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限购令法律问题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房地产限购令出台以后对市场交易造成了极大影响。本文认为限购今从性质上看主要是属于一种经济政策,它的内容已经构成了对《物权法》和《价格法》等法律制度的违背。另外,限购令作为一种抽象行政行为违反了行政法的比例原则,也过度干预了市场主体的自主交易行为,有必要将限购令纳入司法审查范围,加强对相关责任主体的规制。  相似文献   

2.
为了缓解大城市道路拥堵以及减少汽车尾气污染问题,从1994年开始上海对新增客车额度实行拍卖制度,到2010年12月23日,北京正式公布《北京市小客车数量调控暂行规定》,成为国内首个发布汽车限购令城市,紧接着贵阳、广州也闪电般出台了限购令。上海拍卖车牌,北京摇号,广州限额管理,贵阳车牌分类,这四种版本的汽车限购令都有效的控制了市内汽车的增长速度。但是在控制了限购令城市市内汽车增长速度的同时,也给我国的汽车工业带来的严重的影响。各地的汽车限购令与国家推出拯救汽车市场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相违背,直接阻碍的我国汽车市场的发展,北京限购影响全国3%的增长量,而广州限购将影响全国1%的增长量。不仅如此,限购令抑制了我国节能和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拖了国家节能减排工作的后腿。同时限购令的实施大大降低了我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市场份额,不利于我国自主汽车品牌的发展和壮大。所以汽车限购令颁布的过于匆忙,还有很多有待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相似文献   

3.
房地产转让是房地产市场中发生频率较高的一种交易行为,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以下管称“房地产法”)中规定的一项重要内容。长期以来,由于缺规少法,致使各地对房地产转让特别是土地使用权转让等经营行为的管理机构一直存有分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发布以后,尽管国务院批转了《对建设部、国家测绘局与国家土地管理局有关职能分工的意见》,并明确规定:“土地使用权的转让,是土地使用者之间的交易行为,一般可由房地  相似文献   

4.
媒介视点     
近日,温州对地方版限购令进行调整,允许本地户籍家庭在市区购买第二套住房,成为首个"松绑"地方楼市限购令的城市。1关键词温州限购令松动《证券时报》的评论认为,从政策本身来看,温州并未突破中央的调控底线,因此也就谈不上"松绑"。当初温州限购令之所以严于中央,是因为房价上涨幅度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投机炒房现象严重。而  相似文献   

5.
Region区域     
《长三角》2012,(10)
上海一个半月两申限购令 9月中旬,上海市房管局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执行房地产市场各项调控政策的通知》,这是一个半月内,上海第二次重申限购令的执行情况。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利用关联交易操纵利润的行为愈演愈烈,对经济造成了不良影响。为规范关联交易,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财政部先后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和《关联方之间出售资产的有关会计处理的暂行规定》(以下简称《关联交易披露准则》)。另外,证监会《关于规范上市公司与关联方资金往来及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若干问题的通知》也对存量和增量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情况进行了规范。  相似文献   

7.
商业贿赂行为是市场交易活动中的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为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所明令禁止.为了真正实现市场上的公平交易,必须有效地制止商业贿赂行为.这就要对这一不正当竞争行为予以准确的界定.本文试就商业贿赂行为的界定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8.
2011年4月30日北京出台的“国十条实施细则”中明确提出“限购令”从5月1日起,北京家庭只能新购一套商品房,购房人在购买房屋时,还需要如实填写一份《家庭成员情况申报表》,如果被发现提供虚假信息骗购住房的,将不予办理房产证。这是在全国范围内首次提出的家庭购房套数“限购令”。  相似文献   

9.
上市公司隐形关联交易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会计准则》的定义,关联交易是指关联方之间转移资源、劳务或义务的行为,而不论是否收取价款。一项交易是否构成关联交易,核心判断标准是交易双方是否存在关联方关系。  相似文献   

10.
杭东 《上海房地》2011,(11):15-16
房屋限购令.是通过限制人们的购房套数,以实现控制投资性购房的目的。在我国实行房屋限购令的地方城市.本地人可以购买第二套住房,但对不持有本地户口的外地人,必须持有在本地纳税一定期限的证明才可以购买一套本地房屋。在购买房屋时,需要如实填写一份《家庭成员情况申报表》,如果被发现提供虚假信息骗购住房的.将不予办理房产证。  相似文献   

