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推进农村金融改革,构建新型农村金融体系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本文基于我国12省(市)农户家庭信贷的微观数据,在正规金融渠道与非正规金融渠道相互独立和相互影响的前提下,运用Probit模型对农户信贷渠道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解析了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特征下农户信贷渠道的选择行为,并提出了深化农村金融改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前,在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相对稳定,农村金融排斥出现并持续存在。改革开放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由于受到市场机制的影响而不断变动,我国农村金融排斥依然严重,其表现也日益复杂。二元经济结构与农村金融排斥之间关系密切,应在改革强化二元经济结构的制度因素的同时,重视政策性金融的作用,并发挥政府多方面的综合作用,促进农村金融发展。  相似文献   

3.
发展农村经济的关键在于建立健全多层次投融资机制,以此促进农村生产率提高,从根本上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现状。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和创新、完善多层次的融资渠道是解决当前农村供给型金融抑制的突破口。文章阐述了涵盖了政策主导型投融资、农户间或与企业多方合作型投融资、徒户小额信贷投融资模式在内的多层次投融资机制。最后,本文指出多样化的担保机制和农业保险是农村投融资机制的必需的风险保障。  相似文献   

4.
论二元金融结构下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出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元 《商场现代化》2009,(30):89-91
在发展中国家或农业落后地区,普遍存在着二元金融结构,即一方面是以商业银行、地方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为代表的正式机构性的金融组织;另一方面则是以合作基金、信贷协会和私人放贷构成的非正式或非机构性的农村信贷组织和模式。非正规金融在满足农村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矫正市场失灵和弥补资金缺口方面发挥着越来越突出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存在的价值和发展的空间,指出现阶段规范发展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对弥补经济转轨时期的资本市场滞后,解决经济发展所造成的融资困难和推进农村金融体制的纵深改革具有重要作用,并据此提出规范发展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王学信 《商业时代》2015,(10):106-108
本文在探讨二元经济结构制约我国城乡金融产业布局的基础上,考察了农村金融产业布局中金融排斥成因,分析了城乡金融产业布局的特征。文章认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弱势的“三农”以及政府的政策干预所引发的金融机构对农村地区的金融排斥,割裂了金融市场,促进了我国城乡金融结构的形成;现代化金融机构在城市的集聚与传统金融机构在农村的分布,引致金融产业布局的二元性特征显著。  相似文献   

6.
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决定了农村金融需求有其不同于城市金融的特性,本文在对农村金融需求特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现行的农村金融供给状况,提出了构建需求导向型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指导原则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农村小额信贷作为一种新的扶贫方式和金融创新,在我国的扶贫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经过我国和国外小额信贷的近20年的实践证明,小额信贷主要在缓解农村金融市场的贷币供求矛盾、拓宽信用社资金运用渠道、优化农村金融结构等方面已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应。本文针对我国小额信贷提出了完善对策。  相似文献   

8.
转型期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亚玲 《商业时代》2011,(32):53-54
文章基于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对甘肃省1990~2008年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关系进行计量分析。结果显示:长远看,甘肃省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具有均衡关系,农村金融发展水平每增加1%,带来农村经济增长1.3215%;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具有单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提高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对农村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因此,加快农村金融发展,重构农村金融体系,优化金融信贷结构,进一步加大对农村企业的有效信贷是甘肃农村经济增长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基于我国2000-2011年31个省域的样本数据,采用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法,测算我国金融发展的经济增长效率,并运用面板协整方法,检验影响我国金融效率的宏观因素及其传递机理.经过研究发现,金融结构、二元经济结构、所有制结构、中央政府信贷干预程度和金融市场化进程是影响金融效率的重要宏观变量.其中,金融结构和所有制结构主要通过提升金融创新效率影响金融效率;二元经济结构则主要通过拉低金融配置效率而拖累金融效率;中央政府信贷干预程度和金融市场化进程既有利于提升金融配置效率,又会提高金融创新效率.但是,政府信贷干预将会冲抵金融市场化对金融效率的正能量.  相似文献   

