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品牌》2015,(3)
按照课程表现形式分,课程可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就业指导课作为我国一门新兴课程,近年来备受高校重视。开发利用隐性课程,让广大教师和学生认识隐性课程在就业指导中的作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就业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2.
王旭磊 《电子商务》2017,(12):84-85
课程微信公众平台的建设有利于师生之间开展关于课程的互动交流及课程资源的共享,从而可以提升教学效果。以电子商务概论课程为例,从课程微信公众平台的信息需求出发,分析了电子商务概论课程的微信公众平台的建设,并进一步探讨了课程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营和维护。为高等教育中课程微信公众平台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解构体育学科课程体系,围绕岗位任务设计体育课程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主旋律.然而,体育课程改革似乎并没有取得预期效果,传统的体育学科知识在课程中的核心地位依旧坚固如初,关键原因在于改革并未触动传统的体育课程组织,没有从观念上澄清解构学科课程体系的必要性.因此,应通过对体育学科课程、模块课程及就业导向课程等课程取向的探讨,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体育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4.
程鹏 《电子商务》2013,(5):81-82
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是我国当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本文结合我院《网络营销》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从课程开发思路,课程改革历程及遇到的问题分析,课程开发的具体内容和做法等方面系统的介绍了工作过程导向的《网络营销》课程开发。  相似文献   

5.
钟芸香 《中国市场》2009,(9):156-157
课程的实现,需要特定的课程要素与系统集聚,由此形成了课程复杂域。课程复杂域主要由课程之势和课程之能构成。课程之势主要由根植性、非均质性和流构成;而课程之能则主要是通过切近、生成与涌现构成,它们共同规定了课程的内涵、特征以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新时期高校课程体系的改革中的问题与破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的课程体系是指课程相互间的分工与配合,它包括课程的组成、课程的结构、课程的目标、课程的任务、课程的教学以及它们之间互相联系、互相衔接和互为补充。课程体系的改革即是对学校课程编制、设置程序决策和运行方式选择等一组特定行为组合的优化与变革,  相似文献   

7.
经济学作为商科类专业基础课,在课程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十分必要.在经济学课程中实现立德树人,需要根据课程的特色和优势,深入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优化课程育人目标,设计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等,进行全方位的课程教学创新设计.本文从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经济学课程教学实际出发,确定课程创新设...  相似文献   

8.
李银霞  吕剑平  吴晓平 《对外经贸》2023,(12):123-125+156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教育课程教学理念的创新与升华。从课程思政特色、路径创新、经济理论视角以及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四个方面,分析现代经济理论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完善课程思政建设体系,探索课程思政的建设路径;依据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反馈进一步提升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9.
杨俊伟  姜军  王实 《北方经贸》2011,(1):120-121
课程评价伴随课程的确立和课程活动的展开早已有之,但在课程论尚未独立之前,我国课程评价则有其名而无其实,直到课程论逐渐分化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课程评价才逐渐成为倍受重视和关注的研究领域。然而,不足之处也是不容忽视的。在对课程评价发展的历史轨迹进行综合归纳和梳理的基础上,以课程评价理论为基础对我国高等职业学校课程评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在线课程发挥出其巨大的优势,以工程经济学课程的在线课程建设为例,进行了在线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从工程经济学在线课程建设思想形成、实施、优点等几个方面探索工程经济学在线课程建设,为教师在线课程进一步的建设提供依据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项目课程已成为国际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势,在我国也正逐步成为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中最具代表性的课程模式。对于项目课程理论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但对这些理论成果的应用却还没有大规模的展开。本文在介绍项目课程内涵的基础上,针对《单证实务》这门课程,尝试运用工作任务分析技术,完成从工作分析到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完整的课程体系的开发。  相似文献   

12.
专业课是实现知识传授、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阵地,也是重要的育人载体。在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中,仍有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不足,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还有待优化,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有待完善。因此,本文以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课程为例,在分析课程思政元素的基础上,从建立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合理设计课程思政教学内容、优化课程思政教学评价等方面论述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13.
课程思政作为高等教育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如何实现课程思政成效,是高校直面的现实问题。在深度剖析OBE理念内涵的基础上,从目标、实施、考核评价3个方面阐述了OBE理念下课程思政的建设要点,并根据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性质和特征,融合OBE理念从设定课程思政目标、重构课程思政内容、改进课程思政教学模式、优化课程思政考核评价机制等4个维度开展探索与实践,以助推课程思政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教师在有关课程观点的基础上综合该专业对区域经济的服务性作了基于行动导向的课程整合研究,明确了课程整合的目的,阐述了课程整合的过程,确定了课程整合的手段,并以传统课程和整合后课程的关系图显示了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基于行动导向课程整合的脉络。  相似文献   

15.
网络营销作为电子商务专业的核心课程,随着基于工作任务的项目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对该课程教学资源的要求更加严格。本文针对当前高职院校网络营销课程教学资源的建设现状,总结表现出的具体问题,提出网络营销课程资源的主要建设内容,最后提出网络营销课程教学资源的建设建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体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课程资源越来越受到体育工作者的关注。没有体育课程资源的大力支持,再好的体育课程改革设想也很难面呈实际的体育教育成果。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处于课程改革的核心地位,是课改的亮点和难点。本文在体育课程资源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更深入的了解羽毛球课程资源的概念、分类和特征。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课程思政的深入开展,高校课程思政实施已从“探索尝试”的1.0时代进入了“全面融入”的2.0时代。如何根据不同专业需求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成为了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环节。本文结合电子商务专业的培养要求,运用CIPP模型从课程背景、课程投入、课程实施和课程效果4个维度构建课程思政评价体系,并提出“实施—评价—反馈—改进—再实施”的方案,以期实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发展的目标,持续提升课程思政的育人实效。  相似文献   

18.
于芳 《商场现代化》2010,(14):187-187
本文探讨在实施新课程中,初中理、化、生、分科课程教师如何更新观念、提高素质以适应科学综合课程的教学,实现由分科课程教师向科学综合课程教师的转变。  相似文献   

19.
钟芸香 《品牌》2014,(12):210-211
本文主要简单的介绍了国际贸易概论课程教学设计创新的重要意义,通过对现阶段我国国际贸易概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来探讨创新国际贸易概论课程教学设计的有效措施,以专题教学法为例来设计全新的国际贸易概论课程教学,保障国际贸易概论课程教学质量。据此,有利于提高国际贸易概论课程教学水平,以适应新时期下社会对国际贸易概论课程教学所提出的高要求,实现素质教育改革目标,从而实现国际贸易概论课程教学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武汉市8所本科院校分层抽样所得数据为基础,利用描述性分析,了解大学生网络课程使用现状及课程兴趣取向,运用交叉分析对不同专业学习网络课程的满意程度进行评价;同时对课程建设进行因子分析,提取影响网络课程使用的主要潜在因子,为网络课程建设提出相关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