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这么一本书,被海尔集团的CEO张瑞敏爱不释手。他甚至说不知读了多少遍,而且常读常新。张瑞敏甚至认为,使濒临倒闭、开不出工资的集体小厂海尔不仅迅速扭转了亏损,而且提高了整体管理素质,解决了当时在管理上普遍存在的无效无序的问题,首先要归功于这本书和其作者。  相似文献   

2.
袁敏  王建兵  于慧芹 《经济师》2001,(1):144-144,146
现代企业管理实质是人的管理,而在其中起关键作用的就是企业家。1998年11月,英国《金融时报》评出的40家1998年世界声望最佳公司全部由欧美国家及日本瓜分殆尽,其中美国占了半数有余。通用电气的杰克·韦尔奇和微软的比尔·盖茨则在最受推崇、最有领导才能的企业家中荣居榜首。在评出的1998年亚洲地区声望最佳公司前十名中,我国仅有海尔位列第七,张瑞敏也扬名于世。当然如果我们敝帚自珍的话,国内有名的企业家就不止张瑞敏一个了,如长虹的倪润峰、联想的柳传志等等。但相对于中国众多的企业来讲,那毕竟还是少数。如果将中国的企业家和西方发…  相似文献   

3.
近日,听过海尔首席执行官张瑞敏的一次演讲,印象深刻。说来也巧,笔者与张瑞敏同岁,都是1949年出生。若千年前,京城某报曾组织“共和国同龄人”专题,笔者有幸与张瑞敏同一版面。怎奈岁月如梭!如今笔者,已然退休归家。65岁的他,仍奋斗在一线。不过,张瑞敏紧迫感一日强似一日,从其演讲中所透露出的焦虑,即可看出端倪。焦虑什么?张瑞敏说:“海尔如果不能够在互联网时代进行创新探索,就会被这个时代所抛弃!”这种抛弃,就像当年模拟时代的手机霸主摩托罗拉被数码时代的诺基亚所击败,而诺基亚最终又被网络时代的苹果所淘汰一样。  相似文献   

4.
自2000年以来,海尔集团在张瑞敏的带领下,实施了市场链业务流程管理,即企业的采购、生产、销售等全部活动都以订单为纽带进行,用订单来统帅。市场链机制首先在海尔冰箱厂试行,以后又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现已基本完成了向市场链的转变。市场链重塑了一个全新的海尔,不但使海尔在业务流程上与国际化大公司接轨,实现了国际水准的效率和效益,也促进了员工整体素质的提高,大大提升了海尔的国际竞争力。这种新的管理模式对我国企业管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经济》2014,(9)
正近日,听过海尔首席执行官张瑞敏的一次演讲,印象深刻。说来也巧,笔者与张瑞敏同岁,都是1949年出生。若干年前,京城某报曾组织"共和国同龄人"专题,笔者有幸与张瑞敏同一版面。怎夺岁月如梭!如今笔者,已然退休归家。65岁的他,仍奋斗在一线。不过,张瑞敏紧迫感一日强似一日,从其演讲中所透露出的焦虑,即可看出端倪。焦虑什么?张瑞敏说:"海尔如果不能够在互联网时代进行创新探索,就会被这个时代所抛弃!"这种抛弃,就像当年模拟时代的手机霸主摩托罗拉被数码时代的诺基亚所击败,而诺基亚最终又被网络时代的苹果所淘汰一样。张瑞敏演讲时说道:"鸡蛋从外面打破一定是人们的  相似文献   

6.
海尔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在媒体上说:在组织内不论是元老还是年轻人,真正对员工关怀不是表现在小恩小惠上,而是让他他有竞争力。只有卓有成效的培训才能提升员工的竞争力,进而提升企业竞争力。企业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企业培养了多少人才,实现了人力资本多大的增值。  相似文献   

7.
《经济》2002,(7)
海尔:品牌先行 在2月底的柏林国际家电展览会上“海尔,中国造”吸引了欧美众多新闻媒体的注意力。海尔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说,海尔之所以海外投资能成功,关键不是出口创汇,而是出口创牌。张瑞敏说,海尔的做法是先有市场,后有工厂,在当地的市场销售达到盈亏平衡点以后,再设工厂。在美国海尔冰箱销售到40万台,才设自己的  相似文献   

8.
经济资讯     
2001年《环球》财富人物风云榜 提前出版的2002年第一期新华社国际部 主办的《环球》杂志评选出了2001年度 财富人物风云榜,他们是: 张瑞敏:最酷的企业家 2001年8月,新华社三篇社论,中央 台《新闻联播》三天联播,海尔经验真正 家喻户晓。此前,海尔在国际家电博览会 上频频受到好评:总裁张瑞敏则作为首位 中国企业家登上了世界知名的瑞士洛桑 管理学院的讲堂。张瑞敏说,中国入世,不 能怕狼来了,要先变成狼,与狼共舞。在接 受媒体采访时张瑞敏很少笑,大帅风度在 举手投足间。既然人们把不动声色征服对 手的硬汉…  相似文献   

