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通过研究鸡树条荚蒾种子的种皮和胚乳的不同浓度甲醇浸提液对白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探讨鸡树条荚蒾种子内源抑制物质的活性。结果发现,鸡树条荚蒾种皮、胚乳中含有抑制白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物质,随着该物质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更为显著;相同浓度的胚乳浸提液对白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显著高于种皮浸提液。随着胚乳浸提液浓度升高,SOD酶活显著降低,丙二醛(MDA)含量持续增高.结果表明鸡树条荚蒾种皮和胚乳均有抑制物质存在,鸡树条荚蒾种子浸提物可能通过影响保护酶的活性进而影响白菜幼苗的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黑龙江省七种槭树科彩叶植物种子的种皮吸水速率,种子浸提液对小白菜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分析槭树种子种皮透水性,内源抑制物主要存在部位及其可溶性化学特征,为槭属植物种子休眠的破除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七种槭树种子的种皮透水性良好,不是影响其休眠的原因。色木槭、紫花槭、茶条槭种皮中,东北槭、紫花槭、茶条槭胚中都含有水溶性抑制物。除东北槭外其余六种槭树种子种皮、胚中都含有脂溶性抑制物。各浸提液随着浓度比例的增高,抑制活性逐渐增加,抑制作用增强。抑制作用最强,发芽率低于15%的为青楷槭、元宝槭,胚含脂溶性抑制物,其次为紫花槭胚含脂溶性抑制物。拧筋槭、东北槭、青楷槭、元宝槭、茶条槭低浓度种皮水浸提液可促使小白菜胚根生长,其余都是随着浓度增加抑制其胚根生长。胚根生长最短,低于3毫米的是紫花槭、青楷槭、色木槭胚甲醇浸提组。  相似文献   

3.
为深入了解北方荚蒾(viburnum)种子的萌发特性,对鸡树条荚蒾、暖木条荚蒾、朝鲜荚蒾、蒙古荚蒾四种植物种子的休眠及萌发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观察种子的基本结构特征;TTC法测定种子活力;高温、变温层积后发芽率和出苗率,以及赤霉素、低温破除休眠情况,比较4种荚蒾种子的形态结构与休眠萌发的关系。结果表明,蒙古荚蒾、暖木条荚蒾形态结构相似,休眠萌发方式一致,25℃高温层积可以发芽,发芽率最高98%,可以正常播种出苗;鸡树条荚蒾、朝鲜荚蒾形态结构相似,休眠萌发方式相近,25℃高温层积可以发芽,发芽率最高95%,但都具有上胚轴休眠特性,利用赤霉素好于低温层积效果,可以当年出苗,出苗率最高达90%。  相似文献   

4.
重金属镉污染对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不同浓度镉(Cd2 )胁迫对玉米萌发及幼苗生长影响,结果表明,当Cd2 浓度为5 ̄15mg/L时,Cd2 可以促进玉米种子的萌发,提高玉米的发芽势和发芽率,促进玉米芽与幼根的生长;当Cd2 的浓度高于50mg/L时,明显抑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对各种蔬菜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番茄作为一种具有较高营养价值的蔬菜,在近些年的蔬菜市场受到了人们的欢迎,但在种植番茄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番茄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均会受到限制。本文就引发技术对不同温度下番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欧洲报春的引种栽培试验,对其种子萌发特性开展研究,确定了其种子萌发过程中的适宜温度、光照及赤霉素浓度,探索提高种子发芽率的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7.
耧斗菜种子发芽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耧斗菜种子最适发芽温度为15~20℃,且发芽率和发芽势显著高于其他温度条件下的,在温度超过30℃时种子不能萌发,在光照条件下有利于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8.
温度是种子萌发的三大要素之一.研究了温度对毛果苔草种子萌发的影响,发现变温30/20℃有利于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9.
采用不同浓度的烯效唑对小麦种子进行浸种处理,对小麦成苗有着不同的影响。为了明确其具体影响,本文选择不同浓度的4种烯效唑,分别为0mg/L、15mg/L、30mg/L、45mg/L,对小麦进行浸种处理,观察小麦的幼苗以及生理指标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烯效唑对小麦幼苗地上部分的生长起到了抑制作用,但会促进小麦根系的生长;小麦幼苗的叶绿素以及脯氨酸含量得到了提升,但丙二醛的含量被降低,植物的抗逆性获得了提升。这些影响对小麦生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具体的浸种操作中要注意对烯效唑的浓度进行控制,使用浓度为15mg/L的烯效唑对小麦进行浸种,小麦幼苗的生长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在养分缺乏条件下,有机酸对植物的存活与生长状况至关重要。本研究用不同比例A1和C层寒温带棕色针叶林土混合制造土壤养分缺乏条件,栽植兴安落叶松幼苗,根据东北林区森林凋落物淋洗液中草酸的浓度范围,用不同浓度草酸溶液喷施兴安落叶松幼苗,测定草酸对养分缺乏条件下兴安落叶松幼苗多种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研究表明草酸处理后,落叶松幼苗电导率和MDA含量随草酸浓度增加而降低;落叶松幼苗SOD和POD活性均略有升高;5.0mmol·L-1草酸对养分缺乏下兴安落叶松幼苗体内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最为显著;草酸浓度为10.0mmol·L-1时促使落叶松幼苗生长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1.
2005年秋季,我们从乌鲁木齐植物园引进欧洲荚蒾,经过4年的引种驯化、繁殖培育,对其植物学特性、生物学特性及繁殖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试验和研究.结果表明:欧洲荚蒾适应性强、喜光、耐寒、抗旱、耐贫瘠、易繁殖、无病虫害;欧洲荚蒾的繁殖以嫩枝扦插为主,于7月上旬选择半木质化枝条剪取插穗,速蘸1000×10-6mg/mL的G...  相似文献   

