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邹城市粮食系统,因企制宜,全面推进企业产权制度改革,采取股份制改造、出售、托管、合并、剥离、破产等形式,目前,已改组、改制企业35个,占企业总数的100%,其中,整体改制、出售、托管各1个,剥离3个,合并13个,破产14个,累计盘活存量资产1.87亿元。激发了企业的内在生机和活力,有效地解决了企业发展中蕴藏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推动了粮食事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国粮食经济》2006,(6):17-20
(一)认真总结和借鉴各地改革的典型经验,进一步指导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和发展。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是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没有现成的模式,必须靠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近几年来,各地在推进国有粮食企业改革中已经摸索出许多好的做法和成功经验。其中有解决“三老”问题,特别是做好富余人员分流安置的好的做法;有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实行企业改组和改制的有益探索;有服务于“三农”,开展订单农业,发展粮食产业化经营的成功尝试;有转换经营机制,在粮食流通中发挥市场主渠道作用的突出典型。他们的这些做法,尽管不能完全反映全国…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日照市粮食系统在巩固购销企业改革成果的基础上,面对困难企业和一系列改革后续问题,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攻坚克难,全面完成了市直粮食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任务,组建有限公司12家,盘活资产3.26亿元,企业职工全部妥善分流安置,企业产权关系更加明晰,经营机制更加灵活,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区县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后,保留所、站51个,净资产1亿多元,为实施粮食宏观调控,保障粮食安全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4.
《齐鲁粮食》2002,(10):41-41
北京粮食行业经过3年的体制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6万粮食大军减员分流至2万,58.5亿公斤粮食库存消化过半,40亿元债务负担基本解决,全市80%的国有粮食企业通过改组改制获得新生,购销企业连续3年盈利,年内可望实现全行业扭亏为盈。  相似文献   

5.
湖北省沙洋县后港粮食收储公司(以下简称后港公司)是2008年沙洋县10家改制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之一,自2008年6月25日该县粮食购销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启动以来,仅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老企业关闭、员工安置、新企业组建运行等一系列改革任务,而其他企业仍停留在改革的争论阶段。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在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后,国有粮食购销企业随之全面进行产权制度改革。本文根据泗阳县的情况,仅就粮食购销企业改制中遇到的几个突出问题及解决途径谈点看法。一、企业改制遇到的几个难题(一)离退休人员的安置问题。泗阳县粮食购销企业至2001年9月底,共有离退休人员672人,还有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下放人员140人,享受遗补人员157人,每年仅开支上述人员的各项费用就达650万元。本县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规定,只有在职工的养老保险金正常上缴到劳动保险部门,才能及时发放其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对20世纪五…  相似文献   

7.
粮企减员应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刘名减员是粮食企业改制的焦点、难点。笔者认为,要实现积极稳妥分流人员,需同时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解决两个认识问题1.企业的认识问题首先,传统的体制、陈旧的观念已给企业带来僧多粥少、人浮于事的积弊,减员分流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8.
1 回眸 2003年,湖南省粮食系统在改革中探索,在探索中前进,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特别是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取得了实质性进展。1.1 减员分流,优化人员结构 截至2003年底,全系统已分流10.5万人,其中购销企业分流6.3万人,占分流总数的60%。分流人员中有50 277名职工置换了原有身份,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变为“社会人”。永州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四川省绵阳市粮食部门按照“抓大放小”的要求,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积极进行企业改革,努力寻求粮食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新途径,以实现“两个转变”。截至1997年6月末,全市146个粮食企业,已有38个完成产权制度改革,占26%。其中工业企业改革步子快于商业企业。改制的形式因企施策,一企一策。主要做法是采取“转、改、租、股、联。并对、破”等措施,促使企业成为“四有”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的主体。1.对净资产多、规模较大、有市场、有效益的骨干企业,改为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去年以来,全市粮食企业有16个已改为有…  相似文献   

10.
攀枝花市粮食企业的改革始于1997年。通过改革,遏制了企业亏损,增加了职工收入,促进了粮食经济健康发展。但是,也还存在不少的困难和问题。一、主要问题(一)改制成本严重不足过去企业积累甚少,再加上政策不配套等客观因素,普遍亏损,有的甚至资不抵债。粮食企业现有固定资产中,大部分是陈旧的仓储设施及国有土地资产,且口岸不好,变现十分困难。多数企业根本无力支付分流富余人员及安置离退休职工的费用。(二)历史包袱沉重一是储备费用和亏损补贴不能及时到位,据不完全统计,截止目前,我市粮食企业应收的各种储备粮油费用…  相似文献   

11.
粮食纪检监察工作是围绕粮食中心任务开展的,其工作的内容、方式、方法是由粮食中心任务所决定的。在当前粮改逐步深入,粮食工作不断出现新特点的形势下,粮食经检监察工作发生了一些变化,出现了一些问题。下面以山东省为例进行说明。1.粮食企业改制工作和粮食行政机构改革进展迅速,粮食纪检监察工作组织机构在企业结构重组和行政机构精简中受到削弱。截至2002年6月,山东省粮食系统进行了比较规范的改制的企业达2200多个,占全省粮食企业总数的79%。粮办工业企业和农村粮食附营企业绝大部分已改制,粮食购销企业和城镇供…  相似文献   

