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高平 《发展》2003,(5):56-57
2002年,甘肃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83元,同比增长4.9%。由于农业结构调整、农民非农就业和宏观政策的影响,虽然全省农民收入连续几年保持了平稳增长,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除城乡差距继续扩大外,就农村内部而言:一是增幅比较小,同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继续拉大;二是全省内部收入差距也在逐步拉大,河西与河东地区之间,地区、县、市之间以及农民内部之间的收入差距也在拉大,这些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从甘肃省农民增收的实际情况分析,今后一个时期,农民增收的环境不容乐观。一是由于农产品供过于求,价格上涨的可能性不大。一方面,这几年进行农业结构…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浙江农民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差无几,1978年只有165元,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农民收入快速增长,2001年达到4582元,已连续16年位居全国省区第一。尤其是“九五”以来,在全国各地农民收入增长普遍减缓的情况下,浙江农民收入依旧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浙江农民增收的奥秘何在?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这是一个令人鼓舞的战略目标。确保桂林市与全国同步实现农民收入翻一番.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对在“农业稳市”基础上实现“工业强市”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为此,我们对全市12个县118个乡(镇)农民增收进行了深人调研,得出结论:2020年桂林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可达10720元.比2008年4465元翻1.26番.届时将超过全国9000元的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4.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是“三农”工作永恒的主题。去年,面对金融危机的影响,江北区委、区政府积极探索转变农民收入增长方式,拓展农民增收新空间,寻求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取得了显著成效。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005元,同比增长12.2%,连续两年增幅高于城镇居民水平,农民人均年收入和增幅均名列全市前茅。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5.
据统计,2004年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936元,增加314元,实际增长6.8%。是1997年以来收入增加最多和增长最快的一年。但是,制约农民增收的深层次矛盾还没有得到效化解,2005年实现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的任务还很艰巨。一、2004年农民增收的特点影响2004年农民增收的重大因素有三方面:一是党和国家的政策措施、"(?)补贴、两减免"政策,不仅重新激发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而且直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昆山市致力于建立多层次、全方位、开发式、“造血”型的农民增收长效机制,让农民尽快增收致富。2006年全市农民人均收入突破了万元大关,达到10508元,比上年增长14%,比十六大前的2002年6262元增长67.8%,年均增速13.5%。[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坚持为农服务宗旨,立足自身优势,千方百计地促进农民增收“三农”问题的最大症结就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安徽省是农业大省,农民增收形势更为严峻。2003年安徽省农民人均纯收入2127元,与2002年全国平均水平还差349元。根据测算,安徽省要在2020年达到全面小康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  相似文献   

8.
《河北经济研究》2001,(8):17-21
农民收入关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增加农民收入是农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一个时期以来,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经引起各级领导和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农民要增收,农民要致富,如何走出增长低谷,亟待研究,尽快破题。本中心-结构突破,增收的关节点。  相似文献   

9.
当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很多。作者认为离开争取影响措施,进一步深化农村经济社会改革,探寻农民增收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政府政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阶段农业和农村问题的核心归结为农民收入的增长问题.政策是农民增收的灵魂,政策为农民增收提供制度上的保证.文章就是分析了政策为什么能影响农民增收,探讨政策如何影响农民增收问题,然后得出一些建设性结论.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北京农民收入增长较快,但与城市居民收入差距仍然很大,特别是山区农民增收尤为困难。以昌平山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山区农民收入现状及发展的瓶颈,探索促进山区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农业发展新阶段,农民增收越来越困难。是什么原因造成农民收入增长如此乏力呢?学者们从多角度探讨农民增收问题。笔者认为,对比国内外农业发展情况和经验,可以说制约中国农民收入增长的关键因素之一是缺乏组织平台,这个组织平台既是农民的协作组织纽带、利益代表,又是“绿箱”政策实施的载体。这就要求对目前的组织进行形态与功能的创新。本文在把虚拟组织引入农业领域的思想的基础上,重点探讨虚拟组织促进农民增收的机理,然后提出建立农业虚拟组织、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华小全  马怀礼 《乡镇经济》2009,25(10):105-109
安徽省农民增收问题表现为绝对收入水平和增长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城乡差距、与周边省市的区域差距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工资性收入所占比重逐年增加等。文章采用VAR模型分析得出:城镇居民收入是农民收入的格兰杰成因,农民工资性收入波动超过50%是由城镇居民收入波动造成的、农民经营性收入波动的贡献度达到30%。因此应通过改进国民收入分配、提高农民生产技能、构建城市反哺农村的新型城乡关系等方式,提高农民增收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近两年,我市农民收入呈恢复性增长,但由于受结构、市场、体制、政策、科技、信息以及农村劳动力素质等多方面因素制约,农民收入增长具有不确定性。面对“入世”挑战,我市作为粮食主产区将受到较大冲击,农民增收难度加大。必须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原则,采取综合措施,确保农民增收实现新突破。  相似文献   

