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6年,财政部发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标志着我国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实质性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新会计准则对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11月又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至此,与我国经济发展进程相适应的、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已建立起来.新企业会计准则实施时间为2007年1月1日,实施范围将涵盖所有大中型企业.本文主要分析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建设背景、特征及创新之处,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企业会计准则.  相似文献   

3.
武玲娟  王卓 《河北企业》2007,(11):20-20
<正>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执行。这标志着中国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实质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现将与企业会计工作比较密切的部分准则主要变化以及对企业的影响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在内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新企业会计准则将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中执行.其他企业鼓励执行。与旧的企业会计准则相比.新企业会计准则从基本会计准则到具体会计准则都做了较大的改动.填补了不少会计规范的空白。由于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金融资产转移、套期保值、金融工具列报四项准则是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新增的内容.与原有的相关业务会计处理的规定相比变化非常大.因而对于银行会计核算的影响尤其明显。新准则与旧准则相比,除了对各类企业会计核算的共同影响外.对银行会计核算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5.
财政部2006年发布了包括《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在内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同年又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从而实现了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实质趋同。文章分析研究了新准则下的一般原则。  相似文献   

6.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在京举行了会计准则体系发布会,发布了39项企业会计准则,这标志着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与国际贯例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执行,鼓励其他企业执行。  相似文献   

7.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在北京举行中国会计审计准则体系发布会,发布了39项企业会计准则和48项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这标志着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与国际惯例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和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也使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首次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有机统一体系。本文拟陆续将我国所发布的38项具体会计准则分别与相关的国际会计准则或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AS/IFRS)进行比较,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包括《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在内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公允价值的适当运用是此次新会计准则的焦点之一。  相似文献   

9.
2007年是我国上市公司全面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第一年。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作为资本市场的规则之一,对于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和完善资本市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浅议新企业会计准则特点及对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我国会计改革最重要的部分,新企业会计准则一经问世,就受到了理论界、实务界各方的广泛关注。此次我国基本建立了完整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由1项基本准则、38项具体准则和相关应用指南构成。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强化了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供决策有用会计信息的新理念,实现了与国际惯例的趋同,首次构建了比较完整的有机统一体系,并为改进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提供了有益借鉴,实现了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建设新的跨越和突破。如此大规模的准则变动,势必会对施工企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1.
《小企业会计准则》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企业会计准则立足税法导向,简化小企业会计处理,以减轻小企业财务报告负担,同时协调与企业会计准则的关系,对完善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促进小企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2006年2月.财政部颁布了包括《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38项企业具体会计准则在内的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其中《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以下简称“新准则”)对20010年的《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以下简称“旧准则”)相关内容进行了修订。本文主要就新或有事项会计准则和旧或有事项会计准则关于或有事项的概念、确认与计量、披露等方面进行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3.
金盈波 《会计之友》2007,(11Z):74-75
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发布,标志着中国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对上市公司防范金融风险。规范债务重组及提高信息质量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潘乐 《西部财会》2006,(6):35-37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新的39项企业会计准则,这标志着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与国际惯例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新的会计准则体系将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施行。由于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的第一个层次就是基本准则,它不仅指导着整个准则体系,而且还是今后新交易或事项出现时的处理参照依据。将新发布的基本准则与1993年7月1日起施行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进行比较与分析,可以加深我们对新准则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正>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在内的、与我国经济发展进程相适应的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发布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不过  相似文献   

16.
2006年,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以下简称新准则),与现在施行的《企业会计准则——存货》(以下简称旧准则)相比,新准则的颁布对存货在入账价值、发出计价及期末计价等多方面产生深远影响,标志着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与国际惯例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我国企业会计规范体系的建设也渐渐拉开序幕,并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而日渐完善,至今已基本建立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体系趋同的会计规范体系。本文梳理归纳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变迁,随着《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路线图》的发布,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向纵深发展,同时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发展也面临着复杂的问题与挑战,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8.
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力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并与国际准则趋同。它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为前提,涵盖企业各项经济业务,是一部适应经济发展要求,规范、完整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文章从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所依据的理论框架出发,参照运行效果,分析影响运行效果的主要因素,进而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财政部为完善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草拟了《企业会计准则第××号——外币折算》、《企业会计准则第××号——分部报告》和《企业会计准则第××号——财务报表列报》三项具体会计准则的草案,广泛征求意见。笔者提几点建议。一、“资产负债表”更名的建议资产负债表是根据“资产=负债 所有者权益”这一会计基本等式,把企业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适当排列编制而成  相似文献   

20.
2006年10月30日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标志着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构建工作已基本完成。《应用指南》对32项具体会计准则进行了进一步阐述.也对会计科目及账务处理做出了操作性规定。这对企业全面实施会计准则体系.尤其为2007年1月1日上市公司顺利实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由于会计科目既是确认.计量的结果,也是报告的基础,做好2007年会计科目的转换.对于上市公司实现由会计制度规范向会计准则体系平稳过渡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