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历史的解释问题是历史哲学中备受争议的问题,其争论的焦点在于:历史是否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从而使历史可以作为一门独立于科学的学科而存在。在这一论争中,批判的历史哲学和思辨的历史哲学深入探讨了历史的解释"观念"与历史的一般规律、历史事件以及历史的目的等及其关系问题,这些探讨对于我们合理而全面地认识历史的重要启发在于,必须辨证而全面地认识历史。  相似文献   

2.
宫崎市定"宋朝近世论"是理解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理论,部分学者以其为基础探讨宋代的问题。与此同时,思想史学者批判这一理论是欧洲近代化言说的亚洲版。那么,该理论与欧洲近代之间究竟有何关联?本文从宫崎的时代区分论入手,探讨其理论框架的特点以及"宋朝近世论"提出的意义为何。迄今为止的历史理论,都是预设一个"他者",然后将其相对化,借此强调自身言说的正当性,但这种思路正是欧洲中心观的反映。宫崎的中国史论基于世界史的立场,重视各个历史时期中国与其他地域的文化交流,而诞生于宋代的中国近世文化就是这种文化交流的结晶。在这里没有相对化的"他者",有的是覆盖地域间文化距离的文化传播和相互影响。在这种重视地域平等和交流的史观之下,中国历史的逻辑把握也就有了新的可能。  相似文献   

3.
后现代主义者在颠覆主体后 ,却不能回避主体缺失所带来的种种问题 ,在对这些问题的探讨中 ,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流露出对人的主体性重建的倾向。本文在简要回顾了西方哲学中主体性的发展历史后 ,主要分析了当前在反主体性浪潮中涌动着的这股重建潜流 ,这股潜流主要表现在怀疑论、肯定论和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反主体性态度中  相似文献   

4.
整个西方哲学史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人类自我认识自身的历史,从启蒙运动到现在的后现代主义的哲学历史同样展现了人类自我是如何认识自身的过程。人类认识自我必须以个体先验自我的存在为前提,感性与理性在这个认识过程中只起到了自我的工具作用。  相似文献   

5.
试论日本历史认识形成的教育及文化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历史认识问题成为当前困扰中日关系的首要问题。仅从文化方面讲,中日两国对历史问题的认识角度确实存在差异,但是这一说法无法成为让中国人理解日本政府否认历史甚至篡改历史的理由。中国民众对历史问题的敏感反应让许多日本人无法理解,直接导致了日本民众对中国持友好态度人数比例的下降。我想大多数中国人并不希望看到中日之间的矛盾升级到无法挽回的地步,我们决不推卸责任,但也不会放弃立场,本文仅就日本的历史文化教育对其国民历史认识的影响加以论述,希望能尽快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6.
杨秀丽 《理论观察》2007,1(2):17-18
科学发展观是在发展问题上的科学认识和态度,它的形成和确立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史观的繁荣发展及其研究成果相联系,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中,包含并发挥了“历史决定论”、“生产力论”、“人民主体”理论等历史唯物论;坚持并弘扬了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论”、“系统论”和“矛盾论”等历史辩论法;丰富和发展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目的论思想。科学发展观与唯物史观既一脉相承,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与时俱进,丰富和发展了唯物史观。  相似文献   

7.
一、开关“好事”论的主要论据近年有人发表文章,就如何认识中国近代史上的“开关”问题,把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对外开放五口通商的所谓“开关”说成是“好事”。这种观点实质上提出了如何评价帝国主义对外侵略的问题。这是一个大是大非的问题,必须讨论清楚。关于如何评价帝国主义对外侵略的问题,历来存在着截然相反的两种观点。马克思借用  相似文献   

8.
宫崎市定"宋朝近世论"是理解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理论,部分学者以其为基础探讨宋代的问题。与此同时,思想史学者批判这一理论是欧洲近代化言说的亚洲版。那么,该理论与欧洲近代之间究竟有何关联?本文从宫崎的时代区分论入手,探讨其理论框架的特点以及"宋朝近世论"提出的意义为何。迄今为止的历史理论,都是预设一个"他者",然后将其相对化,借此强调自身言说的正当性,但这种思路正是欧洲中心观的反映。宫崎的中国史论基于世界史的立场,重视各个历史时期中国与其他地域的文化交流,而诞生于宋代的中国近世文化就是这种文化交流的结晶。在这里没有相对化的"他者",有的是覆盖地域间文化距离的文化传播和相互影响。在这种重视地域平等和交流的史观之下,中国历史的逻辑把握也就有了新的可能。  相似文献   

9.
中国历史哲学体系发达,但国内学界将周易作为历史哲学研究对象的文献并不多见。但事实上,周易在对人文环境全面考察的基础上,提出了对人事变更及对历史发展的认识,进而成为人类文明可共享的一种宝贵资源。周易历史哲学在总结历史盛衰现象的基础上,建立起历史盛衰之哲学基础,并力图透过历史现象,寻求形上学之依据,将历史哲学之价值观与中华民族之精神密切联系,将历史发展之原则融入到时时变易之流,将历史作为个人生命与族群生命的展现。  相似文献   

