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阐述了制订企业专利战略的急迫性,介绍了企业专利战略的定义和内容,强调了企业专利战略在企业经营发展战略中的地位与作用,给出了企业专利战略系统分析的方法与框图。  相似文献   

2.
为抑制"专利丛林"带来的"反公地悲剧",近年来学界开始了对"专利联盟"战略的探讨,并在电子、信息产业的试验实施中初见成效.本文将借鉴其经验,立足于我国制药企业,对制药企业建立专利联盟战略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对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战略的制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中国企业对于专利战略类型的选择,在借鉴日本企业二战后专利战略经验的基础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将企业的核心技术申请基本专利。基本专利是指将某项技术或某件产品的核心技术申请专利并取得专利权。基本专利是企业实施专利战略的基础,一个企业拥有的基本专利越多,这个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力也就越强。2.围绕基本专利构筑严密的外围专利网。拥有基本专利的专利权人,通常围绕该基本专利不断进行研究开发,并且申请众多的外围专利,利用这些外围专利进一步覆盖该技术领域。可借鉴二战后日本的专利战略,通过技术引进掌握国外的先进技术,再全…  相似文献   

4.
专利战略已经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防御型专利战略是打破竞争对手技术垄断的关键。研究我国企业如何运用防御型专利战略,抵御国外企业的专利进攻,开拓自己的市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杨芳 《中国电业》2010,(12):70-71
对于现代企业而言,开展企业专利服务体系建设的内涵,就是指在企业专利管理机构的指导下,贯彻国家专利相关法律与管理制度,在企业内部和外部相关部门和人员的配合、支持下,对企业专利事务进行的战略策划、规划、监督、保护、组织、协调等活动的总称。企业专利服务功能则主要包括专利文献的检索分析与运用、专利挖掘梳理服务、专利申请、专利咨询、日常专利管理、专利预警与保护、专利运营等环节。  相似文献   

6.
论技术标准化与产业标准战略   总被引:55,自引:0,他引:55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发展的背景下,技术标准已经成为高技术产业市场竞争的战略工具。网络效应的存在加剧了技术标准的竞争,而企业联盟则是企业参与标准竞争的重要形式。由于技术标准化与知识产权制度的非对称安排,技术标准的专利化趋势在给跨国公司带来重大战略利益的同时,也对专利缺乏的发展中国家企业产生了不利影响。政府在技术标准化过程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通过制定产业技术政策和竞争政策,提高本国产业和企业的技术标准竞争力。我国产业标准战略的核心问题是要建立起基于企业联盟的技术标准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7.
在正式通过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认证不久,上海富山精密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成为2010年度上海市专利工作培育企业,将得到工作指导和政策扶持。这标志着富山公司  相似文献   

8.
制造业企业外包战略选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制造业企业在实施服务外包战略中,对外包业务评价主观因素很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外包决策的科学性,文章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制造业企业业务外包选择模型,分别从企业业务能力维度,运用企业技术能力和市场能力两个指标对企业的业务进行评价假设.通过以国内外公司近5年的专利和营业收入数据为样本对企业业务实证检验,证明了这种方法的客观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自1985年中国专利局正式受理专利申请以来,境内外在华申请专利的数量呈现出一种高速增长的趋势。但就石化领域而言,国内外在华申请专利数相差悬殊,这不仅显示出石化领域是国外企业专利战略的重点产业区,而且也表明我国石化企业与国际著名石化企业在科技实力方面尚存在较大差距。目前我国石化企业在专利战略上尚处于消极防御型阶段,国内石化专利缺乏能够在世界石化领域产生重大影响的基本型、核心型专利,缺乏专利技术体系的配套性与系列化。面对国外企业咄咄逼人的战略攻势,我国石化企业应积极建立有效的专利工作体制,制定科学的专利战略,正确选择专利开发方向,大力普及专利基础知识,培养高素质的专利人才,在专利技术与整体技术竞争实力的有机结合上作文章。石化企业应利用有限的资金及资源,提高技术开发工作的产出投入比,有效增加企业技术储备,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开发技术市场上的拳头技术专利,占领市场制高点。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2009年四川德阳地区地震灾后中小型企业调查数据,从产业、所有制及企业规模等角度系统地考察了当地中小型企业的创新特征,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我们发现,企业的平均专利数量及专利结构具有明显的产业异质性,在考虑专利申请的集中度后,产业的专利密度与研发密度呈现负相关性;各种不同所有制企业在创新动力、创新类型与创新的信息来源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发明专利密度与企业规模呈倒U形关系,而实用新型及外观设计专利密度随企业规模的增大而减小;政府研发资助存在选择效应,规模较大的企业更有可能获得政府的创新扶持。本文突破既有研究的数据限制,为我国中小型企业在创新模式转变中的差异性提供了证据,并为政府相应的创新扶持政策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1.
贵州省电力公司在企业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大胆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把企业文化建设纳入企业发展的战略管理中,通过企业文化战略管理的实施,为贵州省电力公司树立开拓、高效、诚信、务实的企业公众形象立下了汗马功劳。实施背景:扭转三个差距过去,电力企业的运行模式是按计划组织生产,靠电价政策增加利润,以行政办法管理销售。长期的垄断经营,使得企业部分员工缺少忧患意识和竞争意识,时间观念、效率观念、效益观念、服务观念比较淡薄,缺乏勇于开拓和积极进取的精神,致使企业在不少客户心目中的形象不佳。企业决策层充分意识…  相似文献   

