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经济领域中的信用,一般是指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特殊的价值运动形式。信用形式主要有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及消费信用。为什么会有信用存在呢?教科书中是这样解释的:在货币资金运动中,必然会出现不平衡现象,即在一定时期内有些企业出现资金的暂时闲置,而另一些企业又会感到资金的暂时不足。每一个家庭也会出现这种情况。但由于这部分暂时闲  相似文献   

2.
刘莉亚  杜通  陈瑞华 《财经研究》2021,47(1):94-108
我国于2015年实施存款保险制度,旨在保护储户利益,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不同于早期建立存款保险的国家,我国银行经历的是从隐性存款保险转为显性存款保险的制度变革.文章基于2006-2018年166家国内商业银行微观数据,采用双重差分等实证方法考察了存款保险制度变革对银行流动性创造的影响.研究发现,隐性存款保险转为显性存款保险后,银行风险承担下降,资产流动性、融资成本和非利息业务水平均有所上升,存款保险在提高银行稳定性的同时增加了银行的经营难度.进一步研究发现,存款保险制度变革通过上述银行微观变量对其流动性创造产生了抑制作用,不利于银行发挥金融中介作用,而且这种抑制作用随政策实施的时间而减弱.结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和鼓励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文章的研究为当前存款保险制度提供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3.
通常,人们所讲的派生存款是指不适当的贷款,企业借到钱以后并无适当的用项,或者在市场上买不到所需要的东西,又不愿将贷款退还银行,宁可负担存贷利息差,也将这笔钱存入银行。这样的存款,实际上是虚伪的带水分的存款,归根到底,派生存款与信贷失控有关,而不是象有的同志所讲的“无关”。1985年上半年开始采取紧缩银根,严格控制信贷规模和存贷差额之后,各地分支行都普遍反映企业存款急剧下降,除了因现金管理不严,造致  相似文献   

4.
随着金融电子化,资金安全问题会更加突出。如果中国的银行继续弄丢存款,就根本没有参与世界竞争的资格。近几年,储户银行存款失踪的新闻越来越多,渐渐地已经不成其为新闻。比如近日有媒体报道,2014年初,浙江杭州有多家银行的42个储户,总计9505万元存款不翼而飞。银行方面说,他们在其中不负任何责任。银行自认为没有责任,是因为翻遍中国的法律法规,没有规定他们在储户存款失踪中的责任。谁的钱不翼而飞,谁就自认倒霉,自求多福。如果银行员工参与了相关犯罪活动,他们就推说是员工个  相似文献   

5.
谈银行的存款保险制度温海红银行风险管理的策略有多种,本文就风险补偿制度中存款保险制度论述如下:在金本位制度下,为便利货币的储藏和支付,需要将货币存入银行,在现代货币信用制度下,随着现金流通量逐渐减少,存款日益成为主要的货币形式,这时的存款不仅是便利储...  相似文献   

6.
银行风险与存款保险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影响银行业风险的内外部因素出发,对存款保险产生的基础和积极因素进行了一定的分析,认为要防范和化解银行业风险,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不失为一项明智之举。  相似文献   

7.
银行脆弱性与存款保险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小芳 《经济管理》2006,(17):84-86
银行内在的脆弱性是导致银行挤兑并引发银行危机的关键。为防止存款者因个别金融机构倒闭而对其他金融机构丧失信心,保证银行经营的安全和稳定,建立银行存款保险制度,已刻不容缓地摆到了银行经营决策者和监管者的面前。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高额城乡居民储蓄的安全需要明示的存款保险制度;在华外资银行需要明示的存款保险制度;民营银行需要存款保险制度;完善的银行业监管体系需要存款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8.
经济资本作为一种能够协调平衡风险、收益、资本三方关系的内部资本,可以同时兼顾速度和效益、长期和短期、外部监管和内部经营各方面的关系,是统筹银行各项经营要素的枢纽。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经济资本得到了国内外大型、先进银行进一步广泛和深入的应用。因此,如何充分发挥资本管理的"指挥棒"作用,推动业务结构调整和精细化管理,形成风险/收益/资本"三位一体"的管理机制,促进业务发展模式从规模驱动向资本集约化转型,越来越成为商业银行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9.
推行全面成本管理,是银行有效确立成本优势,提高银行竞争实力的必然要求,是提高银行价值创造力的现实选择。文章通过分析银行传统成本管理方法与现代商业银行经营不相适应的“管理盲点”,对银行推行全面成本管理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进行了阐述,并对银行推行全面成本管理的方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经济研究》2017,(12):134-148
本文立足于如何防范非危机时期存款保险制度的道德风险问题,选取了2010—2015年中国和美国银行业的微观数据,运用系统GMM,对比中美两国的存款保险制度对银行个体风险作用的差异以及银行杠杆率和治理结构对二者关系的影响;进一步,运用倍差法(DID)深入分析我国存款保险制度对银行个体风险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存款保险制度显著增加了我国其他商业银行(中、农、工、建四大国有银行以外的商业银行)的个体风险,而其对美国的银行个体风险的影响却不显著;对中美两国银行而言,银行杠杆率越高,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越高,存款保险制度的道德风险问题越严重;比较分散的股权结构和较低的银行杠杆率降低了美国存款保险制度对银行个体风险的负面影响;引入存款保险制度后,我国四大国有银行的个体风险、杠杆率和影子银行业务均没有显著变化;但是其他商业银行却会提高杠杆率和更积极地从事影子银行业务,从而增加了个体风险。  相似文献   

