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特点浅析任福昌赵卉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过程是一个有序的系统。高等自学考试教育过程的三个基本要素即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国家考试及其联系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有序的系统。这三个基本要素又以特定内涵构成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子系统基本特征。现在把这三个...  相似文献   

2.
“四个全面”战略思想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具有十分丰富而深邃的精神实质和内涵,其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新的历史性飞跃.“四个全面”作为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联系观和矛盾分析方法对我们党治国理政方略创新实践的科学总结.这些战略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时间内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南.  相似文献   

3.
蔡艳梅 《黑河学刊》2014,(3):99-100
在客观主义知识观的影响下很多教师形成了以知识传授为基本特征的教学观。建构主义知识观关于知识具有不确定性、理解性和建构性的观点,对教师形成正确的教学观有深刻的启发。  相似文献   

4.
任何一种管理思想和理论的提出都是以一定的人性假设为前提的。学习型组织理论的人性观包含了三个要点:学习人、创造人、团队人。这三者各有其内含同时又是相互联系,融为一体的。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深刻而密切的联系.中国传统文化可以从“身体-情感-道德-智慧”四个维度来全面认识和理解.以此为基础,我们从四个维度构建了包含16次课的“大学生国学研习公益课程”,这四个维度的每一个维度中的内容都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创业过程中的学习已成为创业研究领域最主要研究方向。文章从广东揭阳军浦淘宝村创业者如何创业学习这一角度出发,从两个维度来界定创业学习的概念,其次从创业者学习的三个阶段、电商模式的四个基本特征分析军埔崛起,这将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借鉴性和指导性。  相似文献   

7.
随着资源观研究的不断深入,理清资源观研究所涉及的相关构念,就成为推动资源观研究进一步良性发展的前提。本文在系统回顾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起源、内涵与构成维度、分析层次、测量方法等四个方面,对资源观研究经常涉及的"资源整合"与"资源重构"这两个重要构念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比较分析,并且在指出现有研究不足的基础上,对未来相关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推进资源观视角下的后续研究奠定扎实的概念基础。  相似文献   

8.
董晓迎 《魅力中国》2010,(35):311-311
具有两千历史的佛教,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可以为解决当代生态危机提供精神资源。缘起论是佛教生态观的哲学基础,整体论和无我论是它的基本特征,自然观、生命观、理想观是它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9.
高东鹏 《天津经济》2003,(11):56-59
在改革开放谋发展,增强综合国力的历史进程中,企业管理者运用激励因素,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已成为普遍现象.其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这些都与是否正确掌握激励因素系统观有着直接的、必然的联系.因此,研究认识、掌握激励因素系统观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邢淑萍 《中国经贸》2011,(14):56-57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矛盾运动的必然要求,也是解决这两对矛盾的根本途径;是当前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也是企业的一场革命。探索有中国特色的企业制度,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企业观: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有机主体,是由市场选择企业。象任何有生命的生物都有诞生、成长、衰退和死亡的过程一样,企业作为市场的有机主体,有其生命周期,市场竞争、优胜劣汰决定着企业的生死存亡。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在国有企业中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是要达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这四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整体,从不同方面指出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和目标。本文主要从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必要性出发,探讨现代企业制度的中国化进程及其发展方略。  相似文献   

11.
李小鸥 《走向世界》2011,(16):95-95
杰克·伦敦是20世纪初在世界文坛上颇具影响的一位美国作家。他自幼生活在社会底层,以出卖体力为生,后来逐渐成为现实主义作家。  相似文献   

12.
在可持续思潮的影响下,人们已经对SNA为核心的国民经济账户作了部分修改,但始终没能把环境核算与经济核算有机地融为一体。本文在分析不完善的核算体系对环境资源造成的不良后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未来”账户和调整国民经济账户体系的初步设想,并进行了案例研究加以实证。  相似文献   

