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末位淘汰”不属于法律范畴,它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手段.许多用人单位都将“末位”与“不能胜任工作”同等看待,这是非常有害的误读.我国“末位淘汰”指导案例之参照效力与《纪要》之内部效力基础都特别薄弱,并不能解决“末位淘汰”的根本问题.克服缺陷应当从劳动立法与劳动政策上进行.“末位淘汰”指导案例与《纪要》“升华”之路径是:第一,构建我国劳动法之“成文法+判例法”模式,将指导案例“升华”为“判例案例”,实现成文法与判例法之融合;第二,构建我国劳动法“劳动政策+劳动立法”模式,合法有效地解决实践中各种不同而复杂的“末位淘汰”案件.  相似文献   

2.
“末位淘汰”是单位对员工实施全面的绩效考核,予以打分、排名,对排在末位的员工作出降级、降薪、转岗、培训、辞退或开除等处理。表面上看,它不过是企业内的一种竞争机制,可是,从法律角度考察,“末位淘汰“的合法性却让人“犯琢磨“。  相似文献   

3.
丁刚 《人力资源》2007,(7S):22-24
从公共行政部门和事业单位推行末位淘汰制,以解决干部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的老大难问题,到联想、华为、SOH0房产、远大公司、张裕集团、哈药六厂、东风汽车等企业的末位淘汰;从中央电视台对其电视栏目实行“警示及末位淘汰制”,到北京大学硬性淘汰2%学生的规定,  相似文献   

4.
张久悟 《中外管理》2001,(11):80-81
计划经济死了!重估一切价值!几乎每一位“末位淘汰制”的波及者都成了“惶惶生存者”,“末位淘汰制”就像一只市场经济路上的雪狼.用一双锐利、明亮的眼睛盯住你的后背,让你狂奔不止。在这个时代.“末位淘汰”的巨大压力迫使我们冷静地分析一下,规则建立的基础是什么?如何进行淘汰?  相似文献   

5.
张霖  贾娟 《上海企业》2003,(4):58-60
一、末位淘汰的本意 末位淘汰,顾名思义,就是将工作业绩居于末位的工作人员加以“淘汰”的制度。末位淘汰是企业绩效管理的一部分。通常在企业的绩效考评后进行。企业把员工按照考评成绩以一定比例分为数等(一般为2:7:1),把成绩最好的员工分为优秀,然后大部分员工分为合格,最后把成绩排在末位的员工列为不能胜任,有的企业还会加入良好、普通两个级别,使对员工的分级更为精细。分出等级后,公司会  相似文献   

6.
末位淘汰制之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前些时间在京城闹得沸沸扬扬现仍余波末静的“现代城哗变”一案,仍是商家茶余饭后不厌的话题,可是诸多报纸的文章或者是介绍邓智仁与潘石屹的关系沿续;或者说第一商城一次性支付给“现代城”营销人员18-25万元人民币补偿金的诱惑;或者说压力要把握力度否则员工承受不了。而从未对现代城末位淘汰机制予以剖析,在此笔者想从人力资本的角度谈一下“末位淘汰机制”的利弊。  相似文献   

7.
末位淘汰制与标准线淘汰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这一源于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的精髓论点,已被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以外的更多领域。可以说,有竞争的地方,就会有淘汰。为了便于讨论,我们将淘汰分为两种类型,分别称之为末位淘汰制和标准线淘汰制。末位淘汰制是指参加竞争的成员按照一定的淘汰比例产生出被淘汰者的方法。标准线淘汰制则是指参加竞争的成员按照事先制定的淘汰标准,对处于标准线以下的成员进行淘汰的方法。两种淘汰制的具体对比结果如下表:通过以上比较,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两种淘汰方式的差异是较大的,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淘汰方…  相似文献   

8.
曹仰锋 《新前程》2006,(8):68-70
得力干将突然提出辞职,备受推崇的末位淘汰却带来负面效应.难道真是末位淘汰惹的祸?  相似文献   

9.
《科技与企业》2008,(2):30-30
渔民从海外捕鱼回来,为了防止舱里的鱼缺氧而死卖不出好价钱,他们常向船舱里投入所运鱼类的“克星”,让鱼群在逃避被食危险的过程中保持活力。这正如孟子所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样,没有了压力,是很难发挥出超常动力的。在这样一个前提下来谈“末位淘汰制”的问题,是很容易推及出我的观点:末位一定要淘汰!  相似文献   

