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乔慧 《价值工程》2012,31(21):118-119
建筑艺术它顾有空间形态的意义在于为人类提供一个稳定的场所和空间,来容纳连续的行为过程和记忆。舞美作为一门综合艺术,常常需要从建筑的历史中寻取一些布景创作的素材。建筑空间艺术在美学思想、创作方法等方面与舞台设计有许多相似之点。进而发现建筑空间艺术与舞台空间艺术有着一些相同的艺术特性。如果找到在建筑空间艺术上的一些创作方法并把它引用到舞台美术的设计创作中来,对于舞美设计的发展将不无益处。当前舞台美术演出空间分割的创新,已成为舞台美术设计思考的主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房屋,是建筑与环境的艺术。一个楼盘有一种氛围。一栋楼有一种诗意、一种身份、一种精神。对建筑的欣赏,对空间的解读,往往揭示了某种方向,因此房地产开发商和物业管理企业应该以业主或使用人的心理需求为出发点,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居住者的身心需要。  相似文献   

3.
镶嵌艺术是人类追求美的智慧结晶,是一种以硬质材质有色嵌片拼贴图案应用在墙壁立面或地平面上的艺术形式。通常所使用的材料具有与建筑共存的材料特性。因此,镶嵌艺术是一种极富现代活力的城市空间艺术表现形式。镶嵌艺术与城市景观的三大实质要素自然景观、环境设施,建筑物中的建筑实体、环境设施可以有机结合,同时又能与自然景观融合协调,使得城市景观整体空间达到高度整体和谐。在现代城市景观中融入镶嵌艺术,传承和超越原有景观艺术表现形式已成为我国城市景观艺术设计的新课题,在发挥艺术的社会审美功能、优化城市环境、美化城市形象方方面面具有重要的运用前景和现实意义。本文对镶嵌艺术的文化媒介和材质媒介作用及镶嵌艺术在我国现代城市景观中的运用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分析研究了镶嵌艺术表现形式在我国现代城市景观中运用发展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行政办公建筑是我国城市化高速发展背景下的重要建设类型之一,作为办公建筑中的重要设计类型,其外部形式语言,内部功能秩序都与我国国情有着密切关联。我国行政办公建筑在其形式语言与空间秩序的特有风格与当下亲民、平等对话、服务型政府的施政理念相冲突。本文欲从建筑的形式与秩序角度分析,力图探寻当代行政办公建筑与社会背景相融共生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吴卫光 《房地产导刊》2004,(88):180-181
建筑的内部空间是直接满足人类基本生理和心理需求的三维室内环境,有人称之为“near environment”。人的一生中大部分时间在各种室内环境中度过——小的私人生活空间乃至大的公共建筑空间。因为室内空间使人们免受外部因素的影响,诸如气候、噪音甚至包括公众干扰性的目光等等,室内空间给予个人及家庭隐私生活的需要,或加强人们相互之间的沟通与交往。因此,有效的内部空间设计可以增强生活的舒适,提高工作效率和赋予人类快乐。  相似文献   

6.
景观建筑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已形成了自身特有的理论体系和研究领域。美学、社会需求和环境主义三种潜关怀的综合与平衡是景观建筑学一个世纪的追求。景观建筑在今后应更多地发挥建筑及其外部空间的生态交流特性、资源的再利用能力,增进建筑与外部空间设计的完整性与动态交互特性的联系,提升城市空间的活力,重视社区尺度下的景观与建筑空间设计的有机融合等等。  相似文献   

7.
电厂办公建筑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类建筑需要具备多项功能,电厂办公建筑设计的质量影响着电厂办公的效率与质量。这种类型的建筑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比较多,而且具有很大的难度,这对设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本文结合电厂办公建筑设计的实例,对建筑的功能以及建筑设计的理念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希望可以有效的提高电厂办公建筑设计的水平。  相似文献   

8.
建筑是人的精神外化,是立体艺术,是具有功能的雕塑。建筑的语言终将超越建筑的功能,成为与人交流的另一种方式。哈尔滨市建工集团市建二公司四分公司项目经理苏殿斌就是从事雕塑建筑精品的人。  相似文献   

9.
时间的意义     
海岩 《秘书工作》2012,(8):12-12
我想象中,一些人的精神领域是非常阔大的,人的精神空间是不一样的。每天沉溺于应付俗务的人,精神空间就可能很小,但有些人通过读书、冥思默想来打开自己的精神空间,他就生活在自己阔大的精神空间里。当精神空间充分打开的时候,他的物质欲念是相对静止的,物质需求便会相对降低,他就可以与这个社会、这个时代保持一段健康的距离。  相似文献   

10.
宋赞 《管理观察》2015,(10):185-186
阳谷三中的校园规划设计不仅校区在功能布局和建筑形式上能充分的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并且在学校的功能布局上除了满足教学功能外,更应关注平时学生吃、住、行、用、娱乐等多方面的功能需求。特别注重文化与空间的相互融合、渗透。  相似文献   

