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中国国内金融业与世界金融关系的拉近,越来越多的新兴金融衍生品进入中国。国内的商业银行早已不满足于仅仅经营资产与负债业务获取收益,理财产品的研发与推广成为了商业银行新的目标,通过理财产品的发售,商业银行能够有效的规避风险,提升收益。但是,就理财产品市场的现状来看,即使是相对比较规范的大型商业银行,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对理财产品的不当处理既给投资者造成了损失又影响了银行的声誉,严重影响了理财产品市场在国内的发展。本文就当前理财市场现状、存在的风险和问题作了一系列的分析,并就下一步如何改进和完善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希望能够帮助国内理财市场更好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2.
银行理财产品在大势不明朗的情况下成了散户资金迁移的避风港,其收益及潜在风险性向来颇受人们关注。那么什么是银行理财产品?到底有没有风险?本刊走访了渤海银行理财中心。国内银行理财产品有优势据介绍,国外银行理财产品发展早于国内很多年,产品模式及认购群体也  相似文献   

3.
如今,理财产品可谓是各家银行争夺优质客户的一张王牌,跑马灯上滚动的尽是各式理财产品的宣传广告,让人目不暇接。然而,据笔者观察,尽管买理财产品的客户很多,但真正知道理财产品是如何运作、如何产生收益、存在何种风险的人很少,甚至连银行员工自己对此也不甚了解。这样的结果只有一个:各家银行的理财产品越来越同质化,只能纯粹地依靠收益率去搏人眼球,这不利于银行理财业务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以股票和基金为主要投资方向的权益类理财产品风险凸显。债权类理财产品则以风险较低、收益相对稳定而为投资者所青睐,也大大开拓了银行理财的市场。但是,商业银行在设计和发售债权类理财产品时,如果相关产品的结构存在瑕疵,或者法律文件不完善,没有针对不同产品的特点采取桕应的风险防范措施.则同样可能导致风险的发生。本文通过不同类型的理财产品,分析其可能面临的法律风险,并提出若干防控措施和建议,以利于银行理财业务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种类的日趋丰富,满足了不同层次人们提出的个性化理财需求,但实际上任何一款理财产品都伴随着一定的风险。而各个银行采取了各种不同的措施,降低理财产品所面临的风险,以达到吸引客户加入个人金融理财的目的。作为个人用户来说,不仅要充分重视理财产品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还应选择信誉良好的机构和从业时间长、经验丰富的金融管理从业人员,购买个人金融理财产品,以确保自己所购买的金融理财产品能够取得最大的收益。  相似文献   

6.
《中国工会财会》2014,(2):46-46
正投资者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并非稳赚不赔。特别是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未来收益将由投资对象的市场表现来决定,因此,其中蕴含的投资风险应引起投资者的注意。然而,许多投资者并不十分了解银行理财产品说明书中标明的风险等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了其现阶段在中国发展的市场现状,并具体阐述了理财产品可能存在的相关风险,并给相关监管部门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银行理财产品作为一种收益稳定的理财工具,一直备受投资者青睐。2015年,在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时,投资者应把握三大关键词:一手稳健,一手激进,适时关注创新。在银行理财产品中,固定收益类产品的占比一直较高,这类产品可作为稳健型投资者的首选。但有不少分析人士预测,2015年这类产品的收益率有下滑趋势,建议投资者通过选择期限较长的产品来锁定高收益。在如今股市走牛的背景下,投资者也可以将目光转向银行发行的权益类产品。此外,对于现如今银行推出的各类创新产品,在充分了解其风险收益特征的前提下,投资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快速发展,如今理财产品规模已突破10万亿元,给国内居民创造的财产性收入超过4500亿元,成为国内理财市场中的主导力量,转变了银行单一的收益结构格局,推动了我国银行金融的创新.目前,我国银行中间业务收益均不到十分之一,在业务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风险,理财产品也出现了相应的问题,对银行自身的管理能力提出了挑战.与此同时,随着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业务的不断渗透,互联网理财产品层出不穷,以余额宝为例,凭借其高收益性、高流动性、低门槛的优势迅速受到大家的热捧,吸引了大量个人客户,分流了部分银行存款,对银行传统经营模式造成了巨大冲击,并对商业银行理财业务造成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引发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如何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有效防范风险,确保业务持续健康发展是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中必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2008年以来,一些银行理财产品"零收益"甚至"负收益"事件引发了中国理财市场的激烈争论. "零收益"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什么,在不可控制的市场波动因素之外,这些糟糕收益背后的机制和问题是什么?此刻似乎已经到了为近几年火热的银行理财产品把脉的时候.  相似文献   

