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康林善  妙学春 《科技和产业》2020,20(11):187-191
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等,对金昌市体育文化旅游产业融合进行研究。金昌市“以花为媒”另辟蹊径,构建“体育+”和“+体育”的体育文化旅游产业双向融合发展机制,形成“文化+旅游”审美教育、“体育+旅游”休闲娱乐、“文化+体育”社交生活、“体育+文化+旅游”情感升华等融合模式。存在资源富集,但产业发展滞后;生态环境脆弱,项目建设难度较大等相关问题。建议:建立联动发展机制,促进体育文化旅游产业融合;以文化认同体验为核心,打造独特的品牌IP;创新投融资模式,提高体育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2.
到烟台不再走马观花,做到深度游烟台,“城铁”成为眼下烟台旅游业面前的一个香饽饽。在2014年12月22日,来自山东省西部的济南、淄博、滨州、泰安等7座城市代表,来到烟台推介当地旅游产品,并与烟台形成“高铁省会城市群旅游联盟”。在推介会上,7座城市代表纷纷看好高铁为山东省东西部城市旅游互动带来的利好,期待运作“同城化”旅游。而在会议上,专家们提出的目前山东省散客接待比例已经达到95%,让联盟  相似文献   

3.
青州市旅游资源开发思考青州市人民政府青州市是山东省辖县级市,是一个旅游资源丰富但旅游业起步较晚的城市。青州市把旅游业的发展列入了“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了《青州市旅游事业“九五”发展规划》,确立了“开发古青州,建设旅游城市”的发展战...  相似文献   

4.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体育旅游法制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保障体系,也是由“人治到法治”的具体表现。法制环境建设是当代体育旅游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新时代、新体制下陕西体育旅游法律环境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剖析,并对今后陕西体育旅游法律环境建设的对策进行深入了探索与思考。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致力于打造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然而传统旅游发展后劲不足,需要在市场需求及消费格局引导下寻找新的市场机会。航空体育是体育产品中的“新贵”,有着项目多、体验感强的特性,与旅游融合发展,打造航空体育旅游产品,更能展现内蒙古旅游资源优势并提高游客满意度。文章以打造国际航空体育旅游目的地为目标,以航空旅游为切入点,探讨内蒙古旅游产业建设的新思路,为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指示方向。  相似文献   

6.
王志东,山东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山东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专家学科组成员、中国旅游未来研究会理事、山东省旅游行业协会理事、山东省新长征突击手、山东省“青春立功”一等功、2006山东旅游突出贡献人物。  相似文献   

7.
作为胶东半岛的青岛、日照、烟台、威海四城市,都具备丰富的海洋旅游资源。长期以来以行政区域对海洋旅游资源的划分造成了四个城市各自为政的旅游发展思路。这种思路不能科学合理地对胶东半岛海洋旅游资源进行整体规划、统筹安排,必然造成了对海洋旅游资源的浪费以及各个城市相雷同的旅游定位。胶东半岛海洋旅游联动战略的提出旨在解决上述矛盾,对胶东半岛海洋旅游资源进行整合,科学规划,使胶东半岛各城市海洋旅游资源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形成“白色风帆(青岛)——金色沙滩(日照)——绿色岛屿(烟台)——蓝色海湾(威海)”的联动格局。  相似文献   

8.
目前,体育旅游产业集群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体育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是提升区域体育旅游产业的关键。运用模糊层次评价法(FUZZY-AHP)对山东省体育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山东省体育旅游集群竞争力不强、优势不明显,主要原因在于体育旅游生产要素竞争力不强、环境竞争力有待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缺乏、制度竞争力薄弱。针对上述问题,提出重点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强化提升生产要素竞争力、不断完善环境竞争力、充实提高制度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浪花里的歌     
伊蒙 《走向世界》2006,(11):96-103
碧海蓝天,阳光沙滩,夏日的山东,海滨成为旅游热点。也许,人们在海边与浪花嬉戏的同时,抬头远望,会看见海中远处点点的白帆,那是帆板运动员的身影。随着第29届奥运会帆船项目落户青岛,山东省的水上运动开始为人关注并蓬勃发展起来。为加快中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跨越,国家体育总局确立了与奥运会比赛项目密切相关的“119”工程(为冲击奥运会田径、游泳、水上三大项目共119枚金牌确立的备战工程)。为此,山东也在做出自己的努力。我们漫步山东,从黄海之滨的青岛、日照,再到湖光山色的济南、聊城,摘取几片浪花,以此折射出山东发展水上运动的概况。  相似文献   

