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马牧池乡新立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的科技意识越来越浓,思想观念越来越新,致富道路越走越宽,精神文明之花越开越艳,村民的婚育观念有了根本性的转变.究其原因:该村党支部书记、计生协会会长王本玉发挥了科技导航的作用,村民公认他就是科技致富的领路人.  相似文献   

2.
云南省会泽县驾车乡钢厂村干洞小组党支部书记兼村民小组长曾招能,今年35岁,是一名“双带”能手(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他通过发展肉羊养殖业率先脱贫后,迅速带领村民发展养殖产业。帮助全组43户187人走上了致富之路。他的收入也从养殖前的每年500多元增到现在的6万余元,村民的人均年收入由以前的900元增到现在的2200余元,村民们说他是群众脱贫致富路上的“一盏灯”。  相似文献   

3.
虽然他只有小学文化,但凭着多年的摸爬滚打,成了村里村外远近闻名的致富能手。他,就是云南省瑞丽市勐秀乡等扎村委会南缅村民小组傈僳族农民许清新。  相似文献   

4.
1997年,19岁的张富韬高中毕业,以12分之差落榜,因为家里穷,难以供他补习,他只好回村务农。他的家在云南省华坪县荣将镇荣将村委会的三马箐村民小组,是该村18个村民小组中最贫困的。几位伙伴约张富韬外出打工。但他有自己的想法:外出打工可能会使自己富裕,可家乡的面貌就难以改变了;而耕田种地又只能维持基本生活,要致富得另谋出路……[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对何永启的采访几乎是在一问一答中完成的。他话不多,很严肃,似有距离感。然而他的缄默、他的严肃,给人更多的印象却是质朴和刚毅。何永启,北京市劳动模范,北京市先进工作者,十三年的村党支部书记,精神文明村的创建者,村民人均收入过万元的致富带头人。  相似文献   

6.
云南省宣威市龙潭镇新坪村委会村民尤兴俊,靠种植苹果致富,成为众人羡慕的致富明星。  相似文献   

7.
云南省洱源县茈碧湖镇哨横村有43年党龄的村民小组长王桂生,从部队退伍回到家乡后,就一直在探索依靠科技勤劳致富的路子。经过调查研究,他认为导致贫困的根源在于:一是当地生产力水平低;二是科技利用率低;三是村民文化素质低;四是村民观念陈旧;五是走不出生产单一的误区。于是在1995年初,  相似文献   

8.
林雯 《致富天地》2010,(3):16-16
现年34岁的云南省凤庆县大寺乡回龙村党支部书记陈安荣给人的感觉是思路敏捷,正是因为头脑灵活、敢闯敢干,使他成为大寺乡创业能人。在回龙村村民的心目中,陈安荣不仅是一个创业能手,还是一个好村官,一个带领群众致富的领头人。  相似文献   

9.
《中国供销商情》2007,(9):30-31
在山东省定陶县杜堂乡杨店行政村,提起窦留进和他的“聚德养牛场”,全村1900多人没有不知道的。2005年,他依靠科学养牛1000多头,年收入30多万元,成为当地响当当的“致富状元”。在他的帮扶带动下,村民们纷纷效仿,家家念牛经,户户发牛财,全村年养牛1万多头,收入380多万元,人均增收2000余元。  相似文献   

10.
《品牌》2006,(9):75-75
“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平定县石门口乡乱流村党支部、村委会就是这样,一切为了村民,为了村民一切,带领村民致富,改变农村面貌。  相似文献   

11.
在湖南省隆回县岩口乡划市村,农民刘军华利用果园饲养土鸡致富的事在村民中传为美谈。  相似文献   

12.
陆继宏 《致富天地》2007,(11):19-19
云南省宣威市龙潭镇大潭村第三村民小组长朱树达,1975年退伍回乡后,凭着自己的勤劳和智慧,一直在农村这块土地上辛勤耕耘,不但自己带头致富,还带领村民们走上了致富路。这位今年58岁、有着36年党龄的致富带头人,曾先后19次被省、市、县、乡评为先进个人和优秀党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徐隽  周富平 《致富天地》2006,(11):18-18
在云南省罗平县富乐镇的大山脚村,住着一位远近闻名的“魔芋王”——李良才。他学习推广魔芋种植技术,在自己先富起来的情况下,帮助村民贷款发展魔芋种植,并无偿提供种植销售“一条龙”服务,以一己之力带动了一个产业。  相似文献   

14.
云南省会泽县马路乡硝厂村委会大坪村民小组村民、共产党员王往云,带领群众在荒山上栽种核桃树1000余亩,为大家开拓了一条脱贫致富路。群众都亲切地称他为“核桃大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周福仁一生都过得比较惬意。即使在中国人都穷得一塌糊涂的上世纪七十年代,他也是如此。比如全村40多名适龄男青年因为穷而找不到对象,不得不愁眉苦脸满街晃荡之时,他却因为会找钱交上了女朋友,成天意气风发。其实,周福仁找钱不外乎捡柴卖柴,但交上对象之事,影响实在巨大,以致村民集体决定让这位22岁的年轻人当生产队长,带领大家致富。  相似文献   

16.
孔宾 《致富天地》2008,(3):18-18
在寻求致富的道路上,他从网箱养鱼、卖蔬菜、卖服装、跑运输到种杨梅,跌跌撞撞一路走来,有过失败,有过成功。不管遇到多大困难和挫折,他都没有止步不前。他说,创业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关键是自己对看准之事要有恒心、有信心、有毅力,奋勇拼搏,永不放弃。他叫孔凡有,现年48岁,是云南省石屏县坝心镇白浪村委会牛角咀村民小组一位普普通通的彝族农民。  相似文献   

17.
在江苏省东海县白塔村埠前营村,蔬菜大棚被村民称为生元宝的“金屋子”,有村民感慨,比原先种粮那可真是一个天一个地……村党支部书记张文明也成了远近闻名的致富带头人。  相似文献   

18.
云南省弥渡县寅街镇巧邑村村民奎建红创办养殖场,科学养殖蟑螂,闯出了一条致富新路。  相似文献   

19.
云南省西畴县兴街镇三道桥村村民小组长骆瑞文,抓住国家“东桑西移”的机遇,引领群众栽桑养蚕致富。  相似文献   

20.
对于一个农村干部来说,带领村民致富是头等大事。稷山县稷峰镇苑曲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主任刘学珍从上任至今都是这样做的。 今年49岁的刘学珍,原本是村里一个极普通的农民。十多年来,从与人合伙承包煤矿到投资7000余万办公司他成了村里先富起来的人。但他并不满足,开始迈向人生更辉煌的目标。[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