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我国城镇就业压力日渐增大,灵活就业形式随之发展起来,已成为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途径。但同时,灵活就业人员规模的不断扩大,给养老保险制度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如何扩大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覆盖面成为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对贵阳市几个城区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总结出贵阳市灵活就业人员当前参保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求探寻完善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制度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社会保险的人群,主要是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灵活就业人员大多对养老保险政策了解不多,只知道最低缴费年限为15年,达到退休年龄就可以领取养老保险金,不知道多缴多得,长缴多得,即缴费基数越高,缴费年限越长,领取的养老保险金越高。很多人在距离自己达到退休年龄的前15年才开始参保缴费。随着城镇灵活就业人员数量的不断增加,其社会基本养老保险问题日渐凸显。基于此,文章从当前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养老保险的现状入手,分析其面临的困境,并提出相关的应对措施以推进全面扩大基本养老保险的覆盖率。  相似文献   

3.
在城镇就业压力增大的背景下,灵活就业已成为正规就业的有效补充,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及城镇就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伴随城镇灵活就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亟待扩大,尤其是提高灵活就业人员的养老保险参保率。基于辽宁省的问卷调查得出的结论是: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率较低,主要是由于缴费率偏高与灵活就业人员收入水平不足的矛盾造成的。鉴于此,应改革养老保险参保缴费办法。提高灵活就业人员的收入水平和进行专门的劳动保护等,以利于提高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率。  相似文献   

4.
我国灵活就业人员社会养老保险政策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讨论我国灵活就业的概念界定,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养老保险方面的现状,并针对相关问题谈了作者在建立养老保险体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张燕敏 《现代商业》2014,(26):106-107
作为劳动者,灵活就业人员同样有参加社会保险的权利。但是当前因为政策设计上的缺陷、宣传力度不到位、灵活就业群体经济承受能力弱等原因导致该群体养老保险参保意识不强、参保率低。应通过完善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政策、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灵活就业人员收入水平等措施促进灵活就业群体参加养老保险,维护其应有的权益。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社会调查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建立OLS模型,从灵活就业人员的角度,研究影响其购买商业养老保险意愿的主要因素。对于被解释变量的处理,将灵活就业人员自身情况、家庭影响及主观态度纳入考察,建立评价受访者购买商业养老保险意愿的统一指标,再采用因子分析等方法提取政策认知、整体认识、收支能力、职业附加、环境压力五个因子作为解释变量,构建回归模型,在对比归纳中进一步实证。根据研究结果,为商业养老保险及相关政策的实施提出建议,并对商业保险及社会保险的一体化融合途径得出启示。  相似文献   

7.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负责人最近指出,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当前的重点是加快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当务之急是抓紧出台农民工养老保险办法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意见。目前,全国在城镇务工就业的农民工在1.3亿人以上,城镇灵活就业人员达到数千万人。人力资源市场呈现出流动性强、就业方式多样化等新的变化趋势。为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  相似文献   

8.
2005年12月,《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发布实施。在我看来,这个《决定》中涉及养老保险制度设计方面的核心规则有四项:一是扩大覆盖范围,二是做实个人账户,三是改革计发办法,四是建立调整机制。这些规则指出了下一步中国养老保险改革的基本方向,同时其中也有一些问题值得认真讨论。1扩大覆盖范围新《决定》提出:“城镇各类企业职工、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都要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要以非公有制企业、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工作为重点,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要预测…  相似文献   

9.
《商》2015,(22)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灵活就业形式在我国就业形式中的比重越来越大,成为我国缓解就业压力、实现再就业并扩大就业途径的重要手段。但与此同时,灵活就业人员的大规模增长,也给我国目前的养老保险制度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相似文献   

10.
由于人均GDP与灵活就业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所以,增加灵活就业是提高人均GDP的重要途径;第二产业对增加灵活就业的影响微乎其微;第三产业对增加灵活就业有着明显的积极影响;人口城市化水平对促进灵活就业具有积极作用;吸纳灵活就业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是促进灵活就业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农村的稳定又关系到社会的稳定。目前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存在保障水平低、社会化程度低、覆盖率范围窄等诸多问题。按照农民的流动性和工作的稳定性,将农民划分为:"纯农民"、农民工和灵活就业农民。基于这一分类,提出了不同的养老保险完善措施,并针对农民养老保险金的收缴与发放做出了进一步的说明。  相似文献   

