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改革行政审批制度 建设服务型政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继续改革行政管理体制的任务,加快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由于我们正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政府各部门还存在着许多不合理的行政审批,妨碍了服务型政府的建立。这是因为,一个政府部门,如果它的精力、兴趣主要放在审批上,它就不可能成为服务型政府。所以要建设服务型政府,必须改革行政审批制度。  相似文献   

2.
部门利益化,即政府部门在行政管理中不仅是一个行政主体,而且还以独立的经济利益主体的身份出现。当前行政机构运行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部门利益化。部门作为利益主体出现,争取更大的权力,创造更多的供本部门享有的利益。部门自身利益必须与具体的行政执法行为相分离,这是政府对社会实施有效管理的一条基本原理。因为行政机关拥有行政权力,如果行政机关可以从事营利性活动或其他行为,得到除法定财政拨款以外的其他收入,不管通过何种手段,其结果必然导致执法扭曲,严重阻却依法行政的进程。  相似文献   

3.
中国人对于“改革”这两个字及其深刻含义再熟悉不过了。中国正是以改革为突破口,从“摸着石头过河”的局部试探性改革,到全面推进经济体制、社会管理体制、行政体制等改革,并且在改革中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成就。  相似文献   

4.
在传统的产品经济体制中,政府兼社会管理者与国有资产所有者于一身,凭借自己的绝对权力占有、支配着生产资料,通过行政隶属关系直接操纵国有资产的调整与运营.政府成为经济运行的主体,企业成为大生产中的生产车间。这种管理模式在我国产品经济体制中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旧的管理体制已经不能适应。甚至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制度性障碍.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5.
机构能力与绩效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组织以政府的行政体制为基础,先建立官僚机构、再提供社会保障服务。因此,在不同社会保障项目之间、在资金筹集和待遇支付之间、特别是时积累型计划的养老保险基金管理等方面,由于政府不同部门的介入,产生了人力、财力和物力等方面的成本。政府部门基于各部门利益的考虑,有可能对如何改革社会保障行政管理与服务模式做出错误选择,这就导致社会保障领域的政府失灵。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程的全面推进以及科学发展观的落实,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成为社会主义公共行政体制建设的必然要求。改革的核心和重点是创新,既包括政府管理体制的创新,也包政府管理机制的创新;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在改革过程中,将行政管理体制逐步向公共行政体制转变,消除“官本位”思想,重视民主法治作用。本文围绕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和核心问题展开讨论,提出深化改革成效的意见。  相似文献   

7.
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哪些变化?安徽临泉县读者沈金生来信问:经过15年改革,我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哪些变化?沈金生同志:经过15年改革,我国经济体制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改革侧重点从突破旧体制转向建立新体制,从单项改革转向综合配套改革,从政策推动转向法制...  相似文献   

8.
(一)在改革前的很长时期内,我国国有企业实行的是典型政企合一体制。这种体制的显著特点,一是政府行政管理权与企业所有权合一c各级政府部门对国有企业都具有双重身份:既是行政管理者,又是国有企业所有者。政府一方面盯以用行政管理者的身份执行所有者的职能,如以行政任命的方式安排企业领导人,靠行政批文进行投资决策,用国家税收和其他凭借国家权力组织的收入安排企业投资,配置国有资源等;另一方面又可以用所有者身份履行行政职能,比如指令企业承担一部分就业。教育、社会保险等应由政府办理的事务,集中企业折;日基金和投资…  相似文献   

9.
非典疫情的爆发,政府如何发挥公共财政的作用,引起学界广泛重视。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助理高培勇博士在接受《中国经营报》采访时提出,必须加快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的改革进程,坚持公共财政的制度、坚持公共财政的决策机制,才能加快公共财政建设。公共财政的核心内容是,满足整个社会的公共需要,并以此重塑政府的职能格局。当大的经济体制环境发生变化之后,政府的决策、政府的职能必然要发生转变。在计划经济时期,政府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动机以至于整体上的行政操作,都着眼于如何发展壮大国有制经济,如何为公有制服务,我国财政的行为目标并没有锁定在…  相似文献   

