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祝福恩 《北方经贸》2011,(11):159-160
看了曲伟同志为何伟志的《伟志文集》写的序后,便产生了想要读而且尽早读《伟志文集》的愿望。这除了缘于我与伟志相识相交多年外,还因为过去曾读过不少作者的文章,从中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学到和了解了许多前沿的东西。对作者流畅的文笔、敏捷的思维、严谨的论证和独具特色的写作风格更是情有独钟。从伟志那里索要一套《伟志文集》,  相似文献   

2.
朱家庆 《中国工商》2001,(9):114-116
初识伟志,是从伟志在报纸上公开承诺“不满意便退钱”的服务口号开始的。那时候只知道伟志是汉中一家很小的私营企业,凭直觉,感到伟志的老板够胆色、有豪气,敢把消费者最担心的事情承诺下来。 及后,得到了一本伟志公司的企业文化刊物:《我的财富-善诚智勤》,才了解到伟志的老板叫向炳伟,出身一个非常贫困的家庭。也因于此,对伟志公司“善、诚、智、勤”的企业理念感受至深。试想,在改革开放之初那个物欲横流、一切向“钱”看的年代,一个穷人家的孩子,尝尽人间辛酸,历尽艰辛磨砺,依靠几千元贷款办起一个小小的服装公司,没有…  相似文献   

3.
与《光彩》的“结合”是工商所老傅做的媒。那是在大前年报刊征订的时候,老傅当时说:“你是文化人,订一份《光彩》杂志怎么样?”碍于情面,我问:“杂志好看吗?”他还真的从包里拿出一本来,并再三叮嘱,两天内归还。这便是我与《光彩》的第一次会面。也算是“一见钟情”,《光彩》好像是专门为我办的杂志。事实就是这样,像我们这样的个私业户中国有几千万,中国现有杂志两千多种,对我们这些人“知冷知热”的也只有《光彩》,难道这样的《光彩》不值得人爱吗?每次“娶”来《光彩》,我总是一字不漏地看完,就连编辑部的电话号码也不…  相似文献   

4.
《电脑采购》2006,(30):11-11
玩《海神》已有两个月了,每个玩家都有了自己的精彩而又各异的故事,今天,我跳出“海盟”会员的角色,用中性身份将我的航海历程和对“海神”的感想《简单》地写出来,与海神中所有玩家分享,并仅于此表达我对《海神》的喜爱和对《海神》工作小组数月来的精彩奉献和辛劳表示感谢!  相似文献   

5.
《光彩》100期,编辑打来电话,让我从作者的角度谈谈感想。我既感到惊讶又感到荣幸。惊讶的是,一晃《光彩》杂志都创刊100期了;荣幸的是,在全国的范围内自己能被选中。想说的话实在太多了,就从8年前说起吧。那时,我在辽宁省个体劳动者协会创办的《个体私营报》编副刊。由于工作的需要,有时也要采写一些经济新闻。但我的“强项”是文学而不是新闻,不知怎样才能写好。正在这时,听说北京要创办一本《光彩》杂志,而且是首家全国个体私营经济杂志。当时觉得眼前一亮,就像赵本山说的那样:“正愁没人教,天上掉下个粘豆包。”巴…  相似文献   

6.
1999年,以《我的心太乱》、《大话西游》为代表的Flash刚刚在互联网上流行,一群被称作“闪客”的年轻人痴迷于此,抱着玩家的心态,通过制作Flash动画、MTV诠释自己的生活感悟。时隔6年,一些当年的玩家成为“商业闪客”,坐在家里制作一些FLASH广告,月收入就能达到数千元。  相似文献   

7.
不怕您笑话,我这40好几的人,只为能先读完《光彩》,竟像孩童般与家人争来抢去。对此,儿子说我是“老顽童”,丈夫视我为“母夜叉”。究竟像啥我也搞不清,反正随他们怎么说。说来话长。我们一家4口全都爱书如命,好在《光彩》刚光顾我家时,女儿在外地高校就读,儿子远在天涯从军,丈夫又让我三分,《光彩》自然就被我一个人独占,“两人世界”相安无事。谁知好景不长,儿子复员回家.为看《光彩》,一家三口竞争得不亦乐乎。这不.儿子一到家,就翻箱倒柜把我收藏几年的《光彩》都搬进他的“‘书库”,而且坚持每晚必读,看后还咂咂嘴…  相似文献   

8.
我名付清正,50多岁了,在县城经营个体印字店,是个协组长。按说胡子花白才当个小组长,官没芝麻大,平平淡淡,没个啥说头。其实不然,近二年我为同行们办事顺手顺心,大家大事小事都找我,年轻人见面喊声“老付伯”,年底还被评先进。这使我很感动也很满足。说起我受抬举,多亏《光彩》杂志来帮助,《光彩》使我提精神、长见识、增干劲,是真正的良师益友哩。我年年订阅《光彩》,篇篇文章我都读,尤其是“组长虽小工作不少”那篇对我启发最大。我反复读过好些遍,仔细品评,要想当好个协组长正该是那样。我对照“标杆”找差距,发现以往…  相似文献   

9.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3,(12):I0003-I0003
《国家美术档案》不是美术界过往者大家名家的“盖棺定论”记载,而是健在者、成长者在艺术道路上的阶段性代表作品的片段记录。  相似文献   

10.
如果说《濮存听之相信篇》这篇创意是来自干生活中那些触手可及的文明小事对我的启发的话,那么制作这则电视广告过程中遇到的那些让我深受感动的事情则是对“多一点灯光,就会少一些黑暗”这句话最好的诠释!  相似文献   

