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陈序 《商》2013,(21):91-91
中产阶层是一个不断变化的社会发展概念,不同历史发展时期中产阶层具体含义不同,影响个体社会地位的具体因素也不同。新中国成立60多年以来,学界对中产阶层的认识、看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决定中产阶层社会地位的具体因素也出现了很大的变化,明确中产阶层划分标准成为正确认识社会结构现状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中产阶层的消费心理和行为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中产阶层已经成为我国城市消费的中坚力量,对社会消费有着示范性的作用,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本文分析了中产阶层的消费心理;根据中产阶层1990年至2004年的消费支出水平和结构,分析了中产阶层在食品、衣着、居住等8个消费领域的消费行为;探讨了中产阶层的消费新特征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郭俊辉 《江苏商论》2011,(11):14-16,19
近年随着中产阶层规模的逐渐壮大,出现了众多的相关研究。先前的研究多聚焦于中产阶层的消费结构等方面,而本文则以中产阶层的社会消费引领与波及效果为视角,阐明中产阶层在高档化消费、高附加价值化的消费等方面具备消费引领功效,同时对于普通民众的投资行为、公序良德的意识等方面都有社会波及效果。为此,政府需要通过拓宽投资渠道、积极引导中产阶层,这是建立健康的消费环境以及和谐自然的社会环境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4.
中产阶层作为我国一个重要的消费群体,其消费场域已经引起普遍的关注.本文首先对中产阶层消费场域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然后分别分析中产阶层消费场域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特征.研究发现,中产阶层消费场域的外部环境主要包括社会经济制度、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关系,内部特征体现在收入结构、消费结构、消费文化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社会结构转型是一场以经济体制改革为先导、为直接动力的全面而深刻的转型。这必然导致社会结构的解体、分化和新的阶层的重组。在这一系列的变革中,中产阶层在悄然崛起、壮大和发展,并且必然在未来成为中国民主化进程最为中坚的力量。而中产阶层的崛起与政治民主化有着密切联系,中产阶层的崛起是民主化的基础,民主化促进了中产阶层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产阶层存在之重要意义不在于多了一个社会等级,而在于使这个社会有了一种中产阶层文化,这是一个不断增长的重要文化群体的历史向度,代表着进步的、时尚的、鲜活的进步动力。  相似文献   

7.
《四川物价》2010,(3):37-37
阅读:《中国新闻周刊》报道:中国中产阶层的划分标准向来不同,因此在判断中国中产阶层是在增加还是减少这一命题时,也并无定论。乐观者如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教授陆学艺认为,如果按照目前中国社会中产阶层每年1%的增长速度,20年内,中国的中产阶层可达总就业人员的40%。而相对悲观的一派则认为,  相似文献   

8.
就有关中国新兴中产阶层,先前已经花费不少笔墨进行了论述。中产阶层指的是那批事业蒸蒸日上的专业人士,他们人数差不多在7500万到1亿之间,且大部分聚集在中国东部的沿海城市。正是这批新生力量为21世纪中国的腾飞掀起一股又一股的热潮。这批中产阶层正在我们这个时代中扮演着弄潮儿的角色,他们代表的是一种积极的消费模式,这种模式正振荡着整个中国社会商业传统理念。是的,我们决不应该低估中国中产阶层对中国经济所造成的影响。但是在这个  相似文献   