9.
在这种变革中,海尔想建立一种大多数企业都未曾尝试过的结构:把企业做小、让顾客做大。在这种变革中,海尔想实现一种甚至带有相当理想色彩的目标:让领导做小、让员工做大。在这种变革中,海尔想完成一个攸关企业长远发展前景的命题:海尔应该是平的。而这所有的变革最终凝结为一个指向:信息化时代的全球化海尔品牌。张瑞敏将这种变革的理论内涵升华为简单的一句话:人单合一信息化日清。[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有“中国冰箱第一品牌”之称的海尔冰箱,它从国内市场走向国际市场。海尔经营的成功,来自于其独特的管理理念和OEC管理模式。海尔成功的过程就是管理不断创新的过程。一、海尔管理理念及其OEC管理模式1.海尔管理理念。海尔管理者将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位置比作一位于斜坡上“不进则退”的球体,要想巩固其所处的位置不致于下滑,首先必须有足够的止动力。这一强大的止动力来源于管理,而充分的止动力必须以充分到位的管理作后盾。2.OEC管理模式。海尔的OEC管理模式是指全面、全方位的对每天、每人、每事迸行管理的制度。包…  相似文献   

11.
制度与文化结合的人本管理原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宏  孙德宝 《经济经纬》2001,(4):98-100
海尔通过“营销管理三步曲”的实施,形成了“管理制度与企业文化紧密结合”的管理环境,这种企业文化环境充分体现了海尔独特的价值观-追求卓越;卓越的产品、卓越的服务,卓越的效益,这种追求卓越的价值观成为海尔人的共识和奋发向上、争创一流的内在动力。也决定了海尔人所追求的方向,宗旨和目标。  相似文献   

12.
叶亮军 《经济论坛》2007,(24):101-101,107
1984年12月,张瑞敏奉命组建了青岛电冰箱厂,决定引进德国利勃海尔电冰箱的生产线.这次引进属于购买利勃海尔的电冰箱生产技术.1991年12月20日,青岛电冰箱总厂合并了原青岛空调器厂、得贝电冰柜厂,成立了海尔集团.  相似文献   

13.
当很多媒体还在“极力推荐”海尔(或张瑞敏),联想(或柳传志)的时候,《榜样》这本书却发出另类的声音:“柳传志已经不具备带领这些企业再上一层楼的能力了,他们该退出历史舞台!中国企业的学习榜样不是他们,而是象宝洁,沃尔玛和IBM那样的世界一流企业.理由很简单,“柳传志们”是以“权威误略”为中心的“市场政治家”,而不是以“制度和文化”为中心的“战略管理者”。  相似文献   

14.
’99《财富》上海年会曲终人散,它不仅带给中国企业一次绝好的学习机会,而且激发了国人刺冲500强的豪情与壮志。“海尔想要进入全球500强!”青岛海尔集团的张瑞敏曾在很多场合表达过他的这个强烈愿望。据悉,和海尔有着同样期盼的还有宝钢、大庆油田、上海汽车集团、一汽集团、四川长虹、东联集团、联想集团等,而且他们都把时间定在了2000年至2010年之间。企业家的这种民族自尊和赶超自信固然值得敬佩,但敬佩之余我们也想提个醒,中国企业凭什么进入500强?以海尔为例,海尔目前的销售额只是500强最后一名的四分之一,海…  相似文献   

15.
郭军 《技术经济》2004,23(12):2-4
一、从兖矿集团的实践认识基于企业持续发展的危机管理到 2 0世纪末、2 1世纪初 ,兖矿集团进入到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 ,国内外企业发生了许多重大危机 ,危机管理的研究与应用得到广泛重视。危机意识作为一种现代管理科学理念 ,已成为许多卓越企业的先进文化。比尔·盖茨的“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 18个月” ,海尔的张瑞敏“我每天的心情都是如履薄冰 ,如临深渊”等等 ,成为企业危机意识的精髓 ,备受世人瞩目和推崇。从兖矿集团的现实情况看 ,兖矿集团在经过了较快发展之后 ,一方面 ,兖矿集团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如拥有国内外领先的综…  相似文献   

16.
海尔总裁张瑞敏有句名言:要么触网,要么死亡。但是,拿到上网的入场券真的就高枕无忧了吗?  相似文献   

17.
"我记得三年前的一天和海尔的张瑞敏总裁在一起谈了一个事情,张总说海尔的产品平均五秒钟出一台,我说茅台酒平均五年才能出一瓶.  相似文献   

18.
宋鑫陶 《商周刊》2014,(25):31-35
透析海尔30年的发展过程不难发现。张瑞敏从不墨守成规。也许正是基于这一点。海尔始终追求创新。并在自我颠覆中不断向前。在中国企业史上,1984年被认为是一个特殊的年份,甚至是伟大的一年。因为在这一年诞生了许多企业,它们集中出现并深刻影响了中国企业发展的进程。这一年还被称之为中国现代公司的元年。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在《激荡三十年》里写道:“1984年,是一个骚动而热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10年来,当世界知名跨国公司大举进军我国,并大力实施本土化经营战略之时,以海尔、长虹等为代表的国内知名家电企业不甘示弱,逐渐形成了走向世界、争创全球品牌的战略意识,纷纷在观念、生产、营销、研发和资本等国际化方面迈出了实质性步伐。目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我国加入 WTO成为现实,越来越多的中国本土品牌会更加注重国际化经营战略,参与世界竞争,与世界跨国公司一道分争国际市场。这是必然的趋势。就像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所言:“要做到与狼共舞,必须首先变成狼。”让我们看看海尔等中国本土企业在海外市场上的表现…  相似文献   

20.
2009年12月哥本哈根会议之后,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说:“世界又一次失去了一个拯救自己的机会,寄希望于下一次的墨西哥会议,也许那是人类最后的救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