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下岗、失业人员。“十五”期间,下岗、失业人员存量超过1000万人。到2000年底,滞留在再就业服务中心的下岗职工为657万人,登记失业人员为595万人。这些人员中除部分中老年职工自愿退出就业外,大多数人仍需再就业。  相似文献   

2.
设立失业保险的目的主要的就是为了给失业人员一个保障,使失业后的人员在短时间内能够得到一定的补助,度过艰难的时期.然而对失业人员进行有效的保障仅仅的依靠保险是不够的,需要人力资源部门尽最大努力将失业人员与市场的需要联系起来,保证失业人员可以再度就业.而保证失业人员可以再度走到工作岗位是国家对社会成员一种负责的表现.在对失业人员进行再就业的过程中需要失业保险来加强对失业人员的培训补贴力度,建立完善的失业保险管理的理念,不断的将资源管理的优势发挥出来,这样使失业人员能够尽快的对市场经济进行适应,保证失业人员可以找到自己的合适岗位.  相似文献   

3.
关于广州城镇就业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广州就业的现状及问题。总体来看,目前广州的就业形势还是比较严峻的。2001年1至7月,广州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比上年末增加2.61万人,达10.6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8%,超过年初确定控制在3.5%,的目标。2002年的1—3季度广州地区城镇地区登记失业人员总数为164246人,其中本期增加失业人员99610人;本期共实现75947名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就业率为46.2%。本期尚有城镇登记失业人员80774人,失业率为3.02%预计年底累计失业人员将达到20万。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因为2000年广州市在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质性攻坚阶段,加大了对国有企业的转制、减员、关闭、破产的力度,全市近10万职工被直接分流到社会上;另一方面,由于本年度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工商系统的2.5万原为农业户口的人员转为城镇居民,其中约1万人进入了失业登记者行列。  相似文献   

4.
2009年中国就业形势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初步预测到2008年底,全国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200万人,为全年目标任务的120%;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554万人,为全年目标任务的110%;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30万人,为全年目标任务的130%;,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员845万人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仍然为4.0%。由于经济增长速度下滑,2009年就业形势更加严峻,我们必须一方面要注意努力增加就业岗位的数量,鼓励创业活动,以防止经济减速期失业人员的过快增长;另一方面要注意保障就业岗位的质量不恶化,确保最低工资标准、加班薪酬管理、职业安全和基本社会保险能够兑现。  相似文献   

5.
我国城镇失业人员的现状、原因、趋势、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城镇失业人员的现状 (一)离岗、失业、待业和特困人员日益增加。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显示,截止到2002年上半年,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据此推算,我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应为1000万人左右。但据业内人士分析,由于2002年我国石化和银行面临大幅裁员,以及全国270多万下岗职工协议陆续到期,下岗职工即将离开“再就业中心”走向社会,因此,预计失业总量还将大幅上升,全年城镇登记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邵阳市市区失业人员的调查数据,对该市失业人员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描述,分析了造成失业下岗的具体原因,并提出了加大对失业人员的技能培训、鼓励个人创业、开发公益性岗位等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的政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广东经济》2003,(11):1-1
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我省是经济大省,经济增长速度较快,可提供的就业岗位相对比较充裕,但由于大量的生产性和技术性岗位不适合下岗失业人员就业,结构性失业问题十分突出,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当前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全力以赴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同时统筹兼顾,做好城镇新成长劳动力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确保实现全省全年净增就业岗位70万个以上,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5万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一度被视为计划经济优越性的无“失业”人员的状态被打破,一批又一批的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职工和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下岗、分流甚至失业,成为人们关注的社会问题。2001年底再就业服务中心的下岗职工有515万人,还有680万登记失业人员;农村约有1.5亿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  相似文献   

9.
一、贫困人口状况及存在原因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贫困人口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民政部最新统计表明,到2002年7月10日,全国享受低保的城市人口达1930.8万人,占全国非农业人口的5.8%,其中绝大部分是特困职工、失业人员及其家属。其中特困职工981万人,占50.8%;失业人员299.3万人,占15.5%;特困职工及失业人员家属554万人,占28.7%;“三无”人员96.5万人,占5%。城市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老工业基地和资源枯竭的地区,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四川等省,低保人数都在100万~150万左右,河北、山西、内蒙古、安…  相似文献   

10.
《经济视角》2008,(8):7-7
截止6月末,吉林省参加失业保险人数达到230.0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32万人;失业保险费征缴4.1亿元,同比增加3600万元,为16.62万名失业人员发放失业金2.1亿元,保障了他们的基本生活。失业保险参保人数突破230万人,标志失业保险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目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1.政策对下岗人员的定义外延偏窄,大量下岗失业人员被排除在再就业税收优惠范畴之外。目前,各地再就业优惠证的发放范围仅限于国有、大集体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国有企业关闭破产需要安置的人员和享受低保且失业一年以卜的其他城镇失业人员,其他类型企业的为数甚众的下岗失业人员、待业青年、残疾人、失地农民  相似文献   