12.
田虹  谢雪梅 《工业技术经济》1998,17(4):56-57,63
本文通过对知识产权重要组成部分的专利权的介绍,指出了专利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并根据我国专利制度,提出了企业的专利策略。  相似文献   

13.
作为知识产权保护重要制度之一,专利执行保险通过降低技术溢出损失和外部融资约束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进而对企业绩效产生深远影响。本文基于沪深A股2012~2019年上市公司微观数据,实证研究专利执行保险实施背景下专利保护对企业技术创新和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专利执行保险对企业技术创新存在显著的“创新激励”效应,特别是对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的提升作用明显,在考虑控制内生性问题后,上述结论仍成立;技术溢出损失效应和外部融资约束是影响专利执行保险创新激励效应的重要机制和渠道;专利执行保险和企业技术创新对企业财务绩效影响显著,其中对滞后5期内的企业财务绩效提升最为明显。研究为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对创新激励作用探讨,加快专利执行保险试点推广以及如何激发企业创新提供理论价值和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中国加入WTO,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日益加深,知识产权、尤其是专利权的争夺成为国际市场竞争的焦点,本文从企业战略管理的角度出发,介绍了企业专利战略的基本涵义、国际通用的专利开发策略及其在我国应用的可行模式等内容。并着重从投资决策角度,分析了我国企业在进行专利战略投资时应采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通过市场和政策引导,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的战略构想,为国有企业改革指明了方向。为适应变化的市场,国有建筑企业要树立以市场为导向,坚持效益优先原则,实施“体制改革增活力,资本经营拓规模,优化结构占市场,内涵发展求效益”四大发展战略,做活做大做优做强企业,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分析我国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后的机遇与挑战。指出,专利是知识产权中最主要部分。要进一步提高专利战略意识,同时加强专利战略研究,为有关领导提供决策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现代企业的经营已进入“战略制胜”时代。企业的战略千姿百态,多种多样。特别是随着时代发展,市场竞争加剧,对企业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不同的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也千差万别。因而,制胜的战略选择也不可能千篇一律。但是,作为企业战略原则而言,还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有一些相对固定模式可依。这些原则是在经验基础上的总结和提高,也是制胜的指南。一、以社会需要为出发点企业在制定战略时,应当有一个基本的出发点和立足点。这个出发点不能建立在企业决策者或经营顾问的主观臆想上,而应当建立在宏观社会需求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2015~2021年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基于文本挖掘技术测度企业数字化水平,探究企业数字化对融资约束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对融资约束具有缓解效应,这一缓解效应主要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减少代理问题来实现;当企业处于成熟期、战略差异度较高以及面临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较高时,这一缓解效应更为显著。本文不仅为理解企业数字化的经济效应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也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9.
通过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对1986~2009年我国企业专利结构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企业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之间存在紧密的内在联系,某一类专利的发展不仅与该专利前期的发展有关,而且还受到其他专利的影响;发明专利的重要性最为明显,不仅有利于促进本身,而且还能促进另外两种专利的发展.要实现我国企业专利的快速发展,应在保持专利政策长期稳定性的同时,深入挖掘发明专利的潜力,充分发挥发明专利对其他专利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匹配了2009—2018年中国人工智能专利数据库和中关村企业调查数据库,聚焦于考察人工智能对包括服务业在内的企业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工智能显著促进就业,这一研究结论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及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微观机制方面,人工智能可以通过提升企业市场占有率进而提升企业就业水平。拓展分析表明,人工智能提升了高学历员工、年轻员工、新员工占比;人工智能的就业促进效应在不同细分技术领域和不同类型企业间存在异质性:相较于专家系统及机器人,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的就业促进效应更明显;人工智能的就业促进效应在企业规模较大、出口规模较大,以及国有和集体所有的企业中更小。本文基于专利数据对企业人工智能技术水平进行测度,将研究样本拓展至包含服务业企业,从企业市场规模扩大的角度拓展了人工智能影响就业的微观机理,为企业实施人工智能发展战略、政府制定人工智能政策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