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984年,张瑞敏由青岛市原家电公司副经理出任青岛电冰箱总厂厂长。他确立了“名牌战略”思想,带领员工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创造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奇迹。海尔集团从一个亏空147万元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2002年全球营业额711亿元的中国第一品牌。2004年海尔集团实现全球营业额1016亿元,成为中国首个规模过千亿的自主品牌。  相似文献   

2.
《新经济》2005,(6):30-31
2005年4月出版的《财富》中文版首度推出了“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商界领袖年度排行榜”,隆重推出了25位最具影响力的商界领袖,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高居榜首。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中国制造”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4.
新经济与中国企业创新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京文 《现代财经》2000,20(11):3-6
新经济概念产生于90年代的美国。广义上的新经济同于知识经济;狭义上的新经济,专指90年代美国出现的带有新的发展特点的经济。本文论述了新经济的具体表现及其特点,新经济出现的原因及其对世界经济和企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8月6至7日,来自省内外企业管理精英的目光聚焦在福州。2004年海峡西岸才智论坛在福州阿波罗大酒店七楼国际会议厅举行。期间,《管理与财富》杂志记者采访了国内知名专家学者路长全、胡彭令、胡大平、金炜等人,他们分别就中国企业现存病症及如何发展壮大等问题做了精辟的诠释,相信能给一些在发展中感到迷茫的企业指点迷津,带来启迪,留下思考。  相似文献   

6.
过去,国人以"世界工厂"自居,源于中国经济的崛起,透着民族自豪感,现在,时过境迁,"中国制造"赖以生存的劳动力成本和资源优势已不复存在.伴随着人民币的升值、原材料价格的暴涨,出口退税率的下调等等因素,我国制造企业原本就低微的利润日益稀薄,几近为零.  相似文献   

7.
《商周刊》2012,(2):69-71
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获得了《经济日报》评选的“2011十大创新人物”。在“2011中国自主创新年会”上他表达了自己对于创新的理解、在他看来,目前的互联网时代决定了全世界所有的企业都要“改变自己”。  相似文献   

8.
美国《洛杉矶时报》近日发表评述,认为“中国制造”开始让位于“越南制造”。近年来,越南正在利用廉价劳动力和税收等方面的优势大力发展制鞋和服装等产业。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外向型经济的蓬勃发展,中外合资企业开始形成令人瞩目的一个经济层次。农民企业家能否与洋人合作共事?中外合资企业的经营效果如何?围绕这些问题,我们调查解剖了一部分乡镇的中外合资企业,所到之处,都给我们以启发。  相似文献   

10.
11.
当今中国各种各样的企业,都或多或少面临着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是他们一项共同的任务。解决新问题,离不开创新,企业的创新活动,涉及着一个相互联系的创新体系。下面,我们只说说其中的管理创新问题。1“新”“者”企业两大类,管理创新各不同目前,中国企业的分类不少,因而企业的类别也很多。为了研究的方便,我们把它分成两大类:一类是改革开放前已有的企业,简称其为“老”企业;另一类是改革开放后新生的企业,简称其为“新”企业。所谓“老”企业,其代表自然就是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人们也叫它们是“…  相似文献   

12.
陈言 《经济月刊》2010,(3):140-140
去安徽开会,偶尔读到安徽作家潘茂群的著作《中外管理与泛家族规则的思考》(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年),顿生相见恨晚之感。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企业管理是一种科学,也是一种艺术,更是文化在企业行为中的一种表现。一个企业能否基业长青,取决于这个企业的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但由于东西方国家间历史文化渊源不同,东西方国家的企业在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企业正竭力寻求新的定位,思考、矫正以前所肯定和效仿的“管理模式”。诸多思维敏锐的学者、企业家关注着这种风起云涌的“速变”并创造出“模式转型”、“二次创业”、“激活”一些概念来概括、解释这场风暴,在一定程度上指导着中国企业管理平台的重构。 某管理研究中心的专家团队做一次名为《中国企业管理大体验》的调查,他们发现中国企业在经营管理上仍存在许多弊病。  相似文献   

18.
WTO与企业创新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中国加入WTO后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进行了分析,指出了企业技术创新中存在的误区,提出了应在注重技术创新的同时,更加重视管理创新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商周刊》2012,(18):24-25
中国必须坚定地走"内生性循环"之路,做大本土市场,做强本土企业,像当年的美国一样,依靠中国国民收入倍增、消费升级,来培育和养活中国自己的高端制造产业链,这样中国经济才能循环向上、生生不息。  相似文献   

20.
走出“中国制造”的困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制造业出现了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趋势,中国制造业可以凭借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加速发展。但是目前“中国制造”是以低价格、低成本优势进入了国际市场,参与国际分工,从长远的观点看,不利于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中国制造”要摆脱困境,在作好委托生产的同时,要打造自己的品牌,提升“中国制造”的档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