11.
《商》2015,(51):120-121
《仕学规范》张镃编,共四十卷,采辑宋代诸朝名臣传、言行录、笔记、小说、文集、诗话共一百种书籍而成。这些所辑录的材料并非杂乱无序、无章可循的任意编排罗列,而是分门别类的进行了编排整合,主要遵循的原则是:分门别类、整齐划一;据实辑录,并注明出处。关于其编纂体例和文体性质,历代学者有不同的看法和分类。笔者认为《仕学规范》与类书、笔记小说、故事类书籍有很大的不同,而是属于杂纂类书籍。  相似文献   

12.
《浙商》2007,(15):42-42
“今年,我为我的大客户们订阅了《浙商》杂志,花钱不多,效果却很大。不过是一顿饭的钱,我的客户们每月都能收到我为他们订阅的《浙商》杂志,对我们公司印象都很深,他们都记住了我们!”[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焦仲卿妻》中的“东南”并非表示确切地理位置的方位词,而是特殊的艺术“东”、“南”分别同八卦中的“震”、“离”;家庭成员中的“长男”、“中女”;四季中的“春”、“夏”;五行中的“木”、“火”;五色中的“青”、“赤”和五味中的“酸”“苦”形成了对应关系。“东南”既象征着爱情婚姻,又象征着痛苦哀愁。《焦仲卿妻》以“东南”意象起兴和作结,奠定和强化了该诗赋艳和悲剧的色彩,产生了爱情悲剧的震撼力。  相似文献   

14.
《国际市场》2008,(1):54-57
我是在一个很偶然的机会认识《国际市场》的。当时,我的一位朋友向我推荐“市场聚焦”的一篇文章。文章很有意思,于是以后我一直都关注这份杂志。几个重头栏目“卷首故事”、“特稿”等很有看头;像“咖啡吧”、“看世界”这些优雅的小栏目,语言幽默、寓意深刻,茶余饭后看看十分有意思。  相似文献   

15.
李思  陈晓燕 《广告大观》2009,(9):116-117
“你看昨晚的《百姓聊斋》了吗?那故事怎么像就是在演我的经历呢!” “要看今晚江苏影视频道的《百姓聊斋》啊。今晚的主角是我演的,一定要看啊。”  相似文献   

16.
田婷婷  高晨 《消费导刊》2014,(9):200-201
杰伦是马华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他在散文、小说、诗歌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二十世纪末他淡出从事了三十多年的政坛后又“重返文林”,于2004年集结出版了新创作的诗歌文集《新旧集》,得到马华文坛的高度重视。《新旧集》分“新音”和“旧唱”两个部分,前者是形式自由的现代诗,后者是以绝句为主的古体诗。看似迥异的两种分割,却都集中传达了诗人的现实主义精神,成为观照现实的有力的双重回响。  相似文献   

17.
编辑同志:我公司是一家从事水泥制品加工的私营企业,由于经营场所灰尘多,怕弄脏《营业执照》,就把它锁在办公桌里。工商执法人员检查时,在我公司办公室未发现悬挂的《营业执照》,就责令我公司将《营业执照》悬挂起来。当时,我公司董事长答应悬挂。但事后仍未将《营业执照》挂出。最近,工商执法人员再次检查时发现《营业执照》仍未挂出,就当场作出“责令将《营业执照》悬挂到醒目位置,并处以罚款1000元”的行政处罚决定。请问:《营业执照》一定要悬挂吗?不悬挂就违规吗?工商执法人员当场罚款的做法对吗?吴关山吴先生:首先…  相似文献   

18.
启事     
刘峰 《新财富》2001,(11):10-10
贵刊的一些特色文章,我是几乎每期必看。一些案例分析及“咸平财评”,是我非常喜欢的。对郎教授的学识和思维、洞察力,钦佩不已,本来不打算冒犯,但看到9月号上的悬赏——“您阅读了《新财富》文章后有任何意见,请写信给我们。我们将寄上本刊最新出版的杂志并敬付稿酬”,砰然心动。动心的不是稿酬,而是最新出版的杂志。因为我是在报摊上买《新财富》,每次路过报摊,都要问上一句:《新财富》到了吗?按照墨菲定律,经常不是没到就是已经售磬,让人沮丧。  相似文献   

19.
《营业执照》是国家授权工商行政管理机构核发的合法凭证。基层工商所管住管好《营业执照》 ,完成政府赋予工商部门的职能 ,这是树立执法权威的需要 ,更是当前形势的要求。我所实行执法巡查制已有两年。尽管每天在检查 ,仍有不少漏网之鱼。有的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根本不办执照 ;有的不经工商部门批准 ,擅自设立分支机构 ;有的停止营业后 ,不依法到工商部门办理歇业手续 ,而是把《营业执照》随同货物转让 ;有的超越经营范围 ,擅自变更经营地址 ;还有的不参加年检 ,不亮照经营……针对现状 ,我所从管住管好《营业执照》入手 ,强调“查”字当头…  相似文献   

20.
《赢》,这个标题言简意赅地道出了所有人的心声,同时也不乏韦尔奇式的直率与激情。韦尔奇用一个极其简单的句子一“赢是伟大的”阐述了“赢”的意义,并开宗明义地指出,本书并非为企业的高层经理、CEO们而写作,而是服务于那些身处业务第一线的人们:小企业主、中层经理、车间主任、技术工人、正在找寻第份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和新公司的创立者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