12.
利用60Co-γ射线对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Turcz.)Bailey)种子进行照射,观察其发芽率、出苗率以及幼苗生长状况,结果表明:辐射使得五味子发芽裂口率降低,在50Gy时发芽裂口率最低26.5%,与此同时辐射对五味子萌发有促进作用,使五味子发芽裂口时间较对照提前5d左右;60Co-γ辐射对五味子出苗率影响十分明显,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出苗率降低,本试验的半致死剂量大约在10Gy左右;辐射对五味子幼苗的生长有抑制作用,随着剂量的增加抑制作用更加明显,0Gy,5Gy,10Gy,15Gy处理苗木的成活率分别为39%,15%,11%,3%。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以辽宁中西地区主栽玉米品种为研究对象,研究温度对玉米种子萌发至出苗的影响,为防寒减灾粮食生产安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恒温土培法和分期播种试验,研究播种至出苗的生物学下限温度、有效积温指标和玉米适宜播种期及温度指标。[结果]玉米发芽率、发芽势随着温度升高呈非线性变化,规律性显著。16℃以下发芽率随温度变化迅速,而发芽势变化缓慢;16℃以上则相反。随着温度升高和播期推迟,播种至出苗生育进程加快,出苗天数随温度呈指数函数变化。供试验的玉米种子恒温6℃不萌发、8℃不出苗,恒温12℃与恒温26℃相比出苗延长24d;分期播种温度12.5℃与22.3℃相比出苗延长12d。低温播种影响出苗率,恒温土培8℃以下出苗率为0%,12℃出苗率为36%,分期播种Ⅰ期出苗率78%。[结论]玉米种子萌发下限温度为8℃,播种至出苗需要≥8℃的有效积温在120.0℃·d以上,玉米播种初始气温在12.0℃以上,辽宁中西部适宜播种期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研究结果可为玉米单粒播种苗全苗壮防寒减灾粮食生产安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五味子(Schisandrachinensis)为五味子科多年生木质藤本植物,是我国重要的中药材之一,在我国最北分布于大兴安岭呼玛县境内的呼玛河流域及黑龙江沿岸沟谷;其分布区有种子植物60科167属317种;该区系地理成分较复杂,具有14个种子植物属的分布类型,其中属温带分布成分的132个属占总属数的79.04%,为植物组成的主体,形成了与大兴安岭其他地区植物区系特征的差异,表明与五味子在其他分布区的植物区系的联系性。  相似文献   

15.
陈红芝  郭中甲  赵琴 《现代食品》2021,27(3):119-121
本文使用控温豆芽机恒温20℃培养决明子芽菜,研究不同培养时间(5 d、7 d、9 d、11 d和13 d)对决明子芽菜生物学产量和黄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决明子芽菜的胚根长度、子叶长度、胚轴长度、单株鲜重和单株净菜重在培养7 d采收时均高于5 d采收,且差异显著,7 d后各指标数值虽呈增加趋势,但是差异不显著。黄酮含量随生长期增加不断增加,但在5 d、7 d、9 d和11 d之间差异不显著,13 d时采收黄酮含量最高为16.17 mg·g-1,且与之前不同生长期差异显著。综合生物学产量、黄酮含量及时间成本决明子芽菜培养7 d即可以进行采收。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为确定辣木籽残渣的抗氧化能力,将辣木籽残渣分别用乙酸乙酯、水进行提取,对其提取物的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及超氧自由基清除活性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辣木籽残渣具有较好抗氧化活性,其中乙酸乙酯提取物的DPPH、超氧自由基清除率高于水相提取物及超临界萃取残渣,实验结果为深入研究和开发辣木籽残渣功能性食品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FAO) conducted two projects in Cameroon on strengthening rice, and sorghum, maize and millet seed production by smallholder seed enterprises (SSEs). Farmer groups (respectively, 25 SSEs and 114 SSEs) were formed or strengthened and trained. Sixty-six selected lead farmers were trained on the administering and managing of revolving funds. The groups were then linked to the Extension Service (for continuous technical advice), Agriculture Research for Development Institution (continuous supply of needed seed), National Seed Service (seed certification) and to financial institutions (financial support). The results obtained showed that 60 and 59.6 per cent, respectively, of the groups sustained their activities two to three years after the projects ended. Total certified rice seed produced increased to 800 tonnes (t) against 267t at the beginning. For the other cereal project, the total certified seed produced was 719.2t against 497t at its beginning. The use of quality seed rice together with good agronomic practices increased yields (up to 8.0t/ha against a scant 2t/ha before). All interviewed farmers stressed that the seed business was profitable and helped achieve higher living standards and diversify their activities. Seasonal incomes were more than US$1,783.31. Finally, both FAO projects helped generate farmers' income to about US$2,114.871, produced 447,954t of cereal grain and thus improved food security and alleviated poverty. The Cameroonian success could be repeated elsewhere.  相似文献   

18.
氮素水平对五味子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年生五味子苗未为试验材料,在田间条件下,施以不同水平的氮素,分析了叶片可溶性蛋白、叶绿素含量、根系及茎叶中全氮含量、生物量等季节的动态变化规律,探讨了不同氮素水平对五味子苗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供氮水平的增加五味子茎叶全氮含量、可溶性蛋白、叶绿素含量都呈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不同生长时期表现出的峰值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