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企业经营活动中的会计利润和现金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计利润是指企业作为经济实体,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以其实现的经营收入扣除支出后实现的节余,它是企业一定时期经营活动成果的最终反映。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企业会计利润一般包括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补贴收入和营业外收支净额等。  相似文献   

2.
三)编制利润表1—2。利润表表1—219×2年月日单位:万元一、主营业务收入9000三、营业利润5494主营业务成本3000加:投资收益66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124营业外收入5二、主营业务利润5876减:营业外支出220加:其他业务利润4四、利润总额...  相似文献   

3.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我国将取消沿袭了几十年考核评价企业经营状况和绩效的“上交税利”指标 ,建立以利润为中心的企业考核指标体系 ,以利润指标取代税利合计指标 ,企业优劣将由利润评说。一、利润总额的构成利润是企业在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 ,它由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支净额和预算补贴收入构成。利润总额的计算公式为 :利润总额 =营业利润 投资净收 益 营业外收支净 额 补贴收入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式中营业利润为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成本、期间费用和有关流转及附加税费后的余额。投资净收益是企业对外投资收入减去投资…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跨国公司的不断升温,会计信息使用者希望对企业的经营活动有更全面、客观的了解,因此,对会计信息的披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在合并会计报表的合并过程中企业集团内部不同行业、不同地区各子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相互叠加,各子公司的经营情况被掩盖了,不便于会计报表使用者做出正确的分析和决策。因此,分部报告应运而生。2000年12月29日,我国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分部报表作为利润表的附表,属于年度报告,提供营收入、销售成本、期间成本、期间费用、营业利润、资产总额和负债总额六项财务…  相似文献   

5.
损益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及其分配情况的报表。损益表提供的财务信息主要包括:收入与成本,当期各种费用。税益、利润或亏损总额等。利用这些信息可以分析企业损益表形成的原因,评价企业经营效率和成果,预测企业的盈利趋势。本文拟对损益表在保本保利分析中的运用作一点探讨。一、改制损益表为了便于分析,首先将损益表发改制成表1的形式。表1与通常的损益表不一样,省略了“其他业务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四个项目,增加了“目标利润”和“超额利润”两个顶目。此处的目标利润指企业预期的…  相似文献   

6.
企业采用不同的会计核算基础确认营业(销售)收入的实现,对于准确地评价企业经营成果,提高经营决策水平,以及为投资者、债权人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企业会计准则》和现行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确认企业营业(销售)收入的实现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相似文献   

7.
固定资产是企业资产负债表中的重要项目,需要按原值、累计折旧、减值准备、净值分别列示,它既会影响资产负债表反映信息的质量,又会影响利润表反映信息的质量。为了进一步规范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财政部于2001年11月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以下简称准则)。与财政部2000年12月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制度)中有关固定资产会计核  相似文献   

8.
建国五十多年来,我国企业会计核算制度从无到有,从“两则两制”模式上的转变到《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和具体会计准则的发布,直至财政部2000年12月正式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无疑经过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可以说,《企业会计制度》是吸纳了历年会计核算制度精华的结晶,是我国建国以来会计核算制度走向成熟的标志,是完善我国企业核算制度,统一会计核算标准,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具体措施,也是我国会计核算制度日趋国际化的重要里程碑。《企业会计制度》首先要求在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并鼓励大中型企业先行实施《企业…  相似文献   

9.
目前企业决策人对净利润、主营业务利润、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等财务指标的重视程度大大超过了对现金流量指标的关注,这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美国前证券管理委员会主席哈罗德.威廉斯曾说过:“如果让我在利润信息和现金流量信息之间作一个比较选择,那么我选现金流量”。我们强调现金和现金流量表,只是提醒利润表的局限性,账面利润可能异化公司决策和歪曲经营业绩。  相似文献   

10.
《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第24条规定:“企业应采用直接法报告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第25条又规定:“企业还应在报表附注中披露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信息。”这就是说,对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列报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法。即通过现金收入和支出的主要类别反映来自企业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一般是以利润表中的营业收入为起点,调整与经营活动有关的项目的增减变动,计算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另一种是间接法。即以本期净利润为起点,调整不涉及现金的收入、费用、营业外收支以及应收应付等项目的增减变动,计算出经营…  相似文献   

11.
农村企业会计核算知识讲座农村农业企业会计核算章成蓉第五讲农业企业利润及分配的核算农业企业利润总额=农业利润总额+工业利润总额+商品流通业利润总额+运输业利润总额+建筑业利润总额+服务业利润总额企业的行业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所属企业上缴利润...  相似文献   

