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一、菌种要适龄菌种以45 -55天的菌龄生活力最强 ,凡菌龄不足或超龄的菌种应禁止使用。二、菌袋装料宜紧不宜松装料紧密硬实的菌袋 ,手抓或搬动不变形 ,袋内、外的空气就不会因此而对流交换 ,污染的机会就自然相对减少。为此 ,不管是手工装袋还是机器装袋 ,一定要装紧装实。三、装锅灭菌宜少不宜多菌袋进锅灭菌装入量以八分满为度 ,四周还要留出空隙 ,以利蒸气流畅 ,避免出现死角。四、接种室消毒要严格接种室在使用前必须按规定消毒1 -2次(老接种室用药量加倍)后再使用。接种时仍要重新消毒。接种穴胶布要贴紧 ,严格操作 ,忌麻痹大…  相似文献   

2.
家庭存放化肥须“九防、两注意”“九防”即:一防受潮。化肥容易吸潮结块或分解。保管存放的地方,要选择荫凉、通风良好、干燥为宜。需使用时,应开一袋用一袋,暂时没用完的,也要扎紧袋口,放在缸或桶内,加盖防潮。二防挥发。化肥由于包装破损漏气,很容易造成挥发受...  相似文献   

3.
《农家致富顾问》2010,(12):32-32
1.室内发菌。香菇从接种到生理成熟需60多天。接种后,应及时移入发菌室培养。菌袋呈“井”字形排放,高8~9层,控制室温25℃左右,相对湿度70%以下。接种后1~6天,菌丝处于恢复和萌发阶段,控制室温在28~30℃,此期菌袋遮光、不翻动、不通风。7~10天菌丝生长开始吃料,室温应降到26~28℃,每天通风2~3次,7天时翻第1次堆,即将堆好的菌袋上下、内外调换位置,  相似文献   

4.
青贮饲料是将含水量为65% ~ 75%的青绿饲料切碎后,在密闭缺氧的条件下,通过厌氧乳酸菌的发酵作用,得到的一种粗饲料.青贮饲料气味酸香、柔软多汁、适口性好、营养丰富、利于长期保存,是家畜优良饲料来源.现介绍两种制作青贮饲料的新方法. 1.袋装青贮:即将原料切碎后装入专用的青贮塑料袋内青贮.专用青贮袋一般用0.2mm厚以上的无毒塑料薄膜做成,类型有中型袋和小型袋.中型袋一般为长方形,长4m、宽2m、高1.5m;小型袋一般为圆柱形,高Im,直径1.1m.袋装青贮时应将青贮原料的含水量控制在60% ~ 80%,装袋时要逐层挤压紧实,装满后封严、密闭、不通气,注意不要装得太满,以免将袋扎破.  相似文献   

5.
6.转色期管理 当菌袋上的原基由硬变软后,菌丝由白色逐渐变成棕褐色的菌膜,进入转色阶段,完成转色大约需10-15天。菌袋转色的最适温度是18~24℃。空气相对湿度在65%~75%。干湿差5%以上,适当通风,给与散射光刺激。转色时温度不可超过26℃,防止黄水增多。转色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是否能顺利出菇,对产量和质量的影响也很大,是出菇管理中较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6.
实践证明,用塑料袋青贮的红苕藤呈黄绿色,气味芳香,质地柔软,适口性好,易于消化,能保持青饲料的营养特点,略优于土窖青贮的营养价值。同时,用塑料袋青贮饲料,符合青贮原理,能隔绝空气,防止污染。现将塑料袋青贮红苕藤技术介绍如下:一、塑料袋的选材与制作:选择100厘米双幅、厚8~10丝、袋长160~170厘米的聚乙烯无毒塑料薄膜将一端加热压实成袋,05公斤塑料薄膜可制做两个袋子,每袋装鲜苕藤约200公斤。二、红苕藤的加工与袋装:将无泥、沙杂质,无农药污染的红苕藤切成1厘米左右压紧,装袋时先用少量苕藤将两角装紧再分层装…  相似文献   

7.
《农村财务会计》2006,(4):21-21
春耕在即,农业部发出一封致全国农民朋友的公开信,提醒广大农民朋友,在购买、使用农资时要注意做到“三要、三不要”。  相似文献   

8.
1.微孔发菌培养料的选择、配料、拌料、发菌等同常规。不同点是在装袋前用缝纫机在菌筒上打3行针孔,作为菌丝生长期间供应空气的微孔通道。也可在常规装袋后,待菌丝萌发时,用针在菌种层内扎孔。2.渗灌出菇菌丝发满菌袋后,用小刀纵向划3个长方形小口,每个口长20~25厘米,宽5~8厘米。注意划口时小刀不要伤菌丝。将划好口的出菇袋移入出菇房内。堆放出菇袋前先用砖垒个底盘,防止出菇时溅上泥土及其他杂物。然后一层袋一层泥,最上层要厚些,并做上水泥沟。室内一般以15米高为宜。利用泥的传水性和保水性,作为供给因菌袋出菇失水而  相似文献   