11.
保证收益类银行理财产品与银行定期存款之间持续存在的收益率之差似乎表明中国银行理财市场存在着无风险套利的机会,看上去中国理财市场好像目前还不是一个经济学意义上的有效率市场,传统的金融资产定价理论在此失去了解释力.鉴于此,本文在一个基础性理财产品定价模型和交易费用范式下,理论上证明了在局限条件下,中国银行理财市场并非是一个无效率的市场.  相似文献   

12.
一向颇受大家信任、被认为收益非常可靠的银行理财产品,在近期爆发出一股“零收益”的风暴,预期收益30%最终变0、浮亏近70%……“零收益”理财产品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什么?在不可控制的市场波动因素之外,隐藏在背后的问题是什么?应该如何改进?此时,似乎已经到了我们为银行理财产品把脉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13.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出现,丰富了金融市场中投资风险收益曲线,延伸了商业银行业务增长空间,虽然投资者参与的热情很高,但对其可能存在的风险识别意识不强。如何充分发挥银行代客理财的有利性,成为个人、企业、银行等多方利益相关者都受益的金融产品,就需要银行对这一业务的功能、目标、风险防范进行清晰的定位。  相似文献   

14.
宋艳芬 《理财》2012,(8):50-51
2011年的股市、债市在内忧外困中跌跌不休,房地产市场也涨势不再,唯独银行理财产品凭借着人们对银行的信任,以及高于银行存款收益等优势,受到空前的追捧。但在投资者对银行理财产品盲目追逐的过程中,个别银行的一些营销人员为了提高业绩,想尽办法误导一些客户购买超过其风险承受能力的理财产品,甚至是银行代理的理财产品,使得客户亏损严重,引起客户的投诉,官司连连。如某外资银行客户1000万元本金在三个月内亏损300万元、某股份制银行客户180万元亏成1万元诸如此类的事件。2011年12月以来,央行已三次下调准备金率,6月8日又3年来首次下调了存贷款基准利率,市场流动性逐步宽松,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也逐步走低,最近两个月,银行推出的主要投资于债券市场和  相似文献   

15.
结构类理财产品是银行根据风险分散的原则,通过组合投资的方式规避风险,为更好地达到投资目的而设计的理财产品。其风险度介于股票、基金和定期存款之间。结构类理财产品根据投资者获取本金和收益方式的不同,一般可分为保本固定收益型、保本浮动收益型和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三种。  相似文献   

16.
李家杰 《理财》2012,(6):54
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发展至今,投资者对它的认知程度却并未随着产品发行数量的飙升而大幅提高。相反,银行理财产品给普通投资者的第一感觉就是种类太复杂,数量太多,合同难以看懂,诸如此类的认识误区比比皆是。银行理财≠储蓄存款银行理财产品是一种风险收益水平介于储蓄存款和股票投资之间的多样化投融资工具。既然是投资,那就需要承担相应的风险;既然有风险,那就需要进行谨慎投资。所以在投资过程中,投资有可  相似文献   

17.
2008年国际经济环境变得恶劣以及国内从紧货币政策,投资者纷纷把目光转向银行理财产品. 对于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而言,银行理财产品成为他们资产配置的新选择.然而,银行理财产品却呈现出大面积的低收益、零收益,甚至是负收益现象.光环掩盖下的银行理财产品,让投资者越发感到"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究其原因,除了受资本市场影响之外,投资者对银行理财产品的特点以及其在资产配置中的作用不熟悉、购买银行产品时的盲目和冲动也是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为优化河南省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状况,发挥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功能,本文以河南省银行理财产品为研究对象,从供给的角度出发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了河南省银行理财产品供给主体不够健全,现实供给状况与客户需求有很大差距,且产品存在流动性较差、收益水平偏低及通货膨胀风险等一系列问题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本文为优化河南省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状况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银行理财产品凭借相对较高的稳健收益,成为老百姓热衷的投资品。银行理财市场近年的蓬勃发展,其在短期资金管理方面优良的基因不可忽视。期限灵活收益佳银行短期理财产品期限灵活,从7天、30天、40天到3个月和多种开放式都有。近几年,为适应市场需求,银行理财市场短期化趋势日益显现。  相似文献   

20.
当前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品种不断增加、产品线不断丰富、竞争愈来愈激烈、客户需求日益增加。个人理财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是理财产品"零收益"引发银行中间业务所隐藏的法律风险、创新能力差、理财品种雷同、风险控制有待完善、理财队伍建设亟须加强等。促进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措施是,进一步建立健全风险控制机制,加大个人理财产品创新,进一步强化综合理财服务功能,加强理财市场培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