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以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的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是当前完善土地承包关系、促进土地有序流转、推进高效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有效实现形式.江苏省扬州市从2004年开始试点先行,2006全市大力度推进,到2007年底,全市已组建土地合作社288个,入股土地面积16万亩;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已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474个,入股土地面积30.8万亩,工商登记合作社49个;土地合作社组织个数和入股面积均领先全省.  相似文献   

2.
河北省鹿泉市联民土地托管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8年,如今加入土地托管的农户已有15000多户,托管面积7万多亩。为了种好这些田,合作社建立了100个村级服务站,组建了320人的农业服务队及20多人的农业技术科普宣传队。农业服务队以村级服务站为依托,对播种、浇水、病虫害防治、收割、运输等生产全过程进行托管服务,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价格、统一技术服务,持证匕岗。  相似文献   

3.
上海市郊区第一家土地入股的奉贤区柘林镇绿都农业合作社,成立于2004年12月,是一家以农民土地经营权入股,实行保底分配加效益分红,实行统一经营,吸收多元资金投入多项现代化农业项目,农民实现职工化的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最近,笔者就其建立两年多来的运作情况,作了调查。  相似文献   

4.
2007年初,东台市梁垛镇组建了“梁垛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如意村土地股份合作社”、“舍港村白云土地股份合作社”等三家各具特色的土地合作社,涉及农户766户,入股面积1023.11亩。三个合作社各具特色:梁垛村地处集镇,入股土地主要用于二三产业开发利用,提高土地收益;如意村原有一个组有大棚蔬菜种植经验,合作社致力于发展高效农业,引导农民扩种大棚;舍港村水陆交通便捷,白云合作社主要是利用区位优势,引导建立农民创业园,实施“凤还巢”及规模养殖项目。  相似文献   

5.
《农村工作通讯》2014,(8):42-42
<正>近日,调查组在承包地流转比例较高的浙江调研时发现,一些地方的农民已经开始自发地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比如,2009年,象山县西边塘村138户农户以309亩承包地入股,组建了一家土地股份合作社——西边塘四季果园果蔬专业合作社。去年,入股社员每股获得1800元收入,高于当地约1000元/亩的土地流转费。在与合作社理事长座谈以及翻阅该合作社原始材料的过程中,调查组  相似文献   

6.
目前农村集体土地流转有多种模式:有偿转包、业主租赁、土地互换、土地托管、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转让、分季流转、抵押贷款。进行会计核算的村级核算单位、组级核算单位、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土地流转市场或管理中心,在土地流转中涉及的会计处理主要有:一、有偿转包有偿转包,即在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承包户将土地经营权以不超过承包剩余年限转包给第三方。  相似文献   

7.
在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的农业转型推动下,顺应政府的农业治理需求、家庭农场的服务需求和农业服务市场主体的转型需求,以家庭农场经营为基础的农业服务型合作社应运而生。其结合了土地的规模化经营和服务的规模化经营,以较低的组织成本实现了较高的合作收益,并通过开展服务一体化以及在一体化下对利益结构的重新安排和服务锁定来凝聚成员,并且获得了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同时,领办人个人业务与合作社服务的互嵌,既形成了领办人运营合作社的动力,也实现了合作社对领办人的“锁定”。以家庭农场经营为基础的农业服务型合作社的发展对地区农业的意义在于促进了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促进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发展以及成为农业治理的重要主体。  相似文献   

8.
土地托管合作社是新时代社会主义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符合国家当前的土地流转政策要求,体现了现代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制度创新、经营方式创新和农村经济的现代化发展。鉴于此,探析农业规模化经营视角下的土地托管合作社服务新模式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江苏省金坛市工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和经商,农民承包的土地亟需流转出去,同时现代高效、规模农业的开发对农村土地的需求激增。为解决这个问题,金坛市金城镇建立健全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和镇村两级土地流转网络。通过组建农地股份合作社、规模经营,创新村级土地流转服务站运行模式,全镇就土地流转带给村年集体收入达800万元。依托高效农业,支撑合作经营。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泰州市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成为土地流转新方向,现代高效农业成为土地流转新目的,土地股份合作成为土地流转新形式.然而,当前还存在一些制约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的因素.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业土地国管私用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农村经济改革在土地制度方面可实行国管私用制。 一、土地私有制的产生与分解 在那个可以想得出来的开始,土地只有使用的意义,从农业来说,土地只是为了种植或生长植物。土地是任何农业生态系统要运转起来的无法代替物;与阳光、空气、水分同样不  相似文献   

12.
休闲农业是一种新型的现代农业模式。目前有农民直接参与自我经营和农民通过出租土地间接参与的两种模式。首先值得肯定的是,发展休闲农业十分有利于土地资源的高效、集约利用。同时,在传统农业向休闲农业发展过程中,应当充分认识土地的价值演变。第一,土地资源价值趋向多样化。与传统农业相比,休闲农业中的农用地价值不仅体现在农产品实物产品的价格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观赏价值。  相似文献   

13.
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是现阶段发展高效农业规模化和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民增收的一种重要形式和新型平台.近年来,江苏省泰兴市把大力引导农民实行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作为新形势下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手段来抓,取得了明显成效,促进了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和新农村建设.2008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7355元,比上年增长13.6%.  相似文献   

14.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根据各地土地资源和生产力发展的实际,以相当数量的土地为主要生产要素,并通过其他农业生产要素的市场化配置。形成农业物化劳动和物劳动的高效利用,以取得最佳农业经济效益。自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江苏省海门市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初见成效。累计土地规模经营面积4.6万亩,其中当年新增0.5万亩,设施栽培面积0.7万亩。  相似文献   

15.
四川蓬溪县兴办土地流转合作社的探索与实践,推进农村土地规范有序地流转;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科技广泛应用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了农民收入。本文为办好土地流转合作社提供了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江苏省新沂市坚持以农民增收为中心,把推进农村农民专合组织、土地股份合作社和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作为创新农村生产方式、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重要抓手,促进高效农业快速发展。目前,全市已创办各类农民专合组织320家,土地股份合作社20家,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4家,共有7万余户农民加入各类合作经济组织。据测算,“三大合作”组织对农业增收的贡献率达到65%左右,成为农民致富的“金桥”。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的:构建村级土地利用规划技术体系。研究方法:归纳综合法。研究结果:村级土地利用规划技术应关注土地调查与监测、土地评价、土地预测与模拟、土地利用规划等技术以及村级土地利用规划标准的研究。研究结论:一是加强新农村建设中的土地管理关键技术研究;二是开展多学科、多领域合作研究,推进形成集成创新成果;三是加强成果示范和推广,推动科技成果的应用与转化;四是以村级土地利用规划技术研究促进土地利用规划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18.
海门市正余镇新桥土地股份合作社.位于海门市正余镇新桥村,入股面积503亩,有11个村民小组、298个农户组成.近两年来,他们充分利用土地股份合作社的优势,大力发展农业规模化经营,使农业产业化、土地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2007年,该社实现总收入460万元,人均纯收入超过1万元,为农民致富、农业现代化探索了一条新路子.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目前土地利用规划体系不足、村镇土地管理面临的新形势的基础上,分析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要求和特点,并就完善土地利用规划体系进行思考,认为村级土地利用规划可作为土地利用详细规划研究和发展,以促进土地利用规划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江苏省东台市积极探索土地流转服务机制,加快土地承包经营权依法有序流转,促进了高效农业规模化经营。截止2009年底,全市农村承包土地已流转30.22万亩,占总承包面积的22%,2009年全市新增流转面积12.0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