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最近十几年来,我国经济出现了高增长和高失业并存的现象。可分劳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模拟结果表明,技术进步促进了产出增长,同时也促进了就业增长,但对就业增长的促进作用明显小于对产出增长的促进作用,同时与技术进步相伴的资本投入也对劳动起到了替代作用。在经济活动人口不断增加的背景下,技术进步对产出和就业增长影响的不对称性,是我国高增长和高失业并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技术进步对中国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1978—2006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技术进步对就业具有双重影响,一定时期内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并不明确。本文将TFP分解为纯技术进步率和技术效率的提高,运用1978—2006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分别分析了纯技术进步率和技术效率的提高对我国就业的影响。本文的研究发现,纯技术进步对就业具有比较显著的负效应,当期技术效率的改善对就业没有显著影响,而滞后期技术效率的改善却对就业量的增加具有负效应;经济的高速增长对我国就业总量的增加具有明显的正效应。因此,保持经济的高速增长对我国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我国呈现出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非一致性的特点。为此,要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第三产业,以促进经济与就业的协调增长。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经济发展并没有解决人们的充分就业问题。实证研究表明,技术进步是一国经济增长的不竭动力,而影响我国就业增加的不是技术进步。理论和实践分析,在经济发展中技术进步具有排斥和吸纳劳动力的双重作用。只要选择能充分利用本国经济资源、劳动力资源的经济增长路径,在经济增长中,即使技术进步、工业化程度提高,失业问题也能解决。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的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升级与扩大城镇就业之间存在两大矛盾:一是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必然促进技术进步,而技术进步加快必然节约使用劳动力,显然与扩大城镇就业存在静态矛盾;二是产业结构的升级,必然沿着“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路径发展,这一过程也必然节约使用劳动力,显然与扩大城镇就业也存在着静态矛盾。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考察技术进步与就业之间的协整关系,检验我国东部地区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东部技术进步与就业增长有正相关关系,东部地区由于工业部门的技术补偿效应显著,从就业总量来看,技术进步具有正的就业效应.  相似文献   

7.
李晓彬  哈毅 《经济师》2007,(10):230-231
技术进步和扩大就业分别是我国经济中最薄弱和最棘手的问题,也是国家即定的税收长期支持的方向。税收作为国家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在技术进步和扩大就业目标上时常是矛盾的,有利于一种目标的政策对另一种目标却不利。税收政策对于技术进步和扩大就业有时正相关,有时是负相关,有时是无关。所以应全力推进对两者正相关的税收政策,有效推行无关联的税收政策,审慎的采用负相关的政策。  相似文献   

8.
一、问题的提出 高校扩招以来,我国在校大学生数量迅猛增长,2003年后大学毕业生人数急剧上升,大学生就业压力逐年增加。2006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413万人,社会新增就业岗位为900万,高校毕业生人数超过新增就业岗位的半数。据国外研究表明,技术进步对欧洲一些国家的大学生就业有一定影响;我国学者也从技能取向的角度分析技术进步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本文将利用Aghion和P·Howitt(1994)等人提出的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原理,结合大学生就业的特点分析技术进步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机制,利用回归模型分析技术进步对我国大学生就业之间的影响情况,并对这种情况进行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9.
技术进步就业效应新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进步对就业总量的影响既有负的冲击效应,又有正的补偿效应,二者在各个行业的不同时期表现出的强势不同,从而使得技术进步对就业影响的总效应存在差异。本文利用1999—2009年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统计数据,基于随机前沿的分析方法设计了一种新的算法来分解技术进步就业总效应,可以发现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进步就业创造效应带来的就业增加,可以补偿就业冲击效应带来的就业损失,因此,就业前景还是较为乐观的。  相似文献   

10.
基于我国2000-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对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与就业的关系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引入交互项进一步说明基于技术进步的产业结构升级对就业的影响。结果表明,技术进步对就业具有明显的抑制效应,产业结构升级对就业具有促进效应,而基于技术进步的产业结构升级对就业具有负向影响。此外,在不同区域,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就业效应也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在新一轮工业革命条件下,应采取相应政策措施,在追求技术进步与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实现就业增长。  相似文献   

11.
工资刚性的存在使技术进步排斥就业,而依赖于技术引进的我国技术进步使就业排斥效应趋于长期化。这使得我国在丧失丰厚禀赋劳动力资源优势的同时,就业形势更加严峻。技术分解是化解技术引进对就业的负面影响的有效途径。技术分解实质上是一个针对引进技术以降低成本为目的的劳动反替代资本过程,企业追求成本节约行为带来就业补偿与创造的正外部性效应。引导企业实施对引进技术的分解,能实现技术进步、成本降低和促进社会就业之间的协调。  相似文献   

