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五个坚持”,即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把握绿色发展潮流,使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不断充实发展。当前,更将这一国策在"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两型社会)"下继续深化,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环节和政策要点。  相似文献   

3.
<正>河北省第七届党代会明确提出了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的宏伟目标,促进沿海经济隆起地带经济快速崛起。我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十一五"规划纲要的环境指导原则指出:"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把节约能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2006年4月召开的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上,温家宝总理强调,把加强环境保护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手段,在保护环境中求发展。  相似文献   

4.
《上海小企业》2005,(5):1-1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支撑,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支撑,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支撑,也是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重要支撑。我们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5.
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我国土地、淡水、能源、矿产资源和环境状况对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相似文献   

6.
武汉城市圈作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两型社会"的建设,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本质要求;是发展中部地区的必由之路;是湖北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重大契机;是科学发展观的伟大实践.具有根本性、时代性、系统性、社会性、公共性的特点.打造以武汉为中心的"1+8"现代城市群,以集约化发展思路作为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以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社会创新为着力点,尽快把武汉作为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的核心做大做强.  相似文献   

7.
余丽 《价值工程》2010,29(17):169-169
"两型"社会即"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其建设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集约利用资源,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在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中,职业教育要把握"两型"社会建设的脉搏,寻求联接点、结合点、增长点,迎接"两型"社会建设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8.
继2005年6月国务院通过《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后,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对发展循环经济又作出了具体规划,提出了明确要求,从而对全社会总体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了重新构建,以此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具体措施.从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出发,分析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缺陷,对于转变传统的土地利用模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信息广场     
把节能减排作为宏观调控重点实现"十一五"规划提出的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目标,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对于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维护中华民族长远利益,具有极其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国  相似文献   

10.
《上海小企业》2006,(2):1-1
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是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  相似文献   

11.
<正>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是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  相似文献   

12.
刘军  宋颖 《企业文明》2008,(3):36-38
当前,我国电力、石油,土地和水资源等最重要的资源普遍紧缺,工业生产、日常消费等环节浪费严重,石油缺口越来越大,耕地越来越少……这种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路子。2007年底,随着武汉城市圈被国家批准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新特区"之争尘埃落定,"1 8"武汉城市圈吸引了世界的  相似文献   

13.
节能降耗是当前企业产业转型和发展升级的突破口,同时也是衡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进展状况,以及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是否取得实效的重要尺度.还是检验科学发展观是否落实的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14.
党的第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基础国策,这就要求房地产业发展方式必须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积极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提高住宅建设和住宅产业化水平,实现健康、文明、节约资源的消费模式。  相似文献   

15.
《资源与发展》2006,(3):21-24
建设资源节约型企业,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要求。资源节约型企业的评估将是建设资源节约型企业的最重要的工作,我厂将把此项工作作为自我提升、提高竞争力的一次机遇,作为企业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进行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6.
资讯     
《城市问题》2011,(4):101-103
国家发改委六大措施确保节能减排目标实现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李朴民在解读《关于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时表示,2011年我国将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并通过六大措施确保减排目标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7.
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也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选择。近两年,国家发展改革委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循环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为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党中央和国务院领导多次强调,要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相似文献   

19.
发展循环经济,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重要战略举措.近几年,中央在深刻总结经济建设中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并就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指出,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因此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工作,发展循环经济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0.
"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不仅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而且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作为甘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