12.
利润可以说是企业的生存之本,关系到企业未来的发展,利润表也是备受利益相关者关注的对象,对利润表的分析也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本文从利润表的作用出发,对苏宁易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苏宁易购”)近几年利润表中列示的重要节点性指标进行分析,并以此对苏宁易购前景进行分析,对其销售管理提供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3.
利润总额集中反映了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经营活动的财务成果。它包括销售利润、投资净收益及营业外收支净额。近年来,一些企业为了达到“利润目标”,钻新的企业财务制度尚不完善的漏洞,使用利润调节手段人为地调节利润,搞虚假收支,侵占国家利益。利润调节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4.
《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和《企业会计制度》的正式实施,对规范我国企业会计核算行为,完整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真实性,积极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和深刻影响。一、《企业会计制度》的新特色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与现行的分行业会计制度相比较更有自身的新的特色和新内容。1完善了会计核算原则。《企业会计制度》在现已执行十二条会计核算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新增加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规定“……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  相似文献   

15.
《农村财务会计》2005,(11):39-42
六、本年利润的核算(一)结转本年利润的方法1.表结法。在这种结转方法下,各损益类科目每月月末只需结计出本月发生额和月末累计余额,不结转到“本年利润”科目,只有在年末时才将全年累计余额结转入“本年利润”科目。但每月月末要将损益类科目的本月发生额合计数填入利润表的本月数栏,同时将本月末累计余额填入利润表的本年累计数栏,通过利润表计算反映各期的利润(或亏损)。表结法下,年中损益类科目无需结转入“本年利润”科目,从而减少了转账环节和工作量,同时并不影响利润表的编制及有关损益指标的利用。2.账结法。在这种结转方法下,每月…  相似文献   

16.
为配合国家对房地产行业的宏观调控,整顿和规范房地产企业会计秩序,从2004年财政部加强对房地产开发企业信息质量的检查到温家宝总理做出“加大会计监督检查力度,综合治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批示,再到国家重点检查的39家房地产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政府对房地产企业会计信息的监管达到了一个新的高潮。检查发现,房地产企业会计信息失真极端严重,个别企业隐瞒利润高达57%。  相似文献   

17.
利用资产减值准备操纵利润成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然而,由于有关资产减值准备的相关制度并不完善,一些企业利用资产减值准备的灵活性来操纵会计利润,导致滥用谨慎性原则。对此,应加以研究和规范。一、利用资产减值准备操纵利润的表现形式企业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必须接受相关会计准则约束,但由于与资产减值准备相关的会计准则界定模糊,并具较大灵活性,为企业进行会计操纵提供了可乘之机。于是,资产减…  相似文献   

18.
当前,会计信息失真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财政部2003年对152户企业2002年度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的结果显示,近70%的企业会计信息严重失真。会计信息失真的范围大而广,使人们不能不重视这个问题。如何防范会计信息失真,已成为规范社会经济秩序的当务之急。一、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形式企业会计信息失真有各种表现形式,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经营成果失真。一些企业不是根据有关会计记录如实反映企业的实际状况,而是根据“需要”来人为“调节”利润。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往往少记、漏记收入,调减利润,而效益不好的单位则多记收入或提…  相似文献   

19.
农业企业价值会随着生物资产的自然增值而逐渐增加,因此完全以历史成本计量生物资产,不能正确反映生物资产自然增值给农业企业带来的价值增加.本文首先对FFSC发布的《农业生产者农业会计指南》关于农业企业价值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列报的建议进行了评价.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农业企业价值列报问题进行了探索性思考.建议从细化农业企业、农产品、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项目分类,建立农业企业价值在财务报表中的双重列报制度,加强农业企业价值信息在财务报表附注中的披露,重构农业企业价值分析财务指标体系等四个方面改进我国农业企业价值列报方式.  相似文献   

20.
利润是企业一定时期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成果。企业利润由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支净额三大部分组成 ,不同的利润来源及其各自在利润总额中所占比重 ,往往能反映出企业不同的经营业绩和经营风险。一、营业利润这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创造的 ,它直接客观地反映出企业的经营业绩 ,代表了企业的总体经营管理水平和效果。营业利润又由主营业务利润和其他业务利润构成并扣除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费用等期间费用。1 主营业务利润这是企业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取得的利润。每个企业的经营活动都是紧紧围绕着自己的主业来展开 ,由主业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