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保护保险消费者利益是各国保险监管业的根本目标,这是由保险行业属于第三产业的根本属性决定的。不同时期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保险监管定位和配套机制,保险监管体制随着行业的发展不断变化和推陈出新。纵观各国对保险产品的监管体制,正在被以偿付能力监管为核心的监管模式所改变,趋向于宽松化,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但是无一不注重对保险消费者利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2.
保险资金运用信息披露制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保险资金运用监管的目的是保护保单持有人的利益,维护保险市场的有效性。在竞争性保险市场中,消费者如何对保险产品进行理性选择,取决于自己对保险产品价值的评估。保险产品的经济性质可以确定为经  相似文献   

3.
魏敬淼 《中国外资》2010,(6):185-186
20世纪90年代以来,金融创新不断推进,花样繁多、结构复杂的金融产品开始走入寻常百姓家,金融消费的形式从单一的存取款向支付、理财、融资、投资等延伸,与此同时,消费者与金融机构地位不平等、信息与专业知识不对称也日益突出,一些国家关注到这种变化,通过法律、监管、自律等多种手段对消费者进行保障。对比而言,我国对银行消费者的保护是很欠缺的,加强对银行消费者的保护工作已势在必行,本文通过揭示我国银行消费者权益受损的现状,分析其成因,结合我国国情、借鉴一些国家的经验,提出了健全我国银行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的几点主张,包括制定《银行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修改《商业银行法》,将保护对象由存款人扩大到消费者;修改《银行业监督管理法》规定消费者保护是银行业监管的目标之一,明确银行业监管机构保护消费者的职责,在银行业监管机构下设置专门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加强银行业监管机构对银行业协会的指导、监督,促使其在消费者保护方面有所担当。  相似文献   

4.
20世纪90年代以来,金融创新不断推进,花样繁多、结构复杂的金融产品开始走入寻常百姓家,金融消费的形式从单一的存取款向支付、理财、融资、投资等延伸,与此同时,消费者与金融机构地位不平等、信息与专业知识不对称也日益突出,一些国家关注到这种变化,通过法律、监管、自律等多种手段对消费者进行保障.对比而言,我国对银行消费者的保护是很欠缺的,加强对银行消费者的保护工作已势在必行,本文通过揭示我国银行消费者权益受损的现状,分析其成因,结合我国国情、借鉴一些国家的经验,提出了健全我国银行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的几点主张,包括制定<银行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修改<商业银行法>,将保护对象由存款人扩大到消费者;修改<银行业监督管理法>规定消费者保护是银行业监管的目标之一,明确银行业监管机构保护消费者的职责,在银行业监管机构下设置专门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加强银行业监管机构对银行业协会的指导、监督,促使其在消费者保护方面有所担当.  相似文献   

5.
《保险研究》2011,(12):J0001-J0002
保监会主席项俊波履新以来,7日首度面对媒体发表讲话,主题是“如何保护保险消费者利益”。 在保监会召开的座谈会上,项俊波指出,保护保险消费者利益,是衡量保险监管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今后将抓紧整合监管资源,改进监管方式,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把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抓出实效。同时,建立健全统一的涵盖销售、承保、回访、理赔等各个...  相似文献   

6.
次贷危机后,金融消费者保护日益受到重视,代表公共利益的监管资源投入到金融消费者保护中的比重加大。维护消费者权利是从法学角度对金融消费者保护监管目标的界定,而消费者效用成为衡量金融监管投入的重要经济学依据。本文通过对消费者权利和消费者效用的分析,对监管目标进行了最大化分析,从而推导出金融监管与金融发展、消费者偏好、金融审慎监管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刘珊珊 《银行家》2014,(3):129-130
正新规出台的背景消费者保护是欧洲监管局的主要目标之一。2012年,因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设计、运营及推广问题导致消费者利益受损的事件逐渐增多,引起了欧洲监管当局的注意,随即对欧盟成员国的国家主管机关开展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银行、保险和证券投资领域,不合适的产品监督管理机制在损害消费者利益的同时,还造成金融市场信心下降,以及金融机构审慎经营环境受到影响。为了加强消费者保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金融消费者保护监管主体为视角,在总结英美等发达国家金融消费者保护监管经验以及国内监管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监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适合性原则起源于美国证券市场,并作为消费者保护的重要内容纳入美国保险监管领域。其核心要求是销售方有义务在对投保人进行合理调查的基础上,向其推荐符合其需求的保险产品。通过借鉴美国保险交易领域的适合性原则要求,结合我国寿险市场误导难禁和产品错配的现状,提出应从保护投保人利益和提高监管效率的角度,构建我国寿险业销售误导事中防范体系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金融业行为风险、行为监管、金融消费者保护及其相互关系,指出审慎监管与行为监管(金融消费者保护)具有互补性、差异性,也有潜在冲突的可能。审慎监管与行为监管要有机平衡,不能顾此失彼。次贷危机表明,过去监管实践中更容易忽视行为监管,弱化金融消费者保护。危机后,各国都在加强行为监管。我国也需要结合国内实际情况,完善行为监管体系,形成审慎监管与行为监管有效互补的监管框架。  相似文献   

