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结合天津市东丽区现状,分四个部分论述了东丽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现状、主要特点、存在的问题、相关对策与建议。在对策部分,详细论述实施"引起高度重视、拓宽增收渠道、加大政策扶持"三项重点任务,采取"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帮扶机制、创新发展模式、盘活现有资源"等十三项具体措施,切实进一步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2.
3.
4.
5.
风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26.996,增速居宝鸡市第一、全省第三;人均地区产值名列全省第八;全年接待游客12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2亿元……这些数据让人们对地处偏远山区的穷县小县刮目相看。更让人惊奇的是凤县一跃跨入2009年全省十强县,坐上排行“老九”的位置。 相似文献
6.
杭锦后旗位于河套平原腹地,总面积165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32万亩,辖9乡7镇,总人口31万,其中农业人口22万。2001年全旗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0.2亿元;财政收入1.34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4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85元。预计2002年全旗国内生产总值可达22.57亿元,比上年增长12%;财政收入可达1.5亿元,比上年增长12.8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可分别增长7%和6%。 相似文献
7.
李竹成是城固县博望镇军王村党支部书记。他12年如一日,带领全村群众艰苦奋斗,把一个负债百万元的贫穷村建设成了一个远近闻名的小康村,村集体经济积累达350余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95年的不足千元上升到2287元。军王村先后荣获了“省级小康村”、“市级文明村”、“市级五个好党支部”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8.
我国有两千多个县。县级经济如何发展,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本刊从大量来稿中选编了六篇县级党、政领导谈本县经济的文章,供读者交流信息,互相切磋。这些文章提供的情况说明:县级经济有它的共同之处。但是由于各县的地域、资源、人才、教育、经济发展程度等方面存在着差别,特别是贫困县、山区县又有各自的特殊情况,这就可能形成不同的发展模式。我们希望读者对这一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9.
农民人均纯收入不仅是升级晋档工作的一项重要指标,而且是一个地区人民生活水平高低、经济发展快慢的标志。搞准农民人均纯收入,正确认识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对扎实推进升级晋档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11.
四明山镇北溪村北溪村位于四明山镇东部,始建于南宋初年,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辖区总面积约0.5平方公里,人口总户数331户,总人口974人,现有山林面积7534亩,其中花木种植3280亩,毛竹4000亩。村集体拥有经济林800亩,小水电站2座,装机容量510千瓦。2011年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2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920元。北溪村是典型的山区农村,其在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困境和矛盾也具有代表性。本报告以北溪村为例,探索我市四明山区农村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大王镇以发展乡镇企业为突破口,以科技创新与人才开发为支点,全镇经济和各项事业突飞猛进,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2005年,全镇社会总产值实现22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306元。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保存的"无锡、保定农村调查"资料,分析了跨度近70年的保定11个村人均纯收入水平和结构的历史变化。研究发现,保定11个村的人均纯收入水平除1946年是降低外,其他时点(1930、1936、1957、1986、1997年)都是增长的,改革开放后的1986年增长较快。人均纯收入结构的历史变化与全国农村居民的变化趋势大体一致:家庭经营纯收入的占比不断下降,工资性收入的占比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4.
过去的五年,是乌海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良好开局的五年,提前两年实现了“十五”计划,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地区生产总值从40.7亿元增长到125.5亿元,增长了1.68倍;财政收入由4亿元增长到18.66亿元,增长了3.64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4691元增长到10006元,农区居民人均纯收入由2351元增长到5068元,都增长了一倍多。[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渭滨区在村级党组织“升级晋档、科学发展”活动中,采取六大举措,全力促进农民增收。2009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5679元,比上年增长26%,位居全市前列。 相似文献
16.
17.
2006年初,奉化市工商联为搭建企业家造福桑梓、回报社会平台,探索商会工作新路子,率先在尚田商会尝试引导会员企业开展了以“帮助理清农村发展思路,帮助发展村级经济,帮助协调、处理村内矛盾问题,帮助村里榭立良好村风民风,帮助村里办些公益性实事”为内容的村企结对农村“经济顾问”模式,[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是建国以来成立的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县,是世界白牦牛的唯一产地,是国家确定的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近年来,天祝县坚持特色就是优势,优势就是生产力的方略,突出实施科教兴县、基础优先、开放带动"三大战略",着力打造中国民族自治第一县、世界白牦牛唯一产地、西北生态旅游避暑胜地、雪域高原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四大品牌",集中力量发展白牦牛、旅游、特色养殖、特色种植和藏酒藏医药"五大特色产业",使自治县经济社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每年以两位数的速度递增.2004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8.19亿元,比上年增长14.04%,大口径财政收入6491万元,增长17.70%,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523元,比上年增加132元,纵向比,发展快,变化大;横向比,天祝县一些主要经济指标仍低于全省和武威市平均水平,在全省86个县市中处第53位,在22个民族县中处第9位. 相似文献
19.
前不久,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千企干村扶助行动电视电话会,决定动员组织4000—5000个规模以上企业,针对全省农民年人均纯收入2000元以下的8413个低收入村逐步分批实施千企千村扶助行动。 相似文献
20.
自2005年推行第一轮整村推进工作以来,保靖县115个省、州、县直单位共同参与全县57个整村推进重点村工作。两年来,我县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抽调300余名机关干部进驻扶贫村,安排项目118个,落实扶贫资金2306万元,扎实实施第一轮整村推进工作,从而使全县减少贫困人口13000余人,农民人均纯收入由原来的1508元增长到1868元。[第一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