11.
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是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产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确定的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在城市管理领域的体现。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的存在具有正当性,在维护社会秩序、改善城市环境、引领执法体制改革、促进社会和谐及城市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2.
作为经济法调整对象的宏观调控和市场主体行为规制领域的社会关系,有其自身本质属性,正是此种本质属性决定了经济法的独立性;进一步,通过对经济法与其他部门法(尤其是民法与行政法)间关系的揭示与说明,使我们能更深刻认识到经济法作为独立法部门的存在.  相似文献   

13.
《城乡规划法》实施背景下完善规划行政许可制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完善规划行政许可制度入手,探讨《城乡规划法》实施背景下规划行政许可工作的整体制度性建设.根据《城乡规划法》和《行政许可法》的有关规定,现阶段,必须增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规划行政许可行为的本质认识,精简规划行政许可的范围与程序,完善规划行政许可管理工作机构设置,明晰管理权限,规范规划行政许可形式,加强公众参与和规...  相似文献   

14.
章亮亮 《企业经济》2013,(1):179-183
近年来,我国全面推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并于2004年正式颁布实施《行政许可法》,规范行政许可行为。与此同时,实践中出现了一种缺乏理论依据的审批制度——"非行政许可审批",并且呈现出广泛适用和日趋扩展的态势。本文通过对非行政许可审批内涵和外延的实然性分析认定,大量审批项目实际上是以变相设置行政许可的方式规避《行政许可法》的调整。通过经济学方法分析,非行政许可审批在现实中存在负外部性,不仅增加了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为权力寻租创设了空间,而且存在重许可、轻监督的现象。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限制非行政许可审批的滥用,避免其负面效应的积累放大。  相似文献   

15.
Books     
《Economic Affairs》1999,19(2):59-63
Book review in this article
Markets Not Stakes: The Triumph of Capitalism and the Stakeholder Fallacy Patrick Minford
Essays: Moral, Political and Economic Sir Samuel Brittan
Economics as a Moral Science: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Adam Smith Jeffrey T. Young
Classical Liberalism and International Economic Order: Studies in Theory and Intellectual History Razeen Sally
Limited Government, Individual Liberty and the Rule of Law: Selected Works of Arthur Asher Shenfield Norman Barry (ed.)
An Illustrated Guide to the British Economy Bill Jamieson
Transport Policy in Britain Stephen Glaister, June Burnham Handley Stevens and Tony Travers  相似文献   

16.
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企业内部规章制度(劳动制度)是劳动关系的基本要素之一,直接关系到劳动关系乃至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劳动法》、《劳动合同法》都已对其内容、程序合法性做出了原则规定。其相关各方,包括用人单位、劳动者、行政主管部门及国家立法机关均应从法律的角度对其作认真的思考和审视。用人单位应切实按照三个合法性标准策划企业规章制度;劳动者在以规章制度作为行为规范的同时应懂得用其合法性标准维护自身权益;行政主管部门应切实履行职责,加强对企业规章制度合法性的专项监查;国家应实行劳动关系法治化,立法机关应进一步就企业劳动制度做出专项立法。  相似文献   

17.
内部控制是企业内部管理的组成部分,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采购是生产经营中的首要环节,采购业务涉及现金与商品的进出,交易频繁,极易产生错弊,使企业遭受损失。因此采购业务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主要是规范采购与付款行为、防范采购与付款过程中的差错与舞弊。  相似文献   

18.
我国物流立法包括相关法律、行政法规、部委规章和国家标准,立法之间存在着不协调、滞后和立法空白等问题。可从系统化立法、清理现有立法、引入WTO有关规则和制定物流基本法四个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9.
陈颖峥  苏宁 《价值工程》2006,25(7):144-147
目前,我国企业并购活动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企业兼并与收购呈现证券化的趋势。“买壳上市”是上市企业并购活动中的一朵奇葩。所谓“买壳上市”,是指非上市企业通过并购控股上市企业的股份来取得上市地位,然后用反向收购方式注入自己的相关业务和资产,从而达到间接上市的目的。本文就对“买壳上市”的动因、目标“壳”企业的选择、“买壳上市”的实现模式及“买壳上市”中存在的问题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