15.
刘杰 《乡镇经济》2001,(11):43-44
长期以来,各级党委、政府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村工作的核心,致力提高农业生活水平。但近几年,农民收入一直增长乏力,甚至出现增产不增收、增产反减收的现象。当前,农民增收的途径有哪些?农民增收的愿望怎样才能实现?就此,我们对安徽省庐江县新渡乡星夜村进行了专题调研。我们认为,要实现农民增收须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是十八大提出的要求,也是当前经济和社会工作的重中之重。而要达到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目标,主要有六项措施: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积极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积极发展小城镇及加快新农村建设;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努力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进一步推进体制改革和创新力度,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  相似文献   

17.
<正> 今年以来,随着中央一号文件的贯彻落实和农村税费改革的不断深入,谷城县农业、农村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农民增收迎来许多新机遇。同时,在新形势下促进农民增收也存在不少制约因素,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一、当前农民收入增长的特点近年来,谷城县始终坚持把农民增收作为农村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在扎扎实实地推进农村税费改革的同时,采取种种切实有效的措施帮助农民增收,收到了较好的成效。预计2004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可以达到2709元,比  相似文献   

18.
康清  赵学忠 《发展》2008,(3):57-58
一、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实现“十一五”末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的既定目标。必须力促农民收入由平稳小幅增加向持续高幅增长转变 近几年,甘肃省临泽县高度重视“三农”问题,紧扣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旋律,把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发展劳务经济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立足比较优势,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培育发展特色产业,推动现代农业建设,全县初步形成了制种、奶肉牛、加工番茄、劳务为支柱的特色产业。预计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226元,比上年增加220元。其中,制种收入1376元(其中花卉、瓜菜制种169元),占32.56%;日光温室收入196元,占4.63%;奶肉牛产业收入379元,占8.97%;劳务收入980元,占23.19%。分析比较效益,就种植业而言,玉米制种平均亩收入1300元,瓜菜、花卉制种亩收入6000元以上,日光温室亩收入8000元以上;就养殖业而言。奶牛每头收入8000元左右,肉牛每头收入3000元左右。劳务输出人均收入3100元左右;总体上看,全县农业产业化经营达到较高水平,农民收入稳步增加。但深入分析全县农业发展现状,持续增收困难,上增空间不大。一是制种收入特别是玉米制种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过大,受全国玉米种子市场影响,今后农民依靠玉米制种增收的空间已非常有限。  相似文献   

19.
杨红艳 《北方经济》2012,(16):79-80
文章从农民收入构成角度,通过对贵州省1990~2010年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得出贵州省的农民收入现状和收入增长的结构性变化: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收入的比重较大,但家庭经营收入的比重逐渐下降,农民的工资性收入比重逐步上升。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的比重虽然较小,但发展潜力很大。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对策建议,以期探寻农民进一步增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我国农民近10年收入增长缓慢。如果仍然依靠发展农业来解决农民的增收问题,已无多大潜力,农民收入要想长期稳定的增长必须走非农化的道路。本以江苏省涟水县农村省级观察点100户农民家庭为对象,对其近几年来农民收入结构的变化、家庭经营发展的方向进行实证分析,以探讨农民增收的途径。[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