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 毫秒
1.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特别是财政管理体制和预算管理体制的改革,我国现行预算会计体系越来越不适应改革的需求。预算会计应如何改革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应当如何构建我国的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体系?这是我国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议题。本文分析我国现行预算会计体系存在的问题,探索建立我国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体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特别是财政管理体制和预算管理体制的改革,我国现行预算会计体系越来越不适应改革的需求.预算会计应如何改革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应当如何构建我国的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体系?这是我国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议题.本文分析我国现行预算会计体系存在的问题,探索建立我国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体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政府与非营利组织自身的不断发展,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信息的要求不断提高,而我国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目标仍是通过其7年以前颁布的制度、准则以及会计核算的相关性原则来确定的,已经在一些方面阻碍了我国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并且已经不能满足越来越多的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信息的要求。我们通过与国外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目标的比较,研究我国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目标。  相似文献   

4.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非营利组织也得到了迅速地发展,但由于不利因素的影响,非营利组织会计在核算中存在许多问题。本文联系当前实际,提出非营利组织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导致这些问题的因素,最终探讨解决对策,从而不断完善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体制。  相似文献   

5.
由于财政预算管理体制的改革和预算会计的客体运行环境的变化,预算会计体系面临进一步改革。目前我国应当将事业单位分成公立且纳入预算管理和私立及不纳入预算管理,前者和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组成政府会计体系,后者和民间非营利组织组成非营利组织会计体系。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非营利组织成了一个发展很快的部门。这是因为,一方面政府不可能以一统天下的方式有效地为社会提供全部所需要之物;另一方面市场也有许多失灵的地方。政府和市场都不能有效运行的地方,正是非营利组织大显身手的领域。可以说,非营利组织已成为了多元社会的一个非常活跃的组成部分。这些组织不仅满足着人类的重要需求,而且组成了一支蒸蒸日上的经济力量,不仅对社会生活,也对经济生活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论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政府与非营利组织自身的不断发展,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信息的要求不断提高,而我国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目标仍是通过其7年以前颁布的制度、准则以及会计核算的相关性原则来确定的,已经在一些方面阻碍了我国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并且已经不能满足越来越多的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信息的要求.我们通过与国外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目标的比较,研究我国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目标.  相似文献   

8.
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归属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社会结构理论,现代社会组织分为政府组织、营利组织和非营利组织三大类型。非营利组织又分为公立非营利组织和私立非营利组织。在我国公立非营利组织即指国有非营利组织,私立非营利组织即指民间非营利组织。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些年,我国各类民间非营利组织得到了飞速发展。据有关资料显示:在民政部登记注册的县以上社会团体由1990年的450家发展到2003年底的14.2万家;在民政部登记的基金数量在2003年底达到近1200家;民办非企业单位在2003年底达到12.4万家。与此同时,民间非营利组织对我国社会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它可以做一些为国…  相似文献   

9.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非营利组织大量兴起,蓬勃发展。在社会生活、国家建设、经济发展中,非营利组织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在社会服务领域和公益事业建设中已经取代了企业和政府发挥着第三方力量的积极作用。但是,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壮大相伴而来的是很多问题的滋生,如前两年的激起公愤的郭美美事件、红会大额挪用救灾资金的事件等,引发了公众对于非营利组织的质疑。非营利组织正在积累的社会资源和社会公信力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舞弊腐败问题不断、公益事业受阻其根源在于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出现了问题。本文选取有一定代表性的公募基金会—N基金会为案例,探寻出属于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制度框架及内控措施,希望以此对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的改善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一、国际政府会计发展趋势众所周知美国企业会计引领世界潮流,世界其他国家非常重视借鉴美国企业会计的经验。同样美国在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取得了一定成果,值得我国政府会计改革借鉴。会计目标是会计理论与实务的逻辑起点。美国联邦政府会计有两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府改革的推进,我国非营利组织正在不断增加,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除了国家社会的进步和现代化程度,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水平也变成了一个有着重要分量的衡量指标。但是,我国非营利组织还存在运营水平非常有限、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组织内部采购和物资管理混乱、财务管理水平低等问题。为促进非营利组织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我国应成立专门的立法研究机构,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引进先进的财务管理系统和人才,建立公开的财务信息渠道,提高财务报告的透明度,筹备专项评估系统进行非营利组织的绩效评估。  相似文献   

12.
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轨时期,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要求转变政府职能。然而,市场并非政府职能转变的唯一承载者,政府的某些社会职能应当且只能由非市场主体承担。发展非营利组织是实现政府职能转变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政府职能的转变为我国非营利组织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探讨我国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发展问题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中所研究的非营利组织是指一个广义上的概念,认为我国非营利组织主要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开展公益性或非互益性活动的机构,分为法人组织与非法人组织两类:前者包括公益性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基金会和民办非企业单位以及企业法人非营利组织;  相似文献   

14.
非营利组织是介于政府和市场之间的第三部门,它不以营利为目的,而是以实现社会效益为根本宗旨,通过其日常业务活动的开展,以精神产品和各种劳务的形式向社会提供生产性或生活性服务,因此,非营利组织大都属于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第三产业.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逐步发展和快速提高,智力劳动和智力开发就越显重要,物质产品再生产的发展就越依赖于精神产品再生产的发展,因而非营利组织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15.
非营利组织是介于政府和市场之间的第三部门,它不以营利为目的,而是以实现社会效益为根本宗旨,通过其日常业务活动的开展,以精神产品和各种劳务的形式向社会提供生产性或生活性服务,因此,非营利组织大都属于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第三产业。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逐步发展和快速提高,智力劳动和智力开发就越显重要,物质产品再生产的发展就越依赖于精神产品再生产的发展,因而非营利组织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16.
2002年财政部发布了《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以规范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会计活动。这样,连同1998年开始执行的对国有事业单位经济活动进行会计核算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与《事业单位会计准则》,我国初步完成了有关非营利组织会计规范的建设。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非营利组织”与“事业单位”应怎样区分?我们最终要建立怎样的非营利组织会计体系,它应该涵盖哪些核算主体?本拟对这两个问题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17.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中,事关农业生产条件改善和农民生活质量提高的农村公共品提供可谓是重中之重。为了满足农村庞大的公共品需求,农村公共品的提供除了政府之外,还需要动用其他社会力量,在这之中,非营利组织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提供主体。非营利组织参与农村公共品的提供不仅可以缓解政府财政压力,提高公共品的供给效率,而且能够提高农民的地位和农业的竞争能力。要充分发挥非营利组织提供农村公共品的作用,必须加快其自身的发展,并把握好提供农村公共品的领域和方式。  相似文献   

18.
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监管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营利组织会计监管是保证其会计工作有序运行的重要手段,也是不断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必要保证。本文指出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指出解决问题的基本措施。  相似文献   

19.
非营利组织涵盖国家的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上,为社会进行了很多社会救济、医疗卫生的社会工作,扮演着社会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作用。经过2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我国社会组织迅速发育成长,截至2013年6月底,全国依法登记的社会组织有50.67万个,其中社会团体27.3万个,民办非企业单位23万个,基金会3,713个,从业人员超过1,200万人。社会组织的整体实力不断提升,已成为政府职能转移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一股新兴的力量——非营利组织迅速发展起来。它们作为政府与市场之外的第三种力量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促进非营利组织发展,我国专家学者就促进非营利组织发展的财税政策进行了多方研究和探讨,为我国非营利组织健康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