9.
《农家之友》2010,(15):59-59
问:袋栽香菇菌丝生长异常是怎么回事? 答:袋栽香菇的菌块或脱袋菌丝筒表面,不断长出浓密白色绒毛状菌丝,有的长后倒伏,倒伏了又长。这种菌皮逐渐变厚,有的甚至不倒伏,转色不能进行,这就是“菌丝徒长”现象。  相似文献   

10.
袋栽香菇的菌块或脱袋菌丝筒表面,不断长出浓密白色绒毛状菌丝,有的长后倒伏,倒伏了又长。这种菌皮逐渐变厚,有的甚至不倒伏,转色不能进行,这就是“菌丝徒长”现象。  相似文献   

11.
小喜 《农家之友》2007,(7S):39-39
食用菌袋栽时直接用绳扎口会造成通气不良,影响发菌,造成污染,甚至导致栽培失败。现介绍以下四种通气技巧: 一是通气塞法。以麦秆、棉绒、葵花秆、玉米芯等为材料,扎于菌袋的两头即成通气塞。须注意的是,麦秆和葵花秆要截成3厘米长的小段;棉绒要折叠成一端平整一端有毛茬的棉柱;玉米芯要粉碎成豆粒大小后用报纸包成团。  相似文献   

12.
日前,在农业部举办的“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开始的第一天,农业部发表了一封致全国农民朋友的公开信。春耕在即。种子、农药、肥料等农资产品的质量历来受到农民朋友的关注。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安全与收成。农业部提醒广大农民朋友。在购买、使用农资时要注意做到“三要、三不要”。  相似文献   

13.
一、晴天催蕾,选优去劣控株 花菇催蕾必须充分利用有利花菇形成的晴天,要求存小雨转阴再转晴时开始催蕾,雨天湿度大,虽有利现蕾,但难以形成花菇。注意检测培养基内水分,培育花菇要“内湿外干”。菌袋经过室内培育,水分大量消耗,如果基内含水量过低,会影响出菇。  相似文献   

14.
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参与广西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打开孩子们通过学习成长、青壮年通过多渠道就业改变命运的扎实通道,坚决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笔者认为,各级审计机关要加大对扶贫工作的关注力度,在“阻止贫困代际传递”进程中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5.
食用菌园地     
香菇出菇管理技术一、适时脱袋香菇料筒接种培养60-80天,菌筒即可达到生理成熟,即可脱袋。标准如下:1用手摸菌筒有弹性感;2接种点周围出现不规则小泡隆起,占整个筒面2/3,并伴有褐色色斑。脱袋宜在晴天,破袋时不能割破菌筒内的培养料。二、抓好菌筒转...  相似文献   

16.
《农民科技培训》2005,(7):15-16
5.苜蓿草的青贮收获与加工工艺过程牧草青贮根据原料的含水率通常分为三类,即高水分青贮,含水率在70%以上;凋萎青贮,含水率在60%-70%;及低水分青贮,含水率在40%-60%。豆科牧草鲜草中粗蛋白质含量较高。当原料的含水率较高时,容易发生霉变或造成养分流失,因此,最好采用低水分青贮。低水分青贮(又称半干青贮)主要是渗透压的作用,由于植株的含水率降低,增加了植物细胞汁液渗透压,从而抑制了酪酸菌等不良微生物的繁衍,阻碍了酸的产生和蛋白质的分解。其结果是:在有机酸形成数量少和pH值较高条件下能稳定青贮质量。  相似文献   

17.
为使每个袋菌都能得到充足的光照、水分和新鲜空气,又不影响出耳操作管理,要注意调节好室内和袋间的小气候环境。1保持适宜的湿度袋菌开孔上架后,木耳就从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菌丝内部的生理变化活动处于整个生命活动的高峰,此时对水分十分敏感。因此,这时要浇...  相似文献   

18.
东北地区,冬季气候寒冷,养殖水体结冰厚,封冰期长,封冰期一般为100多天,所以冬季鱼类常因缺氧而造成大量死亡,同时也成为淡水养殖中一个重要问题:为此简单介绍几种“生物增氧”技术。  相似文献   

19.
金针菇栽培管理要求较高,特别是子实体发育对水分要求十分敏感,此期的水分管理是取得高产优质的关键。下面介绍一种按子实体生长的不同时期和出菇潮次水分管理方法。 (一)当菌丝发到袋底后,立即开袋搔菌,耙去老菌皮,并盖湿报纸或地膜进行保温催蕾。用报纸覆盖的每天喷3~4次水,以保持报纸湿润;用地膜覆盖的可向地面和空间喷水,以保持空气湿润90%左右。为保证菇蕾正常发生,此期每天要开窗通风一次,室温控制在10~14℃。经5~7天的催促,菇蕾便大量发生。 (二)当菇蕾长到1~2厘米,即进入了抑制生长时期。此时要减…  相似文献   

20.
《农村经营管理》2000,(8):44-45
1998年,开化县封家镇大路边村有菇农180多户,种植金针菇201.6万袋,金针菇一项收入高达150多万元,创造出“种田养菇”这条适合本村经济发展的新型生产模式。该村的种菇大户江育健从1992年开始种菇,7年时间共种植16.8万袋,纯收入达17.3万元,仅1998年就种菇3.8万袋,虽受洪水及高温天气影响,仍获利4.1万元。他的做法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