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疆与中亚五国双边贸易迅速发展的动因在于双方存在贸易明显互补性。通过对新疆与中亚五国总体贸易互补性及分类商品互补性分析,针对性提出提升双边贸易发展水平的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贸易竞争性、互补性为切入点,采用多个测算指数,从贸易竞争性、互补性及贸易联系紧密程度三个层面,对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贸易关系进行测量和分析,从而发现双方贸易合作的潜力空间.结果表明: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贸易竞争性、互补性都逐渐上升,但贸易互补性大于贸易竞争性;双方贸易互补性以产业间贸易形态为特征;贸易联系紧密度不够,但呈现逐渐加强的趋势.本文建议通过加快推动自贸区建立,深化双方能源合作,加快出口部门产业升级,拓展多领域合作等措施来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强化贸易互补优势并协调多方利益分配,以期进一步拓展双方的经贸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集中率(CR)、格鲁贝尔—劳埃德指数(G-L)、竞争优势指数(TC)、贸易互补性系数(TCI)等指标,在描述中国与加拿大农产品贸易增长和结构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中加农产品的竞争优势及其贸易互补性变化。结果表明:中加农产品贸易以中国从加拿大进口为主;中国主要从加拿大进口谷物和油脂油料等土地密集型产品,主要向加拿大出口动物产品和园艺产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贸易集中度高,且主要为产业间贸易,基本反映了中加双方的农业资源禀赋特征;由于农产品竞争优势变化及贸易互补性上升,今后中加农产品贸易有广泛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4.
巴西是中国在拉芙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也已成为巴西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巴贸易互补性强。本文简要概述了两国的资源禀赋。通过计算显性比较优势指数以及中国与巴西的竞争互补指数来分析两国贸易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性和互补性。发现中国与巴西的贸易结构有着很强的互补性和较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5.
在资源禀赋理论的基础上,运用比较优势指数和出口产品相似度指数,文章分析得中巴外贸互补性大于竞争性,发展潜力巨大,在此基础上针对双方的贸易现状提出了促进经贸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浅析鲁韩贸易关系的发展——大蒜贸易纠纷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地缘优势和经济发展上的互补性 ,韩国一直以来都是山东省的主要贸易伙伴 ,鲁韩双边贸易额迅速增长。但是 ,前不久的大蒜贸易纠纷严重阻碍了双方贸易关系的发展。面对这种状况 ,鲁韩双方应采取怎样的对策来促使双边贸易关系的健康发展呢 ?针对这个问题 ,本文对这次大蒜贸易纠纷以及促进鲁韩双边贸易发展的有利因素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FTA框架下中国—新西兰农产品贸易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UN Comtrade数据,基于产业内贸易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互补性指数、修正出口相似度指数和贸易强度指数从结构性、互补性、竞争性和潜力四个方面对1995—2012年中国和新西兰农产品总贸易和分类贸易的发展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中国—新西兰自由贸易区建立后,产业间贸易趋势越来越凸显;中国和新西兰各类别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存在较大差异;中国农产品出口与新西兰农产品进口、新西兰农产品出口与中国农产品进口的贸易互补性都不强,但自贸区建立后,前者互补性略有加强,后者互补性进一步减弱;中国和新西兰农产品在世界市场上有一定竞争,但自贸区建立后竞争激烈程度有所下降;中国和新西兰在很多农产品类别上具有紧密的贸易关系。  相似文献   

8.
基于中国与东盟1995年至2009年的贸易数据,从产品层面对中国与主要东盟国家的贸易互补性系数进行了测算,双方贸易互补性总体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具有较强的贸易潜力,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对贸易往来起进一步推动作用。进一步修正引力模型,采用2000年至2009年的面板数据对双边贸易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显示,东盟国家经济规模和人口数量对双边贸易流量具有显著的影响,而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不大,说明双方的贸易依赖程度已经很高。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邻国之间的贸易关系更加密切。我国黑龙江省与俄罗斯紧密相临,自中俄贸易以来双方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自俄罗斯加入WTO以来,双方已成为稳定及可信赖的合作伙伴。然而,受外界因素影响,黑龙江省与俄罗斯之间的双边贸易未能达到预期,可以说,黑龙江省与俄罗斯之间的贸易仍有很大发展空间。因此,加大黑龙江对俄经济合作,促进双方贸易发展方式的转变,对双方经济发展,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本文在分析黑龙江对俄贸易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黑龙江省与俄罗斯的贸易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俄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与东亚主要国家农产品比较优势和贸易互补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贸易互补指数(TCI)分析中国与日本、韩国、东盟主要国家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和互补性。研究显示,中—日、中—韩农产品贸易互补性较弱,但在某些农产品上中—日有很强的互补性;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是竞争性和互补性并存,但有较大的合作潜力。  相似文献   

