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池瑛 《商业科技》2014,(33):8-8
澳大利亚是FTA先驱者,中澳FTA谈判较早,虽然在今年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澳大利亚在土地资源与矿产资源的禀赋超过劳动力禀赋。目前,中澳之间的贸易地位已经出现变化,我国对于澳大利亚的铁矿石依赖性很高,澳大利亚从我国获取的劳动密集的产品则是可以替代的,这也给FTA谈判带来了一些问题。本文主要从方贸易总量和结构的解释角度来分析中澳FTA谈判的进展问题。  相似文献   

2.
中澳自贸区(Free Trade Area,简称FTA)谈判于2005年4月启动,2014年11月结束实质内容谈判,是中国和发达农业国达成的第一个高标准自由贸易协定,基本实现了“全面、高质量和利益平衡”的目标。2015年6月17日,中澳双方代表完成中澳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工作,至此,中澳结束了自贸谈判10年长谈。在谈判进程中,农业一直都是其中的关键敏感问题。本文通过分析中澳两国农产品贸易现状,研究了中澳FTA的建立对两国农产品往来的影响,探讨了中澳农产品贸易发展策略,对两国未来农产品贸易的有序推进具有长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分析了中澳矿产品贸易增长状况与贸易结构;继而利用RTA指标分析了中澳两国矿产品的相对贸易优势;最后,利用双边综合互补性系数考察了2001~2015年间中澳矿产品贸易优势变动中表现出来的实证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基于资源禀赋的差异,中澳的矿产品优势各不相同,澳大利亚的优势更突出,决定了中国与澳大利亚的矿产品贸易长期呈现互补关系,互补性预示着中澳之间的矿产品贸易合作潜力很大。未来中国应通过多种途径加强与澳大利亚的矿产资源合作。  相似文献   

4.
在讨论中日韩建立 FTA 的问题上, 目前的建议大多针对基于要素禀赋理论上的产业间贸易模式,考虑到要素禀赋理论的静态缺陷。本文从动态角度出发,探讨 FTA 建立后,贸易模式的变化且这种变化带给中国的影响,从而分析是否存在建立 FTA 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综述了中澳两国自1972年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以来经贸关系个经济技术合作的发展状况,指出在贸易不平衡、中国对澳出口商品结构、关税减让谈判、澳台关系以及澳大利亚产业结构转变等6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对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不利。本文认为90年代中澳两国之间的贸易范围将进一步拓宽,经济技术合作将进一步加强,资金利用方面的合作将更加顺利,经贸关系将会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中澳双边贸易迅猛,关于两国间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谈判也不断开展,中澳两国贸易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两国之间存在着贸易互补性。文章通过分析两国间的贸易强度指数、贸易互补性指数、贸易专业化系数,定量地说明了中澳之间贸易联系的紧密程度及互补性。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和澳大利亚贸易往来的日益密切,产业内贸易方式会代替产业间贸易方式成为服务贸易的主流。利用澳大利亚统计局数据库2000年~2011年的中澳双边服务贸易面板数据,对中澳服务业产业内贸易水平进行测度,发现在双边服务贸易中服务业产业内贸易所占的比重偏低。进一步运用贸易引力模型对影响中澳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规模经济、对外开放程度以及外商直接投资对中澳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8.
自从中澳建交以来,澳大利亚逐渐成为中国重要的贸易伙伴和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来源地。本文分析了中澳进出口贸易关系中澳大利亚对中国直接投资的影响;同时运用协整方法,考察了1988~2007年中澳进出口贸易与澳大利亚对中国直接投资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中澳贸易与澳大利亚对中国直接投资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因此,促进中国对澳出口贸易可以带动澳大利亚对中国的直接投资,从而拉动中国经济额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9.
李洋 《市场论坛》2011,(11):16-17,15
近年来中澳双边贸易迅猛,关于两国间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谈判也不断开展,中澳两国贸易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两国之间存在着贸易互补性。文章通过分析两国间的贸易强度指数、贸易互补性指数、贸易专业化系数,定量地说明了中澳之间贸易联系的紧密程度及互补性。  相似文献   

10.
从贸易总量和贸易结构角度分析了中澳贸易的依存性和互补性,并从贸易增加值角度对中澳贸易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澳贸易存在紧密的依存关系,两国贸易结构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而且从贸易增加值来看,中澳经贸合作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提出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扩大双边贸易规模,推动贸易便利化合作,借力自贸协定夯实合作基础,加强服务领域合作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正贯彻党的十八大报告"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的总体要求,2013年以来,中国先后与冰岛、瑞士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中韩、中澳(澳大利亚)、中日韩、RCEP(区域全面经济合作伙伴关系)等自贸区谈判也在加快推进,中国自贸区进入了加快发展阶段。自贸区成员在中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贸易中一直占据重要地位。因此,把握中国与自贸区成员高新技术产品贸易现状与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对推动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贸易发展,加快对  相似文献   

