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董旭楠 《数据》2007,(2):85-86
俗话说“钱能生钱“,这句话在2006年得到了很好的验证,在已经过去的2006年里,买基金的笑了,炒股票的笑了,炒黄金和外汇的也笑了,总的来说,积极进行理财的人在这一年里或多或少都得到了不错的回报.理财并不是新鲜事物,在发达国家已经有相当长的历史,即使在国内,当国民收入提高到一定高度后,理财也成为了很多人的选择,但是在众多让人眼花缭乱的理财产品当中,以及在众多专业的理财机构面前,投资者该怎么选择?本文将针对几种主要的理财选择将其在2006的表现作一个小盘点,希望能对投资者有一些启示.   ……  相似文献   

2.
已经过去的2004年可以说是百姓财政非常火爆的一年:开放式基金发行数量和规模呈现出了跳跃式增长,众多基金投资者获得了10%以上的收益;收汇理财、信托产品高收益的宣传吸引了广大居民的眼球,人民币理财一面市便被抢购一空;10月末的加息将长期负利率困扰的储蓄市场激起了波澜;北京、上海、深圳成功举办了理财博览会:各银行争相打造理财品牌,理财师(CFP)培训更是如火如荼……有专家预测,这种理财火爆将持续下去,新年度居民的理财观念和理财方式将发生很大变化——2005年将是中国的“理财年”。人民币理财不再是难以买到的抢手货2004年“十一”期间光大银行在国内率先推出了人  相似文献   

3.
《中国总会计师》2014,(3):159-160
时下,互联网金融产品风起云涌,这个"宝"、那个"宝"不一而足,令人眼热心动。互联网线上理财赚个盆满钵满,咄咄逼人,银行理财也不甘示弱,于是乎各种"银行宝"也马上跟进,眼花缭乱,也相当诱人。尽管对余额宝的看法众说纷纭,不过,办公室里那些平时不理财的白领们在纠结中,还是有很多人开通了余额宝账户。不只是在办公室,现在这种线上理财产品已经走到我们的身边了,想把现金或者银行里的钱存到余额宝里的人也不在少数,一股强烈的资金流动风潮似乎也在悄悄吹动。  相似文献   

4.
《中外企业文化》2005,(3):67-67
俗话说,人不理财,财不理人. 在中国人最重视的传统节日,也是消费最旺的节日.春节过后人们自然又该盘算把花剩的钱储蓄银行里,这也是老百姓最传统的理财方式了.今年春节走进银行会发现,银行工作人员会十分主动的向你推荐一个新的理财产品,名字也不是储蓄,而是诸如",心喜"、"万利宝"等诱人的名字,这就是人民币新的理财产品.  相似文献   

5.
王许松 《数据》2010,(12):12-13
对老百姓来说.今天,传统的理财方式——通过存款获取利息虽然还受欢迎,但是更多的理财方式也开始给人们更多的选择。怎么能让钱生钱.有了闲钱该往哪投资才能获取较大回报?生活中的这些理财”大事”既让人兴奋又让人纠结。  相似文献   

6.
工资是大多数上班族的主要收入来源,很多人将工资卡里的钱随用随取,不用的钱就放在卡里睡大觉。理财之计在于春,上班族们赶紧忙活起来,利用好你手里的工资卡,让卡里的钱为你打工。工资卡开通网银网银的便捷已经日益凸显,为工资卡开通网银后,很多业务就可以足不出户在网上搞定了,同时也可以随时在网上购买银行理财产品、买基金、炒外汇。所以开通网银,能让你盘活工资卡里的"睡钱"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购买货币基金工资卡里的钱属于活期存款,目前活期利息只有0.35%,钱  相似文献   

7.
刚刚过去的2007年,一场酣畅淋漓的大牛市刺激了人们压抑已久的理财意识.在这个"基情"燃烧的岁月."有井水处必有论股者"."你不理财,财不理你"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高CPI下所有人的财富数字不进则退,理财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现实需求.为投资者管好钱袋子的理财规划师也在这个黄金年代走上前台,风光无限.  相似文献   

8.
《财务与会计》2006,(11):80-80
日子在忙碌中度过,不经意间抬头,2007年已在向我们招手。《财务与会计》理财版在众多作者、读者、编者的共同呵护下,也将迎来她一周岁的生日。为了使理财版的内容更加贴近读者,2006年我们选择部分省市召开了读者座谈会,并在第6期用读者调查表形式征询大家对理财版的意见和建议。结合读者的建议,2007年我们拟对以下栏目有针对性地征稿:  相似文献   

9.
全民理财时代,个人理财已是家喻户晓。对于企业理财来说,理财者们相对陌生,就连部分企业主也时常烦·脑:对个人理财业务相对熟悉,却找不到安全合适的企业理财方式。对于公司来说,如何让银行账户中的钱“转”起来,让钱“生”钱,也是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合理规划的。北京人胡先生去年创办一家文化传媒公司,一年来公司业务不断增多,发展较为顺利。不过,他最近很苦恼,苦恼自己企业账户里的钱总是“沉睡着”。  相似文献   