10.
农村金融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国有商业银行实行商业化改革、城乡经济结构二元化显著、三农被边缘化等对农村金融发展造成的严重影响,导致农村金融排斥现象严重。本文从青海农牧区角度出发,通过对农牧区基本情况的简单介绍以及对造成农牧区金融排斥现象的成因进行研究,对如何有效缓解农牧区金融排斥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科学认识农村金融范畴是推进农村金融改革的基本前提。传统观点更多从农村金融本身而不是从农村金融与城市金融的关系以及隐藏在其后的二元经济背景来认识和把握农村金融质的规定性。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原理,农村金融是一个历史范畴、相对范畴、关系范畴。深化对农村金融范畴的认识,对于科学认识农村金融评价标准与发展路径,自觉统筹城乡金融发展,促进工业反哺农村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范慧杰 《商业时代》2012,(15):62-63
本文将白钦先金融倾斜的相关理论应用于农村金融二元性背景下的正规金融与民间金融的研究,以东北农村金融为研究对象,估量农村民间金融规模,测算农村金融倾斜度,指出农村金融体系倾斜度低于1是由于制度诱致型的融资结构和金融抑制政策导致的,最后提出促进农村金融良性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正>一、农村金融需求特性分析经济发展水平决定金融需求,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决定了农村金融需求不同于城市金融,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并存是其显著特征。农村经济活动主体是农户和农村企业,农村金融需求主体也分为农户和农村企业两大类。中国目前农村金融体系离普惠金融体系还有相当距离,主要表现是正规金融在农村金融市场的渗透率和覆盖面远不能满足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的需求,金  相似文献   

14.
格莱珉银行模式与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相关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宇娟 《商业时代》2008,(14):74-75
农村金融改革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农村经济落后和金融基础薄弱的特点使得我国农村金融尤其是资金需求面临着极大的困难,国有商业银行基于效益动机的撤出使得这种境况更为严重.本文介绍了格莱珉银行对农村小额信贷的实践模式及成功经验,希望对我国新农村金融改革带来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5.
吉林省的农村金融市场的结构与全国类似,农村信贷资源也主要由正规金融机构和民间借贷提供。近年来,农村金融机构在传统的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的基础上,围绕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土地收益,创新信贷模式,着力解决农户金融需求,异质性强、信贷成本高、信贷风险较大等原因导致的金融抑制问题,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农村信贷资源紧张的状况仍然存在。针对这种情况本文也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6.
刘清 《现代商贸工业》2014,(13):109-110
我国较为突出的城乡二元经济特点,不仅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制约了我国经济的进一步上升。而解决这一问题,不仅要从产业结构角度出发,还需要从金融领域入手。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深化金融机构改革,改进农村金融服务,提供金融政策为农村金融的发展保驾护航,才能有效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通过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现状的分析、总结城乡一体化发展中遇到的金融支持方面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来叙述城乡一体化的金融支持与研究。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障碍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我国现行农村金融体制的种种缺陷,如农村资金流失过多、农贷萎缩、农村金融机构锐减、农村金融品种单一不能满足农户需要等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金融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作用。可通过金融主管部门督促金融机构加大投入,改革农村信用社,完善农村金融机制,建立多种形式抵押担保机制,规范引导民间信贷等对策加以促进完善。  相似文献   

18.
王天祥 《中国市场》2010,(41):145-149
农村经济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具有弱质性,农村金融发展具有滞后性,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此,农村金融创新发展,要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指导,以农村金融理论创新为灵魂,以金融组织制度创新为根本,以金融机构营销创新为关键,以金融生态创新为保障,系统地推进农村金融创新发展工作。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村信贷配给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金融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我国三农发展的大局.本文以为农村提供及时、有效的金融服务为研究目的、以农户信贷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现状与问题、发展障碍,以及解决思路.论文特别重视从农村金融市场的微观基础--农户出发,通过严格、规范的计量分析,对农户的信贷需求和行为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从而为我国农村金融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论文以剖析农村金融市场的需求主体--农户和供给主体--农村金融机构,利用2003年约3000户农村家庭的抽样调查数据,论文采用联立离散选择模型实证研究我国农村正式金融机构向农户提供信贷服务时的信贷配给行为.结果表明,我国农户面临着严重的信贷约束,大部分具备有效需求的农户由于信贷配给无法得到足够贷款.最终基于以上研究指出农村信贷配给问题程度严重,和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应当采取金融系统方法,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有一系列难题需要破解,但其中金融问题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国际上农村金融理论与实践进行回顾,并通过对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行分析,认为中国典型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农村金融制度变迁中的路径设计问题、农村金融发展理念的偏差以及严格的农村金融市场准八等因素,导致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竞争不足,从而形成严重的农村金融供给短缺问题,成为影响中国农村金融经济和谐发展及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因素.进而提出解决农村金融供给短缺问题的策略建议:对现有农村金融组织体系进行再造、放宽农村金融市场准入限制、鼓励和推进农村金融创新、加强农村金融市场监管、深化农村金融法制建设,着力构建一个富于竞争性、效率性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