10.
体育旅游是以欣赏、观看或参与为主要特征的旅行游览活动。随着休闲时代和体验经济的来临,体育旅游以其参与的广泛性和内容的丰富性,深为人们所喜爱。辽宁是我国体育大省,也是旅游资源较为丰富的省份之一,伴随着民众健身意识不断增强,由此带来的体育休闲游将成为辽宁旅游业发展的一大亮点。本文以辽宁体育旅游发展的现状为切入点并对其加以分析,进而提出一系列有助于辽宁省体育旅游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小亿 《走向世界》2014,(3):44-47
5个“一体化”,7市筑“一圈”。抱团,让发展的速度不以加法计,而是乘法,或是N次方。 旅游是合作共赢时代的幸运儿“山东省会城市群旅游联盟的成立,让济南、淄博、济宁、泰安、莱芜、德州、聊城、滨州8城市资源共享,也给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的大旅游格局吃了定心丸。通过区域旅游产品整合,旅游主题统一策划,旅游信息平台构建,城际旅游交通网络完善,实现恫城旅游无缝接驳。  相似文献   

12.
汪威 《发展》2006,(11):59-60
国际上对会展旅游的定义MICE(Meetings、Incentives、Conventions、Exhibitions),是指包括各类专业会议、展览会与博览会、奖励旅游、大型化体育盛事等活动在内的综合性旅游形式。Andrew Bradley认为会展旅游是旅游业的一个分支。会展旅游作为一种专门的经济活动就已为世人所关注,上世纪80年代已成为国际旅游业发展的一种新型产品,在世界各国得到蓬勃发展,被誉为“旅游皇冠上的宝石”。  相似文献   

13.
如今,与日益昂贵、人满为患的马尔代夫相比,拥有毫不逊色的棕榈沙滩的斯里兰卡,无疑是距离前者最近的另一个海滩胜地。然而,如果仅仅将斯里兰卡看作是马尔代夫的“替代品”,那就大错特错了。斯里兰卡有自己的特点。200多元人民币,就能在这个岛国特别体面地度过美好的一天,斯里兰卡2011年被KOUNI年度旅游报告评为“性价比最高旅游目的地”,被称为“穷游者”的天堂。  相似文献   

14.
翟文帅 《老区建设》2013,(14):45-46
体育旅游在中国是一个新兴的市场。通过对体育旅游的国内外的发展背景与现状进行描述,并对中国体育旅游在发展过程中的存在的问题、优势、劣势进行分析,探讨用怎样的管理模式和营销方式使体育旅游更好、更健康地快速发展,这对促进中国体育旅游市场的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5.
陈豪  谢镕键 《特区经济》2022,(8):141-144
海南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拥有内陆省份无法复刻的阳光、沙滩、大海和空气。但在旅游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仅靠这些自然资源并不足以让海南拥有强劲的竞争力。尤其在面对国际及国内同类旅游目的地的双重竞争压力下,海南要想实现“海南自贸港”对旅游业寄予的厚望,必须在“以文带旅”的基础上进行文旅融合,重视文化旅游品牌的打造。本文以基于SWOT分析法的海南文化旅游发展战略研究为题,分析了海南文化旅游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并运用SWOT矩阵进行了各要素的组合分析,以期得出进一步发展海南文化旅游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近日,山东省旅游局局长于冲在全省重点旅游项目会上表示.山东省旅游系统将启动5A级旅游区精品创建工程,5年内争创15个“5A”,争取80%的城市有国家5A级旅游区。  相似文献   

17.
2013年“十一”黄金周是我国首部《旅游法》实施后的第一个节假日。“十一”黄金周海南旅游业总体运行状况良好,价格回归理性、“散客”成为市场主力军、旅游市场日趋规范化。《旅游法》实施后的海南旅游市场主要特点:一是三亚继续领跑海南旅游;二是自由行占主流;三是旅游市场结构将发生转变;四是体验旅游项目增多。《旅游法》实施后海南旅游业发展应继续发挥政府职能、培育主题旅游企业等。  相似文献   

18.
湖南具有丰富优质的体育旅游资源,体育旅游产业实践发展强劲.湖南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将在调整湖南产业结构、增加税收、拉动区域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等方面起重要作用.因此,在湖南体育旅游产业开发过程中,要树立大产业、大旅游、大市场的观念,深化特色意识和创新意识,做大做强湖南体育旅游产业.  相似文献   

19.
常德市地理条件优越、历史悠久,体育休闲旅游资源丰富,受到市政府重视,发展机遇很多.但需要强化品牌意识,抓住西部开发、加入WTO、北京奥运等机遇,将常德市体育休闲旅游做成一个产业,使其成为常德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20.
山东省区域旅游竞争力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作为一个旅游资源大省,近年来,旅游产业发展迅猛,各项旅游指标快速增长,旅游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但还存在一系列问题。通过建立两水平Logistie模型定量评价山东省内区域旅游竞争状况找出影响山东省区域旅游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提升山东省旅游产业竞争力水平的对策建议为优化政策:促进旅游产品创新,优化旅游产业结构,培育旅游高初级生产要素。推进区域联合,提升乡村旅游竞争力等,以期快速提升山东省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水平,实现山东省旅游经济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