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大多具有规模庞大,资金雄厚,客户资源丰富,业务种类齐全,网点众多等特征,但大多数银行在对待企业客户和个人客户的分层方面,基本还是仅仅按照资金规模大小就将客户简单的划分到不同的区间。虽然近年来有所改进,如对个人客户增设了理财金等各种形式的甄别,对企业客户也逐步开始关注除存款以外的综合效益,但总体来说,仍存在着分区区域过大的问题,在产品和服务上也容易走大而统的套路,并且各家银行存在着高度的同质化竞争,缺乏各行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导致对客户需求的反应不够灵活,  相似文献   

2.
集团客户因规模大、业务量多,能为银行带来较高的收益而受到各家商业银行的青睐,并且已经成为各家商业银行信贷营销的重点对象。已经介入的商业银行千方百计要巩固和扩大已有的市场份额,尚未涉足的商业银行则想尽一切办法欲挤进去占领一席之地,各家商业银行使出浑身解数,最大限度整合自身资源、强化对集团客户的信贷营销。但面对蓝田、银广厦及近期的啤酒花等类似集团客户神话破  相似文献   

3.
谢贤君  郁俊莉 《上海金融》2023,(3):29-43+56
本文分析了跨境资本流动对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影响的理论机理,并运用季度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跨境资本流动对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效应和影响机制。研究表明:第一,跨境资本流动显著提高了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第二,不同结构跨境资本流动对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效应不同,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直接投资显著抑制了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而证券投资资本流动则明显增加了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第三,跨境资本流入通过增加银行信贷规模、提高银行信贷客户集中度提升银行风险承担水平;而跨境资本流出则通过减少银行信贷规模、降低银行信贷客户集中度这一间接效应抑制了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水平,但也通过直接效应提高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水平,且直接效应高于间接效应,从而提升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水平。“跨境资本流动-信贷规模/信贷客户集中度-银行风险承担”传导渠道有效。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30年期间,不同规模、不同产权性质的商业银行渐次成立并发展壮大,国内银行业竞争日益激烈,买方市场逐步形成,客户成为银行生存与发展最宝贵的资源。2007年,我国金融市场完全对外开放,外资银行纷纷涌入,无疑给国内商业银行带来更大的压力和挑战。要想在这场优质客户的抢夺战中胜出,国内商业银行就必须牢牢把握住现有的客户资源优势,高度重视客户意见,认真倾听客户之声,深入分析客户需求,加快改进服务管理,提高客户服务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业务的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5.
李敬 《海南金融》2003,(8):18-20
在以往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体制中,由于授信业务受理流程和机构网点划分的不科学性,产生了诸多问题,造成信贷风险高度集中。为解决上述问题,商业银行普遍在全辖全面推行统二授信管理,逐步建立起客户授信的统一管理机制。农业银行根据当前的经济环境、自身资产及客户群体的特点和业务发展的需要,在统一授信中以客户偿债能力作为核定单一法人最高综合授信额度的核心,对不同的客户信用评级采取不同的最高综合授信额度核算模型。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二八定律”的应用和商业银行客户群体的划分,提出了一个全新的金融概念:“3V客户”,并对其构成、范围和贡献度进行了具体的分析,指出“3V客户”是商业银行价值创造的主要来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商业银行如何通过重新划分业务单元格、配备配足客户经理、实行差别化服务、研发增值服务功能,优质高效地做好对“3V客户”的维护,提高对“3V客户”的服务效率、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7.
一、认识客户 客户经理,顾名思义,就是客户的经理,没有客户,客户经理就失去了其存在的基础。因此,开发客户是和客户经理最基本的职责。要开发客户,必须首先认识客户的价值。商业银行客户,简言之,就是商业银行的服务对象。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于客户,又运用于客户,客户是商业银行的宝贵资产,是商业银行效益的源泉。商业银行作为客户资金融通中介,  相似文献   

8.
信贷审批是商业银行信贷经营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全面判断信贷客户信用状态和全面把握信贷资产风险的最后一道关口。这道关口把得好坏,直接关系到银行信贷客户群体和信贷资产的规模与质量。由于基层商业银行在信贷审批流程运行机制上仍存在不少问题,因此,要加快对涵盖信贷业务前中后台各环节的全部业务流程进行改革优化。  相似文献   