12.
2014年11月,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召开G20峰会期间,中澳宣布结束自由贸易协定实质性谈判,这是我国自由贸易区战略实施的又一重大进展。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进一步促进中澳两国优势互补,密切两国的经贸合作关系,促进两国的经济发展。本文主要就中国与澳大利亚的贸易互补性进行分析,并就如何抓住中澳自由贸易区建立带来的新机遇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3.
当前澳大利亚的FFA议程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首先是强调与关键的贸易伙伴进行谈判,通过贸易和贸易相关手段在现实合理的时间框架内达成具体的实质性成果。这主要表现在,澳大利亚4个已经签署的FFA占其当前货物和服务双向贸易总额的24%,而与目前正在谈判的贸易伙伴的FTA又将占到19%。其次是实行资源外交战略,澳大利亚凭借其丰富的资源和农产品,借助于其他国家对资源的渴望,通过缔结高水平的FFA与有需求的国家展开有针对性的经济合作,从中谋求巨大的经济利益和区域地位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中韩农产品贸易增长特质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韩农产品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农产品问题成为两国FTA谈判的敏感议题。文章基于1990-2013年UN Comtrade相关数据,利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从市场需求引致效应、出口结构效应和竞争力效应三个方面分析中韩农产品贸易增长主导因素及各方面对两国农产品贸易增长贡献。研究发现,市场需求引致效应是中韩农产品贸易增长的首要因素;出口结构效应制约了两国农产品贸易增长,尤其是韩国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结构与中国消费结构的错位导致这种负面效应更加明显;出口竞争力效应拉动了中国对韩国的农产品出口增长,但竞争优势不具备持久稳定性,而韩国农产品竞争力下降阻碍了其对中国出口增长。为扩大中韩农产品贸易规模,提高贸易质量,两国应该根据彼此市场消费变化,调整农产品贸易结构;加强农业合作交流,扩大互补性农产品出口;推进中国农业生产规模化和集约化,促进农产品价格竞争力向非价格竞争力转变;在FTA谈判中,可借鉴美韩FTA农产品开放条款,合理设计中韩FTA谈判策略。  相似文献   

15.
由于世界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全球产业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服务贸易在国际经贸领域的重要性日益加强。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有利于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但是,目前我国服务贸易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人力资本薄弱等问题。而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服务贸易较为发达的国家,两国的服务贸易存在很大的贸易互补性。本文通过对比分析中澳两国服务贸易的整体发展水平,以及主要服务贸易部门的发展水平及贸易竞争力,说明两国发展服务贸易的优势和发展方向,并为中澳两国服务贸易的发展迎来更广阔的合作空间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王琛 《WTO经济导刊》2005,(12):47-48
农业一直以来都是WTO谈判的重点和焦点,在农业领域能否取得实质性进展,事关多哈回合的成败。适值WTO香港部长级会议即将举行之际,第三届中国和澳大利亚“农业贸易政策论坛”在中国北京举行。“WTO农业谈判进程和香港部长级会议”成为本次论坛的主旨,围绕着这一主题,来自澳大利亚等国的贸易官员和专家与中国同行进行了专家层面的专题讨论。  相似文献   

17.
基于中澳FTA对不同产品的关税政策差异,本文通过双重差分模型直接检验了中澳贸易自由化对中新进口贸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中澳关税削减后,中新优惠商品进口相比基准期有显著提高,但削减前的中新优惠商品进口相比基准期无显著差异;中澳关税削减显著促进了中新进口贸易,但对中美、中欧和中日进口贸易均无此影响;中澳关税削减幅度越大,对中新进口贸易的促进作用越显著,但对中美、中欧和中日进口贸易也无此影响。本文的结论表明,中澳关税削减对中新进口贸易有显著促进作用,中澳FTA对中新进口贸易有正的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综述了中澳两国自1972年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以来经贸关系个经济技术合作的发展状况,指出在贸易不平衡、中国对澳出口商品结构、关税减让谈判、澳台关系以及澳大利亚产业结构转变等6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对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不利。本文认为90年代中澳两国之间的贸易范围将进一步拓宽,经济技术合作将进一步加强,资金利用方面的合作将更加顺利,经贸关系将会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日韩FTA首轮谈判已于2013年3月完成,在后续进程中,货物贸易将是谈判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此,有必要明晰日韩产品在中国市场的竞争状况。文章运用出口相似度(ESI)指数、显示性竞争优势(CA)指数等,测度评价日韩产品在中国市场上的贸易竞争关系、贸易竞争强度和贸易竞争力。结果显示,日韩产品在中国市场的竞争性大于互补性,两国可贸易产品重叠度高,尤其机电产品是日韩在中国市场竞争程度最强的产品,也是日韩同具竞争优势的产品。基于这些分析,文章从中日韩FTA货物贸易谈判角度,对中国恰当把握市场开放程度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贸易政策明显调整。从对双边及区域自由贸易的漠视,到积极推动多边贸易、区域及双边贸易并重政策。以美国为中心遍布全球的双边及区域自由贸易协定网络正在计划和形成之中。2002年8月,布什总统贸易促进授权(TPA/Trade Promotion Authority)为美国加快对外谈判奠定国内法律基础。布什政府获得TPA后,积极推进自由贸易合作,战略上采取进攻性的贸易自由化突破。美国最大限度地利用TPA,在多边范围积极促进WTO全球贸易谈判,在区域层次推进美洲自由贸易区谈判,双边关系则签署与智利和新加坡FTA协定,目前相关的20多个国家FTA谈判正在积极进行,美国FTA战略安排全球风向标作用日益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