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顺 《魅力中国》2014,(5):234-234,236
学校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人才的重要摇篮。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为社会和高一级学校输送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重要任务之一。因此,物理教学应通过各种途径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一种教育,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精神和提高创新能力,是落实素质教育的核心。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要实施探讨式实验教学,充分发挥学生思维的主体性,鼓励学生提问,巧设物理情景,开展研究性学习,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3.
张慧慧 《魅力中国》2014,(5):124-124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主旋律,它以发展人的创新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其目的是发展人的创造性,培养具有良好素质的创造型人才,数学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发展创造力是时代对我们教育提出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把它渗透到数学教学中去,本文拟对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4.
范西 《魅力中国》2011,(14):206-206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塑造创造性人格,是当今教育需要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深化教育改革的重点就是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强化创新教育,使受教育者的创造潜能、个性品质得以充分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5.
张军昌 《新西部(上)》2007,(1X):168-168,174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创新能力是“灌输”不出来的,创造型人才是要靠创新教育培养出来的。所谓创新教育就是根据创新理论,通过有目的、有系统的创新教学与训练,使学生树立创造性意识,培养创造性品质,开发创造性思维,初步掌握创新技能和技法,从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该文就生物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几点体会,并在创新教育实践中总结出四个教学策略,通过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促进和提高学生情感智慧的发展;营造有利于开展创新教学的课堂氛围;指导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创新方法;指导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将学生培养成为创新型人才,让他们成为21世纪的真正主人。  相似文献   

6.
张雷 《魅力中国》2010,(36):75-75
本文主要从“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出发,以教师创造性的教学唤起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教给学生创新方法,启发学丰謦象,从而挥声学生创新能力,进而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大量的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7.
张宝民 《魅力中国》2010,(20):241-241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历史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迫切要求。但如何落实这一教学任务,是摆在广大教师面前值得密切关注的问题之一。笔者结合具体的实践活动分析如何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圆满完成任务。  相似文献   

8.
黄秀云 《西部大开发》2010,(2):162-162,145
创新人才的培养,有赖于教师的创新教学。创新教学的目的是实现学生认知的发展,核心是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雏,本质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千方百计创设富有创新思维的情境、氛围、环节、方法、过程,激发学生创新勇气,发展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9.
张慧颖 《魅力中国》2014,(6):225-225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主旋律。它以发掘人的创新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其目的是发展人的创造性,培养具有良好素质的创造型人才。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发展其创新能力是英语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张靖华 《魅力中国》2010,(17):278-278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创新教育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生物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四有”新人,是素质教育的最终归宿。笔者结合高中生物教学的实际,谈谈在生物新课标下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体会和认识。  相似文献   

11.
孙永红 《魅力中国》2010,(30):77-78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一种复杂非线性系统。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尤其应当注重应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精神,尽量鼓励他们探索问题。  相似文献   

12.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莉 《魅力中国》2009,(5):71-72
当今,随着国际竞争进一步加剧,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增强,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时代迫切的需要。教育是国家创新体系的支柱和基础,担负母语教学的语文教学,又是教育中最基础的学科,语文教学承担着培养时代需要的富有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任。因此,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对课文的内容、语言和写法应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看法或疑问。”要求教师:鼓励有创新的表达,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13.
学校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人才的重要摇篮。在初中物理教育中,注重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为社会和高一级学校输送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初中物理教育之重任。作为初中物理教师应积极投入教学改革,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4.
今天的社会,是以知识经济为标志的社会,但是,支撑知识经济的“知识”,绝非书本上的死知识,而必须是创新的知识,也就是前人没有说过或写过的知识。创新知识的产生,在于教育系统对人才创新能力的有效培养:体现在学科上,就是通过学科知识渗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笔者从学科特点出发,从四个方面谈谈学生物理学科创新能力的培养。1.物理学科的创造性教学策略学科创造性教学是我国教育工作者在创新教育实践中提出的一种创新教育模式,是时代对教师教学能力提出的新要求,只有教师创造性地  相似文献   

15.
丁娜 《魅力中国》2014,(18):150-150
创造性思维主要是以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为宗旨的教育活动。其最终目标是开发学生的潜能。充分发挥个人特长,培养有健全人格的创造者。  相似文献   

16.
索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创造性人才.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关键是要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是化学教学面临的重大课题,是对每一位化学教师提出的最新要求.那么,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我以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贯穿始终,在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化学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本学科特点,发挥实验教学优势,在创新教学中积极探索与实践,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  相似文献   

17.
张国利 《魅力中国》2014,(26):208-208
积极推进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实现科教兴国,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战略举措,是基础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教育在培养民族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体育学科是学校体育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它不仅与学校的其他课程在很多方面具有一致性,更具有自身的鲜明特性。体育学科为学生提供了独有的,开阔的学习和活动环境,对于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发提高,具有其他学科所无法比拟的优势。那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就成了体育教学的追求目标。近年来,教学改革已经渗透到各个学科的环节中,体育课也在探索组织教法的创新。一节体育课,从准备,实施到课后小结等环节都可以体现创新改革。创新教育已有众多学者和教师进行研究改造并得以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能力和健康个性,早就创造性人才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根据创新教育理论及学校体育教学的特点,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及创新实施能力等。现就根据创新教育的主要特征,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构成与培养着如下阐述。  相似文献   

18.
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是一个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为此,"两课"教师应更新教育观念、营造创新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运用创新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进行创造性思维和科学的学习方法的训练;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9.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应从以下几点入手:一是营造学习氛围,培养创新意识;二是拓展教学空间,培养创新思维;三是引导质疑,培养创新精神;四是积极客观评价,培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0.
周莹 《魅力中国》2010,(7):190-190
现在教学过程中,越来越强调素质教育。实旎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创新思维又是创新能力的核心。没有创造性的思维就不会有创造性的行动。为此,以本人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小学生创新思维方面的几点看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