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现今,商业模式的创新甚至比技术、产品的创新更迫切、更重要。因为商业模式的创新往往更具颠覆性,也是中国企业创新最薄弱的环节。  相似文献   

2.
以2013~2017年创业板民营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广义最小二乘法实证分析新颖型商业模式创新和效率型商业模式创新对民营创业企业成长绩效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研发投入对上述关系的中介作用。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商业模式创新对民营创业企业成长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相对于效率型商业模式创新,新颖型商业模式创新对民营创业企业成长绩效的正向影响显著更强。同时,研发投入对商业模式创新和民营创业企业成长绩效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相对于效率型商业模式创新,研发投入对新颖型商业模式创新与民营创业企业成长绩效关系的中介效应显著更强。本研究不仅丰富了商业模式创新对企业成长绩效影响机制的相关文献,而且对于民营创业企业通过商业模式创新提升其成长绩效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武光 《财会月刊》2023,(21):132-137
商业模式创新是创造和保持竞争优势的有力工具,在中国制造企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创新商业模式已引起管理者和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然而中国制造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尚未得到系统的整合与归纳,中国情境特征并未给予充分阐释。鉴于此,本文全面分析中国制造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驱动机制、作用机制和演化机制,总结归纳制造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中国路径,剖析实现创新的中国策略和中国企业能力,并构建“创新机制—创新路径—创新实现”的中国制造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整合研究框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本研究有助于提升中国情境下制造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研究体系的系统性、整体性,为制造企业进行商业模式创新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微语录     
《山东企业管理》2014,(2):21-21
如果要想成功,你想比别人更领先或者让别人无法追上你,必须创新。在经营当中,最重要的就是运作模式、商业模式的创新,只有创新才能形成最具特色的核心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5.
首先探讨商业模式的定义,继而从经济环境、行业趋势和传统商业模式的弊端等方面总结创新商业模式的必要性,并重点分析创新商业模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数字化商业模式对制造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基于动态能力理论,以国内288家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数字技术应用、商业模式创新和创新能力三者之间的关系,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和Bootstrap法验证了数字技术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数字技术应用对商业模式创新及企业创新能力之间存在显著正向作用;新颖型商业模式创新和效率型商业模式创新均能显著促进企业创新能力,且新颖型商业模式创新的正向作用更强;商业模式创新在数字技术应用与创新能力关系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基于以上发现,提出了管理启示和展望。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加强技术集成和商业模式创新”,将商业模式创新作为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谷歌、苹果、Facebook等跨国企业,无一例外都通过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的有机融合,赢得了不可复制的市场领先优势。商业模式创新发挥着显著的“倍增效应”,成为促进技术创新价值显著提升的战略选择与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8.
商业模式研究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本研究引入模块化与供应链网络理论。构建了商业模式创新的环境模型,分析了商业模式创新的源动力与路径,以期为商业模式创新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不少学者对商业模式进行了研究,也有不少企业对商业模式及其创新进行了探索,但是管理者发现,创造出新的商业模式并实现增长和发展却并不容易,这其中首要的问题是缺乏对商业模式的动态性和发展进程的正式研究,因此导致商业模式定义不明,理论不清。另一个原因则是企业管理者对当前现有的商业运营的前提、逻辑、优势和不足并不清楚,他们并不确定什么时候进行商业模式创新以及如何创新。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商业模式的创新为很多企业走向成功提供了条件,但是如何创新商业模式及商业模式的创新中体现了什么,都是我们应当认真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商业模式及其创新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免费”这一商业模式的横空出现更是引起人们对其研究的热情。文章运用协调博弈理论分析了“免费”商业模式成功的原因,并提出了该商业模式成功的条件,对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对于广大中小型企业而言,危机下的商业模式创新尤为重要。当然,这类企业迫在眉睫的问题是如何活下去,而生存的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商业模式的创新。商业模式的创新是一种开放式创新,它涉及多个方面:从产品到市场,从管理到技术,从企业内部到外部协作,以价值链为基础,在各个环节进行细分、再细分,寻求可以增值的空间与点。  相似文献   