11.
在描述中国与新加坡服务贸易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基于两国2002~2011年的数据,利用RCA指数、TCI指数、TC指数等指标,对两国的服务贸易的互补性和竞争性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在运输、建筑、保险和其他商业服务部门,两国服务贸易互补性较显著.在政府服务、通信等其他服务部门,两国的出口贸易互补性弱.中国在建筑、计算机与信息和其他商业服务部门的竞争力较强,而新加坡在金融、建筑、其他商业服务部门都显示出较大的竞争优势.双方应该立足比较优势,整合区内资源应对国际挑战.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为基础,采用显示比较优势指数作为测算贸易互补性的基础指标,采用贸易互补性指数作为测算贸易互补性的权衡指标,对2002-2007年中日农产品贸易数据进行分析.测算得出中日农产品贸易RCACJK指数、RCAJCK指数、CCJK指数,并对以上测算结果进行分析,以探求中日农产品贸易互补性变化特征,以期为开展中日农产品贸易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探讨中韩两国的产业间贸易,深入分析双方贸易的主要商品结构和主要特点,认为中韩贸易已经发展到了并处于相互出口主要工业制品的阶段。中韩贸易结构存在着互补性,中国出口劳动力密集型产品,而韩国出口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品。文章进一步阐述韩国双方产业内贸易的状况,通过产业内贸易指数(GL指数)对双边的产业内贸易进行定量分析,发现中韩在所有产业的产业内贸易都出现增长。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国家贸易势力模型,并测度了相邻各国贸易势力指数,分析了本地区贸易均势现状。研究显示:泛天山地区各国贸易势力都比较弱,与贸易大国的差距十分明显。与中亚地区地缘的邻近性、经济的互补性以及民族的相通性决定了新疆在我国向西开放战略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从可持续发展理念来看,同邻国的经济贸易应遵循合作博弈原则,这也是大西北乃至全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5.
基于联合国统计署商品贸易数据库2000年—2007年的相关数据,通过测算贸易强度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互补性指数,从实证分析的角度验证了中新两国在十大类商品贸易比较优势上存在的差异性,揭示了中新贸易的互补性关系,并从产业内贸易角度进一步考察了中新贸易的态势,最后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中国与巴西的显示性比较优势和贸易结合度的分析,得出巴西在初级产品出口方面具有极强的竞争优势,中国在劳动密集型制成品出口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两国在贸易方面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以及发展潜力,但是也存在着较强的竞争性和贸易摩擦。采取恰当的经贸政策,可以更好地发挥中国与巴西的比较优势,加强中巴的互补性贸易。  相似文献   

17.
中韩两国一水相隔,文化习俗接近,经济上有强的互补性。现在,中国已成为韩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及主要海外投资对象,同时,韩国也是中国的第六大贸易伙伴。中韩两国经贸合作关系前景十分广阔,并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我国与韩国、两国交往历史悠久,只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隔绝几十年,直到1992年8月。两国建交后,经过双方努力,经贸往来开创了一个新的局面。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近十年的贸易统计数据,以比较优势理论为依据对中俄贸易的互补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中俄两国如能各自出口比较优势产品可以在贸易中实现互惠互利,并且两国贸易的互补性极强,具有长期贸易合作的潜力和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中韩贸易模式的变迁:从互补到竞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中韩贸易的大部分研究集中于双方的互补性,回避竞争。本文从双方进出口商品结构、在主要出口市场及在对方国内市场三个方面论述中韩贸易竞争的表现,然后从中国竞争力迅速提高、中韩出口结构趋同、未来科技发展重合、出口市场高度重叠等方面分析其中的原因,特别指出深层原因是发展模式相同,产业结构相似。最后提出建议:韩国首先要改变防范中国的心理,以合作代替对抗;在政府层面、产业层面和企业层面加强合作,并指出了优先的合作领域:石油开发、铁矿石采购、高新技术开发等。  相似文献   

20.
2003年以来,中泰双边水果贸易额不断增大,水果贸易已然成为中泰两国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分析中泰水果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和中泰水果贸易的互补性,提出两国加强水果贸易的对策措施,以促进中泰双方水果贸易的深化合作和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