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笔者集有两枚洪武通宝背记值钱,现拓图介绍如下:图一,洪武通宝背“五钱”,直径4.1、穿径0.9、厚0.4厘米,重24克;图二,洪武通宝背“三钱”,直径3.2、穿径0.7、厚0.19厘米,重11克。上述两枚记值钱皆为红铜质,钱体厚重包浆自然。钱文为真书顺读,字体粗壮工整,字迹清秀遒劲笔划清晰  相似文献   

2.
五代南唐铸造的唐国通宝以其书法秀丽、铸工精良居五代各国铸币之首,尤其是钱文篆、隶、楷三体开北宋对钱之先河,一直受到广大集币爱好者的喜爱。多年来,襄樊汉江卵石中出水不少唐国通宝,绝大多数为篆书小平钱,而且版式较单一,其它品种出水不多,现将笔者近期收到的三枚较少的版式介绍如下:图1,楷书小平,径2.5,穿0.6厘米,重3.9克,轮郭及文字深峻,铸造精美。图2,篆书折十大钱,径3.1,穿0.71厘米,重8.7克。由于水下长期腐蚀,稍有磨损,钱面布满细小砂粒。此钱汉江仅出一枚。图3,隶书小平小样,径2.29,穿0.6厘米,重1.3克,面文清晰,背平夷,此种钱在…  相似文献   

3.
2001年10月初,笔者在乡下一老翁处集得一枚崇祯通宝背"寿"折十钱.此钱铜质细腻,铜色金黄.钱文端庄规整,钱背铸一草体"寿"字,书法自然洒脱.经测量,此钱外径4.8厘米,穿径1.1厘米,厚0.16厘米,重13克(见图).遗憾的是钱身因磨损过薄而裂成两半,但此钱仍是一枚难得的珍品.  相似文献   

4.
笔者集得一枚特厚开元通宝,径24.8,穿6.3,厚3.3厘米,重9.3克;开门生坑,穿孔不正。品相中等;正面文字与一般开元通宗深浅基本一致,文字笔划粗、不精致;背面缘仅略高于肉,基本与缘平,明显移范(见图)。  相似文献   

5.
2004年末.笔者在西安古玩市场集得一枚周元通宝背龙凤钱,白铜,开门传世上品。正面为直读隶书周元通宝,除宝字略为不清外,其余三字皆字迹清晰;背面龙头向上,凤尾向下。且龙与凤首尾相连.铸造精细,造型、纹饰精美;径26.2毫米,穿6毫米,厚1.6毫米,重5.25克(见图)。  相似文献   

6.
1、永历通宝背二厘,铅质,径25毫米、穿5毫米、厚2毫米,重2.6克。(图1)  相似文献   

7.
笔者于1994年在徐州购得"乾元重宝"小平钱3枚,其中有1枚背右隐约隆起两横引起我的注意。由于钱体上有厚锈覆盖,经用锐器剔刮后露出清晰"二"的纪值。该钱为大字、窄郭、小穿,背穿下一小俯月,穿右纪值"二"(见拓图),径24、穿6.5、厚1.1毫米,重3.7克。该钱与《中国古钱目录》中四川黄先生珍藏的一枚乾元重宝折二钱在版式上有明显的区别。  相似文献   

8.
1989年笔者发现甘肃省酒泉地区一钱币爱好者集有"周天元连"古钱币一枚(图一).钱径3.52厘米,穿0.65厘米,厚0.32厘米,重16.89克.该币为旋读.素背.紫铜质.黑漆古.此钱铸造精美.据收藏者介绍,此钱为家传品,具体来源不详,有待进一步考证.近闻敦煌也发现一枚,钱文穿径、厚薄、大小均与此钱币相同.钱面文四字,书体近似楷书,但仍不失由北魏体脱化而来的行迹.首字为周,以钱文字形看,当属北周书法,似无大谬.然而,据查阅<中国古钱大词典>等诸钱谱,均无此钱记载.今仅发现一枚,可见它的传世,比稀有的"凉造新泉"还要稀罕得多.  相似文献   

9.
笔者最近收集到一枚安南铁钱“开泰元宝”(见图),该钱直径24.5毫米,厚2.5毫米,穿径5.8毫米,重5.9克;黑硬锈包浆,形制工整,文字风格与“开泰元宝”铜钱相近,属官铸钱。  相似文献   

10.
张宏 《青海金融》2007,(B08):66-66
2003年春。偶得银质“口钱”一枚,当时锈迹斑斑,显系出土之物,后经清理,真容再现(见图)。其钱直径29mm、穿径4mm、厚0.84mm、重4.55克;正面由右向左横读“口钱”二字,  相似文献   