9.
建立和完善客户退出机制,是当前商业银行信贷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要按照“有进有退,进而有为,退而有序”的原则,区分潜在风险客户和事实风险客户及企业的不同情况,选择最佳退出方式;要加强信贷市场预测,把握最佳退出时机,预见性、主动性地防范信贷风险;要把客户退出工作作为业务综合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部门齐抓共管,对存量资产建立起经常性的动态调整机制。  相似文献   

10.
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企业,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它向客户提供各种金融服务,取得利润的回报。而所谓“差别化服务”,就是商业银行根据客户能为银行带来利润的多少,将其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并为之提供品种不同、质量不同、侧重点不同的金融服务,从而最终实现银行经济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商业银行跨国经营的开展,越来越多的业务受到国别风险的影响。国别风险与商业银行从事国内业务时遇到的一般风险有显著区别,表现形式更加复杂与多样,它将降低跨国投资的预期收益,并且沿着债务链迅速传导到世界其他国家。国别风险的出现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商业银行必须有效识别、准确评估国别风险,设定国别风险限额,维护敞口计量模型和评级模型,根据国别风险的变化及时调整模型,对客户给予风险提示和预警,依据客户所在国家、客户类型、所属行业、信用等级、客户规模等因素制定不同类型客户的准入标准。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我国大型客户和中小型客户的总体状况、经营特征以及发展 趋势的分析,提出我国不同规模企业的经营与发展对商业银行经营和业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个人金融衍生产品类型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开展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主要是对公、对私提供代客外汇衍生产品交易为主,尚没有提供人民币衍生交易。就衍生产品的交易结构而言,商业银行提供的对公外汇衍生产品与对私衍生产品没有本质区别,二的不同仅在于对公客户的个体交易金额较大,因而可以为对公客户提供更具个性化需求的产品;而对私客户的资金量相对较小,往往需要通过聚合才能达到一定的规模.因而为对私客户提供的衍生产品往往更加标准化,期限通常也比对公客户的交易期限短。  相似文献   

14.
中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股份制商业银行要按现代金融企业制度要求和标准来设计自己的金融制度和业务运作程序,要坚持保障质量、讲求效益前提下的规模优先原则,以规模扩张和盈利增长为内容,努力实现其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目的。同时,要建立市场营销体系,以市场和客户为导向建立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的组织架构。  相似文献   

15.
现代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必须贯彻“以客户为中心”原则,以客户为中心,不仅要有客户至上的观念,更要有服务客户的能力,能够高水平地满足客户和市场需求,多些“可以”,少些“不可以”;多些“做得成”,少些“做不成”,这就要求商业银行要建设先进的服务能力。[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商业银行与客户构成了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供需关系。商业银行要将产品和服务成功地营销给客户,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依据客户心理需求特征来实施。客户的心理主要包括客户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客户选择什么样的商业银行的心理变化是有规律性的,掌握客户选择商业银行心理规律并采取相应的营销策略,有利于商业银行成功地实现营销目标,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商业银行主要的利润来源于20%的高端客户(即VIP客户),这些客户能为银行带来80%甚至更高的利润,因此,争夺VIP客户成为银行客户管理工作中的首要任务。商业银行要想在争夺VIP客户中胜出,就必须针对高端客户开发出优质的产品并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涌现出一批规模庞大、发展稳健、实力雄厚的集团企业,这些企业不仅成为国家产业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也成为各家商业银行重点拓展的目标客户群体。然而银广厦、科龙、农凯事件的相继爆发.却向商业银行昭示着集团企业在给银行带来规模效益的同时,也潜藏着巨大的风险。加强对集团客户授信业务的风险管理,已成为商业银行强化风险控制、提高发展质量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姜婧 《现代金融》2005,(10):17-18
优质客户,又称VIP客户,即贵宾客户的英文缩写,他们是各家商业银行眼中的“香饽饽”,是各家商业银行不惜代价争夺的对象。农业银行要想在新一轮竞争中取胜,就必须优先发展、培育相当数量的优质客户。  相似文献   

20.
个人金融服务是商业银行在经营中按客户划分市场,对居民个人或家庭提供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总称,也可以说是商业银行开办的通过对个人金融资产的重组与再利用而使其得到保值、增值的新型业务。根据服务对象的差异可将其进一步细分为两类:一类是对一般客户提供的普通金融服务;另一类是对称客户提供的私人银行服务,服务对象具有一定资金实力。个人金融服务在国外商业银行发展非常迅速。个人金融服务在国外商业银行发展非常迅速,在我国,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对商业银行业务需求的变化以及商业银行功能与业务的创新,个人金融业务和服务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