13.
能源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关乎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与绿色创新。本文基于2007—2021年A股上市能源企业面板数据,利用企业年报文本分析方法刻画数字化转型强度,并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两个方面即生产过程数字化转型和商业模式数字化转型,分别考察其对能源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及渠道机制。实证结果表明,无论是整体层面还是生产过程和商业模式层面,数字化转型都能显著提升能源企业绿色创新水平,且生产过程数字化转型对绿色创新的影响强度明显高于商业模式数字化转型。在影响机制方面,数字化转型通过降低运营成本、缓解融资约束、强化社会监督,进而增强能源企业绿色创新。数字化转型对国有能源企业、新能源企业以及成熟型能源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得到更充分的释放。因此,要营造数字化转型良好生态,畅通数字化转型信息传导机制,在转型政策制定和实施中注重精细化和差异化。  相似文献   

14.
商业模式创新是企业进入成熟期后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成功的商业模式创新不仅能够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还会带来更高的生产效率,从而带动企业经济、社会效益的提高。本文以碗碗香豆业有限公司为例,探讨了淮南市豆制品中小企业商业模式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在对商业模式创新的驱动因素、实施路径以及结果形成的类型进行理论回顾基础上,构建一个整合过程与结果的分析框架。外部环境、企业组织和管理者个人三方面的因素会影响和驱动企业进行商业模式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的实施路径是围绕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进行的;根据商业模式创新内容和程度不同,可以识别商业模式创新的三个维度:创新广度、创新深度和创新强度,以此来划分商业模式创新的类型。企业决策者应当提升战略洞察力和管理认知水平,主动进行商业模式创新设计,并在战略规划、组织结构以及文化方面推动发展战略柔性、资源柔性来实施商业模式创新。成功的商业模式创新应以用户导向为基础,以“价值”为核心,还应当保持创新的广度、深度和强度与企业所处外部技术/市场环境及内部技术战略相匹配。  相似文献   

16.
在企业经营过程当中,商业模式创新是所有创新的源泉,它是企业其他创新的基础。企业文化关系着整个企业命脉,它指引着企业能够走多远、走多久。将商业模式与企业文化两者的创新有机结合是企业发展的新课题,本文拟在此方面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商业模式创新成为现代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本文通过梳理商业模式创新的概念以及商业模式创新路径的研究文献,重新定义了商业模式创新的内涵,认为商业模式创新是在重建价值主张的基础上,对企业现有的连接价值创造、价值获取、价值分配活动的过程进行重新架构,从而获得一种新颖的商业模式的过程。并以商业模式创新的内涵为基础,构建了以重建价值主张、优化价值创造系统、重构价值获取以及分配方式为核心的三维立体创新路径模型,以期为商业模式创新提供参考路径。  相似文献   

18.
《商贸与会计》2006,(10):5-8
“尚在创业期,或者刚刚渡过创业期的企业,其商业模式尚未定型,不在此次评选考虑范围之内。”这是某组织向社会征集商业模式案例时的入围标准说明。此话大概隐含两层意思:其一,成熟企业的商业模式,才有借鉴意义;其二,商业模式研究,对于成熟企业才更有意义。笔者却持不同的观点:其一,中小企业更需要商业模式研究;其二,中小企业更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商业模式。  相似文献   

19.
新兴产业商业模式创新具有技术驱动性、重构性、外部性等特征,对公共政策介入的需求较强。为此,要进一步明确政策介入新兴领域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综合运用资金投入和政府采购等政策工具,引导企业创新商业模式,破除不利于商业模式创新的资金、知识产权、准入等体制机制障碍,陆续出台鼓励重点领域商业模式创新的专项政策和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20.
颠覆与重构:互联网情境下商业模式动态模型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经济》2017,(7):59-65
商业模式和商业模式创新对企业的成长和发展具有巨大的影响。本文通过系统的文献梳理,阐述了商业模式的内涵、构成要素以及从不同视角出发的理论及商业模式创新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构建"互联网+"情境下一个以客户价值主张为导向、提供粘性增值服务并通过大数据管理对接企业价值创造的商业模式动态调整模型。研究结论可以帮助企业提升商业模式的效率和柔性,及时适应客户需求和外部市场的调整变化,对企业的创新创业和商业模式创新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最后,提出了"互联网+"情境下商业模式创新在系统构成要素之间的协同作用机制、形成和演进机制以及创新创业与商业模式创新之间的关系机制三个方面的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