11.
笔者近期收集到7枚"半两"钱,均为生坑绿锈,真品无疑,现介绍分析如下; 1.背上星半两:直径2.5cm,穿径1cm,厚0.07cm,重3.9g,背上偏右处有一星(图1); 2.背上星半两:直径2.5cm,穿径0.7cm,厚0.09cm,重3g,背上正中处有一星(图2); 3.背上星半两:直径2.6cm,穿径1cm,厚0.09cm,重4g,背穿上偏右处有一星(图3); 4.穿上记号半两:直径2.5cm,穿径0.8cm,厚0.11 cm,重4.2g,面穿上有一"(一)"月形号(图4);  相似文献   

12.
近年,在沈阳鲁园古玩市场收集到一枚铜质折三方孔圆钱,这枚钱自左向上右旋读作"兴赵重宝",直径33、穿宽7、厚2毫米,重11克。钱背文直读"当三"。兴赵重宝,也有人读作"赵宝重兴",是南宋晚期出现的一种带有政治色彩的货币,它究竟铸造于哪年,出自何人之手?一直是众多钱币学者争论的问题,至今尚  相似文献   

13.
泉林 《西安金融》2011,(8):85-85
2011年5月,笔者有幸在100多枚宋钱中集得圣宋元宝行书广穿小字小样一枚(如图),该钱面狭缘细郭,背中缘广郭,钱文除“圣”字锈迹覆盖较重,其他三字比较清晰,质地青铜泛红,底色乌黑,红绿锈斑斓,品相较好,直径23.1毫米,穿边长6.8毫米,厚1.6毫米,重3.76克。  相似文献   

14.
我收藏有一枚珍奇的"民国通宝"十文方孔圆钱(见拓片图),径23、穿边长6、厚1毫米,重3.5克。其"珍奇"之处在于:①方孔圆钱在中国货币史  相似文献   

15.
许磊 《西安金融》2003,(3):61-61
近日在本地泉市集得三枚钱: 图一:五铢直径2.5,穿1.0cm,重2.7克,朱字上下部弯曲,五字交叉中间弯曲,面穿上有一阳文像鱼纹,著谱及报道未见有这样的图形,不像是伪做。 图二:咸平元宝直径2.5,穿0.6cm,重3.9克,平字下有一斜月纹,背错范。 图三:政和通宝折二钱,直径2.8,穿0.7cm,重6.9克,此钱面略有磨损,和字第一笔下有一星点,第三笔像是两笔写成,圆贝宝,背错范。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钱,版别纷繁,其中汉代“四铢半两”为典型之一。2003年在合肥古玩城偶得数十枚汉代半两,经过整理筛选,收获匪浅。现将部分特殊版别简述如下:图一:径2.32,穿1.08,厚0.12cm,重2.57克。四人两,两字腹中为重叠式双人,上下左右均成双人排列,发现甚少。图二:径2.31,穿1.06,厚0.  相似文献   

17.
笔者最近收集到一枚安南铁钱"开泰元宝"(见图),该钱直径24.5毫米,厚2.5毫米,穿径5.8毫米,重5.9克;黑硬锈包浆,形制工整,文字风格与"开泰元宝"铜钱相近,属官铸钱.  相似文献   

18.
92年夏初,笔者在嘉峪关市邮币卡市场发现一枚帝王贺寿十二生肖钱.此钱青铜质地,阔缘小穿,熟坑绿锈,钱丰肉厚,制作精美.径57毫米,穿9毫米,厚3毫米,重45克.正面是帝王贺寿图,背面是十二生肖图.此钱正背图面宽阔,画面生动活泼,虽属传世钱,但历经年代久远,而其神韵有增无减,可谓存世之精品.  相似文献   

19.
董鹏冈 《西安金融》2003,(11):61-62
近来,整理所藏,发现几枚唐开元通宝钱较为特别,现介绍给大家以便共同鉴赏研究。图1,开元通宝,中开门,扁口井,短一元,通字末笔略上钩;熟坑,红古铜色包桨,径2.5,穿径0.7,厚0.1cm,重3.5g;面文开宝间,靠穿左上角有一小星,背左下外廓内侧一竖月纹。此钱精整可爱,令人爱不释手,属唐初武德开元。捡选自神木县城一铜匠旧藏的5公斤左右唐宋古钱中。图2,开元通宝,小开门,方口井,通字三点顿连,通字末笔的钩向内收,元字第二笔左挑而收笔下顿。熟坑,钱色灰白闪黄,径2.4cm,穿径0.6,厚0.1cm,重3.25g,属会昌开元钱,为零星集得。图3,开元通宝,型制同图2,但厚…  相似文献   

20.
笔者偶得一枚太货六铢钱,品相极佳,文字清晰。该钱背穿上俯月,钱径25.7,厚1.8mm,重4.4克(见图)。俱太货六铢中稀见品。南朝陈宣帝(陈顼)于太建11年(公元579年)铸太货六铢钱,系南朝钱中铸造最精者。当时被人民称为“叉腰哭天子”,是人民对陈宣帝铸钱的一种咒语。此钱的“六”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