12.
《齐鲁粮食》2006,(9):4-10
(一)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基本完成。一是“三老”问题得到彻底解决。“老粮”问题,几年来全省粮食系统共消化、处理“老粮”100多亿斤。“老人”问题,全省共筹集改革成本18.1亿元。截至6月底。累计减员分流102349人,其中身份置换83676人。退休、内退等15535人,累计支付身份置换补偿金91894万元。在粮食职工依法纳入地方社保体系的基础上。分流人员得到妥善安置,其中新组建购销企业竞聘安置17350人。新经营实体和原经营性企业安置10703人。“老账”已从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剥离,划转到县级以上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管理。到6月底,全省累计剥离、划转政策性财务挂账85.2亿元。  相似文献   

13.
泰安市在基小完成国有粮食经营性企业改革的基础上,去年伊始,对92家同有粮食购销企业进行了全面改革。粮食购销企业大多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发展起来的老企业,长期以来因执行政策造成的财务挂账数额较大,历史遗留问题较多,加之人员多、资产状况差,企业经营困难。起初,部分干部职工对改革认识不足,存有畏难发愁、求稳怕乱思想,改革任务十分艰巨。针对这种情况,我市各级粮食部门和粮食氽业党组织审时度势,多措并举,按照改革实施意见要求,认真执行改革政策,克服各种困难和不利因素,严格程序,规范操作,于去年底圆满完成了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任务。全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前是92家,改革后重组企业64家,其中围有独资11家、围有控股5家、国有参股1家、其他改制形式47家;通过改革分流安置职1—6504人,其中置换身份5217人;政策性亏损挂账41471万元,已全部按规定从企业剥离。  相似文献   

14.
宜宾市粮食局经过 3年艰苦扎实的工作,企业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以产权改革为核心,加快粮食经营性企业改制步伐 (一 )按照“抓大放小”的原则,积极推进经营性企业改革改制 对分离出来的在粮油及食品加工及其它经营项目上有一定影响的经营企业,实行以产权制度为核心的综合体制改革。改革同改组、改造结合起来,全市形成一批粮食骨干经营性企业,为粮食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市属 7户粮食经营性企业资不抵债。对此,市粮食局提出“转制重组,关闭破产,兼并拍卖”的改制思路。对严重资不抵债、救活无望的宜宾特种电机厂、市粮油…  相似文献   

15.
2004年以来,枣庄市薛城区人民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精神,积极稳妥地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到2006年底,全区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按保护价收购的高价位粮食已全部销售完毕,政策性挂账4645.80万元已全部剥离到区粮食局集中管理,并妥善分流安置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职工1107名,产权制度改革已进入实质性阶段,现全区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拥有土地、仓储设旅等资产总额5600多万元。如何管理好这些存量资产,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笔者认为,应尽快完善国有资产授权经营制度,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16.
当各地总结交流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的经验成果,无不津津乐道于改组了多少企业、置换了多少职工身份、下岗分流了多少职工之时,总让人感觉有些不是滋味。如果说,国有粮食企业改革要由谁来“埋单”,各级政府责无旁贷。因为,政府是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的主张者、推动者,理当担负相应的责任、付出相应的成本。但反观各地国有粮食企业的改革,其实并非尽然。在许多地方,政府主导国有粮食企业的改组改造,以低廉的补偿金置换职工身份、下岗分流职工。广大粮食职工扮演了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埋单”者的角色。  相似文献   

17.
企业改制、人员分流是当前粮食企业改革的主旋律。不少企业在减负中增效;不少人员分流后,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大显身手。但在已分流的人群中,还有一些人无所适从,视分流为失业;有的甚至产生积怨,成为社会不安定因素。在岗人员中,一些人由于没有专长和技术,也是整天忧心忡忡,害怕分流。这些现象从侧面反映了当前深化粮改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  相似文献   

18.
2002年以来,宁夏积极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稳步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大力推进粮食购销市场化进程。在政企分开、主附营分离、减员分流、减人增效、产权制度改革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用近两年的时间,逐步解决了国有粮食企业自身存在的经营机制转换滞后、机构臃肿、冗员过多、经营管理水平较低、亏损严重等问题。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和显著的成效。主要表现在:一是全区各市县粮食部门基本实现了政企分开。二是粮食附营企业全部实行了产权制度改革。各地根据国有粮食附营企业的经营规模、资产状况、经济效益等不同情况,分…  相似文献   

19.
一、充分肯定工作成绩,高度重视存在问题1998年以来,江苏省乡镇企业的改革和发展都取得了新的进展。85%的乡镇企业已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改制,其中绝大部分是中小企业。各地从企业实际出发,采取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股份合作制和出售等多种形式,注意防...  相似文献   

20.
2004年是粮食企业改革年,农发行对于改革改制中的粮食企业投入了极大的关注,采取了各种措施保全债权。河南省获嘉县2004年国有粮食企业从1295人分流减员至256人,支付改革费用1052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