9.
范贞  崔连珍 《北方经贸》2009,(3):121-122
中国的中产阶层虽然形成时间短,但是其在社会当中所发挥的作用和影响却不容忽视。中产阶层的旅游消费品位对大众的旅游消费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并以此作为标注个人身份的标签。但其在消费过程中重视品牌的炫耀性消费并由此产生的社会区隔化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目前中产阶层发展的徘徊乃至回流,折射出中国社会发展中深层次的问题。其中既有现行体制机制方面的问题,也有政策措施方面的问题,还有中国社会生态和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等等因素,最主要的可能还是对中产阶层发展的认识上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范贞 《北方经贸》2008,(4):119-120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步伐的推进,中产阶层的崛起及所显现的社会问题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尤其是在经济学、社会学领域。中产阶层在旅游消费生活上对其他阶层起着引导作用,他们的旅游消费品位表现为自驾车休闲旅游和散客自助游。他们对旅游持非常积极的态度,旅游动机主要为摆脱工作压力,增长见识,寻求刺激;网络亦成为他们获取信息的一个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12.
中产阶层是社会的中坚与稳定器,也是服务性消费品的主要消费者。本文利用上海市统计年鉴中关于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的面板数据(20002012),采用固定效应变系数模型和时间序列研究方法,对中产阶层可支配收入和服务性消费支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可支配收入与服务性消费支出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种关系并不随着消费者所在阶层的改变而改变;但是,中产阶层的服务性边际消费倾向高于较高收入阶层和较低收入阶层。这些研究结论对政府发展现代服务产业以及企业针对目标市场设计营销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刘毅 《消费经济》2008,24(3):3-7
中产阶层较高的收入和较强的消费能力,以及他们特有的消费文化理念,既引领着消费市场的走向,更影响着供给结构的调整。本文利用1995和2004年珠江三角洲城镇居民住户调查数据,运用ELES模型对中产阶层的需求结构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中产阶层的基本需求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但边际消费倾向大幅度下降;食品、居住、家庭用品占中产阶层消费的主要部分;教育、医疗等曾一度表现出吉芬商品的性质。中产阶层的需求结构更多的受供给结构的硬约束。  相似文献   

14.
刘爽 《商》2014,(24):75-75
本文通过阅读米尔斯的《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一书,对美国的中产阶级群体的形象及特征作了总结。进而联想到我国的中产阶层,当前我国的中产阶层人数还非常有限,且其认同感主要取决于收入的高低。中产阶层的出现,极大地增强了社会发展的活力,广泛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5.
中产阶层崛起与金融市场稳健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惠好 《财贸经济》2004,(11):12-17
中共"十六大"以后,中产阶层的快速发展已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中产阶层是"小康"社会的主流群体,他们的崛起不仅有利于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也将刺激社会购买力增长与金融市场繁荣,提高金融业的规模经济效益,促进金融创新,有利于提高金融机构的运行效率,保持金融体系的稳定,扩大民间资本积累和活跃民间投、融资.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中产阶层迅速崛起,并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促进社会经济、保持社会稳定、推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社会地位公正获得的示范力量。解放思想、创新理论,市场的发展、改革的推动,现代教育的发展都是中产阶层迅速崛起的原因。但这一阶层要取得进一步的发展,还面临着社会流动机制、三农问题、产业结构和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的制约。  相似文献   

17.
张华  何佳讯 《广告大观》2004,(6):147-148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一些大中城市,一个新的社会阶层——中产阶层遂渐崛起。作为一支消费的中坚力置,中产阶层已成各企业争夺的焦点,而广告作为一种营销工具在这场争夺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实施有效的广告来打动中国中产阶层便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产税多     
本组文章讨论的中产是指中产阶层,而不是中产阶级,从经济地位、政治地位和社会文化地位上看,均居于现阶段社会的中间水平——这是一个貌似明晰,实则含混的定义。  相似文献   

19.
王珞 《环球供应链》2005,(1):126-126
同处东亚,同受儒家文化的熏陶,相对于西方人来说,日本人和台湾人对大陆中国人的心理是把握得比较准的。他们明白在中国低于中产阶层的人群是没有消费能力的.而中产阶层以上的人群虽然消费能力很强.但消费动力不足,他们都把钱用在了再投资。中产阶层自然而然就是企业的关注点。日本的数码相机、笔记本对国内城市中产阶层来说.一直是很大的诱惑。台湾的影视剧婚纱摄影、主题餐厅大陆不乏拥趸。  相似文献   

20.
19世纪英国城市的迅速发展,促进了城市社会中新型中间阶层的不断发展壮大,预示了英国社会由两极型社会向着橄榄型社会演变的趋向。而中产阶级的茁壮成长,反过来又对城市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促使城市功能形态发生变化,出现工业区、商业区、居住区的功能分区。从交通方式到居民居住模式都发生了变化,中产阶层及社会精英迁居城郊或郊区的独立、半独立式住宅,使城市发展出现了郊区化趋势。此外,中产阶级的壮大,还促进了城镇管理走向民主,从城镇寡头统治向选举产生的市政机关演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