12.
欢佩君 《经济论坛》2003,(12):92-92
据统计资料显示,2001年末,我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员由2000年末的595万人增加到681万人,失业率由3.1%上升到3.6%。2002年上半年,城镇登记失业人员进一步增加到733万人,失业率上升到3.8%。另外,由于人口出生高峰的原因,“十五”期间达到劳动年龄的新增劳动力较“九五”时期平均每年增加290万人,五年累计达1450万人。目前,农村尚有1.5亿左右的剩余劳动力有待转移,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大量失业人员的存在不仅严重影响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也容易造成社会的不稳定。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化解失业问题是当前我国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我国的现有条件下,大…  相似文献   

13.
一、城乡就业矛盾现状 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以及国家经贸委了解的情况看,1998年底,中国结转的城镇登记的公开失业人员为620万人,1998年国有企业下岗职工超过1000万人,下岗职工中未就业的人员达600万人。企业内部还有3000万左右的富余职工,这些隐性失业人员随时都有可能显出。城镇就业问题不仅来自国有企业的下岗职工和企业的冗员,同时还来自城镇每年新成长的劳动力以及伴随中国当前机构改革分流出来的相当部分人员,据估计,1999年全国城镇新增劳动力供给量基本要在400万人以上,城镇自身面临着巨大的…  相似文献   

14.
重庆市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来说,一个地区的宏观政策目标主要有三个:稳定物价、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从重庆市近年经济运行的结果来看,物价平稳,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11.4%以上,但是就业形势却相当严峻。2004年结存的下岗失业人员21.84万人;新增下岗失业人员在14万人左右;约有40万农村劳动力新加入到城镇就业岗位的竞争队伍中;高校应届毕业生持续增加;来自三峡库区区县的就业压力仍然很大,  相似文献   

15.
失业中国不容忽视的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宏 《新经济》2001,(3):24-27
中国国家统计局的失业统计定义,与国际劳工组织的标准定义存在明显的差异.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定义,失业人员是指在一定年龄以上、在参考时期内没有工作、目前可以工作而且正在寻找工作的人.而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定义,失业人员是指非农业户口、在一定劳动年龄、有劳动能力、无业而要求就业、并在当地就业服务机构进行求职登记的人员.比较上述两种定义,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现行的失业统计低估了实际失业状况.  相似文献   

16.
12月17日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 2004年1-11月 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员910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60万人,其中  相似文献   

17.
我国仍需引进劳动密集型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冬梅 《当代经济》2001,(11):43-43
目前,在利用外资观念上和认识上有一个误区,那就是看不起劳动密集型产业,设法进行限制,以期引进高科技产业。其实不然。就我国目前的国情来看,仍须引进劳动密集型产业。 一、解决十分重要的就业问题。 目前。我国面临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据有关资料分析:2000年,全国需安排就业和再就业人数高达2550万人,当年新增就业人数仅为260万人,尚有2290万人待业,实际失业率已高达11%;预计2001年新增城镇劳动力450万人,大专毕业生和复转军人350万人,当年新增就业岗位按300万人计,则当年失业人员将达2790万人,这里还未计算国有企业下岗分流人员和国家机关机构改革精简人员,如果包括这部分人员,失业人员将达3000万之多。未来十年内,每年须新增就业岗位2100万人。 历史经验表明,引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解决相当部分的人员  相似文献   

18.
我国目前就业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今后两到三年内,城镇每年需要安排就业的劳动力达2400万,而年度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仅为1000万左右,每年就业缺口由1400万,加上1.5亿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转出,就业更面临巨大压力。在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实践中,由于主管部门缺乏对此项工作的深刻认识,政策落实不到位,再就业人员素质偏低等多种原因,仍有大量的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困难"或出现"二次下岗失业"现象。因此,各地各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对于如何促进再就业工作机制良性发展这一问题的解决,已经迫在眉睫,刻不容缓。为此,我们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19.
《新经济》2008,(1)
2008年是贯彻实施《就业促进法》的第一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日前下达了2008年就业再就业工作具体目标任务: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00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简称“105145”)。  相似文献   

20.
<正> 为适应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和劳动制度改革的需要,1986年国务院发布并实施了《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这标志着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我国正式建立了失业保险制度。截止1991年末,全国参加失业保险基金统筹的职工6615万人,占国营企业职工总数的88%,有少数地区已将失业保险制度扩大到部分集体企业和外资经济企业,各地都建立了相应的管理机构。自1986年至1992年6月,各级失业保险机构累计向51万失业人员发放了失业救济金,并帮助其中的28万失业人员重新就业。因此可以说失业保险制度在我国已初具规模,并开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