12.
改革以来技术进步对我国就业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演进视角,在技术经济范式变迁理论下,概括出技术进步促进社会及劳动分工深化,进而影响就业产业结构及技能结构的分析框架;基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相关数据的分析指出,在制度变迁基础上,技术进步导致工业化进程加快,出现工业内部及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的相应变迁,同时,以技能退化倾向为主的技术选择提高了低技能劳动力就业的相对份额,进而拉大了不同技能劳动力工资差距;最后,基于当前国际、国内新形势,提出基于技术进步的就业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3.
如何化解技术进步与就业增长间的矛盾,是我国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难题。鼓励企业选择劳动密集型技术的直接协调政策不能化解矛盾一以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增长,加快城市化步伐、对依赖进口的技术产品实施进口替代等间接协调政策,是化解矛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基于我国2000-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对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与就业的关系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引入交互项进一步说明基于技术进步的产业结构升级对就业的影响。结果表明,技术进步对就业具有明显的抑制效应,产业结构升级对就业具有促进效应,而基于技术进步的产业结构升级对就业具有负向影响。此外,在不同区域,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就业效应也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在新一轮工业革命条件下,应采取相应政策措施,在追求技术进步与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实现就业增长。  相似文献   

15.
罗军 《财经科学》2014,(4):61-71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同时包含国际贸易、FDI和技术进步变量的劳动力就业模型,并利用中国制造业2003—2011年面板数据,既分析了我国制造业总体,也考察了以行业特点分组的子样本的劳动力就业受上述三项变量影响的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国际贸易和国内技术进步会拉动我国就业,而FDI则会抑制我国就业。从基于行业特点分组的研究来看,国际贸易对我国劳动力就业的拉动作用随着贸易开放度的提高而增加;FDI对我国劳动力就业的抑制随着FDI进入程度的提高而逐步减小;技术进步对我国劳动力就业的拉动作用随着研发投入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6.
在经济的不断发展下,如今人们最关注的问题莫过于环境、技术和经济三个方面.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环境规划逐渐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也逐渐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而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不断增强着我国的经济实力,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由此可见环境规划与技术进步的质量与水平都对我国的经济增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分别从环境规划和技术进步的角度分析了两者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关系现状和作用,进而提出促进经济增长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7.
就业压力下的技术政策选择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技术进步具有多种功能,既可以对就业产生严重冲击,也可以产生”第二次就业效应“、”补偿就业效应“、”关联就业效应“.我国的就业问题只能立足于国内解决。应当在适应世界科技进步潮流这个前提下考虑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可能影响,选择适当的技术政策。  相似文献   

18.
王鑫 《技术经济》2015,34(2):77-83
构建一个动态一般均衡模型,讨论了城乡分离和城乡融合的条件下劳动力就业是如何受制于技术进步和资本积累的。研究发现:在城乡分离的状态下,若不存在技术进步,则农业就业比重不会持续下降,而是维持在一个稳定状态;当出现技术进步时,更多的劳动力就业将使经济进入一个高水平的动态过程;在城乡融合的状态下,若加速的资本积累未匹配正的就业增长率,则经济将被导入一个低水平的动态过程中。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体制转轨、经济结构调整和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广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在这新的形势面前,各级党委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促进就业的积极政策,减缓了下岗失业人员对社会稳定的冲击,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但随着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将持续推进,国企改革,技术进步和城市化进程都将加快,新成长劳动力进入高峰期。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和交叉影响,将使广东就业压力持续增大,劳动力供求的结构性矛盾将更趋突出。本期刊登广东省劳动保障厅培训就业处处长陈斯毅同志关于”广东就业政策与就业形势”一文,着重分析我省实施积极就业政策的成效,有针对性地提出我省2003年就业工作的对策建议,供有关部门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0.
利用动态生产函数测算1993-2008年我国制造业及其25个三位数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了技术进步对制造业就业的短期和长期效应,结果显示技术进步对制造业的就业有短暂挤出效应,中长期则存在正效应,资本深化导致了制造业就业弹性的下降,应积极促进制造业的技术进步,发展人力资本密集型行业,在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同时增加就业。技术进步对制造业中不同技术含量行业就业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