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 毫秒
1.
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各种资源整合的结果,需要一个市场化得平台为其服务。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作为安徽省崛起的新尝试,其取得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科技成果是否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而转化的关键在于整合各种资源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2.
合芜蚌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内三地市存在一定的文化差异:合肥拥有省会城市文化中心的优势,芜湖凸显长江流域的创新文化优势,蚌埠秉承淮河城市质朴自然的文化优势。由于三地区域位置相隔,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文化特质迥异,导致区域文化融合存在“形散神也散”的巨大障碍。因此,在以自主创新为主题的合芜蚌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文化融合过程中,应当坚持以创业为核心、以技术为载体和以创新为方向的三个原则。 相似文献
3.
2008年10月安徽启动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改革试验区,历经7年发展,合芜蚌试验区对安徽经济尤其是创新驱动型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蚌埠作为三个试点城市之一,经济发展迅速,专利申请量持续增长,R&D 经费支出快速增加,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但却面临着缺乏成熟稳定的创新软环境,合芜蚌三市协调联动发展机制不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企业与科研院所、高校协同创新动力不足等问题,提出优化创新环境,营造创新氛围;提高自主产权意识,完善产权保护制度;完善联合协作机制,促进高效友好合作促进蚌埠在合芜蚌试验区中创新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安徽省委、省政府积极探索推进自主创新的有效途径和体制机制,构筑经济增长极,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它的建设为推动安徽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为建立健全推动安徽社套可持续发展的机制体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凸显了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特征;为推动安徽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无形而持久的力量. 相似文献
5.
在参与泛长三角分工与合作、迎接产业转移中进行自主创新,把推进自主创新与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叠加优势发挥好,对安徽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在总体经济规模、创新投入和创新环境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泛长三角区域分工与合作背景下推进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建设应积极利用承接长三角产业、资本转移的机会;利用泛长三角区域创新资源;在泛长三角视角下规划、培养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6.
小微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小微企业面临融资难这一历史问题.合芜蚌试验区小微企业也难逃此劫,文章采用SWOT法对当前合芜蚌试验区小微企业融资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7.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在区域自主创新的初始阶段,地方政府应处理好"企业是主体,政府为主导"的关系。政府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为营造创新环境、提供财政支持、发展中介市场、创造市场需求。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建设推进迅速,政府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当然也存在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如政府资源的分配、各市地方政府间关系的协调等。 相似文献
8.
9.
《中国商贸:销售与市场营销培训》2016,(23)
从天津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来看,制约产业发展的软硬环境制约因素仍然存在,产业结构问题突出,创意人才较为短缺。天津文化创意产业起步晚,规模小,但发展势头迅猛,已经出现较为成熟的产业发展聚集区,传统文化产业与信息技术初步融合,产业结构正在缓慢转型。天津要通过明确产业定位,突出发展特色;培养好、用好、用活创意人才;打造天津文化创意品牌,开拓本地市场;推动文化产业与信息技术的融合等途径,推动天津文化创意产业加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
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中小企业的生存境遇不容乐观,并且在马太效应下,其竞争劣势会进一步扩大。要在“十二五”期间获得跨越式发展,克服融资难的问题是关键,而专利权质押正是一种值得探索的融资途径。这种融资途径意义重大,只要加以合理的风险控制,具有较高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1.
朱蓉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3):73-76
文化产业作为朝阳产业,其发展前景非常可观。然而,以浙江省为例,该省高职院校在对接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存在合作形式单一、专业设置滞后等不足。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应解放思想、更新办学理念;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专业设置;以提高技能为主线,优化教学课程;以提高能力为重点,完善师资配备;以产学结合为准则,强化技能培训。 相似文献
12.
文化创意产业是依靠创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赋,借助高科技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与提升,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产生出高附加值产品,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产业。从产业价值链理论和产业布局理论分析文化创意产业概念,继而阐述江西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认为需要建立与文化创意产业相适应的资金保障机制、公共服务平台、与文化创意产业相适应的人才资源系统以及文化创意产业统计指标体系来加快江西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3.
