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已经充分,资源利用已经饱和,东部地区的资源和环境资源的有限性,使得很多企业从东部向西部地区转移。遂宁经济开发区抓住了这个契机,到全国各地进行招商引资,通过提供各种优惠政策加上遂宁市本地的便利交通等条件,吸引了很多优秀的企业到当地来投资,这对解决当地的农村劳动力来说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人口数据,基于阻滞增长模型对我国2010年、2015年和2020年的人口数量进行测算,结合劳动力参与率测算出我国2010年、2015年和2020年的劳动力供给量分别为100166.2、106728.7和113640.2万人。结果表明:假如我国的GDP保持年均9%的增长率,则在今后的十多年内,我国的失业人口有进一步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劳动力市场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大环境,劳动力市场的状况直接影响着人力资源管理的方式和效果。本文针对我国近期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作了相应研究。  相似文献   

4.
湖北省地处长江中下游,是我国的一个内陆省份。1995年,全省总人口5727.1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502.44万人,农业人口4224.68万人。人平耕地0.86亩,劳平2.7亩。在全国的人口位次排第9位,人均耕地排14位。 近几年来,全省人口在每年增加70—80万人,耕地面积每年减少20多万亩的情况下,农业保持了持续稳定发展,农村产业结构趋向合理;乡镇企业发展迅速;农村劳动力素质有了较大提高;劳动力的流动初步走上有序轨道;农民人均收入有了较大增长。 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扩大了劳动力的就业容  相似文献   

5.
2010年劳动力市场形势与出路王素娴我国从1980年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就业机会远远超过改革开放前30年,15年来累计就业人数达2亿左右。但是,随着‘就业市场化,失业公开化”制度的建立,劳动就业由数量型向效率型转化,农业分散型以人力劳动为主向集中型以机...  相似文献   

6.
张立宏 《财贸经济》1993,(9):52-54,23
一、终身就业论“终身就业论”,亦称一次永久就业论,指劳动就业由国家统包统配统管,用工固定,身份特殊,富余人员只能统一调配,不予辞退,一次分配定终身。持这种观点者认为,我国目前是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传统终身就业办法,人们职业固定,能免除择业或失业之忧,达到巩固政权、安  相似文献   

7.
8.
9.
基于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供求两方面的因素,引入制度变量,对中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规模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户人力资本存量以及国民经济二、三产业的发展,是影响中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最重要因素,而制度变量通过影响二、三产业的发展间接影响非农就业。当前,增加农户的人力资本存量和加强相应的制度建设对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就业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人力资源公共就业服务作为政府的一项职责,充分发挥其功能可以促使就业问题得以高效缓解,推动就业率的大幅度上升,本文主要探讨强化人力资源公共就业服务对劳动力就业的促进作用,首先概述了劳动就业关系与政府促进劳动就业的职能,其次分析了我国人力资源公共就业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总结了人力资源公共就业服务在劳动力就业方面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当前外需持续变动的大环境下,内需的改变修复已然是板上钉钉的事实,内需也逐渐演变为助力国内经济上升的重要因素。内需修复的两大动力有群众收益增加、预期优化,这两点变动都基于国内整体就业市场局势。就业是民生之根本,广大群众能够提升收益、增加支出,才能带动其他一系列产业的投资、生产、发展,也能够为经济增长源源不断地提供内生动能,促进国内经济实现内生循环。基于此,本文主要以就业双目标为依据,对国内就业形势展开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12.
张继梅 《江苏商论》2010,(9):140-142
马克思的劳动力商品学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劳动力成为商品不是对劳动者主人翁地位否定,要重视对劳动者利益的保护,实现充分就业,加强对劳动力的培养和保护。  相似文献   

13.
对第三产业发展带动我国就业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3,自引:2,他引:43  
通过国际比较,本文对我国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的特点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表明,我国第三产业对劳动力保持了较强的吸收能力并且其吸收劳动力的潜力很大,但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的速度缓慢;今后我国的劳动力将主要转向第三产业,而传统的商贸餐饮业和新兴的服务行业是吸纳劳动力的主要行业.  相似文献   

14.
中小企业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优势与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小企业的存在和发展,缓解和吸纳了就业问题。中小企业在吸纳劳动力就业方面有着一定的优势,也存在问题,这些问题容易造成对劳动力的吸引不强、人才易流失,应当充分利用中小企业资源,扬长避短,积极推进中小企业,吸纳和缓解劳动力就业,以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5.
对中国劳动力就业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国劳动力就业问题的思考□张京城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的就业模式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增长方式的逐步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加快,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新旧体制的磨擦中,原本存在着的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变得更加突出,人口的就业问题遇到了...  相似文献   

16.
17.
杨晓天 《现代商贸工业》2009,21(21):119-120
湖北省是中部地区一个人口大省,劳动力总量很大,就业压力大,实现充分就业一直是各级党和政府的目标。发展循环经济,通过产业横向和纵向的拉伸来拉动就业,是实行湖北就业增长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农村就业结构发生了积极的变化,非农就业比重不断上升。今后几年农村转移新增劳动力仍将大幅上升,农村就业问题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提高农业生产率、重视产业转移与承接、加快城市化进程政策扶持、构建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系是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9.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现阶段改善农民收入水平低的重要途径,也是未来一段时间农民增加收入的现实选择。本文阐述了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特点,并分析了统筹城乡就业对于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促进作用,同时提出了农村劳动力转移产生的几点效益。  相似文献   

20.
就业是富民之本,安国之策,解决好就业问题仍是当前的主要工作。但是,一直以来,人们往往只注重对国有、集体企业的失业下岗人员以及农民工就业的研究,却忽视了对新成长劳动力群体就业的研究。在河北省,新成长劳动力已成为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主体对象,目前劳动力市场上的求职者中,已占很大比例,这个问题解决得如何,不仅事关个人的生存和切身利益,而且还关系全省就业和再就业的全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