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尤攸 《中国报道》2008,(6):60-60
泥石流、滑坡等次生灾害,至少要十年才能停止下来。这次地震把中国数十年来发生的地质灾害都囊括了,是最厉害的一次。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地质灾害在世界各地频频发生,中国也难以幸免.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引起全世界的震惊,此后各种地质灾害及次生灾害在我国一些地方接连不断.尤其是今年,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超过历史同期数倍.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强烈地震,8月8日甘肃舟曲发生特大山洪泥石流,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山洪泥石流灾害也接踵而至……频发的地质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极其重大的损失.但面对灾害中国党、政府和全国人民表现出的顽强斗志、敢于奉献乐于奉献的精神,一次次救灾行动的胜利、灾后重建的成果,体现出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力量.  相似文献   

3.
<正>我国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为严重、受威胁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地震、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隐患点多,分布广,且隐蔽性、突发性和破坏性强、防范难度大,特别是受极端天气的地震、强降雨、人为切坡等工程建设等因素影响,灾害多发频发,对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极大的威胁。杭州预天科技有限公司于2010年开展了地质灾害、火灾、环境安全监测预警预  相似文献   

4.
与国土保安相关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第一,国民经济建设本应建立在生态与经济紧密结合的统一系统之上,而我国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条块分割、部门分割的弊端,造成了治山治水及国土保安等工作中的许多困难。江西省为治山治水提供了范例分析。先前,对邵阳湖区域的治理机构命名为鄱阳湖治理办公室;中期,改为湖江山治理办公室;现改为山江湖治理办公室。虽仅仅是命名排序的颠倒,却极鲜明地反映出治山与治水的战略导向革新。第二,坚持森林质量标准(为森林正名──以乔木为主体的植被群落体系)。当前,我国森林覆被率的统计标准降低,统计中除…  相似文献   

5.
泥石流、崩塌是北京山区公路中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该文对上述两种灾害的孕育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降雨对这两种地质灾害形成的决定性影响,并针对泥石流和崩塌地质灾害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6.
日本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主要灾害有台风、暴雨、暴风雪、洪水及泥石流、地震、海啸、火山灾害、近代,日本防灾方面最早的法律是颁布于1880年的《备荒储备法》  相似文献   

7.
1.要注意防止地震次生灾害。所谓地震次生灾害,主要是指地震后引起的水灾、火灾以及有毒气体蔓延等等。很多经验表明:次生灾害往往比地震本身造成的损失大得多。  相似文献   

8.
近日,一场罕见的暴雨袭击了四川的大部分地区,随之而来的泥石流、塌方等次生灾害频频发生。面对险情,中铁二局四公司绵遂项目部进一步加大防洪力度。强化防洪措施,真正做到了忙而不乱、战而有序,顺利地阻挡了暴雨的侵袭,为项目的施工生产保驾护航。据悉,该公司所承建的绵遂项目部,其中芦溪口大桥建设横跨涪江,这就给项目的汛期防洪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9.
王维理 《新西部(上)》2007,(1X):248-248,253
泥石流、崩塌是北京山区公路中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该文对上述两种灾害的孕育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降雨对这两种地质灾害形成的决定性影响,并针对泥石流和崩塌地质灾害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我国旅游业历经了若干突发性、灾害性事件,但都不足以与四川汶川大地震相比:灾害性质不同,灾害程度不同,灾害性影响不同,应对恢复方式也应有所不同。恢复和发展四川旅游业应注意做好以下几点:利用地震做好营销;重建中保留部分地震遗址;借鉴“丽江经验”。  相似文献   

11.
《今日重庆》2008,(6):138-143
地震发生时,四川汶川县映秀镇的杨阳正乘坐大巴车驶过映秀镇。他看见山上村庄在泥石流及塌方中瞬间消失,紫坪铺水库的水位猛涨,山路上的许多车辆被泥石流冲走,被山体塌方的巨石击中…… 由于沿山公路四周泥石流不断,杨阳乘坐的车辆受困,慌乱中他选择与另8名乘客迅速步行逃命。“太可怕了”,当他逃至都江堰时,惊恐万状地说。  相似文献   