10.
历史学科的严肃性体现在对史实的求"真"上,然而,要全面贯彻实施新课标,则还要体现对史实辩证认识与科学探究的"活"上。这就要求从事历史教学的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历史唯物史观找准二者的结合点,从而达到认识历史,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主体间性和客观性为主线,梳理了中外有关学者关于历史的客观性的相关论述,认为历史的绝对客观的标准是难以寻求的;同时,也不能认为历史缺乏客观标准而导致历史虚无主义.并指出历史认识的绝对客观是不可能达成的;历史认识的主观主义显然也是行不通的;笔者更倾向于采取一种相对客观主义的立场.  相似文献   

12.
周明  齐海林 《黑河学刊》2010,(12):160-161
当前,许多高校相继开设武术专业和武术课程,为武术运动的普及与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础。但是,同时也出现了习武者甚至是施教者,只注重武艺,而不注重武德教育的实际情况,造成学生对武德认识的不足,不了解习武的真正目的和意义,从而导致了许多问题的产生。在武术公共课教学中加强武德教育的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3.
民谣是"初民哲学",虽说不上是历史,却也可以折射历史的影子,是历史上突出片断的纪录. 笔者经过实地调查,走访群众,搜集整理了"湟源地区西王母民谣十五首".西王母既是昆仑神话的核心人物,也是湟源民谣的中心人物.湟源作为西王母活动的圣地和故乡乐土,这些民谣反映了西王母的本身,说明西王母这个伟大人物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种西方理论思潮,后现代主义传入中国后引起国内学者极大关注,部分群体由于过分追捧甚至动摇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仰。深入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后现代主义理论,可以发现社会主义价值观在"倡导批判、多元、大众,追求自由平等"上与后现代主义具有共通性,同时社会主义价值观对后现代主义"反文本、反主流、历史虚无主义"还具有规避指正作用。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必须理智地看待两种思潮,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后现代主义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5.
选择作为哲学范畴,首先是作为一种行为而存在,它不同于实践,但又以实践为基础,这种行为既是一种认识过程,又是一种实践过程。马克思着眼于现实,使"选择"从"现实的个人"那里获得原初的规定和源头活水,把现实的个人确定为历史的出发点,把神秘的历史复归于无数个人的创造性活动。基于实践的思维模式,我们可以将实践与选择的关系概括为:实践是人选择的在世方式。这种说法不仅是基于实践哲学的立场,同时也包含了生存论或存在论的意蕴。选择与责任密不可分:选择的同时就意味着主体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主体的选择是自由的,自由对主体来说,又表现为意志自由和行为自由;无论哪种自由都同时意味着责任,即主体的社会存在与选择内在的包含了选择的社会责任之度。  相似文献   

16.
西部大开发 中部怎么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大开发意味着中部地区也走到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中部地区应当摒弃"中部无所作为论"、"中部失落论"、"中部塌陷论"等消极悲观情绪,深刻认识西部大开发与中部发展的辩证关系,在开发中实现中部自身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17.
杨胜 《黑河学刊》2010,(5):11-13
历史哲学的语言学转向使对历史真理性的认识转移到“作为话语存在的历史”。历史话语涵盖历史事实与历史真实两个层面,是通往历史真理的一条途径;然而这一途径并非绝对,只有结合人自身及生活的世界。才能通向本真的历史。  相似文献   

18.
梁苗 《理论观察》2010,(5):39-42
作为一个范围广泛而内涵复杂的术语,后现代主义引发学界波澜四起。杰姆逊从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批判思路出发,将后现代主义的发生与晚期资本主义的历史变迁联系起来,作出了比较妥当的分析,为我们从根源上认识后现代主义的发生、发展及其本质特征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9.
权变学说作为一种影响深远的管理理论具有丰富的哲学底蕴,在原则上,与唯物辩证法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相契合,但权变学说已经具体到了模型操作层面;在哲学精神上,与后现代主义有许多融通之处,但权变学说避开了后现代主义的极端。对权变学说的哲学反思,不仅可以展示权变学说的理论品格,而且可以提高权变学说作为分析工具的信度与效度。  相似文献   

20.
当今省区划小是学术界共识,而如何划小以及在多长时间之内划小则罕有人问津。本文从学术史回顾出发,立足于中国历史的上千年时段,逐一分析"郡""州""道""路""行省"五种高层政区划小的历程,得出高层政区划小以渐变为主的普遍性结论;又考察历史上高层政区突变的两个例证,认为反面教训十分深刻。历史上每一个高层政区的析置多有特定原因和背景,故而今后的划小省区改革只应渐变、不能突变,也不存在人为的改革时间表,省区划小将可能会持续几十年、上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