12.
刘璐宁 《商业时代》2012,(31):95-97
本文通过对北京市1986年到2010年不同经济类型的就业人数、劳动生产率、平均工资等关键指标的计算,得出灵活就业对创造就业和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以及灵活就业与其他形式就业的收入差距,对北京市灵活就业的正负效应进行了辩证统一分析,认为现阶段应该积极鼓励灵活就业模式的发展,同时需要关注灵活就业者的民生问题。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产业结构也在快速地变化着,这一变化增强了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而灵活就业就成了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主要方式。本文主要分析了城镇灵活就业常见的一些管理漏洞和存在问题,阐述了在当前形势下,加强城镇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的重要性,针对目前城镇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面临的问题进行研究。笔者通过研究,总结和归纳自身多年工作经验,提出一些解决城镇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养老保险作为社会保障制度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着劳动者年老后的生活质量。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就业形式的灵活性使养老保险的参保人员跨地区流动日益频繁,大量农民工跨省流动就业,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困难的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本文旨在分析我国养老保险转移问题的法律性质,为读者更好地理解养老保险转移接续提供若干意见。  相似文献   

15.
2011年,我国开始普及农村养老保险,农村人员管理难的问题暴露出来。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信息管理系统,构建农村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建立农村人员管理数据库,可以有效的提高管理效率,便于各项农村人员管理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6.
白冰 《市场周刊》2020,(14):0158-0158
互联网的发展不仅带动了电子商务,而且还衍生了很多以互联网为依托的行业,形成了越来越多的新型就业岗位,由于这些岗位灵活度高等特点,参与灵活就业人数也变得越来越多。但是,灵活就业岗位的出现并没有形成与之相配套的制度和法律,使得很多灵活就业人员自身权益受到了侵害,尤其是在社保方面受到侵害的概率更大。基于此,文章就针对新型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障问题进行研究,先分析灵活就业对社会保障提出的挑战,然后提出新型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90年代我国养老保险制度进行了社会化改革,但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低的问题仍然很突出。本文就造成养老保险扩面难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扩大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应坚持的原则。  相似文献   

18.
郑康宁  刘艳斌 《商》2014,(5):194-194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重要组成,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企业养老保险问题也颇受关注。企业养老保险基金筹集难、当期基金收不抵支、个人账户空账规模逐年增加、资金的保值增值难、覆盖面难扩大、法制滞后、人才缺乏等等自身的缺陷,使得其养老保险制度的贯彻与落实不到位,本文总结现有研究成果,进一步完善我国企业社会养老保险体制,同步推动社会的公共利益和企业的效益共同发展,对于健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维护社会安定稳定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9.
刘博囡 《商》2013,(14):167-167
灵活就业人员对我国的经济建设有重要贡献,但其在就业竞争中仍处于弱势地位,面临着极大的失业风险。我国当前实行的失业保险制度未能将广大灵活就业群体纳入到失业保险体系中,失业保险改革势在必行。失业保险改革应从法律制度、劳资关系、灵活就业人员特征、政府及社保机构等多方面进行分析,以提出适合灵活就业人员的、切实可行的失业保险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就业形式多样化的今天,灵活就业这一就业形式的实施能够为很多劳动者创造就业机会。但此种就业形式的实施还存在很多不足,劳动者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就是其中一个因素。因为,灵活就业具有多变性、流动性、不稳定性等特点,促使灵活就业人员与社会保险之间的关联较小,相应的灵活就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和享有社会保险的可能性较小。针对此种情况,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完善和优化社会保险制度,从而规范的、合理的、有效的实施社会保险,促使灵活就业人员享有社会保险这项合法权益。为此,本文完善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制度进行分析和探究,希望能够为社会保险制度的完善提供实质性的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