11.
在金融创新加速的背景下,金融机构的结构套利、透明度套利以及对监管的"竞次"博弈等行为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产生了重大影响。次贷危机的爆发让我们认识到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不足,不仅会损害消费者的个体利益、影响公平交易,而且还会威胁一国金融体系的安全。文章研究了金融创新对金融消费者保护的影响,并借鉴国外经验对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提出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日前,中国保监会发布了《保险专业代理机构基本服务标准》、《保险经纪机构基本服务标准》、《保险公估机构基本服务标准》。三个基本服务标准为保险消费者在购买保险产品、接受服务方面提供参考,也使他们对中介公司评价有了具体标准,这是监管机关加强保护消费者  相似文献   

13.
在银行服务日益丰富而细致、民众权利意识越来越强的今天,我国银行业消费者保护问题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视。尽管如此,监管当局的监管力度不够及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薄弱等原因仍使消费者与银行之间的纠纷事件屡屡发生。因此,完善我国银行业的监管制度,保护银行业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4.
保护消费者利益始终是保险监管工作的一项重要使命。保监会对此历来高度重视,近年来多次从战略的高度提出消费者利益保护问题。在2009年全保会上,吴定富主席明确提出“坚持保护消费者利益不动摇”,“保险业要始终把保护保险消费者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事实上,监管部门在这方面也连续出台多项措施,从各个方面完善对消费者的保护。最近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投资连结保险销售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也是这一行动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金融体系大的缺陷之一是金融机构行为风险管理不足,监管部门行为监管与消费者保护不足,工作中造成的被动和潜在风险不容忽视。应该建立我国独立的金融业行为监管与消费者保护机构,强化行为监管工作体系,加强金融消费者、投资者保护。  相似文献   

16.
企业创新对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具有重要影响,目前我国金融市场发展还不完善,不少金融机构法律意识淡薄,相互抄袭导致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不利于企业产品创新,对金融产品授予知识产权是保护金融主体利益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以保险产品为例进行分析,指出金融产品具备知识产权属性,并结合其他国家和地区对包括保险产品在内的金融产品的知识产...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金融消费者保护体制一直处于统一监管和分业监管两种模式交叉共存的状态。一方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不分行业地对消费者统一保护;另一方面金融监管部门也承担着各自行业的消费者保护职能。  相似文献   

18.
2012年保险市场运行总体平稳,风险得到有效防范,市场秩序有所好转,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不断提高;保险监管机构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基调,进一步强化监管为民的理念。2013年保险监管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抓服务、严监管、防风险、促发展”,更加注重保护保险消费者权益,着力解决保险市场和保险监管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保险业持续健康发展。要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加大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力度;继续推进改革创新;力争在规范市场秩序方面取得新的成效;加强对保险法人机构的监管;加强保险监管干部队伍建设。并积极推进保险产品定价机制与监管;行业竞争力提升;进一步争取政策支持;全面梳理和完善监管法律法规体系等问题的四项工作。  相似文献   

19.
吕宙  孟龙  王俊杰 《保险研究》2014,(12):13-13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在金融保险消费者保护方面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值得我国借鉴,即:确立消费者保护是金融保险监管的核心职能,建立完善的消费者保护法律框架,利用互联网平台加大消费者教育力度,建立辅助监管的消费者纠纷处理机制,推进保险业信用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20.
王召 《金融博览》2013,(10):30-31
早在"大萧条"时代,金融消费者保护思想已经萌芽,即通过强化监管来保护存款人利益。在此之后,虽然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在各国都受到不同程度的重视,但始终没有明显突破。而在我国,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往往被误认为是"履行社会责任",可做可不做。但是,这一僵局最近已被打破,特别是随着《银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指引》的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