11.
浅谈建筑设计上的协调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文化中一向提倡“天人合一”的思想。长久以来,这一思想贯注在社会的各个方面。对建筑而言,中国人历来倾心于建筑与自然、与人、与社会相适应,相协调的艺术观点。传统文化是建筑创作的源泉。但往往也可能成为制约建筑形式发展的桎梏。作为年轻一代的设计师,有责任在传承中寻求建筑的创新。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目前,全球绝大多数人口已经居住在城市。经过200多年的城市化,城市发展开始积极转型。如何更加科学地规划、建设、运营城市,促进人与城市、人与自然、人与建筑、人与交通更加和谐、平衡,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空间发展格局,已成为全球城市化发展的全新主题。  相似文献   

13.
一、 室内设计内容与要素 1、 室内设计概念. 室内设计是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 所处环境和相应标准, 运用物质技术和建筑美学原理, 创造功能合理、 舒适优美、 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室内环境. 如今人们长时间地在室内工作和生活, 因此现代室内设计也称室内环境设计, 它需要综合考虑室内环境因素, 进行一项生活环境质量、 空间艺术效果、 包括科学技术水平的综合性设计. 由于对室内环境进行综合的设计以及艺术加工, 因而逐步发展为 "室内环境设计" 的新概念.  相似文献   

14.
尚鹏鹏 《价值工程》2013,(29):102-103
由于房价高企,城市人口增多,小户型成为年轻人的热门选择。户型虽小但是生活却不会因此而缩小,如何在有限的空间中创造出最大的使用功能,是目前很受关注的一个问题。因为小户型的空间划分和布局受到户型和面积的限制,装修时往往导致房屋空间功能不全,或者房屋的整体协调性美观程度降低。因此在装修前,需要按照自己的需求对空间进行重新划分,使其在更合理化、人性化,同时整体协调,不杂乱。只要有合理的布局,小户型也可以拥有舒适的生活空间。  相似文献   

15.
在住房市场化与城市规模不断扩张的背景下,大城市居民出行时间增长,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峻。中观尺度空间作为一种特定尺度的城市空间,其功能与空间结构优化对减少居民出行距离、提高交通效率有重要意义。以武汉市关山口街区为研究案例,将出行需求作为核心因素,以减少私人长距离出行为导向,结合街区的空间布局特征,采用问卷调查法,分析街区居民出行行为的数量、类型和频率,指出2km是居民出行活跃程度的临界尺度,该尺度在非机动出行可接受的范围内,但仍存在大量长距离、高频率的工作出行。中观尺度空间的规划布局应注重2km尺度内匀质的功能混合,将一部分的长距离出行内化于非机动出行可接受的尺度范围内。最后,从交通与功能空间协调的角度提出大城市中观尺度空间布局优化的建议策略。  相似文献   

16.
一、引言 “一座出色的建筑应有多层涵意和组合焦点:它的空间及其建筑要素会一箭双雕地既实用又有趣”,文丘里在他的书中这样阐述他对建筑功能的理解。维特鲁威提出的建筑的三大要素——“实用、坚固、美观”一直沿用至今,建筑的功能和美观也一直是建筑师在建筑设计中所需要直面的问题。而在现代办公建筑的设计中,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正在经历高速城市化,城市空间在更新过程中被赋予了新的消费功能与文化意义,但是城市内部的各种冲突也在空间上不断聚集。随着城市更新中私人空间向公共空间的转化,公共空间向私人空间不断扩张,导致居民生活空间被挤压、私人权利被侵犯等问题。空间冲突的本质是资本介入问题,公共空间在商业化过程中成为了以资本与权力为中心的支配空间。政府在重构空间的过程中应建立合理的空间运行机制,加强责任监督与利益协调,保证所有利益相关者的权利平衡,最终化解城市更新中的空间冲突。  相似文献   

18.
文化消费属于精神需求,与物质消费相比,文化消费是更高层次的消费,是人们在满足基本生活需要之后,追求生活中的精神享受而引发的消费.本文以2006-2015年的数据为例,对我国文化消费影响因素进行量化分析,建立空间计量模型.  相似文献   

19.
城市更新是城市空间不断适配人本需求发展变化的社会实践过程。研究以“人本”视角为导向,结合对我国城市更新实践的历程回顾和中西方人本思想溯源,提炼出主体中心、需求平衡、矛盾权变、发展应机四项人本思想核心价值,并据此建构出以主客系统要素适配、主体需求辩证响应、主体矛盾多维调解、主客周期适变协同为行动路径的城市更新行动理论,以科学指导新时期我国城市更新的空间实践,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城市设计在我国高速城市化阶段推动了城市空间的巨变并提升了现代城市的物质环境条件。然而,由于城市设计实践中对时间要素的忽视,承载时间信息的城市既有建筑与空间在城市空间发展过程中日渐消逝,从而导致城市记忆断层、城市个性模糊,本应蕴含丰富文化的城市之美也逐渐隐没。通过从不同角度研究城市空间的时间性及城市既有建筑空间的使用价值、社会价值和美学价值,认为时间是城市空间之美的重要要素之一,并寓于城市既有建筑与空间。在此基础上,探讨时间要素与城市既有空间参与下的城市设计原则:强调不同时期、不同文化背景的建筑空间共存的文化多样性;强调新旧空间协调的空间延续性;强调既有空间现实功能延续的功能适应性,以期从时间中寻找遗失的城市空间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