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朱林 《北方经贸》2012,(9):80-81
传统的索罗模型假设储蓄完全转化为投资,而我国由投资向储蓄的转化并不完全,因此,从储蓄向投资转化的视角,修正索罗模型中储蓄完全转化为投资的假设,区分由不同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对资本积累以及经济增长的影响,是适合我国现状的。研究发现,过高的外汇储备显著影响了储蓄向投资的转化比率,降低了资本积累速度,降低了稳态时的人均的资本量,从而影响了我国长期经济增长。因此,我国一方面需要减少外汇储备,另一方面需要加大对外直接投资。  相似文献   

2.
低值储蓄与区域经济共同增长的因素制约及发展方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峰 《财贸经济》2006,(10):93-95
经济增长与储蓄增长是相互促进的,增加储蓄可以通过增加国民收入和降低消费支出来实现.储蓄转化为投资,促进经济发展存在着有效性.收益递减率和储蓄分流是制约低值储蓄与区域经济共同增长的瓶颈因素.应依赖如下路径:深化改革,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引导合理消费,改善投资环境,使低值储蓄区域的经济发展走出低储蓄-低增长的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3.
利用我国大陆地区29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西藏、青海除外)1985-2005年间的数据,采用Panel Data模型对外商直接投资(FDI)与对外贸易对我国东部、中部及西部区域经济增长的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为外商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对我国东部、中部及西部区域的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存在着较大差异。FDI对东部地区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最大,中部其次,对西部没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外贸易对西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最大,中部其次,对东部地区的促进作用相对中西部较小。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介绍了索洛模型的主要内容,接着描述了中国的高经济增长和高储蓄并存的现状,进而通过一个简单的计量经济回归模型来阐释储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后提出了我国储蓄向投资转化的制度创新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政府储蓄在经济增长中是必不可少的。政府储蓄既可以提升国民储蓄水平,同时又为政府投资提供资金上的支持。如果说促进经济的长期增长是政府的一项重要经济政策目标,那么,这一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政府储蓄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李柏生 《中国市场》2008,(48):82-83
经济增长有赖于储蓄的增长,但高的储蓄率并不必然带来高经济增长率。在我国,过高的储蓄已转化成为一种基金,社会保障制度和金融创新的滞后阻碍了居民消费的增长。通常存在两种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渠道,市场和政府"看得见的手",在社会上存在大量闲置资源的条件下,借助于政府"看得见的手",将资源配置于一些基础性产业,可以有效发挥政府支出的"挤入效应"。最后、笔者提出了一些健全我国储蓄投资转化渠道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7.
人才资本作为技术创新和整合生产要素的主体,对经济增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贫困和教育资源的短缺,人力资本投入长期不足,使之成为制约西部经济增长的瓶颈,因此,增另人力资本供给是加快西部大开发的关键之一,而提高人力资本的基本途径是发展教育,现在西部地区教育即缺钱又缺人才,归根结底的还是钱,国家为此也采取卫一些相应措施,如国债投资教育等,但仍满足不了西部教育发展的需求,因此,必须在西部教育自身挖潜的基础上募集民间资金,发行西部教育彩票就是有效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8.
外资的利用对于一国经济高速发展至关重要,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双缺口模型指出,外资流入可以弥补发展中国家的储蓄缺口和外汇缺口。但是,在我国情况则有所不同:一方面储蓄超常增长,表现为储蓄相对过剩;另一方面,外汇储备增长较快,表现为外汇储备过剩。在不存在“储蓄缺口”和“外汇缺口”条件下,我国仍在大量引进外资。对于这种状况,本文的解释是:一方面由于国内储蓄不能有效地转化为投资,形成了储蓄过剩和资金不足并存的矛盾;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引资政策的扭曲,外资的引入成本高,效率低。在这一背景下,拓宽储蓄一投资的转化渠道,提高外资的运用效率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9.
