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猪作为我国最主要的畜牧业生产部门,其价格波动对农业经济和居民生活影响很大。本文从生猪产业的特点和近十年生猪价格波动情况进行分析,对生猪价格大幅度波动的原因进行了阐释,并对抑制价格波动稳定生猪生产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利用描述性统计和ARCH类模型,研究了我国1997年~2012年生猪价格波动及其对生猪价格运行的影响.结论表明,生猪价格波动是生猪价格高位运行的重要原因,生猪价格波动受到通货膨胀和季节性因素影响,具有明显的平滑性特征,但非对称性特征不显著.因此,保持货币政策稳定、加强产销对接管理、防范生猪价格大起大落、统筹价格上升和下跌调控措施,是稳定生猪市场、抑制其价格高位运行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3.
高绩效的生猪市场取决于养殖户对生猪价格的反应程度.基于2001年~2011年的季度数据,利用Nerlove(纳洛夫)适应性预期模型分析生猪出栏量对价格预期的动态反应表明:生猪市场的价格杠杆作用不明显;饲料价格、第二季度和疫情灾害分别对生猪出栏量具有显著的、一定程度的、微弱的负向影响,生猪产业政策对促进生猪平稳供给发挥了一定程度的正向作用.提高养殖户对生猪市场价格的反应能力,加强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饲料价格的预测将有助于提高生猪市场的绩效.  相似文献   

4.
生猪的生产、供应及其价格需要引导。要科学制定并发布标杆猪价,调节生猪流通费用,鼓励适时储售,设立生猪价格调节基金,维护生猪生产流通秩序,提高猪肉经营者价格诚信意识,建立健全猪价应急预案,防治涉猪疫情,推进按质论价。同时要强化一系列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5.
生猪价格周期性波动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85年以来,全国生猪价格波动已经历了四个完整的波动周期,目前正处在第五个周期阶段.从价值规律视角来看,生产周期的变化、生产成本的变动、饲养方式的缺陷、消费需求的改变、宏观调控的缺失和疫情事件的影响等是生猪价格周期性波动的主要原因.要摆脱生猪价格周期性波动窘境,必须构建生猪价格监测预警体系、推出规避市场风险的生猪期货、推进生猪规模化养殖的发展、加大时生猪生产的科技支持力度、创造良好的生猪流通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6.
中国生猪价格周期性波动分析、展望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以来,中国生猪价格波动经历了三个半周期,呈现出价格波动周期日益延长、价格波动幅度前窄后宽、传统消费旺季作用逐渐消退等特征。其中既有生猪养殖自身规律、规模化养殖比例提升等内因的影响,也有上游行业价格变动、生猪疫情等外因的影响。综合来看,2019年非洲猪瘟疫情发展、规模化生猪养殖场补栏、气温条件变化及冬季的猪肉旺季消费等情况会对后续的生猪价格波动走势产生较大影响,至2020年春节前生猪价格持续走高。应通过加快生猪养殖产业结构升级、加强生猪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推进生猪产业链市场化发展等措施,有效减缓中国生猪价格周期波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我国生猪产业链各环节价格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横向角度分析了生猪产业链各环节价格的决定因素,从纵向角度探讨了生猪产业链价格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论表明,横向价格决定的差异性和纵向价格信息不对称是生猪产业链价格系统不均衡的主要原因。根据分析,本文从产业素质、价格预期和市场整合度三方面提出引领产业链各环节价格均衡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王涛  桂成 《价格理论与实践》2023,(3):140-143+206
自2021年1月生猪期货上市以来,其价格发现功能对生猪市场进行价格预测以及风险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我国生猪期货为研究对象,选取2021年1月8日-2023年1月31日我国生猪期货和现货交易数据,对我国生猪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做初步分析,并且进一步通过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向量修正模型、GS模型分析以及方差分解分析方法实证分析我国生猪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结果表明:我国生猪期货在价格发现中起单向的主导作用,我国生猪期货对现货有一定的价格发现功能,但价格发现功能仍待提高。基于此,应完善生猪期货相关规则制度体系,强化生猪场外市场规范建设,推动生猪产业链上企业参与期货市场积极性。  相似文献   

9.
我国玉米价格与生猪价格的传导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以2015年1月到2020年9月生猪价格和玉米价格的月度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E-G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方差分解等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生猪价格和玉米价格存在长期正相关的均衡关系,生猪价格对玉米价格有明显的拉动作用;短期内,玉米价格和生猪价格的相互影响具有时滞性。长期来看,当生猪价格受到冲击时,对玉米价格的影响作用相对较小;当玉米价格受到冲击时,对生猪价格的影响作用较大。建议保障玉米和生猪的供给,引导供需平衡;完善信息共享机制,及时传递相关信息。  相似文献   

