发现:贸易壁垒显著地促进了中国对外投资,但是具有一定的门限效应。同时,两国边际成本比会对这种促进行为产生不同的调节效应。本文补充了贸易壁垒对直接投资的影响机制,对企业规避贸易壁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刘亚民 《财会学习》2018,(8):127-128
本文主要阐述了我国选矿企业成本控制的关键因素,即生产过程中的直接材料成本、电力成本、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通过因素分析分别从原矿性质控制、质量成本控制、材料成本控制、电费成本控制、人工成本控制、项目实施控制、间接费用控制和预算管理控制等方面入手实施生产过程中的成本管理,以达到企业降本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全部成本,亦称“完全成本”。为生产和销售一定品种和数量的产品(劳务)所发生的全部费用。包括原材料、燃料、动力、工资、提取的职工福利基金、废品损失、车间经费、企业管理费、销售费等。 制造成本是指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只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费用和制造费用三个要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