12.
一、围绕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在抢险救灾中发挥积极作用西北地区不仅经济相对落后,而且各种自然灾害频发。近年来,清水县发生了多起火灾、洪涝灾害、泥石流、塌方等自然灾害,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在各种灾害  相似文献   

13.
王志莲 《科学决策》2004,(12):54-56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分布地域广、造成损失大。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又进入了新的灾害多发期,洪涝、干旱、台风、地震、火灾、农业和森林病虫害,以及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频繁发生,损失有明显增大趋势。同时一些行业和地区存在重大安全生产隐患没有被及时发现和排除,使重大恶性事故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14.
中国幅员辽阔,地理、气候条件复杂,自然灾害种类多且发生频繁,除现代火山活动导致的灾害外.几乎所有的自然灾害,如水灾、旱灾、地震、台风、风雹、雪灾、山体滑坡、泥石流、病虫害、森林火灾等,每年都有发生。自然灾害表现出种类多、区域性特征明显、季节性和阶段性特征突出、灾害共生性和伴生性显著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李灵姝 《魅力中国》2014,(15):253-253
要做好对地质灾害的防治,就必须先了解地质灾害的分类。地质灾害的分类一般来说是比较复杂的。从地质灾害形成的原因上来看,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自然变异引起的地质灾害,称为自然地质灾害;另一类是由人为作用诱发的地质灾害,称为人为地质灾害。如果从地质环境或者地质破坏的速度上划分,可喇’为突发性的地质灾害和缓慢性的地质灾害。突发性的地质灾害也即是人们常说的狭义的地质灾害,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地面塌陷等;缓慢性的地质灾害又称为环境地质灾害,包括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  相似文献   

16.
灾难会使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都受到威胁,可能会有不同程度的人员伤亡以及不同程度的公共财产和个人财产的损失,并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灾难过后,必然就有受灾区域的恢复重建问题.灾后恢复重建不仅包括对受灾地区受损物的恢复重建,还包括对受灾人员心理创伤的恢复重建.在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等巨灾之后,都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  相似文献   

17.
尾矿的综合开发利用是矿山可持续发展和从根本上治理矿山环境的重要途径。尾矿做为重要二次矿产资源的价值已越来越明显,为了保护和利源,尾矿的开发利用已受到较多矿山企业和投资者的重视。由于尾矿的大量堆存,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还会大量压占土地,破坏森林、地貌、植被和自然景观,导致水土流失、生态环境发生变化,并潜伏着泥石流、山体滑坡、垮坝等地质灾害;  相似文献   

18.
金属矿区地质环境复杂,受各项自然因素影响,容易出现滑坡、山体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在传统的监测与预警方法中,监测点布设科学性不强,易导致监测结果精度较低,使人难以及时做出灾害预警。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引入三维地理信息系统(GIS),设计一种新的矿区地质灾害监测与预警方法。首先采用合成孔径雷达(SAR)与卫星数据处理技术采集与预处理矿区地质灾害数据;然后结合矿区内边坡变化的规律与三维GIS的可视化功能,布设灾害监测点;最后基于三维GIS建立灾害预警模型,完成对地质灾害的监测与预警。通过试验分析可知,本设计方法监测结果的准确率均超过95.62%,且灾害预警稳定性系数较大,可行性较高。  相似文献   

19.
东日本大地震对日本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地区发生了日本有史以来最大级别9.0级大地震,随之引发了大海啸,对东日本沿海地区造成了严重破坏,夺去了2万多人的生命。更为麻烦的是这次大地震和大海啸还导致了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泄漏,这一次生灾害带来的恶劣影响甚至超过地震和海啸带来的灾难。总体来看,如果核泄漏能够得以控制,其对短期的日本经济影响很大,但程度有限,对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的影响也有限,但对日本经济发展的长期影响则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20.
2010年8月13日,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泥石流袭击了四川省绵竹市清平乡,600多万立方米泥石流造成大詹房屋和街道损毁,数干人无家可归。但是,由于各级党委政府反应迅速、科学预警、及时预警、快速转移人员,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人员伤亡,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我们实地调查走访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