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完善的区域产业结构是一个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因此,各地区的经济利益诉求使区域具有优化该区域产业结构的内在经济冲动,而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过程,在一定意义上是本区域的产业断链接通成为相对完整产业链条的过程,产业链节点的接通又必然在地区之间引起新的区域经济权益的冲突.因此,分析产业链节点的关系也就成为分析区际经济关系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消除地方市场分割,推动市场一体化,对于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利用2000-2018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中介效应方法和面板门槛模型,从产业结构升级视角,探讨了市场一体化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及作用路径.研究发现:第一,市场一体化能显著促进地区经济增长,且这种促进作用存在区域异质性和时间异质性;第二,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检验结果均支持市场一体化能显著促进经济增长的结论;第三,在作用路径上,市场一体化可以通过提升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生态化水平进而促进地区经济增长.进一步研究发现,市场一体化与地区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基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生态化的双重门槛效应.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生态化正向调节市场一体化对经济增长的提升作用,且其调节效应逐渐递增.最后,就如何进一步提升市场一体化水平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偏离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比较分析,阐述了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为各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改善经济增长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确选择和培育主导产业对于区域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陕西省为研究对象,利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研究陕西省主导产业的策略选择,并就如何更好推动主导产业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转换份额分析"和方差分解方法将1985~2008这二十四年间地区与经济总体劳动力要素生产率之差分解为产业结构布局效应、产业生产率效应和配置效应,以分析各地区经济增长和发展差异的原因;此外,本文还详细分析了各产业各自的技术水平和结构布局对地区经济差异形成和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业生产率差异不仅是地区经济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而且还是各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相比于其它产业,第二产业的技术水平和布局对地区经济差异的形成和各地区经济的增长有更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基于新经济增长理论将教育人力资本和健康人力资本引入MRW模型中并对其进行拓展,从理论上分析了教育人力资本及健康人力资本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的作用机理,同时运用2000-2012年全国30个省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人力资本的存量和流量对区域经济增长收敛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教育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显著,而健康人力资本虽然能够促进经济增长,但结果并不显著.因此,要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力度,根据各地区产业结构的特点构建合理的人力资本结构,完善人才资源配置机制,为人才合理流动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7.
区域金融竞争力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我国掀起了新一轮区域经济发展的高潮.与以往相比,这一轮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更强调各区域如何发挥自身优势提高区域竞争力.虽然各区域在产业布局和发展重点上有所不同但都将金融资源视为加快区域经济增长的关键和基础.对于现代经济体系而言,金融产业的集中发展能够有效提高信息流、资金流汇聚和分流的效率,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理论研究表明,国家和地区的金融发展初始水平的差异对之后的经济增长水平具有很好的预测能力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因果关系.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国内许多学者开始对我国区域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也基本证实了各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8.
产业结构变迁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本文在测度山东省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水平的基础上,构建了产业结构变迁影响经济增长的面板回归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山东省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并不是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而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对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另外,有关经济区域战略的实施对经济增长并没有体现出应有的效果。本文认为,现阶段不应单纯追求第三产业比重的提高,政府应该更多地注重引导资源在不同产业间的合理化配置,在制定有关区域政策时,应尽量避免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9.
产业结构水平差异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化,透过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有助于促进各区域间的经济相互协作.本文主要运用了产业结构差异度、产业结构效益指数以及偏离份额分析法对福建省周边区域的产业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台湾地区的产业结构水平远远高于内陆的各地区,上海的产业结构水平同比大陆的其他地区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吴瑾 《当代经济管理》2009,31(12):47-49
合理的产业结构是区域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它有利于充分利用区域资源,发挥区域优势,提高区域产业经济效益,增强区域经济实力.产业结构在整个经济结构中居于主导地位,它的变动对经济增长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定量化的研究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产生的效益是一项非常困难的工作,而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可以大致分析出各产业变动对经济的贡献.因此,文章运用偏离--份额法对全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区域的产业结构进行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11.
利用省级面板数据,按地理位置划分为四个经济区域,研究环境规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直接影响及作用于产业结构升级的间接影响,实证结果显示:环境规制对经济增长产生滞后效应,环境规制滞后一期对东部地区经济增长产生促进作用,东北、中部及西部地区环境滞后一期对其区域经济发展均产生抑制作用;环境规制与经济发展之间呈现非线性关系:在经济发展相对发达地区呈现倒U型关系,在经济发展相对欠发达地区呈现U型关系;从间接效应看,产业结构高级化对区域经济增长均产生显著促进作用,产业结构合理化对区域经济增长存在区域异质性,环境规制通过产业结构合理化对区域经济增长的间接作用也表现出异质性,在东北地区及东部地区环境规制通过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提升抑制区域经济增长,中西部地区相反。  相似文献   

