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生代农民工一般是指80后、90后的农民工。消费结构是指各类消费支出在总支出所占的比重,研究新生代农民工的消费结构.对于了解新生代农民工的消费行为.促进中国经济的良性发展都有重要意义。笔者通过在2010年南京市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消费行为进行了调查,我们的有效问卷783份。通过SPSS17.0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与分析.  相似文献   

2.
<正>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首次使用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提法,主要是指"80后"、"90后"的农民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人口流动性进一步增强,新生代农民工已经逐步成为外出打工农民工的主体,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具有一些新特点、新问题,而且对社会和谐稳定的影响力日益凸显,新生代农民工问题也成为社会发展中需要解决的紧迫问题。一、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新生代农民工问题已经成为横亘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个严峻的现实化问题.这一特定群体的生存价值趋向和社会的接纳性考验着我们的政策制度.破除阻碍因素。让新生代农民工生存的更有尊严,值得社会的忧思。新生代农民工特征概述 “新生代农民”,主要是指80后、90后.这批人目前在农民工外出打工的1.5亿人里面占到60%,大约1个亿。  相似文献   

4.
"新生代"农民工是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的称谓,主要指80后、90后农民工.维护"新生代"农民工权益是关系到我国能否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保护农民工的权益对我国解决民生问题以及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新生代农民工,指20世纪80-90年代出生在城市、长大后在城市就业的农民工群体。新生代农民工初高中文化水平适应不了企业高端科学技术岗位的要求:缺少参加职业培训的思想意识与各种条件;缺少思想政治教育,导致人生价值观扭曲。进一步改善新生代农民工劳动力素质的措施有:广泛宣传法律知识,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劳动合同及保险法的签订率:建立完善新生代农民工专项职业技术培训制度;提供个性特色的技术培训体系;完善新生代农民工新职业培训法律与法规等。  相似文献   

6.
目前,在我国1亿多外出就业劳动力中,1980年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超过50%。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中国现代产业工人的主体,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新生代农民工的核心利益诉求是渴望社会尊重,最终融入城市社会,实现市民化。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是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关键。为了让新生代农民工更快地融入城市,政府、企业及培训机构必须关注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规划,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规划培训与职业指导工作。  相似文献   

7.
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认同与社会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亚 《北方经济》2011,(19):74-75
新生代农民工,是指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年龄在20—30岁之间的青年农民工。在我国,目前农民工达到2.4亿,其中30岁以下的新生代农民工约占61.6%。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这一群体还在以每年800—900万的速度增加。然而,与庞大的数字相对的却是其在城市艰难的困境。一、新生代农民工及特点出生在20世纪80年代的新生代  相似文献   

8.
学界普遍认为,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是指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生的农民工。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新生代农民工数量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据统计,截至2009年底,全国农民工数量达到2.29亿人,其中新生代农民工就有1.41亿人,占到61.6%。毋庸置疑,和老一代农民工一样,新生代农民工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勤劳和智慧。但是,较之老一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表现出明显的特性,这种特性首先体现在他们独特的生活境遇和相对复杂的心态上。各级政府和全社会都应该更加重视新生代农民工这一特殊而重要的群体,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采用系统思维,多头并举,帮助农民工改进工作和生活状态,帮助他们树立健康心态,促进社会和谐,实现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9.
"采用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这句出自2010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的话,引起社会的关注.新生代农民工,即指进城从事百农产业的80后、90后青年农民,是第一次出现在高层政治文件的新鲜词语.按照目前中国经济发展势头,这部分农民必然要大量进入城市,转变为城市居民.国家政策好,这个趋势会更快、更健康;不管将来遇到什么问题,都不可能改变这个趋势.  相似文献   

10.
新生代农民工作为农民工群体中的新生力量,其在城市务工过程中产生了新的发展需求.目前,由于二元社会结构等原因使新生代农民工的发展权面临种种困境.必须试行新生代农民工城镇落户制度,通过职业培训提高其发展能力,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关怀,并从立法、执法、普法宣传、法律援助的角度切实维护新生代农民工的发展权.  相似文献   