13.
王建华 《上海经济》2014,(11):18-21
俗话讲:穷则思变,富而思进。“穷”与“富”是两种不同的状态,而在小同状态下产生的思想与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不同的。著名思想家哲学家胡适先生指出,时势生思潮,思潮造时势。对于时势总体状态的把握是思考的结晶,称之为“思”,将这一成果转化为改造推动时势的方法与途径,称之为“道”。  相似文献   

14.
“世界历史”作为唯物史观的一个重要范畴,特指资本主义建立大工业以来,各民族、国家通过普遍交往,进入全面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状态,使世界整体化以来的历史。它对“类”意识的生成具有重要意义:一是它打破了民族和国家之间的地域界限,从而清除了当代“类”意识生成的地域性障碍;二是它突出了人类文化精神中的整体精神,促进了个人本位向“类”本位的复归。  相似文献   

15.
对“北京共识”与“中国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红征 《特区经济》2009,240(1):143-144
英国著名思想库,伦敦外交政策中心发表了美国高盛公司政治经济问题高级顾问乔舒亚·库珀·雷默教授的长篇文章,提出了当代经济发展的"北京共识"概念,认为"北京共识"取代了盛行于20世纪90年代的"华盛顿共识"。这篇文章引起了国际学术界、舆论界和政界的广泛关注。比较研究"北京共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总结30年来改革和发展的经验,继续稳步前进,对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转轨与发展也可能会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或启迪。  相似文献   

16.
曹袢遐 《上海经济》2012,(7):38-39,6
"苹果"公司如日中天之时,恰是柯达公司破产之日。不同层面的创新造就了两家企业的不同命运、中国企业需要的,是宁如苹果般缺少一块却意犹未尽的创新诉求,而非柯达般"咔擦"一声间的绚烂瞬间。  相似文献   

17.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在与全国十大美院掌门人交流时曾说,城市建设需要仔细研究土木建筑的布局,要让人看着舒服,能体现出自然之美。城市建设要有艺术感觉。城市的建设者要把城市当作自己的作品关键是要统筹考虑,整体规划,分步实施,使其有个整体的艺术感觉和自然环境。如何把城市形象建设搞好,为借鉴发达国家城市形象宣传理念,应葡萄牙葡中合作发展促进会、西班牙VILLAVA政府邀请,市委宣传部赴西班牙和葡萄牙城市形象宣传及城市文化设施考察团一行6人于2010年2月19日至3月1日先后到西班牙的巴塞罗那、萨拉戈萨、马德里和葡萄牙的里斯本和艾佛拉市进行了考察交流活动,拜访了科里亚多比利亚尔瓦市政府和西班牙第三大报纸《道理报》,同时考察了葡萄牙《新闻日报》。融自然之美与艺术之美正是西方城市形象发展的真实写照,也是重庆城市未来发展的蓝图!  相似文献   

18.
自启蒙运动以来,西方法律理论的研究重心发生了两次转变,即从“自然法”到“规则法”,再从“规则法”到“活法”的转变。但这两次转变不是偶然发生的,而是因为一系列的社会原因促成的,具有历史必然性。由此也说明了,观念和理论的变化,必然有潜藏在其背后的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在某种意义上,社会历史发展的逻辑,也是观念和理论发展的逻辑,地学理论如此,其他社会观念和理论亦然。  相似文献   

19.
变"废"为"宝"     
厦门东海洋水产品进出口有限公司位于水产资源丰富的东南海滨城市-厦门,是福建省较大的一家真章(学名:真蛸Octopus Vulgaris)精加工产品出口基地.该公司利用膜分离技术,成功地从真章下脚料中提取出具有海洋生物活性的人类长寿保健因子-天然牛磺酸,并顺利取得国家发明专利,获得厦门市政府的嘉奖.该项目是厦门科学技术进步奖2006年获奖项目.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国内外学者有关观点的评述,认为创新的外延是广阔的,根据外延的不同,创新可分为不同的层次,我们通常所讲的创新系技术创新;创新是一个过程,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创新是一种经济活动,创新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自主创新中的“自主”主要是强调创新主体(或称实现主体)是属于我们国家;自主创新中的“创新”侧重现代创新,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更强调宏观性、系统性、目的性,更强调符合客观实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