12.
推动区域工业转型升级,优化工业区域结构,对于增强我国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转变地区经济发展方式具有关键性作用。“十一五”以来,我国工业经济区域结构总体趋于均衡和协调,但同时也面临着不少问题和挑战,主要包括重工业化趋势延续、工业空间分布存在低水平扩张和重复建设、产业集中度较低、区域工业增长方式粗放等。新形势下,特别是面对日益趋紧的资源和环境约束,优化工业经济区域结构要通过加强规划引导和政策支持、积极引导产业转移、加快推进地区工业转型升级、建立和完善区域合作协调机制等来实现。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对象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从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瓶颈作用着手,以产业结构优化为出发点,进行了三次产业对区域经济增长和工业内部各部门对工业发展的回归分析,以期发现处于衰退期的资源型城市现有产业结构的构成缺陷,寻求产业结构转型的整体思路.  相似文献   

14.
现代经济发展中,国内外的实践经验证明,区域的竞争力取决于产业的竞争力,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特别是区域内中小企业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探索产业集群作为增长极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培育地方产业集群,建立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实现区域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竞争力提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分析临港产业在推动区域经济增长、产业升级、税收贡献等方面发挥的重要支撑作用,从税收角度对临港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进行实证研究,建议加快临港产业集聚和转型升级,带动产业税收格局调整,促进区域经济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16.
区域经济差异是大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阶段,它是由大国的要素禀赋、分工水平、城市化与工业化、产业结构、大国发展战略及政府干预等造成的。文章分析了这些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测度其对大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权重后发现:大国的发展战略及政府干预是影响大国区域经济差异的主要因素。实施分类管理的跨区域战略、差异化的政策优惠,优化产业结构,是大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中国经济的非均衡发展是客观存在的。尽管在泛长三角区域这样比较发达的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也参差不齐,"一刀切"的产业政策难以准确解决处于不同发展层次的地区的发展问题。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地区财政收入这对衡量"民富"和"国富"程度的指标作为经济发展等高线的"高程点",刻画出来的泛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等高线"形象,生动地反映了这一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层次性与地区发展的空间粘性特征。以此为研究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现状的基础性工具,通过进一步了解区域内不同地区的工业化进程、产业结构布局等发展特征,泛长三角地区应进一步区别开先发地区和后发地区的产业发展政策:前者侧重于加快现代化进程;后者侧重于加快工业化进程,以区域内的非均衡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持续性增长。  相似文献   

18.
《西部金融》2012,(5):79-82
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制定有针对性的、能最大限度发挥区域产业优势的产业政策,对于巩固改革成果,加快经济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陕西省产业结构区位熵的计算,明确了四大优势产业集群,分析了陕西产业结构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探讨了陕西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为进一步推动优势产业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步伐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大型企业尤其是百强企业往往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是地区经济发展的缩影,大企业的变动代表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方向,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风向标。以深圳市中心城区罗湖区全国第一次、第二次经济普查资料为基础,以法人企业营业收入作为排名标准,对百强企业发展及变迁特征进行剖析,并对中心城区经济发展提出相关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