10.
生猪价格大起大落的"猪周期"现象,近几年来一直存在,不仅影响到生猪养殖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也成为价格主管部门调控监管的难题。山东省威海市物价局对开展生猪目标价格政策性保险,加强对养殖户生猪价格进行间接调控和监管情况进行了调研,得出的结论是:确有必要,切实可行。对生猪目标价格采用政策保险,达到了间接调控和监管生猪价格的目的,从而保证了生猪的市场供应,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肉贱伤农,肉贵伤民"现象,达到了熨平生猪市场价格曲线、稳定市场物价,保障群众生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Nerlove模型,采用2006-2012年生猪出栏量及价格数据,对我国不同区域的生猪供给反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除沿海地区之外,其余各地区生猪养殖户生产供给受前期出栏量的影响程度较大且显著;价格作为市场信号,各地区生猪养殖户的生产供给行为受前期生猪出栏价格的影响显著,短期内各地区供给价格缺乏弹性,长期看东北地区和中部地区供给价格富有弹性,沿海地区和西南地区略显缺乏弹性;我国生猪产业扶持政策的实施对中部地区影响最大且显著,东北地区、沿海地区和西南地区的影响程度相当,且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2009年上半年.在国家启动生猪价格调控预案后,生猪及猪肉价格止降并有所回升。由于目前生猪供给仍然偏高,生猪及猪肉价格仍面临下降的压力。因此,应密切关注这次冻猪肉收储措施结束后,生猪及猪肉价格走势,及时进行调控。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北京市猪肉价格大幅波动,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关注,国家多次出台政策对生猪市场和猪肉价格进行调控。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在这一背景下政府如何把握好价格调控方向、力度,我们需要科学地总结历史调控经验,对近几年生猪价格的波动周期、特点和原因进行梳理,对出台的各项政策产生的效果和作用进行客观评估,找到政府在生猪市场调控中的最佳定位。  相似文献   

14.
张弛  王艺歌 《北方经贸》2011,(7):61+68-61,68
2011年一季度,黑龙江省生猪价格爱存栏数量、养殖风险成本、养猪成本等因素影响而呈上涨趋势,应对黑龙江省生猪价格的变化,应增强市场例控能力,适时推出生猪期货交易制度,建立生猪保护价制度,加大政府扶持及对市场供求的指导。  相似文献   

15.
<正>今年春节之后,各地的猪肉价格连连下滑,一斤猪肉的价钱还比不上一斤优质丝茅姜的价钱。笔者认为,猪肉价格如此过度下跌并非好事,需引起重视,加以调控。为此,笔者最近选择列入韶关市价格监测点的农贸市场和受价调基金扶持的生猪养殖基地进行了调查。从调查点的情况看,该市生猪价格与全国、  相似文献   

16.
甘肃省天水市是生猪饲养大市。2009年年初,受2008年生猪生产快速恢复发展,加之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全国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生猪价格一路下跌。2009年5月份,生猪价格与最高时相  相似文献   

17.
2011年陕西生猪和猪肉市场价格整体呈大幅上涨态势。特别是从去年6月份开始,生猪、猪肉价格双双大幅上涨,至去年9月份均刷新历史新高,然后次第小幅回落。2010年我省生猪价格持续走低,养殖户处于亏损状态,再加上前一年冬天异常气候导致仔猪死亡增加,生猪存栏一、生猪、猪肉市场价格监测情况  相似文献   

18.
荣县是传统的养猪大县,年出栏量在100万头左右。近几年荣县的生猪价格走势与全国一样经历了多次大起大落,生猪价格的起伏反映了生猪产供销价格情况和问题,值得认真思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猪肉价格剧烈波动对城乡居民肉类消费产生了显著影响.为了弄清中国生猪价格与猪肉价格非对称传导效应,运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实证分析了中国生猪价格与猪肉价格传导关系.结果表明:中国生猪价格与猪肉价格存在长期均衡正向关系,猪肉价格调控难度增大.非对称条件异方差模型(TARCH)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中国生猪价格与猪肉价格之间的传导具有双向非对称性特征,其原因是生猪价格和猪肉价格在传导过程中受到了产业链利益相关者议价能力差异、生猪供给与猪肉消费均衡的滞后性影响.  相似文献   

20.
生猪价格波动是各种因素对生猪生产和猪肉消费共同影响的结果。文章运用X12乘法模型和H-P滤波分解技术,将我国2000-2013年生猪价格月度时间序列数据分解为趋势性成分、周期性成分、季节性成分和不规则性成分,同时对我国生猪价格波动特征和原因进行了深入探讨,最后根据分析结果,针对生猪养殖主体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