商业银行对国民经济起着调节和指导作用,它起着融通资金,促进储蓄向投资的转化,社会资源的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调节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相对平衡功能用。由于商业银行在其现代经济中的核心和枢纽地位,研究其风险管理是一个倍受关注的问题,例如何防范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探讨有效的信贷风险度量方法等等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葛苏琼 《市场周刊》2004,(10):36-37
金融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金融的首要功能就是资源配置的功能。运转良好的金融体系通过提高储蓄率及储蓄向投资的转化而改善经济效率;金融体系的发展实现了资金的合理的流动,优化了资源配置,提高了金融对于资金的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结构调整,金融业在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据着越发重要的地位,本文利用中国统计年鉴2009年-2013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分析了金融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结果发现金融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显著的促进作用。同时政府财政支出,教育支出,进出口贸易,固定资产投资同样是支持经济增长不可或缺的因素,与之相对,储蓄却与经济增长呈现负相关,地区的低消费水平会明显制约区域发展,另外产业结构和外商投资在回归中并未表现出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发生了重大转变,开始由东西部地区的不平衡增长逐步向相对均衡增长转变。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不断深入,西部地区在发展开放型经济方面已经初见成效,社会发展水平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改善。但目前看来,西部地区在特色经济,尤其是特色产业发展方面还很不成熟。本文从西部地区的实际出发,对西部地区发展特色产业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尝试性的提出几点对策建议,以促进这一地区特色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居民储蓄快速上升,消费、投资不足,居民储蓄转化无疑会对经济增长起到巨大的拉动作用,而储蓄转化的关键在于居民。因此,笔者通过对影响居民储蓄的微观基础的分析,提出居民储蓄转化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储蓄转化投资的效率研究进行综述,介绍了国外关于储蓄向投资转化效率的理论渊源与研究现状,对我国经济转型期储蓄向投资转化效率的国内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与归纳和简要评价,分析已有研究的不足,探讨进一步的研究空间等,旨在为该问题的未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1978-2010年我国西部地区12个省市区的统计数据,测算了我国西部地区的资本、劳动力和TFP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结果显示: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主要源于资本投入,由于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太大,因此TFP呈现相对平稳下降趋势,TFP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还不是很明显。本文又进一步分析了投资、劳动力及产业转移对西部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作用,提出了西部地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大多集中在东部地区,西部地区甚少。这种地区性分布差异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分析了这种地区性分布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储蓄转化为投资,刺激增长,进而推动储蓄提高,这样一个循环促进了资本积累,推动经济增长。因此,是否有足够的储蓄转化为资本成为经济增长的关键。从我国储蓄——投资的数据上来看,上世纪90年代以后,储蓄率远远高于投资率,不存在现实的储蓄缺口。然而,笔者根据当前我国的一些现实情况,进行理论分析后推测,我国是存在隐性储蓄缺口的。最后,笔者针对我国隐性储蓄缺口存在的原因,给出相应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姚小剑 《商场现代化》2007,(11Z):230-231
金融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然而金融发展存在着需求尾随型和供给引导型两种不同的路径。本文通过我国东、西部金融发展水平的比较,发现西部金融未能真正发挥出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因此应选择供给引导型金融发展道路来带动西部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9.
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区域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保持了高速增长的发展趋势,但区域经济发展非均衡已成为制约我国综合经济实力提高的重要因素。统计分析表明,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均存在区域差异性,且差距均在逐渐缩小,实证检验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结论。检验结果显示,中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要显著高于东、西部地区,这对把握投资方向、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0.
西部拥有自己相对丰富的储蓄资源西部大多数省市的人均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西部地区的总产出和总储蓄也没有占到与西部地区在全国土地面积和人口总数中所占比重相称的水平。这些事实似乎表明西部地区的储蓄资源是相对不足的。然而,谈论一个地区储蓄资源是充足还是不足,还应当考虑到其他一些相对经济指标。第一个指标:人均城乡居民银行存款余额对人均 GDP 的比率。1998年,全国人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