蒋晓荣 《商业经济(哈尔滨)》2011,(13):112-113
高职院校实施创新教育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学校教育发展的需要。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博士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强调人体智能的多维性、差异性和实践性,给我国高职创新教育的启示是: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人人都能成功的学生观、因材施教的教学观、多元多维的评价观;弘扬崇尚个性的创新文化;建立益于学生创新的课程体系;校企合作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4.
邵燕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1):37-40
近几年,在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安徽省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但还存在缺乏特色、资金不足、人才匮乏、知识产权创造和保护不够等问题。要想实现建设文化大省的目标,安徽省需要学习外省市的先进经验,结合自身情况,在产业特色、文化内涵等方面下功夫,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投融资,大力培养和引进专业人才,加强科技与文化的融合。 相似文献
15.
徐明友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3(1):67-70
高等职业院校“立足行业文化,服务行业”的办学宗旨,要求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积极开展与行业文化的融合,让学生在行业文化感知中提升技能,塑造人格.为使行业文化更好地融入高等职业教育,应该建立高等职业教育与行业文化融合的对接机构,利用行业文化资源构建特色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明确高等职业教育与行业文化融合的主体,选择能与高等职业教育融合的行业文化,确立高等职业教育与行业文化融合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6.
郑承志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1):70-72,80
商业高等职业教育为我国商贸服务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受多种条件的限制,其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仍面临诸多困难与问题。因此,必须强化对商业高职院校的管理,增加教育投入,实施“教师工程”,并通过示范、骨干院校的建设,带动商业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郜燕群 《商业经济(哈尔滨)》2012,(23)
通过对惠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钻石模型中的六因素分析可以看出,惠州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从整体上还处在一个相对滞后的水平上,产业基础相对薄弱,文化创意在整个产业结构中所占比重很小;缺乏具有产业带动和整合能力高的领头羊企业,对全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推动作用不大;文化创意人才匮乏。提升惠州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应优化生产要素,拉动市场需求,加强政策扶持,明晰企业战略,确定产品或企业定位,构建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省文化创意产业战略规划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那颂 《商业经济(哈尔滨)》2010,(5):6-7,20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知识经济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在全球蓬勃兴起,并已成为国际大都市产业发展的新趋势。黑龙江省在动漫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存在着文化产业挖掘深度不够、专业的创意人才和品牌优势缺乏、知识产权保护不完善等问题。黑龙江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战略规划是:充分利用地理优势,深度挖掘龙江文化;实施品牌战略,加强品牌保护;实施“人才兴文”战略,培养出既立足本土又有国际视野的创意产业人才。 相似文献
19.
肖叶飞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2):20-23
皖江文化、淮河文化和徽州文化共同构建起了别具特色的安徽文化。它们同时也是安徽文化创意产业的资源。其中,皖江文化以资源丰富、底蕴深厚独树一帜,涵盖了包含人文历史资源、现代传媒资源等不同类型的文化形式并因此为报刊出版、影视动漫制作、旅游娱乐开发提供了创意之源。为促进皖江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有必要重点扶持优势文化产业,成立产业聚集区,形成区域文化圈,培养创新型人才,加快体制创新。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认为,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是创新,是文化资源与其他生产要素的紧密结合,主要特征是文化与经济、科技在互相渗透、互相交融、互为条件的前提下优化创新、快速发展。新闻出版业是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源头之一,在落实新闻出版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中,要着力发挥文化创意在出版内容创新和企业出版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利用文化创新成果推动新闻出版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第一,要牢牢把握有利于我国文化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大力推动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内容形式创新和传播手段创新,更加自觉、更加主动、更加坚定地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率先实现文化创新。第二,进一步推动以数字化为代表的新技术在新闻出版产业的深入推广和应用,发展数字出版产业和动漫产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大力推动出版重大工程,有效整合出版内容资源;完善制度环境,积极吸聚优秀人才,推动传统意义上的新闻出版业进行现代产业化升级。第三,进一步健全版权保护法律法规,营造良好法制环境,强化版权执法,依法严厉打击各种侵权盗版行为,有力保护创新成果;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培育版权相关产业的示范企业;以务实的态度进一步加强国际版权合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