10.
胡述 《企业文化》2008,(3):75-75
渔民从海外捕鱼回来,为了防止舱里的鱼缺氧而死买不出好价钱,他们常向船舱里投入所运鱼类的“克星”,让鱼群在逃避被食危险的过程中保持活力。这正如孟子所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样,没有了压力,是很难发挥出超常动力的。在这样一个前提下来谈“末位淘汰制”的问题,是很容易推及出我的观点的:末位一定要淘汰。  相似文献   

11.
《科技与企业》2008,(3):31-31
随着竞争的加剧,一些企业为了提高效益制定了“末位淘汰”的内部规定,比如规定若员工连续几个月绩效最低便予以辞退,而不管其劳动合同有没有到期。  相似文献   

12.
由于末位淘汰制能够优化企业的员工结构,增强员工的危机意识,激活员工的工作热情,促进新思想、新资源的产生。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实行末位淘汰制。但是,如果不注意有关细节问题,企业在实行末位淘汰制后将面临更多的问题。企业在实行末位淘汰制时应注意和解决如下几个问题:实行什么样的末位淘汰制?我国的国情与西方有很大的不同,不能像西方企业那样随便把人淘汰出企业。因此,在中国,最好实行以内部待岗为主、内部待岗与淘汰出企业相结合的末位淘汰制。以国外一些著名企业和我国的一些著名企业一般不先将员工淘汰出企业,因为…  相似文献   

13.
任革军 《企业世界》2002,(10):41-42
大约从1999年开始、“未位淘汰制”成为流行于中国各行业管理中的一种制度。如2001年底,IT大公司掀起了裁员风暴,裁员以末位淘汰制与减薪的方式进行,联想集团与FM365网站曾就人员优化工作发表了声明,联想集团称每年都会进行末位淘汰和人员优化,这是联想集团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一项常规工作要求。  相似文献   

14.
郑耀洲 《中外管理》2004,(11):48-50
今年上半年,迫于战略调整,联想集团没有按照“末位淘汰法”的惯例优胜劣汰地减员,而是将其研究院整体裁掉。员工“公司不是‘家’”的感叹,专家的“别把企业当作‘家’”的告诫,业内人士对企业人才退出机制的反思等等,引发了一场社会关于职业生涯管理的大讨论。  相似文献   

15.
如何从根本上调动干部工作的积极性,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是干部管理工作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19996年以来,山东省胶州市营海镇党委在干部管理工作中,大胆地引人竞争激励机制,实行“分级管理,末位淘汰”,能者上,庸者下,奖优汰劣,为根治机关干部人浮于事的“  相似文献   

16.
章珺 《中国新时代》2005,(4):104-106
干活越多的人,出错的几率越大;越坚持原则的人,得罪的人越多;结果这两类人因年终评分低而被“末位淘汰”了——好的制度为什么结出这样的“恶”果?  相似文献   

17.
<正>大约从1999年开始,“末位淘汰制”成为流行于中国各行业管理的一种制度。例如2001年底,IT大公司掀起了裁员风暴,裁员以末位淘汰制与减薪的方式进行,联想集团与FM365网站曾就人员优化工作发表了声明,联想集团称每年都会进行末位淘汰和人员优化,这是联想集团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一项常规工作要求。  相似文献   

18.
末位淘汰制度是目前较为流行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种制度.在帮助企业“减肥瘦身”、增强员工竞争意识、打造精英团队等方面具有较为积极的作用,但是其弊端也较为明显。怎样才能扬其长避其短,使企业管理的水平更上一层楼呢?实现企业内部员工的有序、合理竞争,并通过竞争,促进人员流动和员工素质的提高.进一步优化企业人力资源配置呢?聊城交运集团自2007年起开始探索实行了这种新的管理制度——末位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9.
卢红丹 《人力资源》2005,(17):68-69
"末位淘汰"是单位对员工实施全面的绩效考核,予以打分、排名,对排在末位的员工作出降级、降薪、转岗、培训、辞退或开除等处理.表面上看,它不过是企业内的一种竞争机制,可是,从法律角度考察,"末位淘汰"的合法性却让人"犯琢磨".  相似文献   

20.
“如何把激烈竞争和无情淘汰搞得更富有人情味?”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竞争和淘汰是一对孪生姐妹,有竞争就有淘汰。竞争上岗是为了让人到岗位上任职,末位淘汰是让原来在岗位上的人下来,但都是调整人与岗位之间的关系。有调整就有厉害关系变化,当然涉及到与岗位有关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关系到单位内部的人际和谐。竞争上岗与末位淘汰积极意义竞争上岗:第一是扩大了用人视野和选才范围。通过竞争上岗,将岗位要求和条件放在明处,让更多的人主动参加到岗位选拔中来。第二是作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人力资源,获得了合理的、有效的配置,最大程度地发挥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