10.
《中外企业》2003,(1):2-20
企业体制是经济体制的核心内容。企业体制包括企业产权制度,企业组织制度,企业管理制度(企业领导体制、企业内部组织结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本项目研究报告论及的苏南乡镇企业体制所指称的,一是改革开放初期乡镇集体企业普遍实行的体制模式。它是由人民公社时期的社队企业体制进行改造的基础之上,顺应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步入高速增长时期之后经济社会环境的全新变化而逐步形成的;二是1997年大规模产权制度改革以来形成的乡镇企业体制。发展初期的苏南乡镇企业(社队企业)体制具有这样一些基本特征:社队企业生产要素和产品的经营,实行国家计划外的市场调节;在企业产权制度形式上,是“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人民公社集体所有制,在政府与社区性合作经济组织、政府与企业的关系上,是政府、合作经济组织和企业三位一体的体制。乡镇企业成长时期的体制特点,一是资本的原始积累来自于社区集体农业的资金积累,来自“劳动在厂、回队分配”的社区农民的劳动积累。二是投资主体是乡(镇)村集体经济组织。三是企业职工以本地为主,实行“按劳分配”制度。四是生产要素和商品的市场交易方式是供销“两头在外”。五是管理体制上普遍仿效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经验,实行社区政府与企业的双层经营、双重决策。苏南乡镇企业的体制创新,是与中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化相一致,又适当超前于国家的宏观经济体制改革,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上世纪80年代的经营制度变革,“五定一奖”、“一包三改”、“厂长任期目标责任制”等的推行,打破了企业分配制度上存在的“大锅饭、铁饭碗”,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第二阶段是“九五”时期以来的乡镇集体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经过产权的拍卖转让,苏南乡镇企业的体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民间资本的大量进入,改变了乡镇企业以集体为主的所有制结构;社会资源的市场化程度大大提高,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乡镇企业新体制正在形成。随着政府退出企业的微观运行,苏南各地各级政府部门努力改变过去那种偏重于政府行政推动的领导方式,更多地为企业提供服务,政府的职能转换取得了明显成效。对企业主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目前苏南乡镇企业对地方政府的行政管理和服务的满意度大大提高。WTO规则和世界范围内的新经济浪潮对苏南乡镇企业的发展既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加入WTO给苏南乡镇企业带来的最大挑战是具有很强国际竞争力的国外大公司大企业进入我国市场;其次是我国所有企业的生产经营蓝须符合WTO规则世界范围内出现的由于信息技术革命和经济一体化引发的经济增长方式、经济结构、经济组织和经济规则变化的新趋势,给正处于体制转换时期的苏南乡镇企业提出更高的要求。苏南乡镇企业的新一轮体制创新就是适应上述国际国内经济环境下提出来的。当前苏南乡镇企业开始了第三阶段的体制创新,即组织与管理制度的变革,其重点是:(1)推动个体私营企业的发展和产权的优化重组;(2)积极组建混合所有制性质的股份公司、有限责任公司;(3)扩大直接融资,提高乡镇企业的自有资本率;(4)建立和完善乡镇企业的劳动用工和职工就业保障制度;(5)企业经营战略、经营机制和经营目标的创新;(6)社区政府要从经济管理的主体转变为服务企业的主体。  相似文献   

11.
行政审批制度是我国用于调节政府与市场关系的一项独特制度。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如何正确定位行政审批制度所扮演的角色,合理把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力度,成为社会各界关注要点。本文以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中对市场决定作用的定调为背景,以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为切入点,探讨中国当前经济体制下行政审批制度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中国事业单位的地位与改革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事业单位改革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国有企业、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一样,对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在国有企业和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已深入进行并取得积极进展的今天,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显得非常迫切。但中国事业单位性质模糊、职能混杂,分布广泛、涉域交叉、利益关系复杂、责任边界不清等特点,使对其的改革又极为艰难。全面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有必要在一些关键问题上理清思路,形成共识。  相似文献   

13.
崔平 《现代企业》2005,(7):56-56,38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已于2004年7月1日生效。《行政许可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以单独法规定政府行为的国家,在世界法律史上是一大创举。《行政许可法》的颁布实施,对我国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管理机构、管理职能、管理权限都必然产生重大的影响。尤其是对我国政府职能、行政管理方式变革的影响更为深刻——从无限政府转变为有限政府。而最为直接的影响就是对行政管理机构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而首当其冲的必然是乡镇机构与干部制度的新变革。  相似文献   

14.
入世后,我国的企业将更加直接地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直接面对外国跨国公司的挑战,也将有更好地利用世界资源、拓展更大市场空间的机遇。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快经济体制和深化改革的步伐,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中,适应并遵守WTO的游戏规则,才能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党的十四大早就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有企业改革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心环节,邓小平同志指出:“企业改革,主要是解决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问题。”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国有企业特别是…  相似文献   

15.
薛莉 《企业天地》2002,(2):23-24
改革开放后,我国实行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经济体制大转变,国有企业原有的经营体制日渐显现出与市场主流的格格不入,国有企业在与其他所有制的竞争中逐渐失去了优势。这主要是由国企旧体制的缺陷所致。旧体制使国有企业生产经营采取国家计划生产、计划供应、计划收购、计划调拨、计划销售的办法;国有企业的财力分配采取国家统收统支、税利混算,国家财政与企业财务连档,及利润上交、投资下拨、折旧统用的办法;国有企业的资金供给,采用财政预拨、银行包供、国家保底,价、税、财联动的办法。国有企业在这样的经营机制下,养成了…  相似文献   

16.
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法律确立国家审计监督管理体制以来,地方审计机关接受本级政府行政首长和上一级审计机关领导的双重领导管理体制,在推进我国审计事业上台阶,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但随着改革的深入,此种领导体制,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坚持审计机关的独立性和审计监督的客观公正性,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进入了全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阶段,改革由“八五”期间侧重突破旧体制转向侧重建立新体制;由注重单项改革转向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由依靠政策摇动转向主要依靠法制推动。改革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在各地全面推进.使经济体制发生了重大变革.给国民经济带来了蓬勃生机。  相似文献   

18.
产权制度改革与现代产权制度孟宪玲产权制度改革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增强企业活力的关键,也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只有通过产权制度改革这一制度创新为核心的综合配套改革,企业所有者以至经营者的权力、责任和利益才能明晰;政府和企业才能真正分开,作到...  相似文献   

19.
李兵 《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10):159-159,158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向纵深发展,新的经济体制下,政府职能也必然要进行转换,政府组织经济工作的方式也将转变。文章认为,只有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的优势,积极消除弊端,才能加速我国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20.
1、加强行政体制改革步伐是实现收费法制化,规范化,效益最大化的大前提。政府职权配置结构扭曲,行政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的改革,是引发乱收费的根本原因,必须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