10.
一、引言: 投资理财正在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项重要活动,特别是自2005年末我国股票市场启动的这一轮牛市行情,更是吸引了大量投资者的进入,面对众多的投资目标,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便显得十分重要了.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理财产品发展迅速,种类多、选择空间大,服务模式也不断创新。但必须看到,理财市场发展并不完善,尤其是对于理财产品的监管措施较少,监管不到位,这使得众多投资者心有顾虑。文章主要揭示了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金融理财产品在市场监管方面的一些漏洞,并进一步分析可以从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针对理财产品的监管网络、优化金融理财产品服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提高投资者对理财产品的认识等方面来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理财产品发展迅速,种类多、选择空间大,服务模式也不断创新。但必须看到,理财市场发展并不完善,尤其是对于理财产品的监管措施较少,监管不到位,这使得众多投资者心有顾虑。文章主要揭示了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金融理财产品在市场监管方面的一些漏洞,并进一步分析可以从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针对理财产品的监管网络、优化金融理财产品服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提高投资者对理财产品的认识等方面来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在美国,投连险已得到投资者的广泛认同,购买商业保险的人当中有80%另外购买了投连险,而中国的大部分投资者对这个已经进入中国8年的保险品种还是非常陌生的。借着2007年中国股市大涨的春风,投连险逐渐成为保险市场上的热门品种,越来越多的人把投连险作为养老金和教育金账户,以优化和完善家庭的投资结构。相较其他保险产品类型,投连险与证券市场的关联度最高、关系最密切,也是所有保险产品中最具投资理财功能的一种。  相似文献   

14.
2013年6月,作为新时代互联网理财的代表,“余额宝”横空出世。“余额宝”的出现,可谓对传统的银行理财产品造成了一定冲击。岁末年初,不少投资者将目光对准了余额宝和银行理财产品,但这二者究竟孰优孰劣,成了现阶段众多投资者最为关心的一大问题。  相似文献   

15.
休闲     
“理财教育”从孩子开始长期以来,我国绝大多数的孩子终日被埋在“书堆里”,即使时下“减负”后,其父母们在课外也不外是让孩子们进行一些电脑、书画、琴棋、体育等这个那个的教育,而惟独忽视了对孩子的“理财教育”。很多孩子因极少或从未自己经手过钱,乃至上大学及工作以后理财方面仍是一塌糊涂,或极其缺乏投资理财的能力。然而,提起“钱”很多人都有话说,可当我们把“钱”与“孩子”扯在一起时,大多数的中国家长便会感到困惑与异议:“对孩子谈钱?是不是过分了点儿?”“让孩子小小年纪就有‘钱’的意识,有必要吗?”且我国传…  相似文献   

16.
勇于尝试各种新生事物的杜太太,最近在理财这件事上又有了新突破,她已经不满足于网银、手机银行买理财产品,而是尝试在银行开的网店上买理财产品。接下来她还准备给母亲在保险公司开的网店上买保险。深谙传统理财方式的杜太太认为网上"淘理财"的好处还是比较明显的,首先门槛低、省时省力、手续费也相对较低,而且还能货比三家,投资者可以用相对便捷的方式找到性价比最高的产品。  相似文献   

17.
个人理财投资策略的首要问题是决定资金如何在资产类别中分配,据调查,当今国内普通城镇居民选择的资产类别即投资工具主要包括储蓄、债券、保险、基金、股票、黄金、不动产等。2007年投资者选择最多的理财方式是基金,2008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投资者更加青睐于比较保守、安全的储蓄,而在2009年,政府也采取了  相似文献   

18.
2005年,通用、福特的销量在美国受挫,连续出现巨额亏损后,它们于2006年前后相继展开了重组、瘦身、增强计划;2007年,戴姆勒和克莱斯勒——曾经被誉为“天堂里的婚礼”合并九年以后,“婚姻”也走到了尽头;此外,众多投资者还在猜测,时代华纳也将步其后尘,重新回到时代和华纳的状态。这对“大而全”的模式不能不说是一大讽刺,企业界的风潮随之便发生了变化,继上个世纪60年代后,  相似文献   

19.
当今社会,随着金融产品的丰富多彩,可供选择的个人理财工具也日益复杂多样。但错误的理财思路仍比比皆是,例如:有的青年白领的全部积蓄都躺在银行里吃低息、有的退休人士用生活费投资股票等等。究其原因,在于大多数投资者缺乏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综合理财规划,以至于无法总体把握存款、证券、保险等多门类理财工具的特点及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20.
“人有2只脚,但钱有4只脚”,钱永远跑得比人快,人追钱赶不上钱的速度,但却可以充分利用“钱追钱”。这就是理财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