11.
存款货币创造理论是货币金融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但到目前为止,在国内金融学界对该理论的认识和表述存在较大分歧。特别是对存款货币创造的本质、存款货币创造的源泉、存款货币创造的主体等方面分歧较大。本文力图对存在分歧的核心问题做出更加完善且符合实际的解释。这对金融基础理论的发展、对货币金融理论的教学、对货币政策的制定等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经济师》2019,(5)
商业银行的存款历来是维持银行经营的核心,存款规模反映银行资金实力的雄厚,银行之间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存款竞争,而存款成本占银行成本的主要部份,加强对存款负债管理关系到银行经营的大局。  相似文献   

13.
银行危机、道德风险与存款保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恒煜 《经济经纬》2006,(6):133-135
存款保险制度是一国金融安全网的核心,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对银行因存款挤兑而破产。但是,如果缺乏对银行业的有效监管,存款保险制度又会引起银行的道德风险。  相似文献   

14.
15.
项后军  张清俊 《经济研究》2020,55(12):165-181
既有研究表明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显著增加了部分银行的风险,这显然与存款保险制度实施的初衷相悖。有鉴于此,本文结合中国存款保险制度从完全隐性转变成有限显性的特殊背景,基于因果中介分析视角,采用119家银行2009—2017年的微观数据,研究了显性存款保险制度影响银行风险的因果中介机制。研究发现,特许权价值确实是显性存款保险制度影响银行风险的一个重要机制,即显性存款保险制度实施后减少了对于银行的保护,削弱了原本由隐性存款保险带给银行的特许权价值,从而引致银行具有更高的风险承担动机,进而造成银行风险的上升。此外,本文还对其他可能的中介机制进行了检验及比较分析,并提出银行风险管理实践中应兼顾外部监管和银行自我约束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承袭Morck等(2000)的研究方法,运用资产定价回归模型的拟合系数(即R2)来捕捉股价波动的同步性。在引入中国证券市场制度建设过程中六个标志性事件的基础上,我们发现,伴随着制度建设的逐步推进、不断完善的历史过程,股价波动的同步性趋向减弱,股票价格所反映出的公司特质信息越来越丰富。在稳健性检验中,我们引入中国中小投资者法律保护分值作为反映制度建设进程的代理变量,发现投资者法律保护措施的加强有效抑制了股价波动的“同涨共跌”现象,再次验证了本文的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17.
面对“入世”后外资名牌银行逐步进入国内市场的严峻挑战,如何创造我国名牌银行,增强其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当前我国银行业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本就此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分析了名牌银行的认定原则,特征及创造名牌银行应树立的意识和观念,提出了创造名牌银行的战略体系,并对其构成要素,体系特征和要素的组合运用进行了重点论述;最后对创造名牌银行所需的内外环境做了说明。  相似文献   

18.
银行在聚集和分配资金中,要讲求社会和银行自身的经济效益,就必须有科学的成本计算,没有或忽视银行的成本计算,从银行管理方面来说,是一种落后的管理模式。本文拟就银行成本的内容界限及其计算对象和计算方法问题,试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作一探讨。一、银行成本的内容界限成本是一种补偿性的支出,属于价值范畴。在社会主义阶段,社会产品仍然是使用  相似文献   

19.
20.
崔振华  谢宁 《新经济》2014,(26):47-48
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对商业银行传统存贷款业务的运行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对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形成了倒逼机制。2014年以来,北京银行,民生银行和兴业银行相继推出了直销银行业务,掀起了新的一轮金融改革浪潮。然而其与传统银行线上服务相比,更多地体现在渠道上的差异化。本文通过对当前直销银行的发展现状与我国商业银行存款理财化的现象展开分析,探讨直销银行对我国存款理财化进程的影响,结果发现直销银行对存款理财化起着强化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