11.
当前80后、90后的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了农民工中、社会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社会群体。而他们在政治参与方面也出现了其“新”的特点。本文就新生代农民工自身、新生代农民工在政治参与上的“新”特点到提高政治参与的“新”途径和措施上进行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分析新生代农民工面临严峻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发展的建议:发展农村农业经济和农业职业技术教育,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科学文化知识水平和农业专业技能;改革户籍制度,使新生代农民能够真正平等地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待遇;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职能.  相似文献   

13.
“新生代农民工”是指20世纪80年代之后出生、年满16周岁以上的农民工。这一群体目前已经成为我国农民工的主要构成。近年来,国家对新生代农民工问题倍加关注,主要是因为和老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表现出了许多独特的群体特征,其中,创业意愿强烈就是重要特征之一。但是,现实中,新生代农民工却出现了“高创业意向、低创业能力、少创业成功”的情况。因此,对于各级政府来说,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帮助新生代农民工实现创业理想,成为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重要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14.
陈钰 《开放导报》2012,(1):33-36
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培训问题关系到我国未来产业劳动力素质和技术水平。新生代农民工相比上一代农民工文化素质总体上有所提高,但是相比城镇新增劳动力人均受教育年限依然较低。政府应建立新生代农民工的补偿教育体系,通过流入地政府提供补偿教育培训、建立技术工种认证体系,把新生代农民工阶层转化为技术工人阶层、发放教育培训券,扶助成人教育、关注新生代农民工子女教育,防止农民工身份代际相传这些系统化的努力来解决新生代农民工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15.
新生代农民工是流动人口的主体,他们融入城市的愿望强烈,政府有必要建立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机制.文章从影响城市融入的关键因素出发,提出建立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机制的四个方面,即建立新生代农民工住房保障机制、新生代农民工收入保障机制、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险机制和新生代农民工社区服务机制.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机制的制度建设应由规章层面上升到法律层面,最终目的是落实城市融入机制的制度规范,加快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  相似文献   

16.
随着“80后”“90后”新生代农民工成为农民工的主体,研究新生代农民工就业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有针对性地调整或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对于发展壮大我省劳务经济具有重要意义。近期,我们会同天水市政府有关部门,对天水市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和无结构访谈的方法,对珠海市新生代农民工的手机媒体使用行为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发现:手机媒体已成为新生代农民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手机消费成为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化的标识;手机功能多元化满足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需求。但是,通过他们的手机媒体使用情况可以看出新生代农民工在思想、行为与城市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要加大对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提升技能水平,加快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化的步伐。  相似文献   

18.
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关于农民工调研的报告很多,比如中国人民大学、全国总工会先后发布关于全国新生代农民工调查的报告,深圳等地区也相应发布了地区性新生代农民工调研报告.但现有的调研主要是进行量的统计与概括,若要更深刻地去认识新生代农民工的现实社会生活状况,则要从理论的角度去分析新生代农民工的生存状况.  相似文献   

19.
黄春华 《特区经济》2012,(9):115-117
本研究以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现状为研究主题,对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益的情况进行调查,发现社会上存在许多新生代农民工缺乏合理的社会保障,很多新生代农民工基本的社会保障权益得不到切实保护,他们社会保险参保率低、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难以享受等一系列问题。本文在维护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权益的问题上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加强新生代农民工的自身发展、改变城市社会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看法,促进企业和员工共同发展以及加强企业维护职工合法权利的意识,加强政府的对社会保障的宣传力度和监督力度,完善社会保障立法,制定适合新生代农民工的合法合理的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20.
坚持以人为本关爱新生代农民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80年代后农民工,也称新生代农民工正大量地流入城市并成为农民工的主体。文章主要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和父辈农民工相比较而具有的新特征,同时指出他们在城市发展中正面临的问题。最后,呼吁政府和社会各界从制度、法律、教育、资金等各方面给予其关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