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固定资产会计作业中,应当清楚新准则的变化对固定资产会计作业对象、内容、标准、过程、结果以及与固定资产相关的损益计算、会计信息披露等方面所产生的影响,准确地在固定资产会计作业中体现出新准则的要求,向有关主体提供规范的固定资产会计信息。新会计准则从条款的界定、内容和阐述都做到了言简意赅、表达科学、操作方便、易于掌握,从而充分体现了精炼、客观、公正的鲜明特点。更加符合经济发展需要和企业经营实际。  相似文献   

2.
固定资产在确认、计量,处置、披露等方面与原准则相比均有了较大变化,这些差异能使企业更注重经济业务的实质,会计信息更加客观.  相似文献   

3.
新修定的《企业会计准则》,已经于2007年1月1日在我国上市公司实施.新会计准则体系是以基本准则为指导原则,以存货、固定资产等一般业务准则为主线,兼顾石油、天然气、生物资产等特殊行业中特定业务准则,按照现金流量表、合并财务报告等报告准则进行列报,涵盖了企业绝大部分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和相关信息披露,形成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进程、能够独立实施和执行的、与国际会计标准趋同的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  相似文献   

4.
当今,我国现行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正也正在逐步的改革和发展,其主要目的就是要消除和减少与国际会计准则之间的差异,以此来提高会计信息国际可比性,这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笔者试从国际会计准则的影响因素入手,针对我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和对我国会计准则未来朝着国际化方向发展的问题浅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会计准则改革——借款费用对企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延风 《当代经济》2007,(11):116-117
国际会计准则--借款费用是目前所有国际会计准则中认同度较高的准则,本文对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与原借款费用准则进行分析和比较,指出新旧准则的具体规定对企业的会计核算和会计信息产生的不同影响.并将国际准则与国内准则进行比较,分析新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存在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王玉蓉 《当代经济》2009,(22):134-135
2007年我国开始实施新企业会计准则,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是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为前提的,是涵盖企业各项经济业务并可独立实施的会计准则体系.既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又有明显的中国特色,与旧会计准则相比有继承也有发展、创新,本文就对新旧会计制度做些对比,为企业恰当运用新会计准则提出一些参考性意见.  相似文献   

7.
会计道德环境与会计人员的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众所周知,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准则之一就是真实性,即会计核算要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客观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济业务、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也就是要讲究诚信。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规定,企业对外的财务报表必须具备可理解性、可靠性、相关性、可比性四个基本特征,并把可靠性作为这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部分。我国新修订的《会计法》也对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性做出了具体要求。一、会计环境与会计道德会计环境是指对会计的发展和创新起影响和制约作用的各种因素,包括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技术环境、法制环境、对外开放环境等。会计道德是会…  相似文献   

8.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化发展,会计理论也在不断发展,为使会计信息能够更加准确、客观地反映各种复杂的现实经济业务,财政部发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并于2007年1月1日起开始在上市公司执行,其中一大亮点是对投资业务的会计处理做出了重大变革,对传统的会计理论与实务提出了巨大挑战。文章对新《企业会计准则》中投资业务规范内容及核算进行探讨解析,以帮助理论界和实务界更好地理解运用新准则。  相似文献   

9.
郑研  田治威  张岩 《当代经济》2007,(10):136-137
随着国际经济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会计准则国际协调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新企业会计准则在若干重要问题上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文章在分析了会计准则国际协调内涵的基础上,具体阐述了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在公允价值、企业合并、债务重组等方面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同时分析了新企业会计准则的中国特色,即在资产减值、关联方关系及交易披露、政府补助、企业合并等方面与国际会计准则存在的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0.
刘梅 《时代经贸》2007,5(2X):148-149
新修定的《企业会计准则》,已经于2007年1月1日在我国上市公司实施。新会计准则体系是以基本准则为指导原则,以存货、固定资产等一般业务准则为主线,兼顾石油、天然气、生物资产等特殊行业中特定业务准则,按照现金流量表、合并财务报告等报告准则进行列报,涵盖了企业绝大部分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和相关信息披露,形成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进程、能够独立实施和执行的、与国际会计标准趋同的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  相似文献   

11.
李玉 《当代经济》2009,(24):120-121
2007年我国开始实施新会计准则,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是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为前提的,是涵盖企业各项经济业务并可独立实施的会计准则体系.既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又有明显的中国特色,与旧会计准则相比有继承也有发展、创新,本文针对新旧会计制度做些对比,为企业恰当运用新会计准则提出一些参考性意见.  相似文献   

12.
国际会计准则——借款费用是目前所有国际会计准则中认同度较高的准则,本文对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与原借款费用准则进行分析和比较,指出新旧准则的具体规定对企业的会计核算和会计信息产生的不同影响。并将国际准则与国内准则进行比较,分析新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存在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2006年2月15号,财政部发布了新会计准则。这次新会计准则体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强化了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供会计有用消息的理念。新会计制度的实行,适应了市场化改革的需要,提升了会计信息的准确性,有利于降低交易费用,提高市场效率,适应了中国经济国际化的需要。本文主要是探讨新会计制度对会计信息的影响,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新会计准则中<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限定条件不够明确可能将导致上市公司管理者利用准则的缺陷,将本应计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金融资产人为地计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进行盈余管理.  相似文献   

15.
新会计准则充分吸收了国际会计准则的做法、考虑了中国特殊的经济环境和会计环境,对旧会计准则进行系统修订的同时,新颁布了一系列新会计准则。新会计制度的实行,适应了市场化改革的需要,提升了会计信息的准确性,有利于降低交易费用,提高市场效率,适应了中国经济国际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胡爱娟 《时代经贸》2008,6(2):173-174
2006年2月15号,财政部发布了 38 个会计准则和 48 个注会条例,要求2007年1月1号在上市公司执行.这次会计会计准则体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强化了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供会计有用消息的理念.新会计制度的实行,适应了市场化改革的需要,提升了会计信息的准确性,有利于降低交易费用,提高市场效率,适应了中国经济国际化的需要.这些新的规定,对企业来说是双刃剑,本文主要是探讨新会计制度对会计信息的影响,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邓劼 《经济论坛》2008,(3):139-140
2006年2月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以下简称新准则),是在原准则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充分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在固定资产的界定、初始计量、后续计量及减值等方面有了较大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固定资产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际经济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会计准则国际协调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新企业会计准则在若干重要问题上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文章在分析了会计准则国际协调内涵的基础上,具体阐述了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在公允价值、企业合并、债务重组等方面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同时分析了新企业会计准则的中国特色,即在资产减值、关联方关系及交易披露、政府补助、企业合并等方面与国际会计准则存在的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9.
<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规范了固定资产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保证了会计信息的质量,确保能为信息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提供有用信息.但是,固定资产核算本身尚存在一些漏洞,本文从固定资产的入账、折旧、减值和处置等方面,逐一对新准则下的固定资产核算进行简要地探讨.  相似文献   

20.
颜延 《财经研究》2004,30(12):78-90
在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上,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强调可靠性甚于相关性,坚持谨慎确认,奉行历史成本,尽量减少备选方法,与国际会计准则形成很大差异.差异的背后,是中国特有的经济、法律环境.经济环境方面,产权市场不发达,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严重;法律环境方面,中国实行有别于美欧等国的土地公有制,准则制定机构同时负有会计监管责任.环境的差异,导致中国无法直接采纳国际会计准则.文章认为,中国没有全盘采纳国际会计准则的国际法义务,保留准则立法主权,逐步接近国际会计准则,是中国会计国际化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